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8月第4卷第24期 ・调查研究・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55例临床特点 汤士林。朱珠,杨振宇 (云南省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云南建水654300) [摘要】目的:了解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以利于治疗和预防。方法:通过住院登记本检索出2005年 4月~2007年4月期问住院符合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者55例,用自制的临床资料统计表进行回顾性调查。结 果: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以男性、体力劳动者、低文化程度者、少数民族居多。婚姻状况较差,临床表现多样,合 并较多的躯体疾病,以消化道、肝脏和心血管疾病多见,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差。结论:慢性酒精中毒造成严重精 神障碍和躯体损害,开展反酗酒宣传势在必行,以降低酒精对人类的危害。 【关键词】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酒依赖;躯体损伤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c)一 2结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饮酒者在 不断增加。酒精是亲神经的活性物质,长期及大量饮酒会导 2.1临床类型及精神症状 致饮酒者的严重精神、躯体障碍及家庭社会问题。本文对 2005年4月~2007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酒依赖及酒精 临床类型见表1,精神症状见表2。 表1 55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临床类型(按CCMD一3) 中毒性精神障碍的5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05年4月~2007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断 为酒依赖及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55例住院患者。 55例均为男性,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2.95+10.37) 岁:民族:汉族21例(38.18%),彝族24例(43.64%),哈尼族 6例(10.91%),其他少数民族4例(7.27%),少数民族共34 例(61.82%);婚姻状况:未婚13例(23.64%),已婚28例 表2 55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 (50.91%),离婚10例(18.18%),丧偶4例(7.27%);文化程 度:文盲6例(10.91%),小学文化18例(32.73%),初中22例 (40%),高中及中专4例(7.27%),大专以上3例(5.45%);职 业:农民28例(50.91%),工人14例(25.45%),干部3例 (5.45%),教师2例(3.64%),经商2例(3.64%),无业6例 (10.91%);居住地:城市14例(25.45%),乡镇13例 2.2入院时躯体合并症 (23.64%),农村28例(50.91%);共同生活者:配偶及子女32 例(58.18%),父母15例(27.27%),独居8例(14.55%);药物 过敏史2例(3.64%),吸毒史4例(7.27%),55例均抽烟 (100%);性格类型:外向型22例(40%),内向型16例 (29.09%),一般型17例(30.91%);精神疾病家族中2例 高血压22例(40%);胃炎或胃溃疡10例(18.18%);曾 有过胃出血7例(12.73%);胆囊炎2例(3.64%);末稍神经炎 4例(7.27%):营养不良2例(3.64%);腹腹股沟斜疝1例 (1.82%);银屑病1例(1.82%);躯体外伤15例(27.27%)。 2.3辅助检查 (3.64%),酗酒家族史5例(9.09%)。 1.2饮酒、发病及住院情况 血常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降低14例(25.45%);生化: 转氨酶升高47例(85.45%),总蛋白或白蛋白降低10例 55例患者中,饮酒史4~40年,平均(18.18+7.21)年;每 天饮酒量300~1 000 ml(均为烈性白酒),平均(569.09+ 132.17)ml;首次发病年龄22~61岁,平均(40.04+9.86)岁;发 病次数1~5次,平均(1.96+0.84)次;住院次数1~5次,平均 (18.18%);胆红素升高6例(10.91%);肌酐或尿素氮升高4 例(7.27%);血脂升高5例(9.09%);血脂降低2例(3.64%); (1.75+0.92)次,住院二次以上21例,二次住院率37.5%;住 院天数7~289 d,平均(49.25+32.78)d。 1.3方法 血糖降低2例(3.64%);HBsAg(+)4例(7.27%);抗HCV(+)2 例(3.64%);HIV(+)2例(3.4%);腹部B超:肝损伤25例 6(45.45%);脂肪肝6例(10.91%);脾肿大3例(5.45%);肝胆 按住院索引抽取2005年4月~2007年4月期问在我院 结石4例(7.27%);脑电图:轻度异常20例(36.36%);中度异 常2例(3.64%):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6例(10.91%);窦性 心动过缓2例(3.64%);T波改变6例(10.91%);ST段下降2 例(3.64%);ir问期延长2例(3.f4%);6室上性期外收缩2例 (3.64%);心电图异常率36.36%;胸片:胸部感染10例 (18.18%);肺结核2例(3.64%)。1例作头颅CT示:脑萎缩。 CHINA MEDICAL HERALD巾国医药导报1 1 3 诊断为酒依赖及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病历,用自制的临床 资料统计表进行统计病历特点,按CCMD一3进行再诊断,各 项数据用统计软件(Microsoft Exce1)进行处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调查研究・ 2007年8月第4卷第24期 2.4治疗及疗效 主要是进行戒酒治疗,应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有戒 断症状者给予安定类替代治疗.对症、支持治疗,补充大剂量 B族维生素,心理治疗,提高戒酒信心。55例患者中治愈47 例(85.45%),好转8例(14.55%)。 3讨论 全身,对食道及胃肠有直接损伤作用,在肝脏代谢,致肝功受 损,酒精造成的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中堆积,形成脂肪肝,肝 功能增高和肝炎可造成过量的透明蛋白和胶原蛋白在血管 周围堆积,进而引起肝硬化[41。大量饮酒使低密度脂蛋白和甘 油三脂增加,造成高血压,增加心脏病发生率,本资料显示, 高血压发生率40%,心电图异常率36.36%。维生素的缺乏和 酒精代谢产物的直接作用引起周围神经炎[51。酒依赖患者长 期进食少,常造成营养不良或贫血。长期饮酒致免疫系统受 损,易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本资料显示,肺部感染10例 (18.18%),肺结核2例(3.64%)。受幻觉妄想的影响,慢性酒精 中毒患者常发生躯体外伤,本资料显示,躯体外伤15例 (27.27%)。 饮酒是一种历史悠久而且颇为普遍的生活习惯和社会 风俗,如今却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嗜 酒原因多为社会应激、亲朋劝酒、表现男子气概、消除烦恼 等.随着酒的耐受量逐渐增加,对酒的渴求心理越来越重,以 致不能自拔,形成酒依赖[11。 本资料提示,5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2.95± 10.37)岁。少数民族较多(61.82%),与本地区为少数民族聚 集地及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有关。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 婚姻状况较差,本资料显示,离婚率18.18%,大龄未婚率 23.64%,已婚者夫妻关系大多也较差。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多 发于文化程度偏低,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尚不能确定有一种 特殊的有成瘾倾向的人格存在[21。酒依赖患者常伴有其他依 赖物质或药物依赖,本资料中55例均为嗜好抽烟,有2例有 吸毒史,为戒毒而饮酒,之后形成酒依赖。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以酒精所 致幻觉最为多见,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差,本资料提示,治 愈率85.45%,好转率14.55%,二次住院率37.5%。由于种种 原因.年龄越小的酒依赖者预后可能越差,年龄大者由于家 庭和社会的支持可能预后好些[31。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常伴有多种躯体疾病,以 消化道疾病最为多见,本资料显示,胃炎、胃溃疡或胃出血发 生率30.91%,肝功受损发生率85-45%。酒精通过消化道进入 (上接第100页) 酗酒不仅危害躯体健康,破坏家庭幸福,还导致许多的 社会问题。戒酒或有节制饮酒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 须把酒精问题看成卫生问题。建议国家制定酒类管理, 控制酒类特别是烈性酒的生产和消费.同时开展反酗酒宣 传,提高社会对酒精问题的认识,使酒精对人类的危害降至 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梁在益,黄香淑.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142例临床资料分析Ⅲ.中国民 康学,2005.12:739—740. [2]沈渔部.精神病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5-363. [3]崔玉华,方明昭.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临床特点(附95例分析)Ⅲ.中 国药物依赖性,2004,1:27—28. [4]沈渔部,崔玉华.精神科特色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2004.47—53. [5]白慧丽,郭永贵,石健.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168例临床资料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00,9(1):36--38. (收稿日期:2007--06-13) 黏膜组织(19<0.05)。中低分化癌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高分化 癌,有浆膜浸润者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浆膜浸润者,但有 淋巴结转移者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7年 内死亡者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生存者。 2.3 CD15s和CD138表达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胃癌组织中CD15s的表达与CD138 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它们在胃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均发 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协同性,两者共同作用 使肿瘤细胞容易突破基底膜造成浸润和转移,从而促进肿瘤 的演进过程。CD15s的高表达和CD138蛋白的低表达均提示 胃癌可能具有更强的侵袭转移能力。因此对CD15s和CD138 表达的联合检测,对判断胃癌恶性程度、预测生物学行为和 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Perrn A,Weng LP,Boag AH,et o1.Immunohistochemical evidence of loss f PTEN expressioon in primary ductual adenocarcinomas of the breast .CD15s阳性的82例胃癌中CD138阳性者3例(3.7%), 13例CD15s阴性的胃癌中CD138阳性者12例(92.3%),差 异有显著性意义(19<0.05)。CD138阳性的15例胃癌中CD15s 阳性者3例(20.0%),CD138阴性的80例胃癌中,CD15s阳 性者79例(98.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讨论 黏附分子CD15s是CA 的同分异构体。近年研究表明, 它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同时也是选择素(CD62)所识别的比 较确定的一个配基,其表达状况与多种人体恶性肿瘤的发生 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被视为肿瘤恶性发展和预后不 良的标志物12-4.]。Ono等圄通过对发生肝转移的大肠癌进行研 究,认为CD15s的表达与灶性去分化是反映大肠癌转移倾向 的重要标志。作为新的肿瘤相关抗原,CD15s在预测胃癌侵袭 Am J Pathol,1999,155(4):1253-1260. [2]尚培中,谷化平.乳腺癌Lewis X和唾液酸化Lewis X表达研究 .中 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o05,8(2):104—106. [3]尚培中,谷化平,孙印臣.唾液酸化Lewis X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研究 叨.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10):593—594. [4]谷化平,尚培中,倪灿荣.Sialyl Lewis—X,CD44v6和E—cadherin表达 与肝细胞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18(1):109— 111. 转移及评估患者预后方面,较CA 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抑癌基因CD138通过其分子表面的硫酸肝素侧链结合 系列配基参与器官发育、血管生成、组织再生和损伤修复 过程。在肿瘤组织,CD138可降解细胞表面与基质相互作用 一[5]Ono M,Sakamoto M,Ino Y,et o1.Cancer cell morphology at the invasive front and expression of cell adhesion-related carbohydrate in the prima— ry lesion of patients witll colorectal carcinoma with liver metastasis . Cancer,1996,78(6):1179-1186. [6]阎庆辉,王铁,赵晶,等.Syndecan一1、MMP一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 关性及其临床意义叨.山东医药,2006,46(11):27—28. (收稿日期:2007—05—06) 的HS链,使两者之间的黏附力降低,细胞易通过基底膜,为 肿瘤的转移提供帮助嘲。 1 1 4巾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