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小毛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语言知识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 (2).学习积累词语。 (二).技能目标:
正确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巩固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词语。 (二).教学难点:
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
道理。 【教学分析】:
《小毛虫》是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们写的寓言故事。一条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要想羽化成美丽的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心竭力地“工作”,时刻牢记自己该做的是什么事情,尽心竭力地把它做好,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有信心,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生在经过了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积累的词语不够丰富,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还需要着重培养,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会读。
整个 抽丝 纺织 编织 怎样 布满 消失 2、说话练习。
(1)、这个可怜的小毛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毛虫费了________________,才挪动了_______。 二、自主学习课文3、4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根据导学案的提示思考下面问题: (1).你能把句子读正确吗? (2).小毛虫懂得了什么?
(3).小毛虫,它眼前最要紧的是要干什么? (4).小毛虫是怎样工作的呢?
(5)、讨论:你觉得这是一条_________小毛虫。 (6).教师小结。
三、学习课文5至7自然段。 (1).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自然段。
(2).用直线画出小毛虫变成蝴蝶的句子,再读一读。
(3)练习:“万事万物都有_______!”小毛虫也是按____的发展规律,由_____变成_____,最后从_____里_____出来变成______。 (4)、教师小结。 四、交流探究,感受道理。
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学习后懂得的道理。
2.教师总结:小毛虫要想羽化成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心竭力地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事的道理。 五.训练检测。 1、我会填。
生机____ ____竭力 _____隔绝 笨___笨____ ______斑斓 2、我会选。
小毛虫懂得了什么道理? A.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B.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小毛虫在看到周围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它懂得_____;在与世隔绝的茧屋里,它懂得了______! 六、作业。 我会按课文填空。
(1)大大小小的昆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处________。
(2).尽管如此,它并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任何人。 (3).它______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_____一般,从叶子上__________。
(4).它飞啊飞,渐渐地_____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板书设计:
22.小毛虫 不悲观 不失望
(笨手苯脚)小毛虫-------茧---------蝴蝶(灵巧)
(尽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