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试题 化学含解析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试题 化学含解析

来源:九壹网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联合测评

化学试卷(答案在最后)

本试题共8页,19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考试时间:2023年5月30日下午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Cu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科研人员首次以CO2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长链脂肪酸,这项突破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技术。合成路线如下:CO2COCH3COOH葡萄糖、脂肪酸 ①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CO2可用作制冷剂 B.过程②为还原反应 C.CH3COOH和C17H35COOH互为同系物 D.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酮糖 2.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态氢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B.依据VSEPR模型预测I3为V形离子 C.Na2O晶体中的化学键是纯粹的离子键 D.液晶不能表现出类似晶体的各向异性 3.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的核心,下列操作及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中和热测定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酸碱中和滴定 改良原电池 操作及描述 为了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可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加热2 mL 0.5 mol/L CuCl2溶液时,可观察到溶液显蓝色 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接近终点时改为滴加半滴酸方式滴定 为了防止电流衰减,选用盐桥将单液原电池改装为双液原电池 +电解电解酿酒酵母A.A B.B C.C D.D

4.我国科学家预言的T-碳已被合成。T-碳的晶体结构可看作将金刚石中的碳原子用由四个碳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单元取代所得,金刚石和T-碳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被12个最小环共用 B.T-碳中最小环由24个碳原子组成 C.T-碳属于分子晶体 D.T-碳中键角是10928

5.偶氮苯从稳定异构体向亚稳态异构体的转变只能由光触发,而反向转变则可以通过光或热触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式为偶氮苯反式结构 B.分子中碳和氮原子杂化方式不同 C.两种结构相互转变为物理变化 D.相互转变所需光的频率和能量相同

6.化合物

的分子式均为C7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脂肪烃 B.互为同分异构体

C.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均为1:1:1:1

7.四种元素Y、Z、M、Q位于同一短周期,Y的一种同位素在考古学中可用于断代。由四种元素参与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属于离子液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X可能为氢元素 B.原子半径:M>Y

C.简单氢化物沸点:Q>Z D.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三元弱酸

8.3-O-咖啡酰奎尼酸是金银花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3-O-咖啡酰奎尼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5种官能团 B.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C.能与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 D.1mol该物质能与5 mol H2恰好完全反应 9.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可合成新的物质,下列有关有机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装置 实验描述 10% NaOH溶液可除去乙烯中乙醇蒸气和A SO2等杂质气体 B CuSO4溶液可除去乙炔中H2S等气体 C 试管中水可除去乙烯中乙醇蒸气 D A.A B.B C.C D.D

反复多次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醛再氧化为乙酸 10.某同学在实验室用石墨作电极来电解浊液a,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装置 I.a为AgCl 两电极均产生气泡,阴极附近生成黑色固体,并沉降在烧杯底部,烧杯中的液体逐 渐变澄清 实验现象 Ⅱ.a为AgI 两电极均产生气泡,阴极表面附着少量银白色固体,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棕黄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I中阳极产生的气体可能为Cl2和O2

B.Ⅱ中阴极产生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C.两实验阴极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Ksp(AgI)11.X、Y、Z是常见的三种冠醚,其结构如图所示。Li+的直径与X的空腔直径大小相近,恰好能进入X的空腔,且Li+与氧原子的一对孤电子对作用形成稳定结构W。

例如:冠醚Z可与KMnO4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中X与Li之间的作用力为离子键 B.X和W中的C-O-C键角相同 C.Y也能与K形成稳定结构

D.烯烃被KMnO4水溶液氧化的效果比被KMnO4冠醚Z溶液氧化的效果好

12.瓜环[n](=5,,在分子开关、催化剂、药物6,7,8…)是一种具有大杯空腔、两端开口的化合物(结构如图)

++载体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瓜环[n]可由

和HCHO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式为C4H6O2N4

B.1 mol HCHO最多可以与2 molAgNH32OH反应 C.合成1 mol瓜环[7]生成14 mol水

D.能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

13.耦合电化学合成法可将CO2合成为碳酸二甲酯(DMC),其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②的机理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为直流电源负极

B.CO与PdBr2反应中有配位键生成 C.该合成总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BrPdCOOCH3和CH3OPdCOOCH3都是反应②的中间产物

14.CO2、CH4干重整及H2O联合制氢部分工艺的原理如图所示。将1 mol CO2和3 mol CH4充入干重整反应器,发生如下反应: 重整反应:CH4+CO2积炭反应:CH4催化剂2CO+2H2

高温C+2H2

研究发现,增大n(FeO)能减少积炭,并增大

nH2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n(CO)

A.干重整反应器中FeO参与的反应可能为FeO+CH4=Fe+CO+2H2 B.蒸汽反应器中反应为3Fe+4H2O(g)高温Fe3O4+4H2

C.减少n(FeO),Fe上的积炭不会影响蒸汽反应器中产生的H2纯度 D.干重整反应器中存在:nCO2+nCH4+n(CO)<4 mol

15.常温下,浓度相同的一元弱酸HA和一元弱碱BOH相互滴定体系中,溶液中pH与lgcA-c(HA)或

lgcB+c(BO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HA和BOH的电离常数为Ka和Kb,且b和b点的纵坐标之和为14。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和c点的纵坐标之和小于a和a纵坐标之和 B.abcd表示lgcA-c(HA)与pH的关系

C.Ka=Kb>110 D.水的电离程度:a-5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3分)

苯甲酸乙酯可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某实验小组利用苯甲酸制备苯甲酸乙酯,实验中采用加入环己烷的方法,使环己烷、乙醇和水形成三元共沸物,沸点为62.1℃,反应装置和相关数据如下,加热和夹持仪器未画出。

试剂 乙醇 苯甲酸 环己烷 乙醚 苯甲酸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为分水器,使用A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当A中出现___________(填现象),停止加热。

(2)反应结束后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再用分液漏斗分离。并用乙醚萃取水层中溶有的少量有机产品,合并醚层与粗产品,用蒸馏水洗涤有机层2次,充分静置分层后,将醚层从分液漏斗___________(填“上口”或“下口”)转移至干燥的锥形瓶中。

(3)在锥形瓶中加入无水MgSO4固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摇动锥形瓶,至醚层澄清透明,过滤后将醚层加入到干燥的圆底烧瓶中。

(4)对粗产物进行减压蒸馏(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仪器未画出)。

密度 0.73 1.2659 0.7785 0.7318 1.05 沸点 78.5 249 80 34.51 211~213

①毛细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②毛细管能否用碎瓷片代替___________(填“能”或“否”)。 ③蒸馏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小于34.℃51 b.小于80℃ C.高于80℃低于211℃ d.211~213℃ e.高于213℃

0g,收集到苯甲酸乙酯8.(5)若实验中加入苯甲酸10.0mL,则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

17.(14分)

邻羟基苯甲酸俗称水杨酸,具有抗炎、抗菌、角质调节等作用。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水杨酸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属于分子晶体 b.沸点高于对羟基苯甲酸 C.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对羟基苯甲酸

(2)具有酚羟基的物质通常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其显色原理是苯酚电离出的C6H5O和Fe形成配位键,得到的H3FeOC6H56显紫色。 ①基态F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②实验发现对羟基苯甲酸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从电离平衡的角度解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③查阅资料可知,对甲基苯酚与FeCl3溶液作用显蓝色,不同的酚类物质与Fe显示不同的颜色,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3+-3+(3)理论上可以通过乙酸和邻羟基苯甲酸反应制备阿司匹林

已知:i.乙醇和乙酸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部分反应机理如下:

,然而实际生产中该反应产率极低。

i.苯酚中氧原子2p轨道与碳原子2p轨道平行,氧原子p轨道电子云与苯环大π键电子云发生重叠,电子向苯环偏移,降低了氧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 ①H、O、C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②苯酚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

③该方法产率极低的原因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邻羟基苯甲酸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酯化反应发生;原因二是___________。 18.(14分)

维生素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B2的中间体J的合成路线如图(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略去)。

O已知:

R1—C—H+H2N—R2R1—CH=N—R2+H2O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A→B所需试剂和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 (3)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关于物质OHC(CHOH)3CH2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1 mol该物质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得4 g H2 b.该物质可与新制的Cu(OH)2反应得到砖红色沉淀

c.可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该物质中是否含有醛基d.该物质存在含碳碳双键的酯类同分异构体 (5)物质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6)G→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符合下列条件B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19.(14分)

镁基储氢材料MgH2具有储氢量高、成本低廉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回答下列问题: I.MgH2热分出H2该可逆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

(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提高H2平衡产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增大反应物MgH2的量 b.升高反应温度 c.减小装置压强 d.加入高效催化剂 Ⅱ.MgH2水解制备H2

(3)MgH2与H2O反应制备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MgH2与H2O反应时,最初生成H2的速率很快,但随后变得很缓慢,速率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MgH2、NiCl2、CuCl2等盐溶液能提升MgH2的水解性能。1mol/L的几种盐溶液对MgH2水解制备H2的性能曲线如图。

已知:i.几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物质 Mg(OH)2 Ni(OH)2 Cu(OH)2 Ksp 5.610-12 5.510-16 2.210-20 ii.MgH2在MCl2(M代表Mg、Ni、Cu)溶液中水解的示意图如下:

①NiCl2溶液制备H2的性能优于MgCl2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

②MgH2在MgCl2溶液中制备H2的性能不如在NiCl2溶液中优异,但使用MgCl2溶液利于发展“镁一氢”循环经济,原因是___________。

③CuCl2溶液制备H2的性能不如NiCl2溶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联合测评

化学试卷参与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答案 1 D 2 B 3 B 4 A 5 A 6 B 7 D 8 A 9 D 10 B 11 C 12 B 13 C 14 C 15 A 1.D【解析】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糖。

2.B【解析】基态氦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Na2O中的化学键不是纯粹的离子键。液晶可以表现出类似晶体的各向异性。

3.B【解析】由于CuCl2溶液中存在CuH2O4和[CuCl4相互转化平衡,所以加热0.5 mol/L CuCl2溶液,观察到溶液显黄色。

4.A【解析】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会被12个六元环共用。

5.A【解析】分子中碳和氮原子杂化方式均为sp。两种结构互相转变为化学变化,所需光的频率和能量不相同。

6.B【解析】三种物质均为脂环烃。三种物质中均有C原子采用sp杂化,故三种物质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

3

2

2+2-面。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2:1:1。

7.D【解析】M为B,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3BO3,为一元弱酸。

8.A【解析】分子中官能团共4种分别为羰基、羟基、酯基、碳碳双键。其中醇羟基和酚羟基均为羟基,是一种官能团。

9.D【解析】乙醇的催化氧化只会从乙醇到乙醛,如果再从乙醛到乙酸需要更换催化剂。

H2O是弱电解质,10.B【解析】不能拆,所以Ⅱ中阴极产生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 H2+2OH-。

11.C【解析】由结构可知,物质Y和物质Z中的空腔大小相近,而Z可以和K形成稳定结构,则Y也可以和物质Z形成稳定结构。D项为相转移催化剂,则KMnO4的醚溶液更容易氧化烯烃。

12.B【解析】1 mol醛基可以和2 molAgNH32OH反应,而1个HCHO分子,可以看作有两个醛基,故1 mol HCHO最多可以与4 molAgNH32OH反应。

13.C【解析】CO2中C为+4价,而碳酸二甲酯中羰基C也为+4价,所以C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14.C【解析】Fe上积碳在高温条件下会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CO和H2,故H2的纯度降低。 15.A

【解析】由弱酸电离平衡常数推导出pH与lgcA-c(HA)关系,由弱碱电离平衡常数推导出pH与1gcB+c(BOH),

从而可以化简求得,Ka=Kb。由b和b点的纵坐标之和为14,故可得出c和c点的纵坐标之和等于a和a纵坐标之和都等于14,则d的纵坐标为7。 16.(13分)

(1)将水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促**衡向生成苯甲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提高苯甲酸乙酯产率(2分)下层液体水的量不再增加(2分) (2)上口(1分)

(3)除去有机物中极少量的水(2分)

(4)①防止液体暴沸(1分) ②否(1分) ③b(2分) (5)68.32%或68.3%(2分)

【解析】第(1)问,分水器的作用为及时将体系中水分离出去,从而使得酯化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提高苯甲酸乙酯产率。分水器中上层为有机层,下层为水层,所以当体系中不再产生水,则反应趋近于完全,所以当观察到下层水液面不再发生变化,反应即可停止。

第(2)问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液体密度大的物质,上口倒出液体密度小的物质,由于醚的密度小于水,所以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第(3)问无水MgSO4固体的目的是除去有机物中残留的极少量的水,干燥有机物。

第(4)问①毛细管的作用为可以进入空气,从而防止液体暴沸;②在减压状态下,碎瓷片气孔中极少量空气会很快出来,从而不能持续起到防止液体暴沸的作用;③蒸馏烧瓶中有机物有三种,分别为环己烷、乙醚和苯甲酸乙酯,所以蒸馏需要除去环己烷和乙醚,由于乙醚沸点为34.℃51,环己烷沸点为80℃,所以减压蒸馏中温度计示数应低于80℃,故答案选b。 第(5)问10g苯甲酸,理论可得到苯甲酸乙酯17.(14分)

(1)ac(2分) (2)①[Ar]3d(2分)

②对羟基苯甲酸中羧基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了酚羟基的电离,从而使其与Fe的配位能力下降(2分) ③有机物中其他基团对酚羟基的影响(2分) (3)①O>C>H(2分) ②sp(2分)

2

510150,实际得到1.058g,所以求得产率为68.32%。 1223+③羧基是吸电子基团,羧基和苯环共同作用使得羟基氧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降低,难以和乙酸中羧基碳原子结合,酯化反应难以进行(2分)

【解析】第(1)问,邻羟基苯甲酸为分子,所以固体时为分子晶体;邻羟基苯甲酸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酸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酸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酸,溶解度低于对羟基苯甲酸。 第(2)问①基态F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②羟基和羧基均可以电离出H+,但与Fe显色,是因为酚氧离子与Fe进行配位,若酚氧离子难以形成,则反应难以发生。故羧基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了酚羟基的电离,从而使其与Fe的配位能力下降;③甲基或酚羟基等基团对整体结构的影响,所以导致出现不同性质,出现不同颜色。

第(3)问①CO2中C为+4价,O为-2价,故电负性O>C;CH4中H为+1价,C为-4价,故电负性C>H,所以电负性大小为O>C>H;②有题中信息苯酚中O原子2p轨道与C原子2p轨道平行,故O有一个2p轨道未参与杂化,故O采用sp杂化;③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为原料制备阿司匹林产率偏低的原因可能有两种:原因一为邻羟基苯甲酸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酯化反应发生;原因二为羟基O周围电子云密度太低,难以进攻碳基C,所以反应难以发生。 18.(14分)

(1)1,2-二甲苯(或邻二甲苯)(2分) (2)浓HNO3、浓H2SO4,加热(2分) (3)还原反应(2分) (4)ab(2分)

(5)HOOCCH2COOH(2分)

2

3+53+3+3+(6)

(7)26(2分)

【解析】第(1)问物质A的名称为邻二甲苯或1,2-二甲苯。

(2分)

第(2)问硝化反应,需要反应条件为浓HNO3、浓H2SO4,加热。 第(3)问苯环上硝基变为氨基,为还原反应。

第(4)问物质OHC(CHOH)3CH2OH中有4个羟基,1个醛基。故1 mol该物质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得4 gH2。物质中有醛基,所以可以和新制的Cu(OH)2反应得到砖红色沉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既可以氧化醛基又可以

氧化羟基,所以无法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物质中醛基。该物质只有一个不饱和度,而碳碳双键的酯类物质则有两个饱和度,故不会存在此同分异构体。

第(5)问C3H4O4中有两个羧基,所以结构简式为HOOCCH2COOH。 第(6)问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则可以写出。

第(7)问该同分异构体,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的有10种,有两个取代基的有12种,有一个取代基的有4种,共26种。 19.(14分) (1)MgH2(s)(2)bc(2分) (3)MgH2+2H2OMg(s)+H2(g)ΔH=+75 kJ/mol(2分)

Mg(OH)2+2H2(2分)

(4)产物Mg(OH)2逐渐覆盖在MgH2表面,减少了MgH2与H2O的接触面积(2分)

(5)①KspNi(OH)22+-2+产生(2分)

②反应后固体生成物仅有Mg(OH)2,便于回收利用;分离除去Mg(OH)2,可以循环使用MgCl2溶液(2分) ③MgH2将Cu还原为难溶固体Cu覆盖在MgH2表面,阻止反应持续发生(2分) 【解析】第(1)问由图形可写出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

第(2)问该反应为吸热、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若使得平衡正向移动,则可采用加热或减小装置压强从而实现。

第(3)问有MgH2与H2O反应,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4)问产物Mg(OH)2难溶,若覆盖在反应物表面,则阻碍反应进行。 第(5)问①有题目给出信息,可分析得出;

②若为MgCl2,所得固体产物只有Mg(OH)2,没有其他杂质,以可回收再利用;分离后溶液为MgCl2溶液可继续使用。

③若阳离子氧化性太强,则负氢直接将阳离子还原为单质,生成氢气的量也会减少。还原得到的金属单质会覆盖在反应物表面,从而阻碍反应进行。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