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福建畜牧兽医 第28卷 第6期 2006年 某猪场猪瘟与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邓皇根福建省清流县林畲乡畜牧兽医站365303李水根 清流县畜牧水产局 365300 中图分类号:¥858.28 文献标识码:B 仔猪感染猪瘟后抗病力下降,极易并发仔猪副 伤寒,造成混合感染。现将某猪场发生以流产、死胎 和4月龄以内小猪大批死亡为特征的猪瘟与仔猪副 伤寒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 2003年1~5月,某猪场陆续出现生产母猪发生 流产、死胎,4月龄以内小猪和初生仔猪短期内大批 死亡,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未见效。据统计,该 猪场在发病期间仔112窝,总产仔1 344头,其 中流产及死胎头数为83头,占初生仔猪数的6.2%, 60日龄以内仔猪死亡88头,占新生活仔猪数的 7%,60日龄以上4月龄以内仔猪死亡107头,死亡 率高达9.2%。据调查,该猪场在每年的3月份和9 月份对母猪、公猪用1头份猪瘟疫苗免疫;仔猪出生 后25日龄也肌注1头份猪瘟疫苗和1头份仔猪副 伤寒疫苗;对6月龄以上后备母猪、空怀母猪和种公 猪,每半年免疫一次猪细小病毒疫苗;对6月龄以上 后备母猪和初产母猪,每年3~4月份进行一次乙型 脑炎免疫注射。 2临床症状 妊娠母猪未见有症状,初生仔猪表现精神萎顿、 被毛竖立、畏寒颤抖,主要表现在头部、四肢和尾部, 剧烈的阵发性肌痉挛,呈不断跳跃姿势,体温40~ 4|D.5 。25日龄以上4月龄以内小猪精神沉郁,少 食或废食,怕冷,挤成一堆,行走摇摆,叫声嘶哑无 力。体温41.5 oC以上,耳部、四肢和腹下皮肤发绀, 指压不退色。病仔猪消瘦、被毛粗乱,下痢,粪便为 粥样或水样,呈黄色、黄褐色或灰绿色,恶臭。有的 病猪便秘,粪便呈算盘子状。 3病理变化 先后剖检30日龄以上4月龄以内病死小猪2l 头,病理变化基本相似,主要表现为全身浆膜、黏膜 和实质器官出血。喉头、会厌软骨黏膜表面有红色 或铁锈色针尖状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 汁,周边出血,外观似大理石状。心内外膜、胃底部 黏膜,肾、膀胱黏膜均有散在出血点或出血斑。有的 脾脏表面有丘状小点出血,边缘呈锯齿样出血性梗 死;有的脾脏肿大、质地稍软,紫红色,表面有散在小 坏死灶。肝表面有米粒大灰黄色坏死灶。大肠黏膜 上有分散或融合成片的灰色溃疡。 文章编号:1003—4331I2oo61o6—0048一Ol 4实验室诊断 采集5头份30日龄以上4月龄以内病死小猪 的脾脏、肝脏、肾脏、淋巴结等病料送福建省动物疫 病诊断中心化验室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检查出猪瘟 和仔猪副伤寒抗体均呈阳性。 5防治 5.1对已患病的猪进行隔离治疗、病重的猪进行扑 杀深埋,同时用3%氢氧化钠溶液全场消毒。 5。2对假定健康猪进行紧急预防接种。除妊娠母 猪外,大小猪一律接种4头份猪瘟疫苗,空怀母猪在 配种前2周再用4头份猪瘟疫苗强化免疫。25日龄 以上4月龄以内小猪一律注射2头份仔猪副伤寒疫 苗。初生仔猪采用超前免疫法,即在仔猪出生后,注 射2头份猪瘟疫苗,仔猪到25日龄和60日龄时分 别注射2头份仔猪副伤寒和4头份猪瘟疫苗。 经采取上述措施,2个月后未见生产母猪流产、 死胎和初生仔猪死亡,从而使该猪场流行近5个月 的猪瘟与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6体会 6.1经调查,该猪场原来猪瘟免疫只注射1头份, 使母猪在妊娠中抗体水平低下,感染猪瘟强毒后,病 毒又感染胎盘,导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断奶 仔猪也只注射1头份猪瘟疫苗,在受到猪瘟强毒感 染后,其抗体迅速下降,同样达不到保护的目的。而 感染猪瘟后,仔猪抗病力差,加上1头份仔猪副伤寒 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低,这样,在25日龄以上4月 龄以内感染猪瘟强毒的病猪极易并发仔猪副伤寒, 造成混合感染,这是导致该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6.2实践证明,加大免疫剂量对全群猪进行紧急预 防,对空怀母猪配种前再进行强化免疫,对初生仔猪 进行超前免疫,对25日龄和60日龄仔猪分别免疫2 头份仔猪副伤寒疫苗和4头份猪瘟疫苗是控制和阻 断猪瘟与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的有效途径。 6.3猪群免疫注射后,要进行免疫监测,了解猪体 的抗体水平及保护率。这样,一方面可评价所使用 的疫苗质量好坏,另一方面也可评价所采用的免疫 程序是否合理,使猪群始终保持较好的免疫状况。 6.4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搞好饲养场所的硬件建 设,保障猪舍通风良好,防止圈舍湿度过大,同时,采 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提高猪体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