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角之于我
张若溪被季羡林先生称为“棱角先生”,我就姑且厚脸皮地自称“棱角客”吧。本来按年龄来说该称“少女”,但是这样少女情怀的字眼怎么适合我这个豪放派的女生呢? 有棱有角
在社会摸爬滚打,久而久之,圆越来越多,方越来越少。 圆自然是滑溜,搁哪都摩擦力小。方却是咯人的,两条线相交便是尖角,绝不妥协。
我这硬方块也因此被定义为“另类”了。
文理分科后更是明显。文科班大部分是女生,一下课就喜欢扎堆在一起讨论。加上我同桌X的左右逢源,每次都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在一大堆兴奋的讨论明星,韩剧的人中,不说话是相当奇怪的。
X注意到这点后,每次把话题引到我这来。当大家都等待我的发言时,我这不识趣的人通常只有一句“不感兴趣”作为离场词。 之后很快又会恢复正常,大家继续像没事一样热火朝天地讨论。
X不甘心,开始尝试着让我融入圈子。
逛街,是女生的天性。至少X这样认为,于是她惊人地发现我是个衣服全由母亲大人包办,节假日完全宅家里(其实在写文),连人尽皆知的品牌都不知道的河外星系生物。
第1页 共23页
终于,X“移情别恋”了。我当然不会怪她,碰上硬实的尖角,自然很让人不爽快。
对于我这种“绝不妥协”的性格,我称为“棱角”。 锋芒毕露
虽说是锋芒,但似乎又没什么耀人的事迹。特别是和现在小小年纪练就一番特长的“神童”比起来,我这“老人”更是黯淡无光了。
但,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看似愣头愣脑的方,自然也有自在乐活的一套。
写文,便是我充满爱的生活方式。 “写的不好就不要写嘛,拿出去都丢人。” “有爱最重要。”
“哎,你这样没有风格,又不懂伤痛,满篇的白话,谁会看你这种文章啊。”
我琢磨半天,倒也发现了自己的风格——语言描写居多。 个人认为语言描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比如《论语》,XX语录。鲜活的人物离不开标志性的语言。
秉着这样的信念,尽管投稿多次,手写稿无疑地陪电子稿殉葬了。收到的少数回复也都是先扬后抑的。但,我还是在写,用自己的方式,去履行对文学爱的承诺。
生是文的人,死是文的鬼,如是而已。 关于正切
即使是不同的几何图形,也会有正切的时候。 这个契机大概就是热血的爱国情怀。
第2页 共23页
火炬传到南昌的前夜,一伙“娘子军”已经冲到广场去了。 人群涌动,让人不禁怀疑全市的人都来了。人们集结成队,挥着大旗,一路喊着口号。
我已是亢奋得不知西东,一种空前的快乐和满足随着每一次呐喊加剧。左脸一个爱心,右脸一个五环,手上还拿着超有创意人士提供的快板,喊着自创的口号“国旗——好帅——”。 特此鸣谢,作为摄像师的老爸一路跟着。
经过近12小时的考验——巡游助威,抢占高地,守卫高地一系列的“跟你拼了”活动,终于在人头间隙间,看到了一眼火炬。 回到家后灰头土脸地倒在床上,母亲大人心疼地说,叫你不要去吧,人很多••••••后面说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体力透支的我早就睡着了。 所谓忧伤
方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内存的伸缩性。
我是个不怎么愿意让别人看见我的忧伤,也不愿让别人忧伤的人。自己受伤时自我疗伤,别人受伤时前去安慰。
不管怎么说,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碰上伤心处也有理想和信仰来支撑。
正是如此,对于炒得炙手可热90后的忧伤,我极为反感。 凡是带忧伤都是好的,文章也不能happyending,结尾总有几个人要献身忧伤,男女主角路人甲乙丙丁,凡是带个名字的统统归西最好。再弄个意味不明的收尾迷惑读者就算大功告成了。 如此不厚道,光为催泪,虐心,多赚眼泪钱。如果有人读我的文章哭得面巾纸告急,我就一头撞死算了。
第3页 共23页
热血,友谊,永远是我写的主题。我也一直相信,能够让人汹涌澎湃,斗志昂扬,或是宁静致远,收获感悟的文章都是好的,值得去读的。
希望就这样,一直这样,微笑着走下去。每个人看到的都是挂着笑意的卡罗。并把这种快乐传递给每个人。
这种棱角精神必定陪伴我走到终点,我钟爱的棱角必将承载起整个生命的重量。
我会一直写,像现在这样。17岁的我,坐在这里,写着大白话,没有棱角之于我
张若溪被季羡林先生称为“棱角先生”,我就姑且厚脸皮地自称“棱角客”吧。本来按年龄来说该称“少女”,但是这样少女情怀的字眼怎么适合我这个豪放派的女生呢? 有棱有角
在社会摸爬滚打,久而久之,圆越来越多,方越来越少。 圆自然是滑溜,搁哪都摩擦力小。方却是咯人的,两条线相交便是尖角,绝不妥协。
我这硬方块也因此被定义为“另类”了。
文理分科后更是明显。文科班大部分是女生,一下课就喜欢扎堆在一起讨论。加上我同桌X的左右逢源,每次都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在一大堆兴奋的讨论明星,韩剧的人中,不说话是相当奇怪的。
X注意到这点后,每次把话题引到我这来。当大家都等待我的发言时,我这不识趣的人通常只有一句“不感兴趣”作为离场词。
第4页 共23页
之后很快又会恢复正常,大家继续像没事一样热火朝天地讨论。
X不甘心,开始尝试着让我融入圈子。
逛街,是女生的天性。至少X这样认为,于是她惊人地发现我是个衣服全由母亲大人包办,节假日完全宅家里(其实在写文),连人尽皆知的品牌都不知道的河外星系生物。
终于,X“移情别恋”了。我当然不会怪她,碰上硬实的尖角,自然很让人不爽快。
对于我这种“绝不妥协”的性格,我称为“棱角”。 锋芒毕露
虽说是锋芒,但似乎又没什么耀人的事迹。特别是和现在小小年纪练就一番特长的“神童”比起来,我这“老人”更是黯淡无光了。
但,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看似愣头愣脑的方,自然也有自在乐活的一套。
写文,便是我充满爱的生活方式。 “写的不好就不要写嘛,拿出去都丢人。” “有爱最重要。”
“哎,你这样没有风格,又不懂伤痛,满篇的白话,谁会看你这种文章啊。”
我琢磨半天,倒也发现了自己的风格——语言描写居多。 个人认为语言描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比如《论语》,XX语录。鲜活的人物离不开标志性的语言。
秉着这样的信念,尽管投稿多次,手写稿无疑地陪电子稿殉葬了。
第5页 共23页
收到的少数回复也都是先扬后抑的。但,我还是在写,用自己的方式,去履行对文学爱的承诺。
生是文的人,死是文的鬼,如是而已。 关于正切
即使是不同的几何图形,也会有正切的时候。 这个契机大概就是热血的爱国情怀。
火炬传到南昌的前夜,一伙“娘子军”已经冲到广场去了。 人群涌动,让人不禁怀疑全市的人都来了。人们集结成队,挥着大旗,一路喊着口号。
我已是亢奋得不知西东,一种空前的快乐和满足随着每一次呐喊加剧。左脸一个爱心,右脸一个五环,手上还拿着超有创意人士提供的快板,喊着自创的口号“国旗——好帅——”。 特此鸣谢,作为摄像师的老爸一路跟着。
经过近12小时的考验——巡游助威,抢占高地,守卫高地一系列的“跟你拼了”活动,终于在人头间隙间,看到了一眼火炬。 回到家后灰头土脸地倒在床上,母亲大人心疼地说,叫你不要去吧,人很多••••••后面说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体力透支的我早就睡着了。 所谓忧伤
方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内存的伸缩性。
我是个不怎么愿意让别人看见我的忧伤,也不愿让别人忧伤的人。自己受伤时自我疗伤,别人受伤时前去安慰。
不管怎么说,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碰上伤心处也有理想和信仰来支撑。
第6页 共23页
正是如此,对于炒得炙手可热90后的忧伤,我极为反感。 凡是带忧伤都是好的,文章也不能happyending,结尾总有几个人要献身忧伤,男女主角路人甲乙丙丁,凡是带个名字的统统归西最好。再弄个意味不明的收尾迷惑读者就算大功告成了。 如此不厚道,光为催泪,虐心,多赚眼泪钱。如果有人读我的文章哭得面巾纸告急,我就一头撞死算了。
热血,友谊,永远是我写的主题。我也一直相信,能够让人汹涌澎湃,斗志昂扬,或是宁静致远,收获感悟的文章都是好的,值得去读的。
希望就这样,一直这样,微笑着走下去。每个人看到的都是挂着笑意的卡罗。并把这种快乐传递给每个人。
这种棱角精神必定陪伴我走到终点,我钟爱的棱角必将承载起整个生命的重量。
我会一直写,像现在这样。17岁的我,坐在这里,写着大白话,没有棱角之于我
张若溪被季羡林先生称为“棱角先生”,我就姑且厚脸皮地自称“棱角客”吧。本来按年龄来说该称“少女”,但是这样少女情怀的字眼怎么适合我这个豪放派的女生呢? 有棱有角
在社会摸爬滚打,久而久之,圆越来越多,方越来越少。 圆自然是滑溜,搁哪都摩擦力小。方却是咯人的,两条线相交便是尖角,绝不妥协。
我这硬方块也因此被定义为“另类”了。
文理分科后更是明显。文科班大部分是女生,一下课就喜欢
第7页 共23页
扎堆在一起讨论。加上我同桌X的左右逢源,每次都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在一大堆兴奋的讨论明星,韩剧的人中,不说话是相当奇怪的。
X注意到这点后,每次把话题引到我这来。当大家都等待我的发言时,我这不识趣的人通常只有一句“不感兴趣”作为离场词。 之后很快又会恢复正常,大家继续像没事一样热火朝天地讨论。
X不甘心,开始尝试着让我融入圈子。
逛街,是女生的天性。至少X这样认为,于是她惊人地发现我是个衣服全由母亲大人包办,节假日完全宅家里(其实在写文),连人尽皆知的品牌都不知道的河外星系生物。
终于,X“移情别恋”了。我当然不会怪她,碰上硬实的尖角,自然很让人不爽快。
对于我这种“绝不妥协”的性格,我称为“棱角”。 锋芒毕露
虽说是锋芒,但似乎又没什么耀人的事迹。特别是和现在小小年纪练就一番特长的“神童”比起来,我这“老人”更是黯淡无光了。
但,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看似愣头愣脑的方,自然也有自在乐活的一套。
写文,便是我充满爱的生活方式。 “写的不好就不要写嘛,拿出去都丢人。” “有爱最重要。”
第8页 共23页
“哎,你这样没有风格,又不懂伤痛,满篇的白话,谁会看你这种文章啊。”
我琢磨半天,倒也发现了自己的风格——语言描写居多。 个人认为语言描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比如《论语》,XX语录。鲜活的人物离不开标志性的语言。
秉着这样的信念,尽管投稿多次,手写稿无疑地陪电子稿殉葬了。收到的少数回复也都是先扬后抑的。但,我还是在写,用自己的方式,去履行对文学爱的承诺。
生是文的人,死是文的鬼,如是而已。 关于正切
即使是不同的几何图形,也会有正切的时候。 这个契机大概就是热血的爱国情怀。
火炬传到南昌的前夜,一伙“娘子军”已经冲到广场去了。 人群涌动,让人不禁怀疑全市的人都来了。人们集结成队,挥着大旗,一路喊着口号。
我已是亢奋得不知西东,一种空前的快乐和满足随着每一次呐喊加剧。左脸一个爱心,右脸一个五环,手上还拿着超有创意人士提供的快板,喊着自创的口号“国旗——好帅——”。 特此鸣谢,作为摄像师的老爸一路跟着。
经过近12小时的考验——巡游助威,抢占高地,守卫高地一系列的“跟你拼了”活动,终于在人头间隙间,看到了一眼火炬。 回到家后灰头土脸地倒在床上,母亲大人心疼地说,叫你不要去吧,人很多••••••后面说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体力透支的我早就睡着了。
第9页 共23页
所谓忧伤
方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内存的伸缩性。
我是个不怎么愿意让别人看见我的忧伤,也不愿让别人忧伤的人。自己受伤时自我疗伤,别人受伤时前去安慰。
不管怎么说,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碰上伤心处也有理想和信仰来支撑。
正是如此,对于炒得炙手可热90后的忧伤,我极为反感。 凡是带忧伤都是好的,文章也不能happyending,结尾总有几个人要献身忧伤,男女主角路人甲乙丙丁,凡是带个名字的统统归西最好。再弄个意味不明的收尾迷惑读者就算大功告成了。 如此不厚道,光为催泪,虐心,多赚眼泪钱。如果有人读我的文章哭得面巾纸告急,我就一头撞死算了。
热血,友谊,永远是我写的主题。我也一直相信,能够让人汹涌澎湃,斗志昂扬,或是宁静致远,收获感悟的文章都是好的,值得去读的。
希望就这样,一直这样,微笑着走下去。每个人看到的都是挂着笑意的卡罗。并把这种快乐传递给每个人。
这种棱角精神必定陪伴我走到终点,我钟爱的棱角必将承载起整个生命的重量。
我会一直写,像现在这样。17岁的我,坐在这里,写着大白话,没有棱角之于我
张若溪被季羡林先生称为“棱角先生”,我就姑且厚脸皮地自称“棱角客”吧。本来按年龄来说该称“少女”,但是这样少女情怀的字眼怎么适合我这个豪放派的女生呢?
第10页 共23页
有棱有角
在社会摸爬滚打,久而久之,圆越来越多,方越来越少。 圆自然是滑溜,搁哪都摩擦力小。方却是咯人的,两条线相交便是尖角,绝不妥协。
我这硬方块也因此被定义为“另类”了。
文理分科后更是明显。文科班大部分是女生,一下课就喜欢扎堆在一起讨论。加上我同桌X的左右逢源,每次都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在一大堆兴奋的讨论明星,韩剧的人中,不说话是相当奇怪的。
X注意到这点后,每次把话题引到我这来。当大家都等待我的发言时,我这不识趣的人通常只有一句“不感兴趣”作为离场词。 之后很快又会恢复正常,大家继续像没事一样热火朝天地讨论。
X不甘心,开始尝试着让我融入圈子。
逛街,是女生的天性。至少X这样认为,于是她惊人地发现我是个衣服全由母亲大人包办,节假日完全宅家里(其实在写文),连人尽皆知的品牌都不知道的河外星系生物。
终于,X“移情别恋”了。我当然不会怪她,碰上硬实的尖角,自然很让人不爽快。
对于我这种“绝不妥协”的性格,我称为“棱角”。 锋芒毕露
虽说是锋芒,但似乎又没什么耀人的事迹。特别是和现在小小年纪练就一番特长的“神童”比起来,我这“老人”更是黯淡
第11页 共23页
无光了。
但,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看似愣头愣脑的方,自然也有自在乐活的一套。
写文,便是我充满爱的生活方式。 “写的不好就不要写嘛,拿出去都丢人。” “有爱最重要。”
“哎,你这样没有风格,又不懂伤痛,满篇的白话,谁会看你这种文章啊。”
我琢磨半天,倒也发现了自己的风格——语言描写居多。 个人认为语言描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比如《论语》,XX语录。鲜活的人物离不开标志性的语言。
秉着这样的信念,尽管投稿多次,手写稿无疑地陪电子稿殉葬了。收到的少数回复也都是先扬后抑的。但,我还是在写,用自己的方式,去履行对文学爱的承诺。
生是文的人,死是文的鬼,如是而已。 关于正切
即使是不同的几何图形,也会有正切的时候。 这个契机大概就是热血的爱国情怀。
火炬传到南昌的前夜,一伙“娘子军”已经冲到广场去了。 人群涌动,让人不禁怀疑全市的人都来了。人们集结成队,挥着大旗,一路喊着口号。
我已是亢奋得不知西东,一种空前的快乐和满足随着每一次呐喊加剧。左脸一个爱心,右脸一个五环,手上还拿着超有创意人士提供的快板,喊着自创的口号“国旗——好帅——”。
第12页 共23页
特此鸣谢,作为摄像师的老爸一路跟着。
经过近12小时的考验——巡游助威,抢占高地,守卫高地一系列的“跟你拼了”活动,终于在人头间隙间,看到了一眼火炬。 回到家后灰头土脸地倒在床上,母亲大人心疼地说,叫你不要去吧,人很多••••••后面说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体力透支的我早就睡着了。 所谓忧伤
方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内存的伸缩性。
我是个不怎么愿意让别人看见我的忧伤,也不愿让别人忧伤的人。自己受伤时自我疗伤,别人受伤时前去安慰。
不管怎么说,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碰上伤心处也有理想和信仰来支撑。
正是如此,对于炒得炙手可热90后的忧伤,我极为反感。 凡是带忧伤都是好的,文章也不能happyending,结尾总有几个人要献身忧伤,男女主角路人甲乙丙丁,凡是带个名字的统统归西最好。再弄个意味不明的收尾迷惑读者就算大功告成了。 如此不厚道,光为催泪,虐心,多赚眼泪钱。如果有人读我的文章哭得面巾纸告急,我就一头撞死算了。
热血,友谊,永远是我写的主题。我也一直相信,能够让人汹涌澎湃,斗志昂扬,或是宁静致远,收获感悟的文章都是好的,值得去读的。
希望就这样,一直这样,微笑着走下去。每个人看到的都是挂着笑意的卡罗。并把这种快乐传递给每个人。
这种棱角精神必定陪伴我走到终点,我钟爱的棱角必将承载
第13页 共23页
起整个生命的重量。
我会一直写,像现在这样。17岁的我,坐在这里,写着大白话,没有棱角之于我
张若溪被季羡林先生称为“棱角先生”,我就姑且厚脸皮地自称“棱角客”吧。本来按年龄来说该称“少女”,但是这样少女情怀的字眼怎么适合我这个豪放派的女生呢? 有棱有角
在社会摸爬滚打,久而久之,圆越来越多,方越来越少。 圆自然是滑溜,搁哪都摩擦力小。方却是咯人的,两条线相交便是尖角,绝不妥协。
我这硬方块也因此被定义为“另类”了。
文理分科后更是明显。文科班大部分是女生,一下课就喜欢扎堆在一起讨论。加上我同桌X的左右逢源,每次都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在一大堆兴奋的讨论明星,韩剧的人中,不说话是相当奇怪的。
X注意到这点后,每次把话题引到我这来。当大家都等待我的发言时,我这不识趣的人通常只有一句“不感兴趣”作为离场词。 之后很快又会恢复正常,大家继续像没事一样热火朝天地讨论。
X不甘心,开始尝试着让我融入圈子。
逛街,是女生的天性。至少X这样认为,于是她惊人地发现我是个衣服全由母亲大人包办,节假日完全宅家里(其实在写文),连人尽皆知的品牌都不知道的河外星系生物。
第14页 共23页
终于,X“移情别恋”了。我当然不会怪她,碰上硬实的尖角,自然很让人不爽快。
对于我这种“绝不妥协”的性格,我称为“棱角”。 锋芒毕露
虽说是锋芒,但似乎又没什么耀人的事迹。特别是和现在小小年纪练就一番特长的“神童”比起来,我这“老人”更是黯淡无光了。
但,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看似愣头愣脑的方,自然也有自在乐活的一套。
写文,便是我充满爱的生活方式。 “写的不好就不要写嘛,拿出去都丢人。”
我已是亢奋得不知西东,一种空前的快乐和满足随着每一次呐喊加剧。左脸一个爱心,右脸一个五环,手上还拿着超有创意人士提供的快板,喊着自创的口号“国旗——好帅——”。 特此鸣谢,作为摄像师的老爸一路跟着。
经过近12小时的考验——巡游助威,抢占高地,守卫高地一系列的“跟你拼了”活动,终于在人头间隙间,看到了一眼火炬。 回到家后灰头土脸地倒在床上,母亲大人心疼地说,叫你不要去吧,人很多••••••后面说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体力透支的我早就睡着了。 所谓忧伤
方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内存的伸缩性。
我是个不怎么愿意让别人看见我的忧伤,也不愿让别人忧伤的人。自己受伤时自我疗伤,别人受伤时前去安慰。
第15页 共23页
不管怎么说,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碰上伤心处也有理想和信仰来支撑。
正是如此,对于炒得炙手可热90后的忧伤,我极为反感。 凡是带忧伤都是好的,文章也不能happyending,结尾总有几个人要献身忧伤,男女主角路人甲乙丙丁,凡是带个名字的统统归西最好。再弄个意味不明的收尾迷惑读者就算大功告成了。 如此不厚道,光为催泪,虐心,多赚眼泪钱。如果有人读我的文章哭得面巾纸告急,我就一头撞死算了。
热血,友谊,永远是我写的主题。我也一直相信,能够让人汹涌澎湃,斗志昂扬,或是宁静致远,收获感悟的文章都是好的,值得去读的。
希望就这样,一直这样,微笑着走下去。每个人看到的都是挂着笑意的卡罗。并把这种快乐传递给每个人。
这种棱角精神必定陪伴我走到终点,我钟爱的棱角必将承载起整个生命的重量。
我会一直写,像现在这样。17岁的我,坐在这里,写着大白话,没有
“有爱最重要。”
“哎,你这样没有风格,又不懂伤痛,满篇的白话,谁会看你这种文章啊。”
我琢磨半天,倒也发现了自己的风格——语言描写居多。 个人认为语言描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比如《论语》,XX语录。鲜活的人物离不开标志性的语言。
秉着这样的信念,尽管投稿多次,手写稿无疑地陪电子稿殉葬了。
第16页 共23页
收到的少数回复也都是先扬后抑的。但,我还是在写,用自己的方式,去履行对文学爱的承诺。
生是文的人,死是文的鬼,如是而已。 关于正切
即使是不同的几何图形,也会有正切的时候。 这个契机大概就是热血的爱国情怀。
火炬传到南昌的前夜,一伙“娘子军”已经冲到广场去了。 人群涌动,让人不禁怀疑全市的人都来了。人们集结成队,挥着大旗,一路喊着口号。
我已是亢奋得不知西东,一种空前的快乐和满足随着每一次呐喊加剧。左脸一个爱心,右脸一个五环,手上还拿着超有创意人士提供的快板,喊着自创的口号“国旗——好帅——”。 特此鸣谢,作为摄像师的老爸一路跟着。
经过近12小时的考验——巡游助威,抢占高地,守卫高地一系列的“跟你拼了”活动,终于在人头间隙间,看到了一眼火炬。 回到家后灰头土脸地倒在床上,母亲大人心疼地说,叫你不要去吧,人很多••••••后面说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体力透支的我早就睡着了。 所谓忧伤
方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内存的伸缩性。
我是个不怎么愿意让别人看见我的忧伤,也不愿让别人忧伤的人。自己受伤时自我疗伤,别人受伤时前去安慰。
不管怎么说,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碰上伤心处也有理想和信仰来支撑。
第17页 共23页
正是如此,对于炒得炙手可热90后的忧伤,我极为反感。 凡是带忧伤都是好的,文章也不能happyending,结尾总有几个人要献身忧伤,男女主角路人甲乙丙丁,凡是带个名字的统统归西最好。再弄个意味不明的收尾迷惑读者就算大功告成了。 如此不厚道,光为催泪,虐心,多赚眼泪钱。如果有人读我的文章哭得面巾纸告急,我就一头撞死算了。
热血,友谊,永远是我写的主题。我也一直相信,能够让人汹涌澎湃,斗志昂扬,或是宁静致远,收获感悟的文章都是好的,值得去读的。
希望就这样,一直这样,微笑着走下去。每个人看到的都是挂着笑意的卡罗。并把这种快乐传递给每个人。
这种棱角精神必定陪伴我走到终点,我钟爱的棱角必将承载起整个生命的重量。
我会一直写,像现在这样。17岁的我,坐在这里,写着大白话,没有棱角之于我
张若溪被季羡林先生称为“棱角先生”,我就姑且厚脸皮地自称“棱角客”吧。本来按年龄来说该称“少女”,但是这样少女情怀的字眼怎么适合我这个豪放派的女生呢? 有棱有角
在社会摸爬滚打,久而久之,圆越来越多,方越来越少。 圆自然是滑溜,搁哪都摩擦力小。方却是咯人的,两条线相交便是尖角,绝不妥协。
我这硬方块也因此被定义为“另类”了。
文理分科后更是明显。文科班大部分是女生,一下课就喜欢
第18页 共23页
扎堆在一起讨论。加上我同桌X的左右逢源,每次都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在一大堆兴奋的讨论明星,韩剧的人中,不说话是相当奇怪的。
X注意到这点后,每次把话题引到我这来。当大家都等待我的发言时,我这不识趣的人通常只有一句“不感兴趣”作为离场词。 之后很快又会恢复正常,大家继续像没事一样热火朝天地讨论。
X不甘心,开始尝试着让我融入圈子。
逛街,是女生的天性。至少X这样认为,于是她惊人地发现我是个衣服全由母亲大人包办,节假日完全宅家里(其实在写文),连人尽皆知的品牌都不知道的河外星系生物。
终于,X“移情别恋”了。我当然不会怪她,碰上硬实的尖角,自然很让人不爽快。
对于我这种“绝不妥协”的性格,我称为“棱角”。 锋芒毕露
虽说是锋芒,但似乎又没什么耀人的事迹。特别是和现在小小年纪练就一番特长的“神童”比起来,我这“老人”更是黯淡无光了。
但,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看似愣头愣脑的方,自然也有自在乐活的一套。
写文,便是我充满爱的生活方式。 “写的不好就不要写嘛,拿出去都丢人。” “有爱最重要。”
第19页 共23页
“哎,你这样没有风格,又不懂伤痛,满篇的白话,谁会看你这种文章啊。”
我琢磨半天,倒也发现了自己的风格——语言描写居多。 个人认为语言描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比如《论语》,XX语录。鲜活的人物离不开标志性的语言。
秉着这样的信念,尽管投稿多次,手写稿无疑地陪电子稿殉葬了。收到的少数回复也都是先扬后抑的。但,我还是在写,用自己的方式,去履行对文学爱的承诺。
生是文的人,死是文的鬼,如是而已。 关于正切
即使是不同的几何图形,也会有正切的时候。 这个契机大概就是热血的爱国情怀。
火炬传到南昌的前夜,一伙“娘子军”已经冲到广场去了。 人群涌动,让人不禁怀疑全市的人都来了。人们集结成队,挥着大旗,一路喊着口号。
我已是亢奋得不知西东,一种空前的快乐和满足随着每一次呐喊加剧。左脸一个爱心,右脸一个五环,手上还拿着超有创意人士提供的快板,喊着自创的口号“国旗——好帅——”。 特此鸣谢,作为摄像师的老爸一路跟着。
经过近12小时的考验——巡游助威,抢占高地,守卫高地一系列的“跟你拼了”活动,终于在人头间隙间,看到了一眼火炬。 回到家后灰头土脸地倒在床上,母亲大人心疼地说,叫你不要去吧,人很多••••••后面说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体力透支的我早就睡着了。
第20页 共23页
所谓忧伤
方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内存的伸缩性。
我是个不怎么愿意让别人看见我的忧伤,也不愿让别人忧伤的人。自己受伤时自我疗伤,别人受伤时前去安慰。
不管怎么说,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碰上伤心处也有理想和信仰来支撑。
正是如此,对于炒得炙手可热90后的忧伤,我极为反感。 凡是带忧伤都是好的,文章也不能happyending,结尾总有几个人要献身忧伤,男女主角路人甲乙丙丁,凡是带个名字的统统归西最好。再弄个意味不明的收尾迷惑读者就算大功告成了。 如此不厚道,光为催泪,虐心,多赚眼泪钱。如果有人读我的文章哭得面巾纸告急,我就一头撞死算了。
热血,友谊,永远是我写的主题。我也一直相信,能够让人汹涌澎湃,斗志昂扬,或是宁静致远,收获感悟的文章都是好的,值得去读的。
希望就这样,一直这样,微笑着走下去。每个人看到的都是挂着笑意的卡罗。并把这种快乐传递给每个人。
这种棱角精神必定陪伴我走到终点,我钟爱的棱角必将承载起整个生命的重量。
我会一直写,像现在这样。17岁的我,坐在这里,写着大白话,没有棱角之于我
张若溪被季羡林先生称为“棱角先生”,我就姑且厚脸皮地自称“棱角客”吧。本来按年龄来说该称“少女”,但是这样少女情怀的字眼怎么适合我这个豪放派的女生呢?
第21页 共23页
有棱有角
在社会摸爬滚打,久而久之,圆越来越多,方越来越少。 圆自然是滑溜,搁哪都摩擦力小。方却是咯人的,两条线相交便是尖角,绝不妥协。
我这硬方块也因此被定义为“另类”了。
文理分科后更是明显。文科班大部分是女生,一下课就喜欢扎堆在一起讨论。加上我同桌X的左右逢源,每次都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在一大堆兴奋的讨论明星,韩剧的人中,不说话是相当奇怪的。
X注意到这点后,每次把话题引到我这来。当大家都等待我的发言时,我这不识趣的人通常只有一句“不感兴趣”作为离场词。 之后很快又会恢复正常,大家继续像没事一样热火朝天地讨论。
X不甘心,开始尝试着让我融入圈子。
逛街,是女生的天性。至少X这样认为,于是她惊人地发现我是个衣服全由母亲大人包办,节假日完全宅家里(其实在写文),连人尽皆知的品牌都不知道的河外星系生物。
终于,X“移情别恋”了。我当然不会怪她,碰上硬实的尖角,自然很让人不爽快。
对于我这种“绝不妥协”的性格,我称为“棱角”。 锋芒毕露
虽说是锋芒,但似乎又没什么耀人的事迹。特别是和现在小小年纪练就一番特长的“神童”比起来,我这“老人”更是黯淡
第22页 共23页
无光了。
但,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看似愣头愣脑的方,自然也有自在乐活的一套。
写文,便是我充满爱的生活方式。 “写的不好就不要写嘛,拿出去都丢人。” “有爱最重要。”
“哎,你这样没有风格,又不懂伤痛,满篇的白话,谁会看你这种文章啊。”
我琢磨半天,倒也发现了自己的风格——语言描写居多。 个人认为语言描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比如《论语》,XX语录。鲜活的人物离不开标志性的语言。
秉着这样的信念,尽管投稿多次,手写稿无疑地陪电子稿殉葬了。收到的少数回复也都是先扬后抑的。但,我还是在写,用自己的方式,去履行对文学爱的承诺。
生是文的人,死是文的鬼,如是而已。 关于正切
即使是不同的几何图形,也会有正切的时候。 这个契机大概就是热血的爱国情怀。
火炬传到南昌的前夜,一伙“娘子军”已经冲到广场去了。 人群涌动,让人不禁怀疑全市的人都来了。人们集结成队,挥着大旗,一路喊着口号。
第23页 共2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