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自主学习,精讲精练,提高线上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线上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2020年2月开始,为了做到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停课不停学,响应教育部号召,各地纷纷开展形式不同的线上教学。随着教育部、教育厅要求的变化,我县“停课不停学”工作也经历了几个阶段。教体局、教研室广泛征集广大教师、学生、家长意见,组织了两轮调研,召开了两次推进会,由最初关注线上教学教什么,教师如何做在线直播,逐渐掌握技能,适应新的教学,进而转变到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实效性,提高线上教学质量上。
通过深度调研,发现近期老师们虽然已经适应了线上教学,但是直播课堂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如“一多三少”,即教师讲解多,学生自主学习少,探究活动少,互动交流少,课堂上缺乏生生、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再加上居家环境学习氛围不浓,缺乏学习同伴的相互影响,缺乏老师的言传身教,时间久了,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松懈、注意力难以集中、主动性下降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提高线上教学实效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下面,我结合线上教学与常态教学的异同,从备课、课堂教学、教研三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实效性。
一、教师精心备课,紧扣重难点,定好切入点。
线上教学备课与常态教学备课相比,主要存在着以下困难:1、缺乏面对面的同伴研讨;2、师生双边活动受时空;3、情境创设,氛围营造缺乏现场感,教具、学具使用受;4、学生注意力难以
集中,学习兴趣需要不断激发。5、无法即时了解学生状态和真实水平。根据以上困难,我觉得教师线上教学备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定位上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借助线上研讨,抓准教学重难点,并且要把教学目标进行浓缩、聚焦。依据学生学情,定好每节课的切入点。把每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易错点、注意点有机融合在教案中。
2、教学内容选取上力求少而精,适度放缓教学进度,一节课瞄准一个目标。一节课解决一、两个问题。要指向教学内容的核心,从基础、综合、拓展三个层次精心编写练习题,做好效果检测。稳扎稳打,稳步进阶。
3、过程设计上关注“教”和“学”双边活动。线上教学虽然眼前无学生,但要做到心中有学生。研究学生,备精教案,备精学案,备好教学预案。
着力预设好学生和教师的方法问题。预设好哪些内容由学生自主思考、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来完成,采取什么策略方法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预设好教师将重点讲解、点拨、补充拓展哪些内容和环节,采取什么方法、策略和手段。
4、学习准备方面,先学后教。备好课前预习的内容、要求和目标,指导学生落实预习,让学生带着思想与疑问进课堂,有目的听课。
5、教学资源利用要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网络上优质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当“拿来主义”。但是不能让现成资源、课件牵着自己走,必须经过“搜集----分类---筛选----整合-----创新-----
调序”,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让资源顺着自己的设计思路,变得简洁易操作,能和自己的教学环节完美结合。最终让精品资源与教师备课、学生上课三者有机结合,达到提高线上教学质量的目标。
6、教学准备方面,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提前调试设备,试讲5分钟,试播ppt,调试麦音量。板书除了动画演示外,也可以在小黑板或纸张上进行,展示解题思路、书写算式、示范汉字书写等,简单易行。提早准备好教具,很快进入教学状态。
二、优化课堂结构,加强互动,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开课前清查人数,进行温馨提示,增强仪式感和严肃性。教师亲切和蔼,让学生见屏如面。
2、教学理念上仍要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合理调整教与学的时间比例,做到精讲精练。低年级要有趣味性和直观性、生动性,不断激发学生兴趣。
3、增强互动性。利用连麦、视频连接、语音留言、讨论面板等功能,让学生提问、朗读、讨论,参与有深度,特别对学困生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抓好课后的答疑解惑和作业批阅。课后作业布置少而精,批阅讲评以激励为主,做好错题收集、笔记检查、思维导图构建等,针对学生的共性疑难答疑解惑。
5、定期开展“线上教学”主题研讨,研究线上教学与平时常态教学的异同,聚焦提高实效性,研究线上教学规律,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课后做好跟踪随访,不断改进。
课后通过电话、微信、入户走访,多倾听学生心声,多了解家长意见,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