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年第1O卷第l3期(上半月版 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赵春海摘要苏晓光蔡红霞 目的:管理好精神病房的患者个人物品,保证精神病人住院安全。方法:依据精细化管理理论,建立精神科物品精细化管理制度,实行 病区物品区别化管理。结果:实行精细化物品管理能有效减少患者利用危险物品肇事。结论: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物品精细化管理,对物品的 入科、检查、保管、发放、代购、交还等重点环节的管理有据可查,专人负责,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并减少住院患者利用危险物品肇事的 发生。 关键词精神疾病;安全;精细化管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13.057 精神疾病症状特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住院时间相 对较长,为保证医疗活动的正常开展,防范物品管理纠纷和精 行安全检查,危险物品登记后交由总务护士代为保管。 1.3危险物品区分管理对于危险物品区别对待,不影响患 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肇事,对患者个人物品实行科学管控必 不可少。细化管理制度,查找安全隐患…,结合精神病专科 者正常生活的物品,由总务护士签字保管;对于患者生活必需 品,由总务护士签字保管,同时发放代替用品,如不锈钢保温 器、剃须刀等,检查护士登记隔离保管列为内容,病房班 特色实施住院患者物品的精细化管理【2】,落实病区物品流入 杯换为塑料水杯;对于患者的特殊用品,如眼镜、假牙、助行 甄别,严格危险物品检查,必需生活物品区分管理,可有效促 进精神病区安全护理水平提高。 1制定物品安全管理流程 1.1物品流入甄别登记帮助新人院、探视后、外出检查或 护士负责在患者需要时发放,用后收回代存。 1.4生活用品保管和补充 护士随时检查并为患者发放 和代购所需生活用品。(1)定时发放。如香烟,每天定时为 患者发放,特殊情况酌情处理。(2)随时发放。如香皂、牙 治疗回病区患者进行随身物品甄别,贵重物品和非生活学习 必需品禁止入科,由亲友带回;拟带人病区贵重物品签署精神 膏、毛巾等生活用品,总务护士每天随时按需发放。(3)酌情 发放。像水果、副食,视情况发放。(4)物品代购。基于多数 精神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和实行封闭式管理的特点,精神患者 住院期间一般需要工作人员代购生活用品,在患者入院时,由 亲友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预存现金;总务护士为每一位患者建 立一份生活用品代购帐户,每次代购发放时,标明日期及物品 名称、数量,患者签字,出院统一划价,扣除费用。(5)急性期 患者生活用品的发放和代购,由经治医师和责任组长统一签 字见证情况下,保证所需。 1.5代管物品交还总务护士负责代管的物品,在患者康复 后,根据患者意愿,或由患者出院时签名取走,或由亲友择机 病房贵重物品意外毁损谅解书;所有带人病区物品实行登记 管理;有保管能力的患者,物品由本人保管,亲友签名备忘;保 管能力差者,物品标签患者姓名并建立三联单,由总务护士保 管,注明日期、患者的姓名、保存物品及数量,经治医师、家属 签字见证,保管人签字负责,其中一联留存根,一务护士 留存备查,一联亲友保管。 1.2危险物品检查精神科的危险物品是指可能为住院精 神患者的特殊症状行为如逃跑、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提供 便利和支持的一切物品,如绳子、刀片、玻璃、钉子等,但不应 包括生活必须品,如衣服、牙刷等。管理好精神病房的危险物 品,是保证精神患者住院安全的必备条件【3 ]。(1)随时检 查。与上一环节衔接,对患者拟带入病区生活(学习)用品进 签名后取走,亲友交存的物品,出院时凭条取走,三联登记条 收回作废。 1.6物品随机检查1.7及时完善制度设置护理安全员负责科室安全监测,每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物品管理 周对病区安全检查至少1次,发现隐患登记并每月讲评。 行安全评估,符合危险物品标准者严禁流入。(2)定期检查。 每周一或假日后第一个工作日由病房护士对住院患者物品进 作者单位:100094中国人民第261医院全军精神疾病诊治中心 赵春海:男,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的相关规定,如在工作中发现杂志的塑料封皮可 作为撬门 [3]李晓南,池霞,童美玲,等.儿童保健学教学中应用TBL模式 的探索与意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84—85. [4]林菁艳,庞勇,万勇.TBL教学模式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 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to):127—128. [5]姜冠潮,周庆环,陈红.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1BL)在医学教学方 [6] 胡兆华,艾文兵,简道林.TBL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及其在我国 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 8:105—106. (收稿日期:2012—12—14) (本文编辑陈景景) 法改革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8—9.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年第1O卷第13期(上半月版 ・95・ 锁的工具,及时将带塑料封皮的书籍加入危险物品检查制度 的禁止物品范围。 2明确物品安全管理责任 形成投诉1次;实施精细化管理后1年即2011年1—12月发 生有关纠纷分别为7,3,1,2,3次,合计16次,无投诉形成。 4.2体会 接诊护士负责物品流入甄别和危险物品随时检查;当班 病房护士负责危险物品定期检查,责任护士、总务护士负责生 4.2.1物品精细化管理的实行须重视教育先行。精细化管 理增加了物品管理中的检查程序,尽可能向住院患者及家属 活物品补充,责任组长负责督导,护理安全员负责安全检查, 并为科室提供改进建议。 3完善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3.1严格登记管理根据需要,为住院患者建立患者物品接 收登记表和三联单以及精神病房贵重物品意外毁损谅解书、 患者危险物品收缴登记表、患者代管物品发放登记表、患者代 购物品领取登记表,每次物品交付由相应护士、患者或患者亲 友签名;建立病区危险物品检查登记表和安全监测登记表,分 别由相应护士完成检查后登记。 3.2严明奖惩制度 以检查结果为依据追究相关责任人的 责任,并对工作认真的同志给予奖励,在患者或家属满意度调 查表中设置物品管理调查,出院时患者及亲友为相应护士打 分。在绩效管理中设置物品管理项,对于流入病区的危险物 品实行责任追究制,不能及时发现者负分,造成严重后果者加 重处罚,及时发现隐患者加分。 4效果和体会 4.1效果 4.1.1实行精细化物品管理,可有效减少病房内危险物品的 流入,并降低患者利用危险物品肇事发生。对比实行精细化 物品管理前后一年检出危险物品的件次可见,2010年1—12 月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前依据传统模式管理,在患者新人院、 家属探视、外出检查治疗返回病区、病区内常规安全检查等环 节,检出的危险物品分别是180,17,36,38件,全年合计271 件;病区内患者利用危险物品肇事18人次,从时间分布来看, 在新人院2周内、家属探视后、外出检查治疗和其他时间发生 分别为8,2,3,5人次,其中造成不良后果1人次。而实施精 细化管理后1年即2011年1—12月上述各个环节检出的危 险物品分别为223,12,58,22件,全年合计315件,患者利用 危险物品肇事在新人院2周内、家属探视后、外出检查治疗和 其他时间分别为4,1,l,3人次,合计9人次,未造成不良后果 事件发生。 4.1.2实行物品精细化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和患者、家属 之间财务纠纷或分歧。实施精细化管理之前1年2010年1— 12月在患者入院、亲友探视、代购生活物品、贵重物品管理及 其他环节出现的纠纷分别为13,5,4,6,4次,合计32次,其中 说明科室有关规定的意义,争取配合。同时做好解释工 作H],对新人院患者的家属、护送人员及来科探视的家属、亲 友、同事等,讲明严格执行物品管理制度的原因和意义,取得 配合。物品精细化管理设置了患者物品流转中的系列制度, 必要时向护士逐条讲解制度的执行要旨、意义、规定的缘由, 避免临床工作中护士人为的省略步骤,导致制度的架空。 4.2.2物品精细化管理的落实要防止机械执行。精细化管 理的要点在于物品流转的有迹可查、物品使用的有据发放;其 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证住院患者物品保管和使用中的安全。 过于教条的执行物品精细化管理有时会影响临床护理管理的 效率和质量,甚至造成护患纠纷。因此,做好精细化管理善后 处理十分重要。对于患者的“危险物品”暂时代为保管后,务 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时返还 收缴物品;对于在检查中发现并代为保管的“危险物品”如耳 机、指甲刀等,及时交还家属,取得患者和家属信任。 4.2.3物品精细化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精细化管理 正成为我国医院管理的新要求和新趋势[6】,但在制度的完善 中理应重视患者和家属提供的建议,合理采纳一线护士的意 见,在具体的临床工作中对精细化管理制度逐步改进,才能使 之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向岚.运用精细化管理确保护理质量与安全[J].护理研究。 2009,23(2A):355—356. [2] 田浩,伍敏,胡文魁.医院专科特色技术精细化管理实 践[J].医院管理杂志。2012,19(8):768—769. [3]赵慧清.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J].社区医学 杂志,2003,1(6).61—62. [4]班瑞益.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分析及干预措施[J].右江民族 医学院学报,2000,22(4):569—570. [5]赵春海,李尊,张艳芬,等.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生活用品规范 化保管发放程序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9,23(S1):197. [6] 李杨.医院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和实践应用[J].哈尔滨医 药,2011,31(6):435—436. (收稿日期:2012—11—13) (本文编辑刘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