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基础工程学A 模拟题2
1. 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什么?
2. 工程勘察时的勘探工作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3.粘性土、粉土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时,应主要进行确定哪几项指标的试验?
4.确定一般中、小型建(构)筑物浅基础的埋深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5.说明地基土产生冻胀的原因及其危害。
6.北方某城市近郊的一采暖建筑采用方形基础,对应于永久荷载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
标准值pk =144.5kPa,该地区标准冻深Z0 =2.0m,地基土为粉土,冻前天然含水量w =24%,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距离hw =1.6m,地基土平均冻胀率,试确定该建筑物基础的最小埋深dmin。
7.概括说明地基基础设计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8.建筑物的地基变形特征有哪几种?验算地基变形时,各种地基变形特征对应的是何种建筑结构或基础?
9.某墙下条形灰土基础受中心荷载 Fk = 230kN/m,基础埋深d =1.5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160kPa,墙体宽度380mm,灰土基础厚度H0 = 450mm,试380确定灰土基础底面宽度b及墙体大放脚台阶数。(基础形式见6060大放脚图)
b23∶7灰土 b
10.某建筑的承重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 基础,墙体厚度370mm,基础顶面荷载F =172kN/m,基础底面宽度b =2.2m,地基土承载力满足荷载要求。2设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ft = 0.91N/mm,采用Ⅰ级钢筋, fy =210N/mm2,基底铺设垫层,试确定该条形基础的高度及配筋。
±0.00m 37060 ? ?垫层2200
100H0 = 450200h0h1500
11.按筏形基础上部不同承重构件及筏形基础竖直剖面形状对筏形基础进行分类。
12. 简述筏形基础的特点。
(专升本)基础工程学A 模拟题2 参
1. 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以各种勘察手段、方法,调查、研究、评价建筑场地及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
为设计及施工提供准确的工程地质资料。
2. 工程勘察时的勘探工作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坑探,钻探,触探,物探等。 3. 对粘性土、粉土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时,应主要进行确定哪几项指标的试验?
应测试土的天然密度、天然含水量、土粒比重、液限、塑限、压缩系数、抗剪强度等。
4.确定一般中、小型建(构)筑物浅基础的埋深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应分别考虑:⑴ 建筑物类型及用途;⑵ 基础或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及性质;⑶ 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⑷ 相邻建(构)筑物的基础埋深;⑸ 地基土的冻胀性。
5. 说明地基土产生冻胀的原因及其危害。
冻土分为多年冻土(连续3年以上保持冻结状态)及季节性冻土(每年冻融交替一次) 两大类,在我国北方及高海拔地区应考虑地基土的冻胀问题。
当地温降至0℃以下,土中上部所含重力水及毛细水先后冻结时,土体中的结合水不一定冻结(如土颗粒的外层结合水在-1℃左右才冻结,内层结合水-10℃以下才冻结),它会从水膜较厚处向水膜薄处移动,当土体中既存在结合水又有毛细水不断补给时,土中水分会从土体下部向冻结峰面聚集(称为水分迁移)而冻结,使上部土层的含水量增大,在冻结面上形成冰夹层及冰透镜体。可见水分迁移并再冻结是引起地基土冻胀的主要原因。
土中水结冰胶结土粒形成冻土的过程中,地基土强度大增,压缩性降低。当基础埋深处于地基土冻深范围内时,在基础的侧面及底面分别产生切向冻胀力及法向冻胀力,若基础上的荷载及基础自重不足以平衡切向及法向冻胀力时,基础会被抬起;当地温升至0℃以上,土体因冰融化使强度大幅度降低,压缩性大增,地基产生融陷。由于地基土层厚度及性状分布不均、各处冻深发展不均衡、以及受房屋采暖的影响等,地基土的冻融变化会引起基础抬升或沉陷,造成建筑物墙体开裂而破坏。
6. 北方某城市近郊的一采暖建筑采用方形基础,对应于永久荷载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
标准值pk =144.5kPa,该地区标准冻深Z0 =2.0m,地基土为粉土,冻前天然含水量w =24%,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距离hw =1.6m,地基土平均冻胀率,试确定该建筑物基础的最小埋深dmin。
解:
⑴ 确定地基土冻胀性类别。
由粉土地基w = 24% hw = 1.6m ,查表3 -,判定地基土为冻胀土。⑵ 确定对冻深的影响系数。
查表3-2得zs = 1.2, 查表3-3得zw = 0.90, 查表3-4得ze = 0.95 ⑶ 计算地基土的设计冻深Zd。
由式(3-2)Zd = Z0·zs·zw·ze = 2.0×1.2×0.9×0.95 = 2.05(m) ⑷ 确定基底允许残留的冻土层最大厚度hmax。
确定表3-5所对应的基底平均压力:p = 144.5×0.9=130(kPa) 查表3-5得hmax=0.7m。 ⑸ 计算基础最小埋深dmin。
由式(3-1)dmin = Zd - hmax=2.05-0.70=1.35(m) 基础最小埋深不应小于1.35m。
7.概括说明地基基础设计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对应于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原则是:基础底面的压力不应大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pk≤fa);当建(构)筑物承受较大水平荷载时,建(构)筑物的地基应满足稳定性要求。
对应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原则是:地基变形值应不大于建筑物地基的变形允许值(见表3-9)。
8.建筑物的地基变形特征有哪几种?验算地基变形时,各种地基变形特征对应的是何种建筑结构或基础?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特征(指对各类建构筑物不利的地基沉降变形形式)可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和局部倾斜4种。
验算沉降量,是针对单层排架结构柱基、体形简单的高层建筑及高耸结构基础;
验算沉降差,是针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框架结构、砌体墙填充的边排柱)的相邻柱基; 验算倾斜,是针对高耸结构基础及多、高层建筑物的整体倾斜; 验算局部倾斜,是针对砌体承重结构基础。 9.某墙下条形基础每延米荷载
Fk=180kN/m,基础埋深d=1.1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44.5kPa,墙体宽380mm,采用厚450mm的灰土基础,试确定基础底面宽度b及墙体大放脚底宽b'。
解:
⑴ 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修正系数d=1.1,地基土平均重度m=18kN/m3) 设基础宽b<3m 由式(3-4) fa = fak +dm (d-0.5) = 144.5 + 1.1×18 (1.1 - 0.5) = 156.38(kPa) 20060×63806060120120大放脚110060450120b'3∶7灰土b⑵ 求灰土基础底面宽度b。 (基础及填土的平均重度m=20kN/m3) 按式(3-7)bFk1801.34(m) 为便于施工,取b =1.5m。
famd156.38201.1按式(3-6),基底压力pk = (Fk + Gk) / b = (180 + 20×1.5×1.1) /1.5= 142 (kPa)
pk<fa ,满足式(3-5)要求。
⑶ 求墙体大放脚底宽b'。
如图所示,墙体大放脚设6级台阶,台阶总高度为 (120+60)×3 = 540mm
借鉴表4-1中砖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为1/1.5。 即
11.按筏形基础上部不同承重构件及筏形基础竖直剖面形状对筏形基础进行分类。 上部承重构件分别为柱或墙体时,则筏形基础分为柱下筏形基础或墙下筏形基础;
按筏形基础的竖直剖面形状,可分为平板式筏形基础(适于荷载不太大,柱距不大且均匀的情况)及肋梁式筏形基础(适于柱距较大,各柱荷载大且不均匀的情况)。
(b380)/5401/1.522b(540380)21100(mm) 1.5212. 简述筏形基础的特点。
筏形基础(或称筏板基础)是整体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当上部结构的荷
载较大,地基土的承载力较低,采用一般浅基础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基础扩大成钢筋混凝土大板以支承整个建筑物结构,形成筏形基础。筏形基础不仅能减少地基土的单位面积压力,适应地基承载力,还增强了基础的整体刚度,调整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所以在多层及高层建筑中被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