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科室质量控制
检查部门:门诊部
1、建立质控持续改进登记薄,每月自查 质量, 有自查结果、 改进措施、 改进效果、 检查资料保管完好,各种登记齐全,工作 人员佩带胸牌上岗。
无建立质控持续改进登记薄,扣 5 分;科内无自查资料扣 5 分;无改
20
进措施及改进效果扣 2 分,科内自 查资料保管不全扣 3 分;发现工作 人员未佩戴胸卡扣 5 分。
2、病人的治疗有详细登记
15
无高压氧治疗记录扣 10 分,记录不 完善扣 5 分
无操作规程扣 5 分,无按全操作规 程操作扣 3 分
查个人业务学习笔记,无讲稿扣 3
3、有高压氧舱操作规程,并按规程操作。
8
4、有相关制度、职责、流程、质量安全 指标及法律法规等培训学习计划, 每月有 学习内容的讲稿和学习记录, 不断提高业 务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 5、每月抽查科室人员对相关制度、职责、 流程及法律法规的知晓落实情况。 6、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有记录,有高压氧 操作规程, 7、有舱内“紧急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定期演练(周期<6个月)并有监管记录。
6
分,无个人学习笔记扣 2 分,个人 笔记不认真扣 1 分。
8
随机抽查、考核工作人员,一项不 知晓扣 5 分;考核不及格扣 3 分。 无操作规程扣 5 分;无日常维护保 养记录扣 5 分;浮现高压氧舱及附 属设备带病工作扣 5 分。
无舱内 “紧急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扣 5 分;无演练扣 3 分,有演练无 记录扣 2 分。
满意度每降低 5%扣 5 分 高压氧舱内的氧浓度未控制在 23% 以下,扣 5 分。 无进舱前的“进舱须知”等知识宣 传,扣 5 分;对高压氧治疗患者未 签署高压氧治疗允许书扣 5 分。
高压氧舱设备及附属设备不能 带病工作。
15
10
8、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满意度≥90% 9、高压氧舱内的氧浓度控制在 23%以下。
5
5
10、进舱前,有对进舱人员进行“进舱须 知”的知识宣传和签署高压氧治疗允许 书。
科室签名: 检查时间:
检查部门:门诊部
1、建立质控持续改进记录本,每月自查 质量, 有自查结果、 改进措施、 改进效果、 检查资料保管完好,各种登记齐全,工作 人员持证及佩带胸牌上岗。
无建立质控持续改进登记薄,扣 5 分;科内无自查资料扣 5 分;无改 进措施及改进效果扣 2 分,科内自 查资料保管不全扣 3 分;发现工作 人员未佩戴胸卡扣 5 分。
查个人业务学习笔记,无讲稿扣 3
20
2、有相关制度、职责、流程、质量安全 指标及法律法规等培训学习计划, 每月有 学习内容的讲稿和学习记录, 有对新员工 进行放射防护器材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方法的培训,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安全管 理水平。 3、每月抽查科室人员对相关制度、职责、 流程及法律法规的知晓落实情况。 4、出具诊断报告时限符合要求。急诊报 告时间<30 分;平诊 2 小时内出具报告。
6
分,无个人学习笔记扣 2 分,个人 笔记不认真扣 1 分。对新员工无进 行放射防护器材及个人防护用品使 用方法的培训记录扣 2 分
8
随机抽查、考核工作人员,一项不 知晓扣 5 分;考核不及格扣 3 分。 查阅报告单,发现普通报告延时 1 例扣 1 分,急诊报告延时 1 例扣 2 分。
描述不规范,有错字、错句或者语句 不通顺扣 5 分,导致不良后果者扣 10 分;无精确的报告时间扣 5 分; 无报告医师和审核医师双签字,扣 5 分。报告单书写合格率每降低 1 个 百分点,扣 2 分
设备无专人管理扣 1 分;无操作规 程扣 5 分;无日常维护保养记录扣 5 分。
一人不知晓扣 5 分。
4
5、诊断报告质量:诊断报告描述规范, 语句正确通顺, 包含片内所有阳性与必要 的阴性信息,有精确的报告时间,按流程 经过审核,有报告医师审核医师双签字。 报告单书写合格率> 95%
6、设备有专人管理,日常维护保养有记 录,有设备操作规程。设备运行完好率≥ 95%
7、科室有紧急意外抢救预案和必要的紧 急意外抢救用的药品器材,且人人知晓。 8、紧急意外抢救用品,有专人管理,定 点放臵,定品种、定数量并有抢救用品清 单, 无过期, 无破损, 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8、放射防护到位:有环境防护、工作人 员与受检者防护。 建立放射防护用品使用 登记本,记录项目齐全。有完整的放射防 护器材与个人防护用品, 对受检部位的临 近器官或者组织进行屏蔽防护, 工作人员工 作时间佩带剂量计。
9、建立“危(wei)险值”报告登记本,浮现检 查“危(wei)险值”时,按“危(wei)险值”报告制度
15
10
无紧急意外抢救用品扣 5 分,未设 专人管理扣 1 分;无抢救用品清单 扣 1 分;有过期或者破损扣 3 分。 无放射防护器材与个人防护用品扣 5 分,对受检部位的临近器官或者组织 未进行屏蔽防护扣 5 分;未建立放 射防护用品使用登记本扣 5 分,记 录项目不齐全扣 2 分。工作人员工 作时间未佩带剂量计扣 5 分。
未建立“危(wei)险值”报告登记本扣 5 分;浮现检查“危(wei)险值”时,未按
与流程向临床科室报告并登记, 登记项目 “危(wei)险值”报告制度与流程向临床 齐全。 科室报告扣 5 分;未登记或者登记项
目不齐全扣 2 分。
9、每季度召开一次有临床医师参加的疑 每季度未开展有临床医师参加的疑
难病例或者重点病例分析与读片会, 参加人 难病例或者重点病例分析与读片会扣 员覆盖科室 80%人员。 5 分,参加人员达不到科室 80%人
15
员扣 2 分。
10 、 医学影像诊断 与手术后 符合率≥ 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抽查
90%;大型 X 线设备检查阳性率≥50%、 报告 10 份, 结合病案, 每低一个百 CT 检查阳性率≥ 60%; MRI 检查阳性率 分点扣 1 分;阳性率每项每降低 1
2
70%。 个百分点扣 1 分。
11、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满意度≥90% 满意度每降低 5%扣 1 分
12、成立图象评价小组,每季度开展多形 未成立图象评价小组扣 1 分;无图 式的图象质量评价活动, (要求图象位臵 像质量评价活动及记录扣 1 分;甲 正确、清晰、对照度合乎要求,病变显示 片率小于 95%,扣 1 分,废片率大 清晰,号码、日期位臵按规定摆放整齐无 于等于 1%。 误,没有污点和划痕,均符合要求者为甲 级片; 不管何原因造成的病变显示不清或者 位臵错误, 不能达到诊断要求者为废片)。 甲片率≥95%,废片率小于等于 1%。。质 评小组的评价结果与持续改进措施的记 录记录完整。 并作为对部门服务质量与相 关人员技术能力评价的内容
12、科内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有质 科内无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扣 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质量与安全管理 5 分;无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扣 工作方案、教育培训计划、质量与安全指 1 分、无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扣 标; 每月进行一次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 1 分、无教育培训计划扣 1 分; 无质 动并有记录;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能运用 量与安全指标扣 1 分;无质量与安 管理工具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 质量与安 全管理小组活动扣 1 分,有活动无 全管理措施及考核标准, 体现持续改进效 记录扣 1 分。 果。
科室签名: 检查时间:
检查部门:医务科
1、建立质控持续改进记录本,每月自 查质量, 有自查结果、 改进措施、 改进 效果、 检查资料保管完好, 各种登记齐 全,工作人员佩带胸牌上岗。
无建立质控持续改进登记薄, 扣 5 分;科内无自查资料扣 5 分;无 改进措施及改进效果扣 2 分,科 内自查资料保管不全扣 3 分;发 现工作人员未佩戴胸卡扣 5 分。 查个人业务学习笔记, 无讲稿扣 3 分,无个人学习笔记扣 2 分,个 人笔记不认真扣 1 分。对新员工 无进行放射防护器材及个人防护 用品使用方法的培训记录扣 2 分
20
2、有相关制度、职责、流程、质量安 全指标及法律法规等培训学习计划, 每 月有学习内容的讲稿和学习记录, 有对 新员工进行放射防护器材及个人防护 用品使用方法的培训, 不断提高业务水 平和安全管理水平。 3、每月抽查科室人员对相关制度、职 责、流程及法律法规的知晓落实情况。
6
8
随机抽查、考核工作人员,一项 不知晓扣 5 分;考核不及格扣 3 分。
1、每份病理诊断报告书的医师 签名符合要求。一份不合格扣5 分。
4、出具诊断报告的医师资格: ( 1 )出具病理诊断报告的医师具有临 床执业医生资格并具备初级以上病理 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经过病理诊 断专业知识培训或者专科进修学习 1— 3 年。 4.16.2.2
(2)快速病理诊断医师应当具有中级 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并有 5 年以上病理阅片诊断经历。 4.16.2.2 ( 3 )疑难病例,应由上级医师复核, 并签署全名。 4.16.4.1
(4)细胞学筛查工作由具有资质的筛 查人员进行,由病理医师复审签字发 出。 4.16.4.4
(5)细胞病理学和补充、更改或者迟发 的病理诊断报告, 由授权的具有资质的 病理医师签发。 4.16.4.3;4.16.4.4 (6)无病理执业证书和非病理专业技 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不得出具病理报 告;未经授权的工作人员不得或者越 级从事各项病理技术; 病理报告单签字 与授权文件符合率 100%。 4.16.2.2; 4.16.2.3;4.16.4.3
5、病理诊断报告书写格式:病理诊断 报告内容的表述和书写应准确和完整, 用中文或者国际通用的规范术语。诊断
1、 抽查报告单, 发现病理诊断报
告的书写内容与格式 1 例不 合格扣 1 分;挨次增加扣分。
报告书写内容与格式如下: (1)病理 号、送检标本科室、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 标本取材部位、 门诊号/住院号 (2)标本的大体描述、 镜下描述和病 理诊断 (3)原始样品过小或者在采集过 程中挤压严重, 或者取材代表性不够, 影 响正确的诊断, 需在报告中说明。 (4) 其它需要报告或者建议的内容。 (5)报 告医师签名(盖章) (疑难病例,应由 上级医师复核,并签署全名 ),报告时 间 (6)病理诊断报告书的书写内容与 格式合格率≥90% 【B】和 100% 【A】 6、补充、 更改或者迟发的病理诊断报告: ( 1 )不能如期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 时,需以口头或者书面告知有关临床医师 或者患方, 说明迟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 原因。 (要有文字记录) (2)每一份补充或者更改的病理诊断报 告均应遵循病理报告补充或者更改制度 与审核批准流程, 经授权的病理医师审 核后发出。 (需在病理档案中有完整记 录) 7、出具诊断报告时限符合要求: ( 1 )常规病理诊断报告应在 5 个工作 日内发出, 细胞病理诊断报告在2个工 作日内发出,疑难和特殊病例除外。 ( 2 )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报告在 30 分钟内完成, 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严谨 采用口头或者电话报告方式, 从标本接受 到发出报告时间, 应在病理申请单上注 明。 病理诊断报告在规定时限内发出率≥ 85%【C】≥ 90% 【B】和 9 5 % 【A】; 8、病理诊断报告准确率
( 1 )常规病理诊断报告准确率≥ 95% 【C】≥ 97% 【B】和 99% 【A】; (2)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报告准确 率≥90%【C】和≥ 95% 【B】; ( 3 ) 冰冻切片诊断与常规切片诊断的
2、 原始样品过小或者在采集过
程 中挤压严重, 或者取材代表性不 够, 影响正确的诊断时, 未在 报告中说明扣 1 分。 3、 疑难病例, 无尚级医师复核并
签署全名者扣 1 分。
1、未说明迟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 的原因者扣 2 分。 (看文字记录)
2、发出的补充或者更改的病理诊断 报告未经授权的病理医师审核的 扣 2 分。 (看病理档案记录)
1、抽查报告单,发现无原因超时 限出具的病理诊断报告 1 例扣 1 分;挨次增加扣分 2、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报告不 以书面形式发出,仅按“危(wei)险值” 4 报告制度执行电话报告者,扣 3
分;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报告
发出后,未在病理申请单上注明 从标本接受到发出报告时间者, 扣 3 分。
1、常规病理诊断报告准确率≥ 95%;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报告 准确率≥90%。每降低一个百分点 扣 1 分
符合率>95%;
( 4 ) 建立术中冰冻质控记录。对病理 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 诊断不一致时,有追踪与讨论。
9、病理申请单书写及质量要求: ( 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送检科室和日期。 ( 2 )患者临床病史和其它(检验、影 像)检查结果、手术所见及临床诊断。 ( 3 )取材部位、标本件数。 (4)既往曾经做过病理检( 5 )结核、肝炎、 HIV 等传染性标本, 需注明。 4.16.6.2 ( 6 )申请单与相关标本同时送达病理 实验室。 4.16.6.3 ( 6 )原则上不接收口头申请的标本, 特殊情况下, 可先按流程接收和处理标 本,需在限定时间内(如 24 小时)补 充书面病理申请单, 否则, 不应出具书 面病理报告。 4.16.6.3
1、抽查病理申请单,发现1份不 合格扣申请医师 1 分;挨次增加 扣分。
2、无书面病理申请单而出具书面 病理诊断报告者,发现 1 例扣 1 分,挨次增加扣分。
查者,须注明 病理号和病理诊断结果。
10、病理资料保管完好,资料登记齐全; 建立质控持续改进记录本。
( 1 )有每年至少一次的对取材室、切 片室等进行甲醛、二甲苯浓度院外年度 检测报告; 接触有害品的工作人员定期 体检健康档案。 无环境污染事件和职业 伤害事件发生。 4.16.3.1
(2)有上级医师会诊、科内疑难病例 会诊的相应记录和签字。重点是肿瘤手 术 标 本 的冰 冻 与石 蜡 诊 断 质 量。 4.16.4.1★
( 3)说明病理诊断报告的补充、更改 或者迟发原因的档案记录。
(4)标本的送达与接收: 有标本采集、 送达、固定时间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 及标本交接记录, 标本自离体到固定的 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有标本和申请单 的核对人、 标本的标记、 标本传送人和 病理科标本接收人等相应登记及人员 签字。曾经被拒收的标本再次送检合格, 需在申请单上标注。
( 5 )不能接收的申请单和标本需当日 退回申请医师,不予存放,并记录。 ( 6)有标本检查与取材时的标本观察 文字记录、取材工作记录单及对蜡块、 切片、取材工作记录单三相核对的记
录。
( 7 )有冰箱运行温度记录。 4.16.6.9 (8)有仪器、设备使用、保养、维修 记录。 4.16.6.9
(9)有科室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活动 记 录 本 及 每 周 一 次 的 活 动 记 录 。 4.16.6.1
( 10) 院、科自查及检查质量记录及质 量控制资料完整。包括检查及自查问 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等。 ( 11 )病理档案的保存与管理(病理科 建设与管理指南):
【1】病理切片、蜡块和阳性涂片保存 期限为 15 年;阴性涂片保存期限为 1 年;取材后剩余的标本在标本柜中
2、病理资料保管完好, 资料登记齐全; 建立质控持续改进记录本。
10
查登记本和抽查原始资料,无登 记扣 2 分,原始资料不全扣1 分。 抽查报告单, 发现常规报告延时 1 例扣 1 分;挨次增加扣分
检查病理诊断质控记录本,无病 理诊断报告质控记录扣 2 分,记 录不全扣 1 分
检查标本接收记录本, 无记录扣 2 分,记录不全扣 1 分
检查标本取材质控记录本,无记 录扣 2 分,记录不全扣 1 分 抽查病理制片质量,检查石蜡切 片质控记录本,无记录扣 2 分, 记录不全扣 1 分
检查冰冻记录本,无记录扣2 分, 记录不全扣 1 分,检查冰冻质控 记录本,无记录扣 2 分,记录不 全扣 1 分;无追踪与讨论扣 3 分
6
3、病理报告诊断准确,书写规范,建
8 立常规病理诊断报告质控记录, 病理报
告准确率大于 97%。 4、严格
执行标本接收核对制度,建立 标本接8 收记录。 5、标本取材规范,
操作熟练,大体描 述准确、详细,建8
立取材质控记录。 6、严格执行病理制
片操作技术规范, 技术人员操作熟练,
8 常规切片优良 率>85%,建立石蜡切
片质控记录。 7、冰冻切片诊断与常
规切片诊断的符 合率>95%;术中冰
冻病理自接收到出 具结果时间≤ 30 分
钟,建立术中冰冻 质控记录。对病理
8 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 切片检查及术后诊
断不一致时, 有追踪 与讨论。
8、严格执行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操作
规程, 熟练操作过程, 记录免疫组化和
8 特殊染色质控记录。 9、细胞学制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操作,样本的制备、固定、染色、外观 均符合要求, 细胞学诊断报告在 2 个工 作日内发出, 疑难和特殊病例除外, 建 立细胞学质控记录。
10 有设备管理与安全防护制度并严格
8
抽查制片质量,检查免疫组化和 特殊染色质控记录本, 无记录扣 2 分,记录不全扣 1 分
抽查细胞学制片质量,检查细胞 学质控记录本,无记录扣 2 分, 记录不全扣 1 分
5
查记录,无操作流程扣 2 分,无
执行, 设备完好率> 95%, 有使用、 保 养、维修记录。
11 坚持会诊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并有记录。
12 医疗废物分类、采集等管理符合流 程并做好相关记录。
13、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满意度≥90% 科室签名:
专人维修保养记录扣 1 分
5
缺一项制度扣 2 分,缺一项记录 扣 1 分
检查医疗废物登记本,无记录扣 扣 1 分
满意度每降低 5%扣 1 分
检查时间:
1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