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协同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残疾老人照护机制研究——以l项目为例

协同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残疾老人照护机制研究——以l项目为例

来源:九壹网
222019年第4期总第109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

(SocialSciencesEdition)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TotalNo.109

No.4.2019

协同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残疾老人照护机制研究要以L项目为例要要党哲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袁北京100029)

[摘

要]老龄化问题正在全球蔓延袁而我国的老龄化具有高龄化和空巢化的特征袁并且相对于城市袁农

村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遥在此背景下袁农村空巢家庭中的残疾老人更是弱势群体中的绝对弱势群体袁其日常照护问题己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遥以北京市A和H两个社会组织承接的L项目为例袁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袁在协同理论的视角下袁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村空巢家庭中残疾老人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袁进而总结社会组织的参与模式和运行机制遥研究证实袁发展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残疾空巢老人的日常照护袁将社会组织的救助作为救助的重要补充袁可有效提升救助效果遥

[关键词]农村残疾老人曰社会组织曰日常照护曰协同理论Logistic模型[中图分类号]F323.D66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39(2019)04-0022-07得到社会的关注遥

一尧问题的提出

二尧相关文献回顾

残疾人是我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袁叶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曳显示袁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袁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遥在残疾人口的年龄构成中袁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为4416万袁占比达到53.24%袁超过了残疾人总数的一半遥关于残疾人口的城乡分布袁农村残疾人口数为6225万袁叶野十三五冶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增加到2.55亿左右袁占总人口比重约提升至17.8%袁独居和空巢老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袁老年抚养比约提高至28%遥这些数据表明袁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袁而且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影响袁残疾人事业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袁所以农村空巢家庭中残疾老人是绝对的弱势群体袁其日常照护问题需要占比达到75.04%袁远远高于城市残疾人口遥根据

目前袁国内学术界关于农村残疾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院一是扶贫方面的研究遥杨立雄分别从扶贫主体尧扶贫对象尧扶贫手段和扶贫内容入手袁分析了农村残疾人反贫困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对策咱1暂遥孙晓兰尧孙佳伟和王会永指出袁农村残疾人的贫困发生率高尧贫困程度深尧贫困持久尧老年贫困突出袁而且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面临着救助定位不清尧实施不到位尧扶贫主体一元化尧当事人是康复服务方面的研究遥严妮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提出袁农村残疾人医疗保障水平较低袁康复服务供给不足袁基本医疗服务困难袁建议尽快建立残疾人专门的保障制度与医疗服务体系袁加大医疗服务投入袁改善农村残疾人经济状况袁并且需要建立必要的社会缺少主动脱贫意识以及返贫风险较大的难点咱2暂遥二

划曳袁预计到2020年袁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将

咱收稿日期暂2019-07-10

咱作者简介暂党哲渊1994-冤袁女袁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遥

2019年第4期党哲院协同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残疾老人照护机制研究要要要以L项目为例

23支持网络咱3暂在东北三省遥和一局姜丽采取(黑龙定江量农分析垦总局和定)性范分析围内的进方行法抽袁样袁共调查了5000名农村残疾人袁最后从定量的角度得出在东北的地域文化环境下袁残疾人的肢体残疾尧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与残疾人医疗康复需求的选择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曰从定性的角度得出东北农村残疾人的特质尧康复供给条件的制约性与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存在矛盾咱4暂关于老年人长期照遥

护问题袁我国学者主要从供

需失衡尧医养结合以及整合照料的视角进行了研究遥涂爱仙认为袁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尧家庭失灵尧失灵以及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养老服务的供给不足袁并且主张强化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中的责任袁从制度安排尧财政支持和分级管理方面扩大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服务咱5暂为三种类型院一是野遥医程办熙养将冶袁我国即在野医疗医养机结构合为冶失模式能老分

人增设养老床位曰二是野养办医冶袁即在养老院中配备医疗室袁与定点医院挂钩曰三是野医养结合冶袁即医院与养老院签订协议袁双向互助咱6暂合照护服务体系袁主要包括服务遥场乌所丹尧服星务主人张构员和建服整务传递的整合袁以及服务标准与服务评价的整合等咱7暂国外有关长期照护的研究主要针对老年人这一群遥体袁Kzat提出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尧高级日常生活能力AADL以及应用社会设施IADL这三个方面进行长期照护需求的测度遥20世纪70年代初袁美国教授Lawton指出袁人的活动能力由低到高可分成七个层次袁以此对人的自理能力进行考察咱8暂过44项测评来判断需求者所处的护理级别遥袁并日界本通定在五个级别中的前三级别需要护理服务咱9暂Pfau-Effinger认为欧洲老人在选择照护方式时袁很

遥大程度上受其家庭和的态度的影响咱10暂关于协同理论袁野协同冶一词最早是由赫遥尔曼窑哈肯提出袁意指复杂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合作与协调袁从而达到子系统间有序化发展的行为过程遥与国外相比袁我国学者对于协同理论的研究和运用较晚遥目前袁协同理论主要运用于区域经济尧网络舆情尧物流交通尧高校教育尧工程科技尧社区治理等方面的研究遥综上所述袁国内外对于农村残疾人以及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的研究已经初具成果袁但在研究对象这一层面袁缺乏对农村空巢家庭中残疾老人的相关研究遥从研究内容来看袁现有研究更多地聚焦在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上袁而基本忽略了残疾群体的日常生活照护需求遥本研究除了关注农村空巢家庭中的残疾老人的照护需求外袁还从协同理论视角对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残疾老人照护问题进行了探究遥

三尧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残疾老人照护项目的协同推进

渊L一项冤目L项由目北京市的内在残思联路

申请购买袁由北京市助残

社会组织A和H承接运作袁主要满足空巢家庭中残疾老人这部分特殊群体的日常照护需求遥该项目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北京市怀柔区和石景山区共计163个农村贫困空巢家庭中的残疾老人袁采取动员本村邻近志愿者的方式袁为服务对象提供居家清洁尧做饭购物尧就医引导尧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遥北京市A和H社会组织承接的L项目袁一方面可以满足农村残疾老人的基本需求袁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袁另一方面使农村志愿者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获得一定的劳动补贴袁同时注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链接资源袁渊培育L二项冤目L和项引导的目具的持体实协续同的施开助残服务机制遥

主展

要依照以下四个步骤院第

一步为确定服务对象袁首先根据项目思路确定受益人的选择标准袁然后通过村委会和邻居等多方询证袁定位到有残疾老人的贫困空巢家庭遥接下来进入残疾人家中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袁通过了解家庭成员及其经济收入状况袁从而辨别目标对象是否可以成为受益人遥最后进一步了解筛选出的受益人的实际需求袁建立服务档案遥

第二个步骤为建立邻里互助志愿者队伍遥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寻找志愿者院一是发布公告进行公开招募曰二是由村委会推荐村子里具备乐于助人精神并且具有服务意愿的人曰三是由残疾人推荐对残疾人比较热心且照顾有加的人遥

第三步为培训志愿者团队遥在邻里互助志愿者队伍组建完成后袁要依据以往经验和相关专业力量袁提供标准化袁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邻里互助服务袁对志愿者进行培训遥主要培训内容有对残疾老人日常照护的技能和技巧以及服务残疾人的价值理念和注意事项等遥

最后一步为项目实施与过程检测遥在这一步骤中袁A社会组织和H社会组织实际上起到了第三方的作用袁主要通过志愿者服务的次数尧内容以及质量等对志愿者的行为进行监测遥同时袁也会关注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遥除了物质补贴外袁注重对志愿者的非物质激励袁从而营造邻里自发互助的持续氛渊三围冤遥

L项目的协同效应

24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L项目实施使残疾老人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袁一是残疾人家中的卫生条件有所提升袁二是部分残疾人的饮食状况和个人健康状态得到改善袁三是这些空巢家庭中的残疾老人的孤独无助情绪得到缓解遥总的来说袁绝大多数受益者的精神面貌得以改变袁整体状态变佳遥

对于作为志愿者的村民而言袁L项目以给付志愿者低于市场价格的劳务补贴的形式袁让村里目前无法进入就业市场的村民通过志愿服务获得一定的收入遥如此一来袁既补贴了家用袁又实现了自我价值袁创造了社会价值遥此外袁项目还提供了野帮助别人袁实现自我冶的机会袁激发了大家帮助弱势群体的内在动机遥比如袁在项目结束后袁部分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还会自费购买生活用品送给残疾老人袁继续探望和照顾他们遥

该项目针对农村地区空巢家庭中的残疾老人建立邻里守望长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遥动员邻近的志愿者对其进行照护和关怀袁发挥了本土资源的优势袁而且部分志愿者还通过参加项目和残疾老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袁形成了互助的氛围袁为残疾老人长期照料模式奠定了基础袁积累了经验遥

四尧相关数据分析

渊1.一残冤项疾目对程度象划健分

康状况与生活方式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叶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渊试用冤曳与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曳袁目前我国残疾类别共分为七类院视力残疾尧听力残疾尧言语残疾尧肢体残疾尧智力残疾尧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遥残疾等级依严重程度分为一级尧二级尧三级和四级遥在本研究所调查的163名项目服务对象中袁视力残疾占比为15.3%袁听力残疾占比为25.2%袁言语残疾占比为16.6%袁肢体残疾占比为23.3%袁智力残疾占比为11%袁精神残疾占比为8.6%遥轻度残疾共计4人袁中度残疾16人袁重度残疾71人袁极重度残疾72人袁其中多重残疾有33人(见表1尧图1)遥

2.生活自理情况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渊ADL冤是评价老年人照护需求的重要指标袁其主要包括吃饭尧穿衣尧上下床尧上卫生间尧室内走动和洗澡这六大指标遥野生活不能自理冶意指因自身状况袁无法自己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遥在法律层面袁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院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尧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遥生活自理障碍可依照以上六大指标进行测评袁六项

中有一至三项需要护理的袁判定为生活部分不能自理曰有三项以上需要护理的袁判定为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曰六项均需护理的袁判定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遥在163名被调查者中袁有99位残疾老人渊61%冤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袁46位残疾老人渊28%冤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袁18位残疾老人渊11%冤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遥其中绝大多数人无法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袁因此需要充分和稳定的照护遥

表1项目对象残疾程度划分

残疾类别残疾等级数量(人)占比x/n渊%冤

三级1视力残疾

二级1015.3一级14四级

2听力残疾

三级2二级1825.2一级19三级

1言语残疾

二级616.6一级20四级

2肢体残疾

三级6二级2123.3一级9三级

3智力残疾

二级811一级7三级

3精神残疾

二级88.6一级

3图1项目对象日常生活自理情况

3.生活方式选择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尧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袁分为三种情况院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曰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曰儿女远在外地不定期回家的独居老人遥163位项目服务对象中有19位孤寡老人袁占比为11.7%袁117位与子女分开单住的老人袁占比为71.8%袁27位儿女远在外地的独居老人袁占比为16.6%遥其中144位有儿女的老人袁其子

2019年第4期党哲院协同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残疾老人照护机制研究要要要以L项目为例

25女回家探望的频率大概每周一次及更高的占比为20.8%袁每月一次的占比为26.4%袁每半年一次的占比为36.1%袁每年一次及更低的占比为16.7%遥

渊图2子女探望单住老人频率

1.二相冤项关目对变量

象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社会组织A和H参与L项目的目的是为空巢家庭中的残疾老人提供日常的居家清洁尧做饭购物尧就医引导尧精神慰藉这四大类服务项目袁服务的需求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组织的参与效果遥残疾老人对项目的野需要冶和野不需要冶本质上是一个二元选择的问题袁因此袁可将二者分别赋值为0和1袁最终得到一个二元Logistic模型袁其线性表达式为院

其中袁P表示空巢家庭中的残疾老人需要服务项目的概率袁a为常数袁bm为回归系数袁xm为自变量遥关于因变量袁本研究主要涉及居家清洁服务尧精神慰藉服务尧做饭购物服务与就医引导服务遥自变量包括以下几项渊为了便于分析袁有的需要进行适当合并冤院残疾老人的残疾程度渊野四级冶与野三级冶合并为野残疾程度较轻冶袁赋值2袁野二级冶和野一级冶合并为野残疾程度较重冶袁赋值1冤曰生活自理情况渊野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冶定义为野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冶袁赋值2袁野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冶与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冶合并为野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冶袁赋值1冤曰生活方式选择渊野子女探望频率为每周一次及更高冶和野子女探望频率每月一次冶合并为野子女探望频率较高冶袁赋值2袁野子女探望频率野孤每半寡老年一人冶次合冶尧野并为子野女子探女望探频望率频每率年一较低次冶袁及赋更值低冶1和性别渊野女冶赋值2袁野男冶赋值1冤袁年龄渊野55-60岁冶尧冤曰

野值612岁袁野70-65岁岁以冶和上野冶66赋值岁1-70冤和岁婚姻冶合状并况为渊野野55-70已婚岁冶赋冶赋值2袁野单身冶赋值1冤曰文化程度渊野大专及以上冶和野高中

或中专冶合并为野高中或中专以上冶袁赋值2袁野初中冶和野小学及以下冶合并为野初中及以下冶袁赋值1冤遥2.模型建立

这部分主要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遥将自变量年龄尧性别尧婚姻状况尧文化程度尧残疾程度尧生活自理情况和生活方式选择放入模型袁并进行检验遥由于因变量有4个袁所以对应4个二元Logistic模型院残疾老人居家清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模型尧残疾老人精神慰藉服务需求影响因素模型尧残疾老人做饭购物需求影响因素模型和残疾老人就医引导服务需求影响因素模型遥

表2残疾老人居家清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

二元Logistic模型A

表3残疾老人精神慰藉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

二元Logistic模型B

表4残疾老人做饭购物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模型C

表5残疾老人就医引导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

二元Logistic模型D

3.结果分析

模型A中袁因变量为居家清洁服务需求度遥由结果可知袁性别和生活自理情况这两个自变量都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遥具体而言袁关于性别变量袁Exp(B)袁TheexponentofB为OR值等于2.525袁表明女性对居家清洁服务的需求是男性的2.525倍遥关于生活自理情况变量袁OR值等于3.394袁说明相对于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残疾老人袁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残疾老人对居家清洁服务的需求是他们的3.394

26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倍遥

模型B中袁因变量为精神慰藉服务需求度遥由

结果可知袁婚姻状况和生活方式选择这两个自变量都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遥具体而言袁关于婚姻状况变量袁OR值为4.195袁表明单身的残疾老人对于精神慰藉的服务需求度要比已婚的残疾老人高袁是他们的4.195倍遥单身的残疾老人或因残疾终身未婚袁或离异或丧偶袁相比已婚的残疾老人精神更加孤独袁更需要精神慰藉服务遥关于生活方式选择变量袁OR值为3.192袁孤寡老人与子女探望频率更低的残疾老人对于精神慰藉服务的需求是子女探望频率更高的残疾老人的3.192倍遥

模型C中袁因变量为做饭购物服务需求度遥自变量年龄在0.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袁性别与残疾程度这两个自变量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遥具体而言袁年龄是一个连续变量袁B等于1.428袁Exp(B)等于4.169袁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袁残疾老人对做饭购物的需求明显增加袁年龄每增长一岁袁残疾老人对做饭购物服务的需求增加142.8%遥关于性别自变量袁OR值等于2.235袁说明相对于男性袁女性对做饭购物的需求是男性的2.235倍遥关于残疾程度自变量袁OR值等于4.163袁残疾程度更重的老人比残疾程度更轻的老人更加需要做饭购物服务袁其需求度是他们的4.163倍遥按照常理袁生活自理情况应该会影响残疾老人做饭购物服务的需求程度袁但是在该结果中袁生活自理情况自变量sig值为0.073袁相关性不够显著袁可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遥

模型D中袁因变量为就医引导服务需求度遥自变量年龄在0.0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袁自变量残疾程度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遥结果显示袁随着年龄的增长袁残疾老人对就医引导服务的需求大幅增加袁这与现实情况相符遥关于残疾程度变量袁OR值为5.4袁说明残疾程度较重的老人对于就医引导服务的需求是残疾程度较轻的老人的5.4倍遥

五尧社会组织参与困境院社会组织与各方的非良性互动

断流

渊一冤碎片化的购买服务行为容易导致服务邻里守望志愿服务行动项目的启动资金更多地依赖于拨款袁但是由于每年用于购买残障服务的财政经费有限袁而且购买服务内容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袁所以向助残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时通常采取项目制的方式袁但这样的做法往往会造成项目

终止尧服务断流的局面遥助残社会组织也会为了争取

拨款去迎合新的购买计划袁不断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推出不同的服务内容袁所以难以真正做到持续地为农村残疾空巢老人提供照护服务袁无法达到长期的渊二尧体系冤社会化和组织系统招募化的的志服愿务者效数果量遥程度较低

有限且专业化邻里守望志愿服务行动项目的关键是招募志愿者为符合条件的受益人提供照护服务袁志愿者的数量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的质量遥该项目采取发布公告尧村委会推荐以及残疾人推荐来招募志愿者袁但是由于在项目实施的初期袁村民缺乏对承办组织的信任袁再加上宣传度较低袁导致有服务意愿的志愿者人数较少袁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招募志愿者来组成邻里互助志愿者队伍遥除此之外袁村民的文化程度有限袁培训的时间和内容有限袁所以他们对培训内容和服务技能的掌握程度也有限袁其服务残疾渊三老冤人的志愿专者业提素供质的整服体务上内有容待笼提统升且遥评价体系

缺乏科学的从服务内容来看袁主要集中在做饭购物尧居家清洁尧就医引导尧精神慰藉等方面袁这种生活照护服务的内容琐碎繁杂袁在类型和数量上都难以量化和统计遥而且社会组织A和H一般是在志愿者正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强调其行为要符合要求袁但是缺乏事后系统的评价袁包括从技术层面来考核其服务效果袁以及从受益人的实际需求和感受的角度出发来对其服务进行评价遥如果没有系统的尧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体系袁就可能会出现虚报数量或以次充好的情况袁这样既会让残疾人利益受损袁而且还会在村民中留下消极印象袁负面影响很大遥

六尧相关建议院社会组织尧尧企业和社会的协同互动

渊由一社会冤充分动组织员A社会资源和H承接实的现邻项里目守的可望志持续愿服性

务行动项目的运营和管理主要依靠政购资金袁为了减少对政购的依赖性袁可以逐步探索依托市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模式遥充分利用爱心企业和本土资源袁比如可以选择对公益服务具有需求的企业和社会团体袁邀请他们参与到项目中来袁既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袁又进一步保证了对资源方的长期链接遥

除此之外袁还可以尝试农村社区的自组织建设袁

2019年第4期党哲院协同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残疾老人照护机制研究要要要以L项目为例

如在本项目中袁将本村具备乐于助人精神尧具有服务意愿尧对残疾人比较热心且照顾有加的人纳入志愿者队伍遥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袁可以着重加强对这部分志愿者的培训与指导袁提高其自我效能感袁让其充分感受到公益事业的魅力遥即便是后期L项目撤出本村袁在这部分志愿者的带领和感染下袁也依旧能够切实地为本村残疾空巢老人群体提供长期照护服务遥

渊二冤扩大志愿者队伍并提升其服务的专业性

27目服务内容进行细化遥比如家庭餐制作袁可分为早餐尧午餐和晚餐三餐制作曰物品购买可记录购买活动

的时长尧购买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曰居室清洁可分为地面清洁尧玻璃清洁尧衣物清洗等曰就医引导可以分为陪同残疾人到医院就医尧监督残疾人遵医嘱用药等具体事项曰精神慰藉方面可具体到陪伴聊天尧读书读报尧陪同室外散步尧协助室内活动等遥然后作订单式管理并随时进行监督袁使得具体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以及所需要的服务流程化袁这将有助于服务按照约定计划完成遥

与此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来自于不同空巢家庭中的残疾老人的不同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尧不同的自主生活能力以及社交沟通水平等袁要根据具体问题来有意识地设计服务内容遥也可以采取让残疾人自己设计服务内容的方法袁充分表达自己的照护需求袁在此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服务方案遥整个过程不仅充分尊重了残疾老人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袁而且在后期也可将服务对象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之一袁切实地根据细化的服务内容来对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作出评价遥

七尧结论

社会组织的参与在农村残疾空巢老人照护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袁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遥但在本研究所涉及的案例里袁北京市社会组织A和H承接购买服务袁在L项目的实际运作中面临着服务断流的问题袁也面临所招募到的志愿者数量有限尧专业化程度低尧服务内容过于笼统且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等困境遥因此袁本文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出发袁提出充分动员社会资源实现项目的可持续性尧扩大志愿者队伍并提升其服务的专业性以及细化服务内容尧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等相关对策袁期望能够对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残疾老人照护机制研究有所助益遥

L项目在招募志愿者时袁除了发布公告外袁主要采取了由村委会和残疾人推荐的方式袁但是这两者的动员能力都有限袁因此袁应不断提升组织在动员和吸纳志愿者方面的能力遥一方面袁需要加大项目的公信力和宣传力度遥在项目开展前期袁要注重和村委会建立良好的关系袁得到他们的支持遥而且该项目作为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购买的项目袁媒体资源丰富袁可以借助媒体对项目活动的相关报道袁增强社会组织A和H的公信力遥为扩大项目影响袁还可将媒体报道和志愿者照护残疾老人的视频发布到正规网站上袁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袁自然而然也会吸引到更多的村民和社会力量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遥

另一方面袁需要加大对志愿者的管理力度遥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院一是持续地对志愿者进行科学尧系统的培训袁从服务农村残疾空巢老人的基本理念和技能开始袁再依据受益人的反馈袁针对服务评价中提出的问题袁不断改善培训的内容和方式遥尤其注重农村空巢家庭中残疾老人生活不便和精神孤独的特点袁丰富志愿者的心理专业知识遥二是充分激励志愿者的服务精神袁通过服务放权尧讨论分享尧总结表彰等方式给予志愿者正面激励袁尽可能地保持他们的积极性遥

渊三冤细化服务内容并形成个性化服务方案

在设计服务内容时袁应该尽可能地根据残疾老人的实际生活需求序列进行设计袁尤其需要重点关注空巢家庭中残疾老人的个性需求袁并进一步对项

[参考文献]

[1]杨立雄.关于农村残疾人反贫困问题的再思考[J].残疾人研究袁2015渊2冤院3-7.

[2]孙晓兰袁孙佳伟袁王会永.农村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的难点和有效路径要要要以保定市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袁2017渊6冤院472-473.

[3]严妮.我国农村残疾人医疗服务现状尧问题及对策研究要要要由东北三省实地调研引发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渊社会科学版冤袁2015渊5冤院909-914.

[4]姜丽.东北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需矛盾调查[J].中国

民康医学袁2016渊9冤院73-81.

[5]涂爱仙.供需失衡视角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责任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袁2016渊2冤院70-76.

[6]程煕.失能老人野医养结合冶模式的现状尧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袁2017渊16冤院217-218.

[7]乌丹星.医养结合与老年长期照护的中国思考[J].中国社会工作袁2017渊26冤院26-29.

[8]LEVINEC袁REINHARDSC袁FEINBERGLF.FamilyCaregiversontheJob院MovingBeyondADLsandIADLs[J].

28Generations袁2003渊4冤院17-23.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戴卫东袁石才恩.韩国老年长期护理新动向[J].中

2019年第4期

[10]刘德浩.长期照护制度中的家庭团结与国家责任要要要基于欧洲部分国家的比较分析[J].人口学刊袁2016渊4冤院36-47.

国卫生事业管理袁2008渊1冤院66-69.

ResearchonSocialOrganizationsParticipatingintheCareMechanismforthe

DisabledElderlyinRuralAreasfromaSynergeticPerspective

要要要TakingtheProjectLasanExample

DangZhe

(CollegeofHumanitiesandLaw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Beijing100029,China)

Nowadays,agingisspreadingallovertheworld.However,theagingofourcountryhasthe

characteristicsofagingandemptynesting,whichinruralareasismoreseriousthanthatofurban.Inthiscontext,theelderlywithdisabilitiesinruralempty-nestfamiliesareevenmorevulnerableamongthevulnerablegroups.Thecareoftheelderlywithdisabilitiesinruralareashasarousedtheattentionofthewholesociety.TakingtheprojectLundertakenbyBeijingAandHSocialOrganizationasanexample,thisstudyusesacombinationof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researchmethods,fromtheperspectiveofsynergytheory,usesLogisticmodeltoanalyzetheinfluencingfactorsofserviceneedsofdisabledelderlyinruralempty-nestfamilies,andsummarizesitsparticipationmodeandoperationmechanism.Theresultsshowthatthedevelopmentofsocialorganizationstoparticipateinthedailycareofdisabledelderlypeoplewithemptynestersinruralareas,andtheuseofsocialorganizationsasanimportantsupplementtothegovernmentassistance,caneffectivelyimprovetheeffectivenessoftheassistance.

ruraldisabledelderly;socialorganization;long-termcare;synergytheory;logisticmodel

版权转让声明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渊光盘版冤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袁以数字化方式复制尧汇编尧发行尧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遥该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渊或院相关稿酬不再另行支付冤遥

本刊已加入中文电子期刊服务要要要思博网渊CEPS冤袁故凡向本刊投稿者袁均视为其文稿刊登后可供思博网渊CEPS冤收录尧转载并上网发行曰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本刊一次付清袁不再另付其它报酬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