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学总论
蔬菜栽培学总论 绪论
一、关于蔬菜和蔬菜栽培学 (一)蔬菜的定义 “谷以养民,菜以佐食”;
狭义上,蔬菜是一、二年生作为副食品用的草本植物的总称;但食用菌和一些木本植物的嫩芽、嫩叶,包括一些调料都可称为蔬菜。所以,广义上,我们把可以作为副食品食用的植物(菌物)产品器官统称为蔬菜。
(二)蔬菜栽培学
蔬菜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
蔬菜栽培学是研究蔬菜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农艺措施,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蔬菜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的科学。
蔬菜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许多基础学科和其他相关知识;
蔬菜栽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二、蔬菜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蔬菜的营养价值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 1、供给人们大量的维生素 2、是人体重要的矿物质来源 3、调解人体的酸碱平衡
4、共给人体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5、含有一定的热能 6、调味品 7、医用价值
(二)蔬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商品 2、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是一些食品工业和其他工业的原料 4、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三、我国蔬菜栽培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悠久的历史 (二)近代的发展 (三)发展趋势
1、生产面积不断扩大,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2003年,全国蔬菜栽培面积26930万亩,总产量54032万吨;吉林省面积490万亩,总产量1070万吨。
全省园艺特产业产值由1993年的36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94亿元,2004年的215亿元。
2、设施(保护地)生产面积快速增长,设施结构日趋合理 2003年,全国设施面积941673公顷,即1410多万亩; 吉林省面积65万亩,占全国的近5%。 3、各地蔬菜产业发展不平衡
全国蔬菜生产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省10个,集中在山东、两广、两湖、两河、江浙、四川,山东达到3000多万亩。
平均单产的差别也较大,高的亩产在3000公斤以上,低的才1144公斤。
4、全国大流通已经形成,从而导致了: 季节差价和地区差价逐渐缩小; 质量差价明显增大;
种类差价也在拉大,特色菜受到普遍欢迎; 地区差价仍是调节流通走向的杠杆。 所以,经营管理水平越来越重要。 5、反季节生产受到各地重视
“适季栽培”与“反季栽培”并进发展。北方的寒地设施栽培,南方的夏季降温生产;南北的淡季互补,南菜北运正在兴旺,“北菜
南销”局面逐渐形成。
6、质量安全受到高度重视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日益受到重视 7、产量越来越成为影响效益的主导因素,所以研究高产优质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受到欢迎。
8、新品种层出不穷,品种的更新速度加快,周期缩短。 9、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蔬菜嫁接、无土育苗和栽培、二氧化碳施肥、测土施肥、生 物肥药的应用、保温设备、化学除草、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节水灌
溉、组织培养等
10、出口创汇蔬菜产业正在崛起 四、怎样学好蔬菜栽培学
1、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学会融会贯通; 2、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3、经常实践和深入生产实际;
4、努力培养自己观察、思考、分析、总结、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