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六)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扫帚/ 名声扫地     处方/设身处地      兴奋/兴高采烈 B.空地/十室九空      宝藏/用舍行藏      丧礼/丧心病狂 C. 费解/ 跑马卖解     度量/度德量力       山阿/ 曲学阿世  D. 钥匙/北门锁钥      抹零/一笔抹杀       给以/目不暇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从“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B.田先生生气了,涨红了脸说道:“你们说的都是杯弓蛇影,纯属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实。”
C.互联网上激愤的言论不少,如果没有更多媒体的兴风作浪,一般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 D.NBA!全明星赛于2月16日拉开战幕,人们为了一睹奥尼尔、科比、姚明等明星的风采,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想必当天的菲尼克斯会因这一赛事十室九空。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①~②题。(5分)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①此实验的目的是(不超过20字)(2分)                                         ②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不超过20字)(3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分) 外表美只是一种花哨的东西,唯有内心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我们要提倡的美,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克洛德外表非常漂亮,表面上也是一个“好人”,却是蛇蝎心肠,内心非常丑陋,居然采用卑鄙下劣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一点罪恶感都没有。而伽西莫多                   。这两个人,外表和心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美与丑。
⑴《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法国作家         的著名小说《                   》。(2分) ⑵请在文中划线部分填上合适的文字,注意内容与上下文相接,语言风格要一致。(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渎,河南洛阳人也。渎之曾祖后唐天成中,以太子少傅致仕。祖延昭,殿中丞。父莹字正白,广顺进士,蒲帅张铎辟为记室,因家河中。使江南,坐受李从善赂遗,责授右赞善大夫,卒。  初,莹祷河祠而生渎,故名渎字河神,后改字长源。淳澹好古,博览经史。十六丁外艰,服阙,杜门不复仕进。家世多聚书画,颇有奇妙。王佑典河中,深加礼待,自是多闻于时。
1
往来中条山中,不亲产业,所居木石幽胜。谈唐室已来衣冠人物,历历可听。罕著文。前后州将皆厚遇之。王旦、李宗谔与之世旧,每劝其仕,渎皆不答。所乘马,尝为宗人借,憩于廛间。人有见者以语渎,渎即鬻之,其恶嚣如此。州闾化其俭德。  真宗祀汾阴,直史馆孙冕言其隐操,请加搜采,陈尧叟复荐之。命使召见,辞足疾不起。遣内侍劳问,令长吏岁时存抚。明年,又遣使存问,渎自陈世本儒墨习静避世之意。素嗜酒,人或勉之,答曰:“扶羸养疾,舍此莫可。从吾所好,以尽余年,不亦乐乎!”尝语诸子曰:“山水足以娱情,苟遇醉而卒,吾之愿也。吾将与尔永诀,尔辈当常在左右。”即设外寝,与诸子同处。一日,忽曰:“适有人至床下,诵诗云:„行到水穷处,未知天尽时。‟言讫不见,吾当逝矣。”亟取莹集七十编洎书画付诸子,促家人置酒。顷之,卒。时天禧三十年十二月三日也,年六十三。  四年春,诏曰:“故河中府处士李渎,惟蓬阁之司文,乃儒林之美秩。岂独旌于泉壤,亦足厚于民风。可特赠秘书省著作佐郎,赐其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县常加存恤,二税外蠲其差役。”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六》,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以太子少傅致仕              致仕:退休  B.王佑典河中                  典:主持,掌管  C.其恶嚣如此                  嚣:嚣张  D.二税外蠲其差役              蠲:免除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李渎“淳澹好古”的一组是(3分) (    )  ①杜门不复仕进   ②往来中条山中,不亲产业  ③渎即鬻之    ④直史馆孙冕言其隐操  ⑤辞足疾不起    ⑥素嗜酒  A.①④⑤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渎是宋时著名的处士,出身于书香门第,自父以上三代为官,这样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深有影响,他也因此深得官府的重视优待。  B.李渎的名字与他父亲的一次祭祀活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父亲在他十六岁那样不幸去世,守孝期满,李渎从此绝意于仕途。  C.李渎的住所环境优雅,有山有林,风景优美。他谈论唐以来的衣冠教化人物,一一清楚生动。可惜他很少写文章。  D.李渎去世前对几个儿子说有人在他床下念诗,并预言自己生命将尽,果然很快他就离世。他的去世很有文学色彩,但这段记载也有点迷信鬼神的意味。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江南,坐受李从善赂遗,责授右赞善大夫,卒。(3分)
                                                               (2)王旦、李宗谔与之世旧,每劝其仕,渎皆不答。(3分)
                                                             (3)山水足以娱情,苟遇醉而卒,吾之愿也。(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2
9.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请简析(2分)
                                                            (2)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分)
                                                                                                                                                        (3)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 (2)                  ,弃脂水也。(杜牧《阿房宫赋》) (3) 朝搴阰之木兰兮,                。(屈原《离骚》) ⑷ 定乎内外之分,               。(庄子《逍遥游》)
(5) 射者中,弈者胜,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8)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________________ ,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1—14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①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②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以及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③ 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
3
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④ 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⑤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
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⑥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11.说说文章第一节在文中所起的作用。(6分)
                                                                                                                                                                                                                                            12.根据文中内容,概括北方霜花在立春后的变化过程。(4分)
                                                                                                                                                   13.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文中画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6分)
                                                                                                                                                                                                                                            14.结合全文,谈谈如何理解“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4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                                   刘悦笛
①与其他学科相比,美学更需回归于生活世界来加以重构:这是由美学作为“感性学”的学科本性所决定的。这种美学新构的现实性要求还在于:在全球化的境遇里,人们正在经历审美泛化的质变,这包含着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滋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当代艺术摘掉了头上的光晕逐渐向日常生活靠近,这便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实际上,我们在面对艺术时,  一定意义上就是面对生活美学的,而在我们审美化观照生活的时候.  一定意义上也是依据于艺术的。这就是说,生活美学既认定美与日常生活所形成的连续性,又认为美具有非日常生活的另一面,尽管它们在摒弃主客两分思维模式方面是如出一辙的。
②追术溯源,在中国本土的丰富思想中.历来就有“生活美学化”与“美学生活化”的传统。在中国古典文化看来,美学与艺术、艺术与生活、美与生活、创造与欣赏、欣赏与批评,都
4
是内在融通的,从而构成了一种没有隔膜的亲密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古典美学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中国古典美学家的人生就是一-种“有情的人生”,他们往往能体悟到生活本身的美感,并能在适当地方上升到美学的高度。从庄子的“美的哲思”到明清的小说批评,那种生活见识与审美之思的融合,皆浸渍了中国传统原生的美学智慧。
③ 从“生活儒学”的角度来解读儒学,似乎更能回到原初的语境来言说问题,儒家美学的基石实际上就是生活践履之“礼”写生活常情之“情”及其统一,从来源上说.这种基本规定一方面直接来自中国古人自身的本性的规定: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来说,情更是与“巫史传统”息息相关的,或者说情是间接来自这种独特传统的。在原始儒家时代,礼乐相济无疑是儒家美学的主导理念,然而随着乐的衰微,这种统一便被转化为札与情的合,而乐对于人而言的内在规定就在于“性感于物而生情”之情。对于作为感性学的儒家美学而言.情较之礼才是更为根本的,或者说,儒家美学最终就是以情为本的。所以,从生活美学与“情之本体”的角度来重思儒家美学的基本定位问题,无疑是一种新的美学思路。
④在孔子本人那里,这种情的实现更多是在诗与乐当中完成的。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正是表明不仅诗之“兴”是达于礼的前导,而且礼与仁最高要在乐中得以完成和完善,诗与乐将礼前后合围在中心,孔子正是意识到了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由此可见,从孔子时代开始的以情为本的美学就已经走上了生活关学的道路。这对于当代中国美学的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5.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中国古典美学的主要表现。(6分)
                         
                                                                16.从全文看,“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的原因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17、从全文看,作者对“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提出了哪些想法?(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谈到他的创作追求时,形象地把自己的写作比做海上漂浮的冰山,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只是海面上露出的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是藏在海面以下的。 许地山的《落花生》有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落花生这种隐而不露的品质在生活中是常见的。
请以“藏与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