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与籽类食品对仓储设施设备的基本要求等
O1
贮存的术语及定义 一、常规贮存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对贮存的物料采取清洁卫生、自然通风、翻垛、定期监测物料等情况一般技术处理和常规措施的贮存方法。
二、常温仓 不设置机械制冷装置的各种形式的仓房,仓内温度通常随仓外气温变化而变化的仓库。
三、周转仓 贮存条件达不到常温仓条件,仅用来短期贮存物料的仓库,一般低温贮存期限不超过5个月,高温贮存期限不超过3个月。
四、筒仓 外形如筒状,用于贮存散袋物料的仓库。
02
仓储设施与设备的基本要求 一、常温仓 ①地坪:应完好、坚实、平整、应铺设有效、环保防潮层,并具备相应承重能力。
②墙壁:应完好、坚固、隔热、防光照穿透、内侧平滑,隔潮段要敷设环保、防潮材料,外墙涂浅色。
③仓顶:不漏雨,无虫、鼠、鸟隐匿的孔洞缝隙,有较好隔热性能。
④门窗:结构应严紧,关闭能密封,开启能通风,有防光线穿透的遮阳设施。所有门、窗应安装防鼠类、昆虫、鸟类进入的装置。
⑤通风:在可能的条件下在库壁四周近地、近顶端,应设置足够的通风口,通风口两侧应设置防虫、鼠、鸟的防护网(不小于40目),并有开启密闭装置。
⑥周边环境:仓库建设地点应远离污染源、危险源,避开行洪和低洼水患地区:库墙外四周除淌水坡外,应有1πΓ3m的水泥平整地面,无杂草和积水,仓库附近不应种植对储存物资产生危害的植物,必要时在相关专家指导下对易发生虫害的仓库应进行消毒。
应便于进出仓作业。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时贮藏。
⑦垫板/层:采用塑料垫板、无虫卵的木垫板或塑料布垫层,未敷设防潮层的可使用石灰消毒防潮。
⑧其他:贮存仓在结构上应符合国家建筑、防火、使用等有关规范的要求,地震区物料仓应符合防震要求。
为确保物料在贮存期间的监测,贮存管理部门应根据仓库类别、储藏物料品种、特点及储存量,依据储藏安全、仓库状况配置必要的测温杆和测温线等测量工具(配置数量各库根据储藏安全需要确定),适时监控。
⑨采光应用自然光或加防护罩照明设施。 二、周转仓 ①应建在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地面坚固干燥、通风良好、排水通畅的地方,不应建在输电线路下方,设施之间应留出消防通道。
②地坪:应完好、坚实、平整,并具备相应承重能力。
③墙壁:应完好、坚固。
④仓顶:不漏雨,无虫、鼠、鸟隐匿的孔洞缝隙,有一定的隔热性能。
⑤门窗;结构应严紧,关闭能密封,开启能通风,有防光线穿透的遮阳设施。所有仓房窗户应装防护网(网孔数不小于40目),防鼠、虫、鸟类进入。门窗应安装防鼠、虫、鸟装置(防鼠3.Ocm板的设置高度约60cm)o
⑥通风: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设置足够的通风口,通风口两侧应设置防虫、鼠、鸟的防护网,并有开启密闭装置。
三、冷藏库 ①冷藏库设计应符合GB50072的规定。
②冷藏库宜建有5七」5。C的封闭式站台,并设有与运输车辆对接的门套密封装置;未建有站台且与水平线齐平的冷藏库,宜设有
59~15。(2的暂存缓冲区。
③冷藏库门应配有电动空气幕、塑料门帘等,以防外界热气进个。
④冷藏库内应合理配置温湿度自动测定记录仪,并保存记录档案至少2年,其安装位置应符合冷库面积与设备要求。冷库应安装入库禁闭警铃。
⑤冷藏库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冷藏温度达到要求。 ⑥冷藏库环境湿度不应大于75%o
03
坚果与籽类原料贮存要求
一、入库前的准备 对仓库、设备、器材和用具进行检查,确认仓房、门窗完好,所有设备运转正常。
仓库、货场及作业区应清扫干净,清除仓内的残留货物、灰尘和杂物,填堵孔、洞、缝隙。
装物料用的包装物应符合相应的法规标准要求。 二、入库物料的质量要求 为确保生干坚果与籽类原料质量,生鲜坚果与籽类采摘后应及时进行处理。
长期贮存的坚果与籽类应达到干燥,杂质、霉变含量低的基本要求,水分含量应符合安全水分要求。
安全指标应符合GB19300中生干坚果与籽类要求,其中酸价(以脂肪计,KOH)不大于2.5mg∕g:坚果类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应大于0.08g∕100g,籽类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应大于
0.15g∕100go
三、入库物料的堆存要求 产品应及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分期分批入库。小心装卸,合理安排堆码方式。
应按种类、等级、收获年份分开贮存;安全水分、半安全水分、危险水分的坚果与籽类应分开贮存。
并做好标识标注,不应与有毒、有害、易串味的其他货物混贮。对含致敏原的物料与非致敏原的物料宜做好标识和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货垛排列方式、走向及货垛间距应与库存内空气环流方向一致。
物料堆码应合理交错,整齐、稳固,避免歪斜,确保设施及人员安全。距墙、桂0.6m以上:高水分物料堆码高度不应超过1m,并应尽快处理。物料堆垛大小、高度应确保物料质量安全原则。
已感染害虫的物料应单独存放,并根据感染程度进行虫害处理,进口物料应通过出入境植物检疫病虫或杂草种子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对筒仓或散存贮存的物料,其品质应相对稳定一致,不应混入危险水分的物料,半安全水分物料应控制好出入库时间,防止物料变质。
四、出仓要求 物料出仓时,应注意均衡对称出仓,注意两侧的压力平衡,避免垮塌现象。
采用冷藏的物料,在高温季节出仓时,应对未出仓物料进行隔离、封闭,防止结露。
出仓物料原则上按照先进先出原则,但对同时贮存了不同水分和品质物料时,危险水分的物料应先出,然后是半安全水分,最后为安全水分的物料;同时考虑物料品质,如霉变高、杂质高的易影响贮存质量的物料应优先出仓。
五、贮存期间物料监测与质量检验 仓库管理部门应制定和实施保证储存物资安全的防护措施,根据库存原料质量状况制定仓库通风作业指导书,确保库内物资保持相对低温及干燥状态。
质量和仓库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库存原料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如下:
a)感官鉴定:如原料色泽,气味等;
b)质量指标检测:如水分、虫蚀、霉变、酸价等C)仓库的温湿
度:仓内空间气温和仓库湿度;
d)虫害检查:防鼠、防鸟、防虫设施检查:物料生虫检查。
质量管理部门根据原料的质量状况确定详细的质量检查频次、项目及要求。监测过程中出现虫害、霉变、发热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对原料进行隔离或处置,必要时请专家指导,防止危害的扩大。对原料储存中出现的不合格(如霉变、受潮或水分超标等)情况,应及时协调解决。监测时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并协调解决。
仓库管理部门应在物料贮存期限到其目3个月及时预警,提醒生产部门及时安排生产使用,防止出现超贮存期物料。
六、不合格品处理 企业应制定坚果与籽类原料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案,对严重不合格如黄曲霉毒素、重金属、农残超标准原料,不应降级使用或用于动物、水产饲料。
仓储条件要求越严格越能加强对产品隐藏风险的把控,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善调整,为产品规避隐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