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10)授权公告号 CN 204370903 U              (45)授权公告日(45)授权公告日 2015.06.03
(21)申请号 201420804998.6(22)申请日 2014.12.17
(73)专利权人江阴东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周庄镇长
寿云顾路83号(72)发明人刘长青(51)Int.Cl.
E04H 15/5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气凝胶帐篷布(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凝胶帐篷布,包括基布,基布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气凝胶层,气凝胶层的另一侧设置有耐磨层,基布包括和设置在涤棉基底层两侧的聚氯乙烯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帐篷布上加设气凝胶层,气凝胶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可使帐篷布的保温性能明显提高,适用于极寒环境帐篷使用,而且,该帐篷布质轻,柔性和挠曲性能良好,使用者背负时省力,使用寿命长。
C N  2 0 4 3 7 0 9 0 3  U        CN 20437090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气凝胶帐篷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所述基布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气凝胶层,所述气凝胶层的另一侧设置有耐磨层,所述基布包括和设置在涤棉基底层两侧的聚氯乙烯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帐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层的厚度为0.3~0.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凝胶帐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层通过喷涂与耐磨层及基布的聚氯乙烯层相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凝胶帐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层设置在所述基布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凝胶帐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为高密度聚乙烯层。
2
CN 204370903 U
说  明  书一种气凝胶帐篷布
1/2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帐篷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凝胶帐篷布。
背景技术
帐篷是户外探险,野营,急救,野外办公等场合的必备用具,其能在户外环境中能隔离出一个安全的空间。现有技术的帐篷布尽管具有防水、防风、遮阳等基本功能,但是在雪地等极寒条件下,帐篷布的隔热保温效果差,通常主要使用者在帐篷内加装其它取暖设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帐篷布进行结构改进。
[0002]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隔热保温效果佳的气凝胶帐篷布。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凝胶帐篷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所述基布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气凝胶层,所述气凝胶层的另一侧设置有耐磨层,所述基布包括和设置在涤棉基底层两侧的聚氯乙烯层。[0005] 为了保证帐篷布的厚度较薄,便于折叠和收纳,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气凝胶层的厚度为0.3~0.5mm。[0006] 为了方便生产,减少粘合剂的使用,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气凝胶层通过喷涂与耐磨层及基布的聚氯乙烯层相结合。
[0007] 为了使基布对气凝胶层形成保护作用,避免使用时气凝胶层破坏,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气凝胶层设置在所述基布的一侧。[0008] 为了对气凝胶的另一侧形成保护作用,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耐磨层为高密度聚乙烯层。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10]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帐篷布上加设气凝胶层,气凝胶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可使帐篷布的保温性能明显提高,适用于极寒环境帐篷使用,而且,该帐篷布质轻,柔性和挠曲性能良好,使用者背负时省力,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2] 图中:1、基布;1-1、涤棉基底层;1-2、聚氯乙烯层;2、气凝胶层;3、耐磨层。
[00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3]
3
CN 204370903 U[0014]
说  明  书
2/2页
如图1所示,实施例1气凝胶帐篷布包括基布1,基布1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气凝胶层2,气凝胶层2的另一侧设置有耐磨层3,基布1包括和设置在涤棉基底层1-1两侧的聚氯乙烯层1-2。
[0015] 在实施例1中,气凝胶层2的厚度为0.3~0.5mm。气凝胶层太厚不利于帐篷布的收纳,太薄则隔热保温性能达不到极寒环境帐篷的保温要求。[0016] 在实施例1中,气凝胶层2通过喷涂与耐磨层3及基布的聚氯乙烯层1-2相结合;气凝胶层2设置在基布1的一侧;耐磨层3为高密度聚乙烯层。高密度聚乙烯层的厚度一般为0.15~0.25mm。[0017] 当然,涤棉基底层也可以采用帆布替代,但是帆布的重量远比涤棉基底层重得多,不利于使用者的背负。
[001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
CN 20437090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