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张端明等:钛酸铋基铁电薄膜研究进展 钛酸铋基铁电薄膜研究进展 张端明 ,杨 斌h。,魏 念 ,李智华 ,郑朝丹 ,吴云翼 , 郭冬云 ,王龙海 ,杨卫明 ,王耘波 ,高俊雄 ,于 军 (1.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湖北武汉430074;2.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和技术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钛酸铋基铁电薄膜具有优良的铁电、介电性 能,在非挥发性存储器件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 文分别从制备工艺、掺杂改性、疲劳特性的研究等方面 接近正交晶系,故晶格参数可用赝正交晶系来描述:a 一0.5450,6===0.5406,C=3.2832nm ]。BIT的自发极 化沿a轴方向和c轴方向的分量分别为5O和4uc/ cm2[ 。 综述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讨论。 l949年,Bent Aurivillius测定了BIT的晶体结 关键词: 钛酸铋;铁电薄膜;制备工艺;掺杂改性;疲劳 中图分类号:TM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31(2006)03—0351一O4 构,但由于制备工艺的等原因,BIT一直没有引起 人们的重视。1999年,据Nature报道L1],B.H.Park 等人首先使用PLD方法,在较低的650℃条件下制得 1 引 言 在新一代非挥发性铁电随机存储器中,使用最多 的铁电薄膜材料是Pb(Zr ̄Ti 一 )O (PZT)和Sr— Bi。Taz0 (SBT),但前者污染环境且抗疲劳特性不 了掺La的BIT薄膜(BLT),其剩余极化值P 达到16  ̄20uC/cm ,且具备良好的抗疲劳特性,由此,BIT基 铁电薄膜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重点讨论相 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佳,后者制备温度过高(750 ̄850℃),剩余极化较小(4 ~2薄膜材料的制备 2.1 a轴方向外延薄膜的制备 高密度存储器件要求薄膜功能具有高度的稳定 性[5],所以近年来可定向生长的,功能稳定性高的外延 16#C/cm。)[1],阻碍了铁电存储器的商品化进程。 Bi Ti。O。:(BIT)为铋层状钙钛矿结构,如图1所 示 扪 0 @ @ Bi(2) 薄膜的制备是大家研究的焦点,这就要尽量选择和薄 膜样品的晶格较为匹配的衬底材料L6]。 BIT的自发极化主要沿a轴方向,为了得到较大 的剩余极化,制备 轴方向的外延薄膜是关键L7]。T. Watanabe等人[8]指出,如图2所示 ],钛型结构的导 体氧化物,如TiO 、IrO 等,其[1OT3和EOLO3方向上的 Bi(1) 氧离子间距约为o.54nm,与BIT的a轴晶格参数近 似。他们使用MOCVD方法,分别在TiO2/(101) TiO2、RuO2/(012)A12O。、IrO2/(110)A12O 上成功的 Bi(1) 制备了“取向的BIT薄膜,其剩余极化>20#C/cm 。 Hirofumi Matsuda等人 用CSD方法在Ir(1 1 1)/Ti/ Si0:/si上生长了 轴取向的掺Pr( ;;=0.3)的BIT薄 膜,其剩余极化高达2P 一92#C/cm。,外延生长的关键 Bi(2) @ 图1 BIT的晶体结构 Fig l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BIT 正是在Ir层的表面又形成了一层IrO:。 2.2择优取向的多晶薄膜的制备 般条件下制得的薄膜都是多晶薄膜,剩余极化 与其取向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近年来有关择优取向 一居里温度Tc=675℃,低于 晶体的对称性属单 斜晶系点群m,高于 属于四角晶系顺电相4/mmm。 其铁电一顺电相变属一级相变,由于单斜相的单胞十分 的多晶薄膜的制备研究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多晶薄膜的取向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首先,对于 BIT,由于c轴力向的核在薄膜和衬底界面处的界面能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2022.90407023)l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资助项目(20045006071—41) 收到初稿日期:2005—07—04 收到修改稿日期:2005一i0—08 通讯作者:杨斌 作者简介:张端明(1941一),男,湖北黄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复合铁电纳料材料、PLD动力学机理、分形多孔材 料及混合颗粒流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52 助 能 财 抖 2006年第3期(37)卷 较低,它们的成核势垒也较低,故BIT薄膜易于沿c轴 方向生长 。 0.54nm.. 方法似乎更好。他们使用sol—gel方法制得的BLT薄 膜的剩余极化为2P 一708C/cm ,而使用PLD方法、 MOCVD方法制得的薄膜的值分别为24~31.9和约 16/ ̄C/cm 。 ; i七_ 缓冲层对于薄膜性能的影响很大。Rokuta等 人 ¨ 在si基底上以SiON作为缓冲层,起到了降低薄 膜漏电流的作用。Jiwei Zhai等人[。]以LaNiO3作为 缓冲层,在Pt/Ti/SiO2/si上生长了BLT薄膜,结果 — i÷一O.45nm 发现,制得的薄膜晶粒更大,矫顽场更小,抗疲劳特性 更强。而Higuchi等人[1 ]则使用TiO2作为Pt/Ti/ 【100][010]BIT//[1O1]TiO= ●Bj eTi o O SiO。/si基底的缓冲层,得到的薄膜具有高度的口轴取 向,薄膜和衬底之间的界面光滑,并发现薄膜的性能和 BIT与TiO 的厚度比有关。 2.4制备温度的降低 图2 TiO2与BIT晶格匹配示意图 Fig 2 Schematic diagrams of supposed lattice matc— hing image 在制备BIT薄膜时,使用BizO。模板层或表面活 性剂也可以促进薄膜的c轴择优生长,但两者机理不 同。J.S.Kim等人 ]指出,使用Bi2O。模板层,只是 为了降低薄膜的制备温度,人们也进行了一些有 意义的尝试。Fang Hou[1I]等人发现,使用sol—gel方 法,在N 环境下制得了掺Nd的BIT薄膜,晶化温度 促进薄膜从界面处沿c轴方向择优生长。而在制备过 程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如C 。H N(CH )。Br等),将提 为650℃,而在O2和空气环境下分别为710和730℃。 Jong Kuk KimE ]等人在制备BIT薄膜时使用非电离 的pluronic P123作为表面活性剂,有效地降低了薄膜 的制备温度。Kazumi Kato等人[16]在制备BIT时加 入了SiO2,使晶化温度降低至550℃。 供一个孔隙通道(pore channels)的结构,这些孔隙可 以作为新核成核的位置,所成新核会促使薄膜沿c轴 方向择优生长。如果表面活性剂是在HC1溶液中加 入的,更是会抑制其它方向晶粒的生长,得到的薄膜完 全沿c轴取向。 3掺杂改性 人们对BIT薄膜的A位的Bi和B位的Ti进行 Fang Hou等人[“]在使用sol—gel方法制备掺Nd 的BIT薄膜时发现,薄膜在N 气氛下结晶时,晶粒呈 扁平的碟状,c轴取向度高,而在Oz气氛下,晶粒呈杆 状,为随机取向。 当然,影响薄膜择优生长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衬底 表面的缺陷等[。],兹不赘述。 2.3制备条件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每种制备方法都有优缺点,从获得大的剩余极化 的角度来看,Ji Cheul Bae等人[1。]的研究表明,sol—gel 了多种掺杂研究。掺杂后的薄膜性能在剩余极化、抗 疲劳特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根据掺杂对于离子半径、居里温度稳定(Tc> 400℃)、易于生成稳定的钙钛矿结构的要求,可以在 BIT的A位进行掺杂的稀土元素有La、Nd、Pr、Sm、 Eu和Gd[1利,相关的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而在B 位,常常进行高价的施主离子掺杂,如Nb、V、W等。 E.K.Choi等人[1。 系统的研究了这一问题,结果如表2 所示 8l。 表1 不同A位掺杂的BIT薄膜的性能 Table 1 Summary of the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A—site—ion-doped BIT thin films 掺杂元素 La 掺杂量 O.75 薄膜取向 随机 2P。( ̄C/cm ) 24 2Eo(kV/cm) t00 抗疲劳反转次数 数据来源 3×1O 0 [13 C Nd O.85 随机 103 63.6 190 260 6.5×l0 。 3×10’ [17] [11] (104) O.3 Pr O.85 0.9 Eu 0.75 40 92 40 60 6O.99 100 100 —— 104 15O 10。 [19] [2O] n C 随机 随机 4.5×1O 。 [21] [22] 5×1O [23] Sm Gd O.85 O.6 C 随机 49 49.6 113 249 4.5×1O 。 1.45×1O 。 [24] [2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张端明等:钛酸铋基铁电薄膜研究进展 表2不同B位掺杂的BIT薄膜的性能 Table 2 Summary of the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B_。site。_ -膜的相应的值分别为20 ̄C/cm 和90kV/cm。我们认 为,这可能是由于B位的低浓度掺杂,会形成高价阳离 ion—doped BIT thin films 2P (理论) 2P (实测) 子和V 的缺陷偶极子,它们的迁移率很低,在其周围 会产生一个随机场,从而降低了铁电体的长程有序性, (/ ̄C/cm。) 11.1 11.9 14.3 掺杂元素 c轴取向度 (——  ̄C/cm ) 8.6 l1.3 14.7 0.98 0.84 0.65 降低了新畴成核的激活势垒。 A位掺杂和B位掺杂对于薄膜微观形貌的影响有 两点需要说明:(1)是都抑制薄膜的生长;(2)是如表2 所示,两者对于薄膜晶粒的取向影响不同,其机理可参 V W Nb 0.29 21.5 22.9 见文献[18]。 A、B位同时掺杂具有使薄膜剩余极化增大,抗疲 向度高,剩余极化却很小(4~8 ̄C/cm )L1]。以上的研 BIT的自发极化很大,但由于制得的薄膜c轴取 究表明,A位、B位的掺杂均可提高剩余极化的值,但 它们的作用机理不完全相同,且A位掺杂的效果更明 显。对于A位稀土元素的掺杂,Uong Chon等人Ll 认 为,掺杂会使铋氧层中间的3个氧八面体中,上下两个 氧八面体的Ti2的位置具有高度不对称的双势阱,导 致自发极化沿c轴方向偏转增大,从而使BIT薄膜的c 轴方向的剩余极化增大,如图3所示[】 。而对于B位 掺杂来说,剩余极化的增大主要是由于薄膜的c轴取 向度减小的缘故,与掺杂离子本身的属性无关[1 。另 外,A位、B位掺杂都增强薄膜的抗疲劳特性,可能是 薄膜中V6’数量减少的结果,A位掺杂是取代了易挥 发的Bi,从而减少了V3’;而B位的高价掺杂则是由 于电中性条件而导致V6‘的减少。 .1’娩 Til 图3 (a)BNT的晶体结构,(b)Ti离子位置在b-c平 面的投影,(c)Ti2位置的极化矢量在b-c平面的 投影 Fig 3(a)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BNT(b)the refined result of Til and Ti2 sites projected on the b-c plane(c)the polarization vector of the Ti2 site projected on the b-c plane 与A位掺杂不同的是,B位掺杂在提高剩余极化 的同时,还能降低矫顽场。如Jong Kuk Kim等人[ ] 使用sol—gel方法制得的BIT薄膜的剩余极化和矫顽 场分别是12gC/cmz和110kV/cm,而掺w的BIT薄 劳性增强,同时矫顽场减小的优良效果。如Li Wel等 人 用CSD方法同时掺人Nd和w,在(1l1)Pt/Ti/ SiO /Si基底上制备出了多晶BNTW薄膜,其剩余极 化和矫顽场分别为59.27gC/cm。、203.2kV/cm(掺钨 量为0.04)。但有3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1) 是虽然A位、B位单独掺杂都会减小薄膜的晶粒尺寸, 但同时掺杂时,B位的掺杂对于晶粒尺寸的影响不大, 对薄膜的表面粗糙程度却有很大影响;(2)是当B位w 的掺杂量<o.04时,会增大薄膜的剩余极化,但超过 0.04时,效果会相反。这是由于B位的高价掺杂,一 方面会使薄膜C轴取向度降低,P 增大;另一方面,导 致V 的出现,晶胞的完整性降低,P 减小,这两者形 成竞争机制。当掺杂量>0.04时,后一种效应占主导 地位,Pr减小;(3)是B位w掺杂可导致矫顽场的减 小,但当掺杂量达到0.04时也将停止,原因也是晶胞 的不完整L2 。 4 BIT基铁电薄膜疲劳特性的研究 关于BIT基铁电薄膜材料的疲劳机制的研究成果 如下 J.F.Scott等人[28]认为(Bi2O2)。+层有净电荷,它 们在晶格中的位置可以自我调节以补偿薄膜中存在的 空间电荷。但这显然不能解释Pt/BIT/Pt电容器出现 的疲劳现象。根据Pt/PZT/Pt电容器的V6‘导致的 畴壁钉扎模型,人们又提出了两种抗疲劳机制,一是钙 钛矿结构中的氧的稳定性模型L1]。B.H.Park等人【】 认为,在BLT薄膜中,正是由于易挥发的A位的Bi被 化学稳定性强的La取代后,钙钛矿结构中的V6‘减 少,才导致了抗疲劳特性的增强。但这其中存在两点 疑问:(1)掺La量为0.75的BLT中,钙钛矿结构单元 是(Bi . La。. Ti。O 。) ,含有易挥发的Bi,却已呈现 抗疲劳特性[。。 ;其次,Jung—Kun Lee等人[3o]通过实验 发现,对于BLT薄膜,当掺La量达到0.25时,薄膜中 组成元素的化学稳定性已经达到了饱和,而BLT薄膜 只是当掺La量达到0.75时才出现抗疲劳特性,而此 时薄膜内部应力正好达到最小,所以他们认为薄膜内 的应力也是影响其疲劳特性的因素;(2)是畴壁钉扎速 度和畴壁解钉扎速度的关系模型口卜州,但还有必要近 一步研究疲劳特性和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这是由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54 助 锨 尊孝 斟 2006年第3期(37)卷 畴壁钉扎会导致畴密度和介电常数的增高L3 。总之, M.w.Chu等人L2钉认为畴壁钉扎在BIT基铁电薄膜 的疲劳过程中并不占主导地位。 根据Pt/PZT/Pt电容器的疲劳源于电极薄膜界 能、缺陷、晶格匹配程度、热膨胀系数差异等影响着薄 膜材料的生长,所以电极材料对于薄膜的性能有着很 大的影响。但现有的研究中,对于电极材料的制备、薄 膜电极界面性质的讨论并不多见,相关领域的探索是 今后应予以重视的。 参考文献: 面的反向畴核的生长被抑制的模型。Y.Ding等人口阳 认为,在BLT薄膜中,存在一种类似于SBT中的反向 界面APBs(antiphase boundaries),在极化反转的过程 Park B H,Kang B S,Bu S D,et a1.[J1.Nature(Lon- 中,APBs能提供额外的极化畴的核,而不像PZT那样 [13don),1999,401:682. 仅仅依赖于电极的表面,这样,就能避免由于电极表面 [23 Hiroshi I,Masaru M.Kubo T.[J1.J Appl Phys。2001, 的极化畴核被抑制而发生疲劳。 通过对薄膜内缺陷结构的原子尺度特性的研究, 有人认为,薄膜晶体的表面形貌会产生一个特殊的电 极一薄膜界面,从而直接影响薄膜材料的疲劳特性。M. W.Chu等人[ 。]的研究结果是:Bi和Pt之间有着较强 的相互作用,会在电极一薄膜界面产生Bi—Pt合金,导致 V6。的积聚。高温退火后,Pt会进入薄膜内形成杂质 缺陷,与 6。结合形成缺陷偶极子。在Pt—BIT表面, 这些缺陷偶极子将钉扎周围极化子,从而导致疲劳。 而在BLT的表面,由于交替呈现(Bi,La)BiO3和(Bi, La)Ti0。缺陷层,它们会阻止Pt向薄膜内扩散,阻止 缺陷偶极子的产生,从而使得BLT呈现抗疲劳特性。 5 结 语 综上所述,目前已对BIT基铁电薄膜从制备工艺、 掺杂、疲劳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有的成果 是非常丰富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人们继续关注 的领域: (1) 降低薄膜材料的矫顽场。如表1所示,剩余 极化的提高同时带来了矫顽场的增大,几乎所有的材 料的矫顽场都在100kV/cm以上,这显然不符合要求。 已有的研究表明,要在保证剩余极化增大的同时降低 矫顽场,对材料进行B位的掺杂是可行的,但这个降低 的程度显然还达不到实用的要求,所以,如何通过新的 途径进一步降低薄膜的矫顽场是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 课题; (2)对薄膜材料的极化反转过程进行更加深入 的研究。极化反转过程一般包括3个步骤:新畴成核、 新畴的生长以及新畴的合并[3 ,它与薄膜材料的疲劳 特性、矫顽场及畴结构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 畴结构的研究是关键。现在,已有人对电畴取向、畴壁 等在外界影响(如电场、应力等)下的变化进行了实验 研究[2 。但相关工作还需要倾注更大的精力; (3)有关薄膜的介电击穿现象的研究。铁电薄 膜的击穿过程至今仍未被人完全理解[38],而这对于薄 膜器件的使用寿命及操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 以,在现有的漏电流的讨论的基础上,弄清薄膜在不同 的击穿时段的机理是一个潜在的研究方向; (4) 电极材料的选择和制备。由于铁电薄膜器 件是一种典型的异质结结构,薄膜和电极之间的界面 90:4089. [3]Cummins S E.Cross L E.[J1.Appl Phys Lett,1967, 10:14. E4]Matsude H,Sachiko I。Takashi I.[J].Appl Phys Lett, 2003。83:5023. [53 Zhang S T。Zhang X J。Cheng H W,et a1.[J].Appl Phys Lett,2003,83:4378. [63唐伟忠.薄膜材料制备原理、技术及应用[M].北京:冶金 工业出版社.1999. [73 Ramesh R,Schlom D G.[J].Science,2002,296:1975. [8] Watanabe T,Funakubo H,Saito K。et a1.[J].Appl Phys Lett,2002,81:1660. [93 Zhai J W,Shen B,Yao X,et a1.[J].J Crys Gro,2004, 267:11O. [1O]Kim J’S,KimS S,Kim J K,[J].Jpn J Appl Phys,2003, 42:6486. [11]Hou F,Shen M R,Cao W W,[J].Thin Solid Films, 2005,471:35. [12] Bae J C,Kim S S,Choi E K,et a1.[J].Thin Solid Films,2005,472:90. [133 Rokuka E.Hotta Y,Choi J H,et a1.[J].Jpn J Appl Phys Part 1,2001,40:5564. [14]Higuchi T,Makoto N,Yuji H,et a1.[J].Jpn J Appl Phys Part 1,2004,43:6585. [153 Kim J K.Kim S S,Kim J H,[J].Journal of Material Research,2003.18:1884. [16] Kato K。Hiroshi I,[J].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3,248:41. [17]Chon U,Jang H M,Kim M G,et a1.[J].Phys Rev Lett,2002,89:87601. [18]Choi E K.Kim S S,Kim J K,et a1.[J].Jpn Appl Phys, 2004,43:237. [29]Garg A,Barbr z H,Bawber M,et a1.[J].Appl Phys Lett,2003,83:2414。 [2o] Matsuda H,ho S,Lijima T,[J].Appl Phys Lett, 2003,83:5023. [213 Chon U,Shim J S.Jang H M.[J].J Appl Phys,2003, 93:4769. [22]hen M,Liu z L.Wang Y,et a1.[J].Solid State Corn— munications,2004,130:735. [233 Lim K T,Kim K T,Kim D P,et a1.[C].South Koreal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lasma Science。2003. (下转第357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张高明等:左手材料薄板波导中的传导模 357 图5(a)属于3.2情形(4)中的对称模;图5(b)属 于情形(4)中的反对称模;图5(d)属于情形(1)中的反 共存的现象,而右手材料薄板波导中不存在慢波模。 参考文献: [1]Veselago V G.[J].SOv Phys Usp,1968,10(4);509— 514. 对称模(没有色散关系);图5(c)属于情形(1)中的对 称模(同一个y一(2 L)/(f7c)对应两个不同的x一 2Lh/ ̄,即双模式共存);图5(e)属于情形(2)中的对称 模(没有色散关系);图5(f)属于情形(2)中的反对称 模;图5(g)属于情形(3)中的对称模;图5(h)属于情 形(3)中的反对称模。 [21 Shelby R A,Smith D R.Schutz S.[J].Science,2001, 292:77—79. [33 Smith D R.Padilla W J,Vier D C,et a1.[J].Phys Rev Lett,2000,84:4184—4187. [4]Vala ̄u P M,Walser R M,Valanju A P.[J].Phys Rev 5 结 语 本文基于左手材料薄板波导中传导模的色散方 程,分析并数值计算了波导材料和包敷材料参数取值 范围和波导中传导模存在与否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左 Lett.2002,88(10):187401(1)一187401(4). [5]Parazzoli C G,Greegor R B,Li K,et a1.[J]_Phys Rev Lett,2003,90(1O):107401(1)一107401(1). [6]翦知渐,彭景翠,张高明,等.[J].湖南大学学报,2004,31 (2):10i-105. 手材料薄板波导中传导模的一些独特性质,如左手材 料薄板波导的对称快波模存在一个截止频率,而右手 材料薄板波导的对称模不存在截止频率;左手材料薄 板波导中存在慢波模,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双模式 [7]Shadrivov I V,Sukhorukov A A.Kivshar Y S.[J].Phys Rev E.2003,67:057602(1)一057602(4). [83 Sakoda K.Optical Properties of Photonie Crystals[M]. Berlin:Springer,200i.177-181. Guided modes in left-handed materials(LHM)slab waveguides ZHANG Gao—uirng,PENG Jin-cui,XU Yu—feng,JIAN Zhi—jian (Department of Applied Physics,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rived the dispersion equations for the guided modes in left—handed materials(LHM)slab waveguides,and obtain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xisting guided modes and the parameter values of the core materials(LHM)and the cladding materials.Numerical examples proved these relationships. Key words:slab waveguides;left—handed materials(LHM);guided modes;dispersion equations (上接第354页) [24] Uong Chong,Kim K B,Jang H M.et a1.[J].Appl Phys Lett,2001,19:3137. [311 Dimos D,Shareef H N A,Warren W L,et a1.[J1.J Appl Phys。1996,80:1682. [323 Shareef H N A,Dimos D,Boyle T J,et a1.[J].Appl Phys Lett,1996,68:690. [253 Kim S S,Bae J C,Kim W J.[J].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2005,274:394. [333 Wu D,Li Ai D,Zhu T.et a1.[J].Appl Phys Lett。 2000,76:2208. [263 Kim J K。Song T K,Kim S S,et a1.[J].Materials Let- ters,2004,57l964. [34]Wu D,Li Ai D,Zhu T,et a1.[J].J Appl Phys.2000, 88:5941. [27]Li W,Yin Y,Su D,Zhu J S.[J1.J Appl Phys,2005, 97}84102. [35]Tagantsev A K,Stolichnov I,Colla E L。et a1.[J1.J Appl Phys,2001,90:1387. [28]de Araujo C A P。Cuchiaro J D,McMillan L D,et a1. [J].Nature(London),1995,374:627. [29]Chu M W,Ganne M。Caldes M T,et a1.[J1.Physics Review B,2003,68;014102. [36]Ding Y,Liu J S,Qin H X,et a1.[J].Appl Phys Lett, 2001,78:4175. [3O]Lee J K,Kim C H,Suh H S。et a1.[J] Appl Phys Lett。2002,8O l 3593. [37]钟维烈.铁电体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 [381 Scott J F.铁电存储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9. Progress in studies 0n BIT-based ferroelectrie thin fiIms ZHANG Duan—ming ,YANG Bin ”,WEI NJanl,LI Zhi—hua , ZHENG Chao—dan ,WU Yun—yi ”,GUO Dong—yun ,WANG Long—hal ,YANG Wei—rning , WANG Yun-bo ,GAO Jun—xiong ,YU Jun (1.Department of Physics,H 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8L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2.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Science 8L Technology, H 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BIT-based ferroelectric thin films have excellent ferroele ̄tric/dielectric properties and promising appli— cation prospect in 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In this article,the effects of doping and preparation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thin films and the fatigue property researches are summarized.Furthermore,we discuss several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es based on the acquired research results. Key words:Bi3 Ti4 Ol2(BIT);ferroelectric thin film;preparation;doping;fati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