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班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郭景凤
一、试卷分析:
纵观整个试卷,本试卷是一份较有价值的试卷,内容有一定的覆盖面,重点突出,灵活性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这份试卷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知识作了一次系统的检测。这次试卷的成绩基本反映出我总校语文教学的状况。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未能合理地把积累的知识灵活运用,课外知识较小,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欠功夫,写作水平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二、学生基本检测情况如下:
本次语文期末检测,参考人数为27人,总分2440分,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61分,平均84.13分,优秀率为78.63%,及格率为100%。
卷面试卷:
(一)、本试题灵活性强,概括面广,有创新性。例如在第四大题实践展示台,要求学生根据内容补充完整,让学生在理解对话的情况下,写出相应的语句。灵活地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本卷特别注重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如第一大题第2小题,我能把汉字写美观,要求学生答题认真、仔细,字迹工整、清楚,不勾不抹,审题认真,答卷无遗漏。试卷第一大题的第2小题要求学生写出正确的汉字,有些学生因为答题马虎而将汉字写错,后来检查时才匆匆改正,他们有的用透明胶修改,有的用涂改液,导致卷面很不清洁。由于审题不认真,有部分同学没能正确答此题。在作文一题中,要求写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有的同学审题不清,写的是事件,导致作文严重失分。看来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
(二)、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是指字、词、句的掌握情况,本试卷虽活题较多,但并未脱离对学生字、词、句基础知识的考查。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第一题考查了学生对本册教材字、词的掌握
情况,学生的错别字情况大大减少。第三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句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从试题中反映出对学生训练力度不够。只局限于教材上及理论上的学习,没有充分利用身边资源,缺少实践运用。第一、二题都从字、词、句、课文内容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测验。学生对句子的灵活运用能力令人忧心。如第4小题,要求学生写想到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不能写出完整的句子。第三题,考察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第四题,考察了学生实践理解运用能力。第五题,考察了学生写作能力。
(三)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本试卷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给文章横线上补一个恰当的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理解词语和摘抄2个词语并写一句话。学生虽然做答了,但答案有的不贴切,未能抓主要内容写出来。阅读部分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反映出我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
三、今后教学建议: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字迹、审题,认真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严格执行语文新课程标准,三维设计教学过程,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指导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用发展的眼光,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语文教学在重视范文语言的感悟、积累和内化的同时,要积极向课外阅读拓展,强化学生对句子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多开展口语交际,辩论赛,诗歌比赛等活动,增加学生积累的广度和学习的兴趣。
4、注重作文教学,平时让学生多练笔,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为写作提供素材。适当教给学生写作技巧,以提高作文水平。
5、重视给学生创设各种语文实践的机会,开放学校的图书室,强化班中的图书角建设,继续搞好“语文天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发现语言的规律,培养审美的情趣,从而提高语文阅读和自能作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