课时提升作业(六)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吸引了大量的高耗能工业,关键是因为流域内
(  )
A.水能丰富,电力充足廉价 B.地广人稀,地价低廉 C.河网稠密,水运方便 D.矿产资源种类繁多
【解析】选A。田纳西河流域水量丰富,落差大,水能丰富,电力充足廉价,对高耗能工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2.田纳西河流域降水丰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320 mm。流域内大范围的持续降雨发生在 (  ) A.早春和初夏 C.晚秋和冬季
B.盛夏和秋季 D.冬季和早春
【解析】选D。美国东南部地区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春季节冷暖气团交汇强烈,降水相对较多。
(2015·洛阳高二检测)结合田纳西河流域有关知识和下图,回答3、4题。
3.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件是
(  )
A.水电、火电、核电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矿产资源丰富 D.科技发达
4.治理后的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注重了 (  ) A.以畜牧业为主 B.以种植业为主
C.农、林、牧、渔综合发展 D.美化环境,发展旅游业
【解析】3选A,4选C。第3题,高耗能工业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田纳西河流域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是能源,根据所学,田纳西河流域没有石油资源,但它实现了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发展了水电,且区域有丰富的煤炭,另外,核电的发展,都为区域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电力资源,有利于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第4题,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根据流域的特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农林牧渔相结合,发展多种经营,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可以很好地利用与保护环境。
(2014·大庆高二检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坚持“薄利取胜”的方针,将充足、廉价的电力,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当地的众多企业,从而促进了整个流域经济的大发展。据此完成5、6题。
5.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  ) A.市场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动力导向型工业
6.田纳西河流域在梯级开发水能的同时,又建设了大量火电站、核电站。其原因是 (  ) A.水电、火电、核电相互竞争,符合市场规律 B.发展火电、核电可以调节水电的季节差异 C.煤炭价格低、水运廉价,核电的原料运输量小 D.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解析】5选D,6选B。第5题,田纳西河流域能提供充足、廉价的电力,最适合布局电力
2
消耗量大的动力导向型工业。第6题,由于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量存在季节差异,水电的发电量也存在季节差异,丰水期发电量大,枯水期发电量小,为了保证电力的供应稳定,需要发展火电、核电来调节水电的季节差异。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7.(2015·阳泉高二检测)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诺克斯维尔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材料二 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规划示意图。
(1)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河流的水量很不稳定。请根据流域内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情况分析该河水量不稳定的原因。
(2)据材料二可得,田纳西河流域全面治理,有哪些综合效益? (3)图示地区成为该国炼铝和化学等工业密集区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可知,该河冬春季节流量大,这与冬春季节降水多、气温低、蒸发量小有关。第(2)题,根据材料二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全面治理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航运、防洪、发电、养殖、旅游等方面。第(3)题,根据本区地形、地势、气候特征及美国阿巴拉契亚山区多煤炭的特征,判断出该地区高耗能的炼铝和化学工业分布的区位条件是能
3
源丰富。
答案:(1)冬春季节降水多,气温低,蒸发量小,径流量大;夏秋季节降水较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径流量小。
(2)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减轻洪涝灾害;获得充足电力;改善航运条件;发展旅游业和养殖业;保护生态环境等。 (3)水能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
(25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完成1、2题。 1.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该流域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  )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解析】1选A,2选A。第1题,矿产资源丰富不属于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第2题,河流指整个流域,应综合开发。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河口不一定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读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3、4题。
4
3.为有效控制田纳西河流域的洪水灾害,田纳西河流域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建设和完善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兴建大坝,疏通河道 D.发展畜牧业,改善气候
4.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便利的航运条件 C.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解析】3选C,4选D。第3题,提取题干的基本要求“为有效控制田纳西河流域的洪水灾害”,比较选项中的内容只有C项兴建大坝,疏通河道与防洪有关。第4题,田纳西河两岸有丰富的水电、火电和核电,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吸引众多高耗能工业在此布局,形成一条“工业走廊”。
(2015·咸宁高二检测)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下游一横截面多年水位变化及该河流域气候资料统计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
5.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及相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处地貌为河漫滩平原,它是流水侵蚀作用的产物 B.枯水期时,农民常在丁处种植小麦、油菜 C.丙处地形平坦,村落布局呈“条带式” D.7、8月乙处易产生地质灾害滑坡
6.图中资料显示该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流量减小,水资源不足 B.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严重 C.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D.过度使用水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
【解析】5选D,6选C。第5题,甲位于丰水期线以上,丙处枯水期露出水面,洪水期被淹没,是河漫滩,A错误;丙地在丰水期会被淹没,受洪水威胁大,C错误;油菜、小麦要到初夏才可以收获,此时丁处可能会由于丰水期的到来被淹没,不适合种植该种作物;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偏多,较集中,乙处坡度较大,可能会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第6题,由气候资料统计图判断,该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属半湿润的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变率大是其主要特点,大致位于我国华北地区。近几年,受华北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需水量逐年增加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该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AB描述的不是环境问题,D描述的是西北地区。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7.读珠江流域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珠江流域图。
6
材料二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1)说明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解析】第(1)题,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应从水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第(2)题,红水河位于珠江上游,对河口地区的珠江三角洲的影响应结合西电东送,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分析。第(3)题,红水河流域的开发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图例中的信息综合分析。
答案:(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地形崎岖,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2)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
(3)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