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32卷第l2期 Vol_32 No.12 2016 包头医学院学报 125 Journ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梁妃珠,黄洪霞 (湛江市徐闻县妇幼保健院,广东湛江524100)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疗效,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 =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 院天数(7.16±2.11)d短于对照组(11.31±3.42)d,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65.0%(P<0.05)。结论:优质护理 模式对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善效果明显,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脑梗死;优质护理;影响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脑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其致死、 致残率均较高,其发病机制是脑供血障碍引起椎基底动 脉系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造成动脉管腔狭窄,闭 塞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进而出现梗死 。急 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为 主,但绝大多数患者体弱多病,且同时患有多种其他疾 病,在梗塞区短时间扩大的同时会产生多种并发症 。 者,防止血压急剧上升,坐起时需在床上停留半分钟,之 后坐起,防止脑缺血的发生。 1.3观察指标(1)临床护理疗效评价:各项生理功能 完全恢复,生活基本自理为显效;生理功能明显恢复,可 进行简单的自主活动为有效;患者的生理功能及病情变 化均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 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 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 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 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脑梗死患者老年人所占比例较高,且身体机能衰退。因 此,改善脑缺血,防止血栓形成以及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 死患者至关重要。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160例于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在 我院治疗的老年梗塞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 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46例、 女性34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4.2岁,房颤 33例、局部血栓47例;对照组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 龄61~85岁、平均年龄77.9岁,房颤29例、局部血栓 5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 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1.2护理办法对照组接受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并发 症护理、安全护理等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措施。 (1)药物治疗护理:护士应按时发药,待患者服药咽下后 方可离开,保证按时,按量给药,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持续 2.2两组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住院天 数为(7.16±2.11)d,对照组住院天数为(11.31± 3.42)d,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 组满意度为100.0%(80/80),对照组满意度为65.0% (52/80),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用药的重要性;(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 沟通,帮助其建立较佳的情绪,消除患者不安、紧张、焦虑 及恐惧等多种不良心理情绪,积极配合医生治疗;(3)正 确体位护理:及时告知患者应以尽可能减少患肢被压为 脑梗死主要是指因患者脑缺血缺氧而导致血流动力 学发生变化的疾病。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其中以老年人为主。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程较长,治愈 率较差,并发症较多,如较易出现半身不遂,口齿不清,头 痛及吞咽障碍等。老年脑梗死患者在经过急性抢救期之 后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康复阶段,在这个阶段是否得到 妥善有效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 。因此,对老年 前提,选取自身感觉较舒适体位,以免导致患者的患肢受 压,或出现损伤情况;(4)患肢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实 际出发,根据其需要,适量对患肢加以锻炼;(5)饮食及 作息护理:告知患者保持营养均衡,食用清淡的食物,保 护肠胃,并戒烟戒酒。告知患者多加休息,需要使用药物 助眠的患者应控制在睡前0.5 h~1 h,夜间严禁刺激患 126 包头医学院学报 V01.32 No.12 2016 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其科学合理的护 效的改善效果明显,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 用。 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优质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常规护 理的基础上以病患为中心,实施更细致、更全面的护理, 更好的为病患服务要通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 参考文献 [1] 张海艳,代洪波.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 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4):89—90. [2] 张秋野.优质护理在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护 不断提高,优质护理的主要内容为:为病患营造舒适安全 的护理环境,帮助病患解决治疗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 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积极与病患交流沟通,消除病 患的心理压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老年脑梗死患 者来说,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使护理满意度也明显 增高,并且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 本研究中观察组显效率76.3%(61/80),总有效率 为98.8%;对照组显效率58.8%(47/80),总有效率为 76.3%,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天数(7.16±2.11)d短于对 照组(1 1.31±3.42)d,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 6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上述报道也是一 致的 。 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 (1):260—261. [3] 李娜.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5):156, 160. [4] 张秀荣.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J].北方药学,2014,11(7):182—183. [5] 孙欣,唐相.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4):531—533. (收稿日期:2016-09—1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疗 循证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颜时丽,凌星 (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江苏南通226300) [摘要] 目的:分析及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机械通气 治疗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 加用循证护理,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谵妄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的 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谵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 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ICU;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肺炎 ICU中收治的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大多数患者往 往需要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由于该治疗措施为有创治 疗,容易给患者带来不适,且治疗时常伴有并发症,给患 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给予患 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减 少并发症尤为重要。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l0月至 2015年9月我院ICU中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2例 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e Ⅱ,APACHEⅡ)评分(14.62±3.48)分;对照组中,男性 15例、女性11例,年龄(54.38±12.51)岁,APACHEⅡ评 分(14.84±4.12)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APACHE Ⅱ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患 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具体内容包括: (1)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护理经验,为患者制定 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2)护理计划:①肺部感染护理: 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气道的检测,观察患者肺部是否有 哕音,及时给予吸痰,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 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吸入;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 1.1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2例患 者,病例入选标准:(1)在ICU中治疗时间>48 h;(2)行 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8 h;(3)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 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患 者;(2)心肺复苏后昏迷、休克的患者。将52例患者随机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中,男性14例、女 性12例,年龄(53.14±11.47)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 度,每隔2 h进行1次翻身叩背;定时进行雾化吸人,以湿 化气道,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j。②压疮护理: 每隔2 h翻身1次,对患者的受压部位进行按摩,确保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