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参

来源:九壹网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参

一.解释概念

1.人民群众是社会居民中的大多数人,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人们

2.能动反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

4.社会意识形态是指思想上层建筑,这是反映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6.人类世界是由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世界。

7.主义是在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主义运动所建立的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形式。

8.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9.否定之否定是反映事物通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所实现的一个相对完整过程的哲学范畴。

10.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认为物质(存在)是本原、是第一性的,精神(意识)是第二性的观点。

1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外部联系的直接反映。

1 第 页 共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2.经济基础是指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3.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14.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发展观,是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的世界观。

15.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它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二.区别范畴

1.唯物史观是在社会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群众史观是在社会历史主体问题上,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在历史主体上的应用。

2.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有机体是指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所过程的社会整体,社会形态把社会看作是不断演变的过程,社会有机体把社会看作是一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3.感性认识是人的感官对事物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的反映,前者是直接的具体的认识,后者是间接的抽象的认识。

4.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人之外存在的客观精神,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精神,前者导致宿命论,后者导致唯意志论。

5.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群体意识是对群体的社会实践、社会地位的反映,社会意识包括群体意识,群体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

2 第 页 共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6.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特殊性是指一切事物中的矛盾都有其特点,事物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的矛盾都有其特点。

7.必然王国是人类的不自由状态,包括物质生产领域中的不自由状态和资本主义商品社会中的异化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类摆脱了自然和社会的奴役,从而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的生存状态。

8.劳动对象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被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进行加工的对象,劳动资料是在劳动过程中处于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的中介环节,是劳动的工具和设备。

9.认识的真理性是指认识过程中主观和客观的符合问题,认识的价值性是指认识过程中认识对象对认识主体的意义问题,前者是一个认知问题,后者则是一个评价问题。

10.主要矛盾是复杂事物中处于统治地位的矛盾,矛盾主要方面是一对矛盾中占统治地位的方面。

三.简答问题

1.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生存条件的全面发展;人的生活内容的全面发展;个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前进运动;是事物内部矛盾所推动的自我发展过程。

4.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条件是:社会历史条件科学发展条件,理论思维条件。

3 第 页 共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人的类本质的物质生产劳动活动,人的群体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6.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是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即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实现这次飞跃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资料,另一方面需要正确的思维方法。

7.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辩护功能、批判功能、教化功能、创新功能。

8.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具体说应当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联系社会实际。

9.认识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以致无穷,每次循环都把人类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0.对立统一规律决定辩证法的基本特征,贯彻于辩证法的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四.论述问题

1.我们党的群众观点是:相信群众自己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中,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发动群众、带领群众完成改革大业。只有从群众来,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和落实。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首先是产生了思想,其次是产生了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伟大的意义,首先它为中国人民的事业,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建设,为中国正在

4 第 页 共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活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使中国社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其次,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

3.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历史主义原则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历史主义原则要求把历史人物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评价;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同他所代表的阶级联系起来进行认识。例如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一方面必须把曹操放在东汉末年战乱时代进行认识,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他的文治武功使国家统一起来,这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曹操又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的行为有利于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受地主阶级的局限。

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才能同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等划清界限。

5.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社会发展规律又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人的活动是在意识支配下进行的能动的活动,因此,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能动活动是统一的。在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能动性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有过经验和教训,当我们离开人的能动性,强调社会发展规律时,就会用社会发展规律束缚我们的能动性;当我们过分强调人的能动性,忽视社会发展规律时,又会犯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的错误。

5 第 页 共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