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学研究 2O12.6 《服装工业制版》课程模式改革要点简论 术 陆 洁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 摘要:改革课程模式是为适应服装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一定岗位职业能力的合格人才,实现 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文章分析了《服装工业制板》课程模式改革的目的,叙述了《服装工业制板》课程模式改革 实践的过程,探索了改革实践过程的要点。 关键词:课程模式;服装工业制板;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066—02 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纺织服装企业的结构调整.工业样板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环境 的制定成为服装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 《服装工业制 是外在的因素.能力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在因素.两者缺一 板》课程是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具备较 不可 课程模式改革的内容为训练学生具备完成工作任务时的 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的核心课程 为此.必须通过改革教学 创新能力而设置,《服装工业制板》课程模式改革应按工作流程 模式.尽快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对重要内容进行分析讲解.强调知识点的应用和基本技能训 《服装工业制板》课程模式改革的目的 练.教学过程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动手操作.只有多实践才 服装专业课程教学普遍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授为 能使学生多掌握制板的技能.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推陈出 辅.但仍必须以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形式贯彻教学任务。《服装工 新,体现个体的创造性。当然,个人的智慧并不能处处适用,发 业制板》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它更注重实践过程中操作能力 挥团队合作精神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的培养.特别是在完成目标任务时的操作方法、操作速度和操 教师在教学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依靠集体的力量提出解决 作准确度应与职业岗位的要求’相一致 课程模式改革的目的在 实际问题的创新思路.从而完成工作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使 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可以促进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 为学生营造与企业实践更接近的学习环境和过程服装 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课程教学内容 《服装工业制板》 企业工作环境与学校学习环境的区别在于真实程度的不同 学 课程模式改革的内容根据企业工作任务组织教学.根本目的在 校教学过程更注重教师授课.学生完成作业并获得学分 当我 于让学生通过接触服装企业真实、现行的工作任务,掌握工作 们接触实际工作任务时却发现能力与学分并不成正比.工作环 流程和要求 由于服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流行性.教学内容 境和过程也很复杂 因此.尽快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岗位职业适 不能一成不变.相反,必须与时俱进,结构设计与工艺制作的要 应能力是专业教学面临的挑战之一 将课堂营造成与企业实践 求往往随款式、面料的变化而变化。工业制板是服装企业工业 更接近的学习环境,包括工业制板的工具、文案。完成工作任务 化生产的重要技术环节.不仅要求专业技能熟练。更要求操作 时涉及的相关部门等.应尽量与服装企业的真实环境相一致. 者应随市场的变化而调整思路.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专业教学过程即是完成工作任务的真实过程或模拟过程 虽然 《服装工业制板》课程模式改革的过程 适应环境的要求和变化是每个人生存的基本能力.但我们可以 高职教育通过改革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重 通过有效的训练使学生适应企业工作要求的时间缩短.能力增 新整合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 强.帮助他们更快地进入新的角色.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从而 用能力。《服装工业制板》课程首先将理论教学过程的重点放在 早日体现自我价值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以工作任务中的具体案例训练学 是需要一个周期的.所以相对于其他类 水平 这就要求学生加强自身学习.提高 任意识、规范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 型的教育.高职教育的发展更需要具有 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 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而这些只能通过 超前性 要实现专业设置的超前性.必须 学校的各种活动.培养人际交往、组织策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以实现。 重视对本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 划、创新决策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 参考文献: 分析.根据教育部门的宏观规划制定计 神 高职毕业生更要加强自身对职业的 『11朱平.2009年浙江普通高校毕业 划 还需要对就业市场需求进行预测.更 了解.摆正就业心态.接受各种挑战。 生就业率调查出炉『N].钱江晚报,2009— 要将教育周期相对较长的特性与市场需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习型 12-21. 求短期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主动适应 高技能人才 要通过教育转变学生的就 『21刘航.综述和借鉴西方经济学就 市场变化。 业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社会 业理论解决我国就业矛盾Ⅲ.经济研究导 对学生的培养要注重技能的提高技 需要的不仅是技能 .而是需要复合型人 刊,2008,(14). 能培养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显得十分重 才。这种人才应有很好的职业素质、团队 f31曾康霖.就业与通胀:宏观经济学 要 高职毕业生的技能主要是指在校期 精神、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以及再学习 研究的主题『JJ.理论经济学,2001,(3). 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获得的实际工作能 的能力.这些素质仅靠平时的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 力 技能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起来 实训、实习等方式难以得到全面提升.需 代绍庆.男.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 的.从事不同职业的人要求掌握不同的 要学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通过 授.教务处副,招生就业办主任,研 技能 学生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学校搭建 各种不同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究方向为招生及信息统计 的平台.依靠各种方式提高自身的技能 素质 未来社会需要的职业人应具有责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教育支持长三角纺织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7SJD880033) 2012.6 专业教学研究 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明确教学不仅是完成工作任务,更是 用,带领学生参与产品开发,承担企业的工作任务。一方面,研 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它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尽 发中心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缩短专业教学与服 快地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在完成工作任务的 装市场的距离,为新一轮的教学充实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也可 过程中.学生应提高工业制板的理论知识和工业样板制作的实 为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为就业做准备。 际操作技能 其次.在完成一项或一组相关工作任务后.教师应及时组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模式 《服装工业制板》课程主 织学生将完成该工作的过程和经验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这样 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适应企业岗位工作的要求。应根 可增强学生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陈述不同观点的信心. 据企业生产情况组织课程教学.按照实际生产服装款式的流程 也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学生参与工作的过程是掌 设计教学进程.重新整合原有的教学内容.对各工作流程内容 握样板制作要领、积累制板经验及建立合作关系的过程 有的 进行分析讲解.强调工业制板理论知识的应用和职业技能训 工作任务可以由一人单独完成一系列工作.如样板的推档及套 练。具体安排如表l所示 整个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要求为导 排。也有的需要每一个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完成各自的工作 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讲解工作方法 任务,如样衣的确认。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在完成工作任务 与步骤 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内 时人员的综合素质往往起决定作用 当学生学会总结和聆听 涵、应用专业知识,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完 时.他们积累的经验将成倍增长 通过交流分享也可以营造良 成 伺阶段的工作任务过程中培养职业素养.掌握职业岗位工 好的人际合作平台和工作氛围.这些素质都是学生走向社会乃 作标准和规范,积累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的岗位职业能力。 至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 作为教师团队更可以从实例个案中积 表1 《服装工业制板》课程模式的改革安排表 累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研课题.建立相应的工作任务服务库或 课程名称及完成人 应掌握知识点与技能 涉及科目及教师配置 知识库。 . 流程1f由组一 女外套款式风格与人体的关 学生甲完成): 系、成品尺寸及放松量的确 服装款式设计、结构设 再次,教师的能力提升是贯彻《服装工业制板》课程模式改 结构设计 定、款式结构设计方案与手法 计课程教师 革的重要保障。教师不仅要主持完成企业工作任务.更应该完 女 流程2f由组一 根据女外套款式和结构特点 服装结构设计成课程教学的任务 因此.教师应具有完成企业制板工作 外 学生乙完成): 在净样图外加放缝份.做工艺 作课程教师 、工艺制 的经验、组织学生完成制板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专业教学能 套 纸样母板制作 样版 款 流程3f由组一 根据外套款式要求和结构设 力。这就要求教师个人应与时俱进地触到服装企业的脉搏.熟 式 学生丙完成)服装款式设计、工艺制 : 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和目标要求.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信 之 样衣制作 计的方法采用最佳工艺制作 手段制作样衣 作课程教师 息,遴选专业教学内容,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将新技术、新理念 — 一 由 学生共同完 流程4f由组一 样衣分析修正方案、纸样的 服装款式设计、结构设 带进课堂,使服装工业制板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 、学 成):样农确认 修改成衣制作 计、纺织品面料、工艺 生 及纸样修改 或自编专业教材,教材内容做到及时反映服装行业发展动态. 、制作课程教师 组 推陈出新.以一定的信息量和速度传授给学生.部分内容应适 — 学生乙完成):流程5f由组一  女外套批量生产档差确定、工 结构设计课程教师 度超前或超越现行职业能力标准 成 工业样版制作 业样版制作 7C 《服装工业制板》课程模式的改革实践,可通过强化工作过 一 流程6f由组一 程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地区行业的发展和高职院校 学生共同完 女外套工业化流水线安排、成 服装工程设计、纺织品 成):工业化生 本核算、工艺单的编写 面料课程教师 改革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在促进高技能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方面 产管理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课程模式教学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具有检查教师和学生 参考文献: 完成教学情况的功能、教学活动导向的功能以及评价和激励的 f11陆洁.《服装工业制板》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fJ1.纺织教 功能 服装工业样版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价由学生、 育,2009,(8). 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构成 评价的途径分为阶段性评价和总结 『2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1.中国职业 性评价,评价的方法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 技术教育,2007.(4). 企业评价等.构成立体评价体系:评价的标准以项目课程标准 『31徐秀维,张江.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 和课程培养目标为导向.衡量项目课程实施前后学生的服装工 建与实施『J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业样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提升情况,并对项目课程的有效 『41刘明星.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课程的组织与卖施『J1.职业技 性、适用性做出综合判断。 术教育,2010,(35). 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分阶段对学生的工作方案提出评 『51崔建宁.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类专业实’训教材的 价。其次,在总结性评价中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自我评述.再进 建设fJ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 行小组互评和企业评价。其中.企业评价对项目化教学具有针 作者简介: 对性。再次。通过对比各种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教师对比 陆洁(1968一),女。江苏苏州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 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总结.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方 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服装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教学 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促进教学改革与研究,优化 课程结构。更新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在评价体系中.不 仅需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考核其在团队中的学习态 度、规范操作程度、质量意识、工作期限观念及合作精神等职业 素养。 《服装工业制板》课程模式改革的要点 首先,由于《服装工业制板》课程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安排教 学内容,故应与具有一定规模和管理规范的企业保持紧密联 系,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如在校内建立服装样板研发中心.聘请 企业技术骨干为指导教师.作为与企业的合作窗口和实训基 地。学生根据不同的实践内容参与其中.教师起主持和指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