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渔歌子》课堂实录

《渔歌子》课堂实录

来源:九壹网


一、复习导入

1、开学初,我们就学习了一首词,还记得吗? 生:《忆江南》 师:能背嗎 生:能

师:《忆江南》预备起 师:看来大家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牢固,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词——是张志和写的《渔歌子》。 二、整体感知

1、师:来看大屏幕,自己先把这首词读两遍,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字音,读 通词句。不会的字多读几遍。好,开始。。。 生读

师:我们一起读一遍古诗

2、师:这些词会读吗?(ppt:西塞山 白鹭 鳜鱼 箬笠 蓑衣 )

生:会读

师:自己读一遍 师::谁来领读A\\B

师:里面有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 生:塞

师:它还有两个读音,分别是什么? PPT出示塞

师:有谁知道箬笠是什么?

生:就是帽子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生:查字典、查资料

师:是啊,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就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者查资料的方法来帮助 我们理解

师:来看图,箬笠就是像这样的用竹叶编成可以防雨的帽子 师:我们再来看看蓑衣,蓑衣啊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雨衣。

三、理解词意 (一)感受美景

师:好了,同学们,张志和不仅是著名的词人,还是有名的画家。他的好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是这样夸他的,说他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请大家打开课本110页,默读这首词,看看词中为我们描画了哪些景物?并拿出笔,做上记号。 师:好了吗?数一数,有多少景物? 生: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ppt出示圈了圈的西塞山 白鹭 桃花 流水 鳜鱼 箬笠 蓑衣 斜风 细雨)

师:整首词27个字就描写了9种景物。请同学们展开想像,说说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师:现在把你想象出来的美景,和同桌之间交流交流 师:有谁愿意说说在这首词中你看到了哪些美景啊? 预设:先说:怎样的西塞山?

:翠绿的西塞山 :危峰兀立的西塞山 :陡峭的西塞山 :山清水秀的西塞山 怎样的桃花?

:粉红的桃花

:多姿多彩的桃花 :姹紫嫣红的桃花 怎样的斜风?

:微微的斜风…… 细雨?蒙蒙的,凉凉的

流水、白鹭、鳜鱼。选一个说说?

师:是啊,把这些景物加了颜色、姿态就生动多了,真是美丽如画的江南啊(板书:美丽如画 景) (二)体悟心情

师:其实啊,在这首词中,不仅有这些景物,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人

你找到了吗? 生:渔夫

师:想想看是怎样的渔夫? 生:悠然自得的渔夫

生:渔夫在斜风细雨中迟迟不想回家,好像沉浸在这美丽的意境中 师:真是一个悠然自得的人啊(板书:悠然自得 人) 师:此时的渔夫心情如何? 生:高兴,有鳜鱼钓 生:舒畅

生:兴奋,他想,今天的晚餐有着落的 生:平和,笑眯眯的。

师:词中没有一个字写到人物的心情,那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生:看到了桃花,西塞山,这些美景 师:是啊,我们就是在句子所描写的景物中体会到作者兴奋舒畅的心情的(板书:兴奋舒畅 情)

师:我们再来看另外一首词 师:自己读一遍

师:全班齐读《天净沙 秋思》 生齐读

师:读完之后,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是如何的? 生:悲伤的、哀愁的 师:是兴奋舒畅的吗? 生:不是

师: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生: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师:真是聪明的孩子,虽然没有学过这首词,但是,你们能从作者笔下的景物看出作者的心情

你看,张志和笔下的白鹭、桃花、鳜鱼、斜风细雨……你们就是从这些景物中都可以看出作者的悠然自得、兴奋舒畅的心情。 难怪作者“不须归”啊(ppt出示:不须归)

(三) 深探“不须归”

师:你知道这里的不须归是什么意思吗? 生:不回家

师:是啊,词中的渔夫便是词人张志和,可是这里的不须归仅仅是指的不回家吗? 生若能答出来是指不回朝廷,就问他是怎么知道 我表扬能够结合背景资料理解诗意,真了不起 生不知道

师:让我们一起来结合背景资料来感悟张志和“不须归”的情怀

师:词人张志和年少得志,曾经是朝廷命官,后来因得罪权贵被贬官,他干脆辞官不做,隐身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以游赏为乐,以钓鱼为趣,自称\"烟波钓徒\",过起了天大地大四处是我家的游历生活,以至常年不回家。(ppt出示背景资料)

师:所以,这里的“不须归”除了指不回之外,还指不回朝廷。

师:他的大哥张松龄担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写了一首词叫《和答弟志和渔夫歌》(ppt:出示这首词)劝弟弟回家。

师:下面,我来当哥哥,你们当张志和,我们一起来对读两首词。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齐读)不须归。

师:(指生)志和啊,你为何不归?

生1:西塞山的风景太美了,我完全沉浸在风景里,不想回家。 生2:我爱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的家。 生3:春光这么好,我想多玩会儿。 师:是啊,你们真是张志和的知音!

师:让我们像张志和那样,独坐着,任清风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扑鼻而来,一起读——[音乐响起] (ppt在次出现渔歌子)

师:这首《渔歌子》流传至今,已上千年。大家都非常喜欢这首词,里面有一个句子更是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在大家写文章的时候常常被用到。

师:如果朋友看见我在雨中散步,问我,咦,你怎么不回家呢?我可以用一句诗回答他——斜风细雨不需归 如果有一个人遇到了困难,经历了艰难,他也可以用一句诗安慰自己——斜风细雨不需归

看来斜凤细雨不仅指自然界的斜凤细雨,还可以指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师:让我们再次想象着诗中的美景,体会着诗人怡然自得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渔歌子预备起

板书:

美丽如画 景 悠然自得 人 兴奋舒畅 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