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浙江省高考压轴卷理综试题

2013浙江省高考压轴卷理综试题

来源:九壹网
7+4限时训练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I 127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和门捷列夫等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B.紫外光谱法.分光光度法.质谱法均为可用来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的现代分析方法 C.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橡胶老化.海水制镁.纯碱晶体风化.纤维素制火棉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D.铜氨纤维.聚酯纤维.醋酸纤维和硝化纤维都可由纤维素制得,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比较乙醇和苯酚与钠反应的实验中,要把乙醇和苯酚配成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水溶液,再与相同大小的金属钠反应,来判断两者羟基上氢的活性

-1

B.在装有3mL0.5mol·LCoCl2 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浓盐酸,溶液的颜色由粉红色逐渐变为蓝色

C.阿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将粗产品加入饱和NaOH溶液中以除去水杨酸聚合物

D.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因为胶状沉淀和颗粒太小的沉淀快速过滤时易透过滤纸

9.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所示: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pm 主要化合价 X 160 +2 Y 143 +3 Z 70 +5.+3.-3 W 66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上X、Y单质通过热还原法制备

B.常温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易直接生成ZW

C.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D.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溶于稀氨水

10.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A.B为两种常见金属. 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 当K

2-

闭合时. 在交换膜处SO4从右向左移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金属活泼性A强于B

-2+

B.B的电极反应: B-2e===B

C.x电极上有H2产生. 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初期. 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沉淀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和硬脂酸互为同系物,C6H14和C9H20也一定互为同系物 B.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8,9-三甲基-3-乙基-2-癸烯

CH3可命名为6,

C.断裂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与甲基相连的碳碳单键变得活泼,被KMnO4氧化而

D.叶酸的结构为,叶酸可以发生酯化.水解.氧化.加成等反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

A.向1 mo1·L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由于CH3COONa水解显碱性,所以溶液的pH升高

B.25℃时,将a mo1·L氨水与0.01 moI·L盐酸等体积混合,当溶液PH=7时,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反应完全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bCH3-l-1

109a0.01CH3 C.根据下表数据可以计算出(g)+3H2(g)→(g)的焓变 共价键 C—C C=C C—H H—H -1键能/kJ·mol 348 610 413 436 -62+-12-D.已知298K时,MgCO3的Ksp=6.82×10,溶液中c(Mg)=0.0001 mol·L,c(CO3)=0.0001

-12+2-mol·L,此时Mg和CO3不能共存

3++2+3+2-2-2--

13.某强酸性溶液可能含有A1、NH4、Fe、Fe、CO3、SO3、SO4、C1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沉淀C可能是BaCO3.BaSO3.BaSO4的混合物

B.沉淀G一定含有Fe(OH)3,可能含有Fe(OH)2。

C.溶液B与溶液J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能被溶液E溶解 D.从化合价变化看,A和F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6.(13分)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以制备硫以及铁的化合物。

Ⅰ.近年来,湿法炼铜有了新进展。某工厂以一种叫Thibacillus ferroxidans的细菌为基体生产铜和绿矾的工艺流程如下:

⑴试剂a为________,试剂b为________(写名称)。

⑵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以CuFeS2精矿为原料在沸腾炉中和O2(空气)反应,生成物冷却后经溶解.除铁.结晶,得到CuSO4·5H2O。沸腾炉的温度与生成物主要成分的水溶性和酸溶性实验结果如图。 ⑴沸腾炉生成物中的含铁物质主要成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获得最高的水溶性Cu(%),沸腾炉的温度应控制在 ________℃左右,高于该温度生成物中的水溶性Cu(%)下降,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已知甲和乙在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甲是10电子的阳离子,乙是碱性气体。1mol乙通

入足量强 酸溶液中与H反应,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写出乙的一种用

途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⑵若甲是CO2,用CO2和NH3反应可以合成尿素,合成尿素的反应分为如下两步:

第一步:2NH3(1)+CO2(g)第二步:H2NCOONH4(1)H2NCOONH4(1)(氨基甲酸铵) △H1 H2O(1)+H2NCONH2(1)(尿素) △H2

在一体积为0.5L密闭容器中投入4 mol氨和1mol二氧化碳,实验测得反应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I所示:

①已知总反应的快慢由慢的一步决定,则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_____步反应决定。 ②反应进行到10 min时测得CO2的物质的量如图1所示,则用CO2表示的第一步反应的速率v(CO2)= __________。

③第二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图II所示,则△H2 ____0(填“>”.“<”或“=”) ,该反应 (填“高温”.“低温”或“都不行”)能自发进行。 28.(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乙酸乙酯(如图1):

图1 图2

⑴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其中加几块碎石片,其作用是 。仪器B为冷凝管,冷却水由 (填“a”或“b”)进。

⑵反应时加热有利于提高酯的产率,但温度过高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 ⑶图1方案有明显缺陷,请提出改进建

议: 。经改进后,实验现象明;分离乙酸乙酯的操作需要用下列仪器有 (填代号)。

⑷①能否用图2的D装置替代装置C?

(填:能或否),理由是 ;

②能否用图2的E装置替代图1的C装置? (填:能或否),理由是 。 ⑸实验中,若浓硫酸量过多,会导致后果是 。(答两点即可)经实验证明,可以用硫酸氢钠固体替代浓硫酸完成本实验,硫酸氢钠不溶于有机物,其优点是 。

⑹为了分离硫酸氢钠可采用减压过滤,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所用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则该装置中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除吸滤瓶外还有 ,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倒吸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⑺有同学拟通过某种方法鉴定所得产物中是否含有醚类物质,可选 。

1

a.红外光谱法 b.H核磁共振谱法 c.质谱法

29.(15分)某芳香族化合物A式量小于150,氢氧质量比为1∶8,完全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取等质量的A分别与足量NaHCO3和Na反应,生成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1∶1。工业常用A来合成药物B及医药中间体G,流程如下:

O已知:A(CH3CO)2ODHNO3甲醇ECH3CClF一定条件ORCCl+OH催化剂OOCR+ HClH+/H2O OO

O2N

OH G

⑴写出A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 ,D的结构简式 。 ⑵D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 。

⑶A合成B的同时,A自身之间也能发生缩聚反应,写出该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式 。

⑷写出F与过量NaOH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⑸B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 ①只有一种官能团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二种 ④核磁共振谱共有四组峰,个数比为3∶2∶2∶1 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OO2NOA.可由A经一步反应获得D B.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

C.G易水解,可用FeCl3溶液检验是否发生水解 D.1 mol G一定能和5 mol氢气反应

OBC 7+4限时训练一详解

7. C 解析:门捷列夫的卓越的贡献在于发现元素周期律,A项错误;质谱法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B项错误;聚酯纤维不是由纤维素制得,D项错误。

8. B 解析:比较乙醇和苯酚羟基上氢的活性,不应取它们的溶液与钠反应,A项错误;氯

2-2+-化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oCl4(蓝色 )+6H2OCo(H2O)6(粉红色 )+4Cl,当溶液中

加入浓盐酸,由于氯离子浓度增大,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B正确;水杨酸的羧基和酚羟基均能与NaOH反应,C错;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的原因是沉淀颗粒太小,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溶液不易透过,D错。 9. D

2-

10. B 解析:根据交换膜处SO4从右向左移动. 可知左边为负极. 右边为正极. A的活泼性

2+-+

强于B. A对; B的电极反应为: B+2e===B. B错; x电极为阴极. H放电产生H2. C对; 反应初期为电解AlCl3. x电极生成Al(OH)3.

11. C 解析:C6H14和C9H20均属于烷烃,故一定互为同系物,A正确;依据键线式书写规律,然后结合系统命名法,B项正确;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对甲基产生了影响,使得甲基变得活泼而被KMnO4氧化,C不正确;根据叶酸的结构及官能团性质,D项正确。

-12. B 解析:CH3COO的增加,抑制了CH3COOH的电离,导致溶液的pH升高,A不正确;当溶

+--7+-液呈中性, 说明有c(H)=c(OH)=10,溶液中c(NH4)=c(C1),故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

Kb=c(NH)·c(OH)/c(NH3·HK2O)= b+

4

-

109a0.01,B正确;苯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

2+

2-

特殊键,表格中未给出其键能数值,故不能计算出该反应的焓变,C不正确;c(Mg)·c(CO3

2-8-62+2-)=(0.0001)=1×10<6.82×10,所以此时Mg和CO3能共存,D不正确。

2-2-

13. C 解析:因原溶液显强酸性,故CO3.SO3在原溶液不能大量存在,因此沉淀C只能是BaSO4,A错;在强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具有的强氧化性,被还原产生NO,

2++-3+

3Fe+4H+NO3=3Fe+NO↑+2H2O,因此判断沉淀G一定只含有Fe(OH)3,原溶液一定含有2+3+3+-

Fe.不能确定是否含有Fe,B错;溶液B与溶液J混合能产生Al+3HCO3=Al(OH)3↓+3CO2↑,而E是HNO3,C项正确;从化合价变化看,NO和NH3能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26.(Ⅰ.⑴稀硫酸(2分) 铁粉(2分)

细菌

⑵4CuFeS2+2H2SO4+17O2=====4CuSO4+2Fe2(SO4)3+2H2O(3分)

Ⅱ.⑴铁的氧化物(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分) ⑵600(2分) 硫酸铜受热分解(2分)

解析:Ⅰ.CuFeS2与硫酸和氧气反应转化为CuSO4溶液和Fe2(SO4)3溶液,然后将不溶性的杂质过

3+

滤掉,滤液A中加入氧化铜的目的是通过调整溶液的pH使Fe形成Fe(OH)3沉淀,过滤后的Fe(OH)3中加入硫酸溶解后,再加入铁粉转变为FeSO4,最后可以得到绿矾。

Ⅱ.⑴沸腾炉中为CuFeS2与氧气反应,故含铁物质转化为铁的氧化物;⑵从图像可以看出,水溶性Cu含量最高的温度在600 ℃左右;温度升高后,生成物硫酸铜可能因温度过高分解生成难溶性的CuO,而使水溶性Cu(%)下降。 27.⑴制氮肥等(其它合理答案)(2分)

++-1

NH3(g) + H(aq) =NH4(aq)△H=-(b-c)kJ· mol(3分)

-1-1

⑵① =(3分) ②0.148 mol·L·min(3分)③〉(2分)高温(2分)

+

解析:⑴甲是10电子的阳离子,则甲为NH4,乙为NH3,其用途可用于制氮肥;其反应热为△H

-1

=-(b-c)kJ· mol。(2)由于第二步是液体间的反应,且氨基甲酸铵浓度较小,反应速率较慢,故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二步决定。△c(CO2)=(1 mol-0.26 mol)/0.5L=1.48

-1-1-1-1

mol·L. v(CO2)= 1.48 mol·L /10 min=0.148 mol·L·min。由第二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图可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故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正反应方向吸热,即△H2>0。反应二中液体的量增大,是熵增大的反应,所以ΔS>0,由ΔG=ΔH-TΔS可知,ΔS>0,△H>0时,反应二高温时,可自发进行。

28.⑴三颈烧瓶(0.5分) 防爆沸(0.5分) a(0.5分) ⑵反应物易挥发,副产物增加(1分)

⑶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替代水(1分) afg(1.5分)

⑷①否(0.5分) 导管插入碳酸钠溶液,易引起液体倒吸于烧瓶里(1分) ②否(0.5分) 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水解生成乙酸钠和乙醇,使乙酸乙酯量减小(1分) ⑸产生杂质如乙烯.乙醚等;会使乙醇炭化并产生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雾等(2分)

硫酸氢钠减少副产物,同时可以循环使用(1分) ⑹可加快过滤速度,并能得到较干燥的沉淀(1分) 安全瓶.抽气泵(1分) 打开旋塞K(1分) ⑺a(1分)

解析:⑴A仪器是三颈烧瓶;加热液体,一般加几块沸石或碎石片,目的是防爆沸;冷凝管的冷却水由下口进上口出;⑵正丁醇与乙酸反应时若温度过高,则反应物易挥发,副产物增加。⑶C烧杯里水不能很好的吸收乙酸,且乙酸乙酯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替代水,既能吸收乙醇蒸气,除去乙酸,又能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乙酸乙酯密度小于水的,具有果香味,不溶于水。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需要仪器主要有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⑷D试管中导管插入液面下,会引起倒吸;E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会促进乙酸乙酯水解,最终生成乙酸钠,使乙酸乙酯损失量增大。⑸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脱水性,使乙醇脱水生成乙烯或乙醚,也可以使其炭化,并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形成酸雾等。硫酸氢钠固体不溶于乙酸.乙醇,反应后可以过滤得到固体硫酸氢钠,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要求。⑹因吸滤瓶中压强小于大气压,此种情况下过滤速率较快;若发现水倒吸,表明安全瓶中压强过小,此时可打开

1

K,使安全瓶的压强回升。⑺红外光谱法可检测有机物的基团,H核磁共振谱法可检验不同环境的氢原子,质谱法根据“碎片”的某些特征谱可分析有机物的结构,所以鉴定产物中是否含有醚类物质,可用红外光谱法。 29.⑴羧基.(酚)羟基(2分) O2NOOHCOOHOCn(2分)

⑵取代反应(酯化反应)(2分)⑶OOCO2NCH3+ 3NaOHCOCH3OO2NONaCO(2分) + CH3COONa + CH3OH + H2OONa⑷HCOO(3分)

CH3OOCHHCOOOOCHCH3⑸或(2分 ⑹B.C(2分)

解析:芳香族化合物A中氢氧质量比为1∶8,则A中氢氧的个数之比为2∶1,故设A的分子式为CxH2yOy,有12x+18y<150,又因为等质量的A分别与足量NaHCO3和Na反应,生成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1∶1,故符合题意的x=7,y=3,则A的分子式为C7H6O3,其结构简式为

OHCOOH。再根据流程图知,B为,D为。

O2NOOCCH3COOH,C为 OHCOOCH3O2NO2NOOCCH3COOHOOCCH3COOCH3OHCOOH,E为O2N,F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