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微创法修复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22例临床分析

微创法修复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22例临床分析

来源:九壹网


微创法修复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22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新鲜闭合性跟腱微创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2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微创法修复,并以amer-lindholm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22例随访结果,优19(86.36%)良3例(13.63%)。结论 微创法修复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不失为一种良好方法。

【关键词】 跟腱;闭合性损伤;微创手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15-01

跟腱闭合性断裂临床较为多见,常为运动员下蹲起跑、起跳瞬间,比目鱼肌、腓肠肌突然猛烈收缩造成肌肉-肌腱和肌腱-跟骨止点处断裂.其中以肌腱处断裂(距止点2-6cm)最为常见[1]。由于跟腱及其周围组织的生理特点,损伤后修复时易破坏局部血运,影响跟腱愈合,发生再断裂几率较高,并发症较多。笔者自2003年至2012年采用小切口微创法修复跟腱断端,术后屈膝、踝关节屈曲石膏固定治疗22例,经随访半年至2年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男19例,女3例,年龄15-54岁,平均36岁;左侧10例,右侧12例。受伤到手术时间3-7天。受伤原因:打篮球9例,踢足球6例,剧烈跑动3例,跳远3例,坠落伤1例。

1.2 手术方法 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俯卧位。以触及

跟腱凹陷处为中心,跟腱内侧缘切口长约2cm,锐性切开腱周组织,找到跟腱断裂的两端,屈膝30°、踝关节屈曲60°,牵拉对合跟腱端段,分别于跟腱断端内外侧沿跟腱与腱周组织之间向近端插入折好呈∩形钢丝,使钢丝顶端距跟腱断端约3cm,以2根针尾带1号可吸收缝线,自跟腱断端约2.5cm处内侧一根水平进针,另一根与之成45度角斜向外下,经皮肤、皮下组织、腱周组织、钢丝框、跟腱、对侧钢丝框、腱周组织、皮下组织及皮肤穿出;以另一根针尾带1号可吸收缝线至外侧上方针穿出皮肤处,成45°角,向内下方向经皮肤、皮下组织、腱周组织、钢丝框、跟腱、对侧钢丝框、腱周组织、皮下组织及皮肤穿出;于针尾处剪断缝线,牵拉钢丝框,引出缝线,分别结牢内外侧上断两线尾,牵拉抽紧下端内外侧缝线。跟腱远端同样处理。将跟腱对合紧密,分别抽紧内外侧缝线,打结。以3-0可吸收缝线加固缝合跟腱断端,使断端尽量光滑,并精细缝合腱周组织,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长腿石膏托固定屈膝30°,踝关节屈曲60°位。

1.3 术后三周改为短腿石膏托,踝关节屈曲40-60°位固定,适当进行膝关节伸屈活动及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术后6周拆除短腿石膏托,进行踝关节不负重伸屈功能练习;8周后扶拐部分负重行走,3个月后逐步恢复正常行走,半年内避免剧烈运动。 2 结果

22例病人随访半年至2年,平均11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

例跟腱再断裂发生,采用amer-lindholm评定标准,优19例(86.36%),良3例(13.63%)。 3 讨论

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修复治疗方法很多,包括非手术治疗,切开修复术,经皮不切开修复术等。保守治疗跟腱再断裂率为10%-30%[2]。传统手术切开创伤较大,破坏腱周组织及跟腱血运,影响跟腱愈合,增加再断裂几率,加重跟腱粘连,踝关节背伸功能,影响正常行走。综上所述,我们采用小切口微创法修复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创伤,及对腱周组织及跟腱血运的破坏,减少切口感染,皮肤坏死,跟腱粘连及再断裂的可能,不失为治疗该类跟腱损伤的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骨科手术学第二版.朱通伯,戴克戎,主编.2003:14. [2] 卢世壁.坎贝尔骨科学[m]9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