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类作文:内容篇
武汉英格实验中学 张新华 430070
根据武汉市中考作文评价标准,一类作文在内容方面有四大要求:切合题意、主旨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其中,内容充实和主旨突出二者实际上是互为表里: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内容”充实者,其“主旨”一定突出;反之,“主旨”突出者,其“内容”肯定达到充实标准。这样,一类作文在内容方面事实上只有三条要求:切合题意、主旨突出或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一、标准解读 ●切合题意
切合题意对于内容评价而言具有决定性意义,但为什么很多学生,包括优秀学生会出现差错呢?这不是偶然的。切题看似容易,实际很难。它考验的是学生思维的目标性、针对性、精细性、严密性,也最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生必须把切题作为考场作文训练的重头戏,这是一类作文的必要条件。
另外,切合题意还能影响另外两个指标:内容的充实性、主旨的鲜明性。一类作文要求“内容充实”,这个内容应该是指“切合题意”的内容;“主旨突出”中的“主旨”应该是“切合题意”的主旨。反过来说,凡是扣题方面未达到“切合题意”标准的,其内容一定不会达到“充实”标准,“主旨”也不会达到“突出”标准。
怎样做到切合题意?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题意”。题意应该包括题目、背景材料、写作要求三方面,并且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忽视。用数学语言表述,切合题意就是题目、背景材料、写作要求三方面的“交集”。当然,这三者的重要性应该是不能等同的。题目具有最强的性,它确定了写作的大方向;背景材料具有较强的性,它是对写作大方向的适当修正;写作要求具有较弱的性,一般在字数、体裁方面作,写作时也应给予充分关注。审题扣题的思维流程可以这样设计:先根据题目,确定大致范围;再根据背景材料,适当缩小范围;最后根据写作要求,进一步缩小范围。这就是切合题意的三个步骤。
这里对“题目”要特别强调一下。题目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个字一个字地审。既要抓关键字词,即所谓“题眼”,也不能忽视其它任何一个字。比如“我最喜欢的一节课”,这个题目有五个关键词。最重要的关键词语是“最”,即所谓题眼,必须关注到位。其他词语看似平常,其实都有强烈的性。“喜欢”提示你一定要写出喜欢之情,不能写成忧伤、反感之类;“课”提示你一定要写课,不能写成一般意义的“活动”;“一节”提示你必须写某一节特定的课,不能写成了两节;“我”提示必须写“自我”,不能泛化为“我们”或“同学们”。
●内容充实
“内容充实”主要有两个要求: “切合题意”的材料要尽量丰富;材料与主旨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写透。由于中考作文主要是记叙文和议论文,下面以这两类文体为例谈如何做到内容充实。
议论文要注意例子和分析。
用例要“精”:一曰 “点例详析”, 比较新颖、比较有表现力的例子要作为“点例” ,置于显著位置,用好用足。二曰“面例排比”,大家熟知的例子只能作为“面例”(老调牙的最好不要选用),比如运用排比手法,一下子举出三个例子。三曰“生例不用”,太生僻、太古怪的例子不宜选用。四曰“古今中外”,所选事例尽可能具有时间、空间的代表性。
述例要“简”:议论文中的例子,叙述一定要简明,三言两语即可,万万不能像记叙文那样一波三折。
析例要“透”:分析是议论文的看家本领。列举事例(也包括引用名言)以后,还要紧扣中心主旨,对所用的事例进行分析。学生常常出现有“例”无“析”、 “引”而不“析”的情况,文章内容的充实性会削弱很多。
记叙文要注意波澜和细节。
中考中的记叙文,应该是比较复杂、有质量的记叙文,因此要在波澜和细节上出彩。波澜,可以是三个步骤,可以是一个转折,也可以是三个场面。至于细节描写,最低也要有三处,并且尽可能具体生动。同学们可以研读一下鄂教版课文《捅马蜂窝》、《望天树》、《走一步,再走一步》、《七根火柴》,它们在波澜设计和细节描写方面堪为典范,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当然无论是波澜还是细节,都要围绕和紧扣中心主旨,不能为波澜而波澜、为细节而细节,否则它们就没必要存在了。
要说明的是:无论写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不要整段照抄作文题的背景材料,也不要整段照抄阅读试题中的选文。因为那样会给人留下你没东西可写的印象。当然,概括引用这些材料(或者引用关键句)是可行的。
●感情真挚
这一指标主要从内容的合理性方面予以考量。怎样做到合理呢?
第一,要坚决防止两种情况。一是胡编乱造。比如写自己被绑架,自己如何运用“智慧”机智脱险;再比如,写自己父母双亡,以便衬托自己的“坚强”。二是仿套他作。比如仿套一篇广为流传的优秀作文。这两种情况,都撞到了阅卷老师的“口”上了,老师会毫不留情地以“感情虚假”为由,将该文打入三类或以下。
第二,从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材料写起,因为这样的材料最容易做到感情真挚,也容易打动阅卷教师,博取他们的“同情”。
第三,联系自己成长状况。中考作文非常关注初中生精神世界的成长。命题者一般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某一话题的理解程度和认识高度,反映自己在精神领域的成果。所以,学生在文章中一定要有“自我”的影子。有的文章矫情做作,
一副居高临下甚至普救众生的面孔,压根儿看不出是一篇初中学生的作文,让人生厌。有的文章,通篇都是曹雪芹、屈原、苏轼、爱迪生、牛顿、霍金,看不出“我”在哪里。其实这些名人的事例不是不能写,而是写了之后要能反观和反思自己的生活,体现出这些名人事例对你的激励作用。所以,文章拿出适当篇幅,哪怕是一个小段落来反思一下自己当下的精神世界,都是很有必要的。
●主旨深刻
要补充的是,一类作文除了切合题意、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外,似乎也应关注主旨的深度。深度表现在能从具体现象层面深入到抽象本质层面、从本义层面上升到象征义层面。从中考作文阅卷而言,浅显的话题或主旨不会得高分;深刻厚重的话题或主旨容易得高分。比如,以“勤奋出天才”为题作文,停留在 “什么是勤奋出天才”层面就失之于 “浅”,只能给二类下的分数;着眼“勤奋怎样出天才”稍深,可给二类上的分数;挖掘“勤奋为什么出天才”则更深,可以按一类给分。
二、例文点评
说“勤”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20多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聪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边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垠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
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勤”的深刻含意的。
【点评】这篇文章作为议论文,总体是不错的,但在内容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1)事例不精:陈景润、司马迁、歌德、马克思四个事例没有代表性,按照“古今中外”原则可以删去歌德。(2)述例过详:德摩斯梯尼的例子可简写为“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小时口吃,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3)分析太少:对所举事例的分析基本上只有一句贴标签的话,例多证少。(4)情感不真:没有联系自身成长实际。(5)缺少深度:该文所涉及的话题层次较浅,没有多少思想分量。因此,该文的内容只能按二类中给分。
宽容
记得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它可以包容人间万物,可以与人为善,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我真正明白这些却是缘于一次偶然。
那是星期一的早晨,我匆匆地去洗涮饭盒。要知道,时间就是生命!赢得时间就能提前完成作业,有更多的时间看看书。教室里还有一大堆作业在等着我赶去与它们“约会”呢。可今天也不知怎么了,水池边的人比平日里不知多了多少倍。难道布置作业都是全校统一的吗?我开始烦躁起来,怒火也一点一点地升了起来,整个人成了一座一触即发的火山。
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那份焦急,我找起了空子,准备往里钻。过五关斩六将,历经千辛万苦,我总算挤到了水池边,心中长吁一口气——马上就可以摆脱这非人的折磨了。顾不上得意,更无暇考虑身后那挤作一团粥的人群,我开始了洗涮。三下五除二,大功告成!转身……只觉身体往左一歪,一脚踏进了池前的污水中,左手也按到了水池里,更可恶的是脸上被溅上了脏兮兮的油水,我成了不折不扣的落汤鸡!怒火冲上头顶,我立马回头寻找那可恶的“肇事者”,是一个初一年级的小男孩。我狠狠地瞪着他,真恨不得把他大骂一顿,可我怕违反纪律,没敢大吼,就那样凶凶地盯着他。也许是我的样子有点吓人吧,那个小男孩竟有些不知所措了,两只手紧紧抱住饭盒,怯怯地瞅着我。见我不作声,他知道大事不妙了,结结巴巴地说:“对……对不起,我……我不……我不是故意的。”说着眼里泛起了点点泪花,亮晶晶的。
突然,我好像从这点亮光里看到了我自己。
那是我刚入学时,也是在水池旁,碰到了一个三年级的大姐姐。那个大姐姐比我现在还惨,那身漂亮的衣服被池中的污水染成了大花脸。我吓坏了,一时间连句对不起的话也忘了说,只是愣愣地站着,等着挨一顿披头盖脸的的臭骂。可
她并没有骂我,而是冲我笑笑,问我有没有磕到。那一刻,我是多么感激那个大姐姐呀,甚至还觉得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学校真幸福。
那么现在的我是不是有点儿可恶呢?我不自觉地眨了眨眼,让笑容绽在脸上,虽然有点勉强。“没关系。”我脱口而出,这下轮到小男孩诧异了,嘴巴张得大大的,似乎不相信这是真的。看到他这副模样,我不由得笑了,真心的。“真的没关系,刚才我是吓唬你的,逗你玩呢!”他似乎相信了,也冲我笑了笑,两个小酒窝也跳了出来,真可爱!我不由得又想到了自己家里的弟弟。“来,我帮你洗吧!”,我温和地对他说。“不用了。你还是先把脚……”他似乎有点逗,顽皮地看着我那只还泡在水里的脚。“啊!”我立刻抬起了脚。虽有点儿尴尬,但我仍然很开心。回到教室,作业做得出奇的顺利。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几年,但是想起来我就充满感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我们只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宽容处事,人生就会更精彩!
【点评】这是一篇被评为满分的考场记叙文。这篇作文在内容上呈现出三个亮点:一是切合题意,材料和主旨都与“宽容”紧扣;二是内容充实,富有波澜和细节;三是直接从生活中选取了有感受的事例,情感比较真挚。但仔细审读,该文也存在一些毛病:(1)篇幅太长,该文1200字,超过中考作文规定字数达400字;(2)事情的起因与主旨“宽容”关联不大,但写得太多,“波澜”和“细节”有泛滥之嫌。因此,该文在内容上按一类下评分为宜。补救措施是浓缩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那是星期一的早晨,我匆匆地去洗涮饭盒。水池边的人拥挤得像一团粥,我找起空子,总算挤进去了,三下五除二,洗涮完毕!转身……只觉身体往左一歪,一脚踏进了池前的污水中,左手也按到了水池里。怒火冲上头顶,我立马回头寻找那可恶的“肇事者”,是一个初一年级的小男孩。我狠狠地、凶巴巴地瞪着他。也许是我的样子有点吓人吧,那个小男孩怯怯地瞅着我,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我不是故意的。”说着眼里泛起了点点泪花,亮晶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