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哲章节总结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哲章节总结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来源:九壹网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概念: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人)与客体(对象)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工具)发生相互作用。 主体与客体关系:根本上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放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相互作用:1确立实践的目的和实践方案。2实践主体按照实践方案实际的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3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作用表现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检验。意识依赖于实践,离开时间的认识是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实践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行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1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引入了实践的观点,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其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产生反应与被反映之间

的关系。

反映的特点:1摹写性2创造性。 人不仅能反映现象,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在,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能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三、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理性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 理性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辩证联系:1理性依赖于感性,理性需以感性为基础。2感性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3感性和理性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在实践中产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过度,也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 二者过度的条件: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同时要重视非理性因素(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等意识形式)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同起作用的结果。非理性因素对人的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的作用。

(二)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理论对实践的依赖:1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2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理论向实践额飞跃的条件:1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2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3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螺旋形的曲折上升运动,形式上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内容上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的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造成繁复和无限的原因: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是一次性完成的。2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一)客观性: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二)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问题的辩证法)绝对性:具有绝对性真理,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相对性:具有相对性真理,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二者辩证统一: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辩证转化。真理是发展的。

(三)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根本区别: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对立又统一:1是对立的2相互联系3真理的发展史通过谬误的斗争来实现。4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告诉我们: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

念,随时为真理献身。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他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确定性即绝对性,离开了实践,就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2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检验的条件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征

价值的特征:1客观性(1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2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3满足人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2主体性(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着主体性的内容)3社会历史性4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特点: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三)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1成功的实践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具有价值。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第三节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认识论的本质规定)

一、一切从实际中出发(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做到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2重视理论创新,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一条重要政治经验3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是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