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质量控制与问题解决流程

质量控制与问题解决流程

来源:九壹网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0 第 1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1.0 目的

为统一蛋白线各工序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出现后的解决流程,规范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后叫停、隔离及否决等处理权限,特制定本流程。 2.0 适用范围

蛋白线生产过程中质量异常问题控制与处理。 3.0 术语 无 4.0 职权划分

4.1 质量部经理、驻厂技术主管(以下权限均为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后共同行使):所有异常情况处理方法最终决定权;异常情况处理合理性判定权;异常情况叫停权;异常产品隔离、 放行权。

4.2 饮料厂厂长、副厂长、质量主管:所有异常情况处理方法建议权;异常情况处理合理性分析建议权;异常情况处理过程监督检查权、建议权;异常产品隔离权。

4.3 公司现场督导员:所有异常情况知情权、异常情况处理监督检查权、建议权、否决权;异常情况叫停权;异常产品隔离权。

4.4 QC检验员:一般性异常情况处理决定权;异常情况叫停权;异常情况处理监督检查权、建议权;异常产品隔离权。

4.5 车间主任、领班:异常情况叫停权;异常情况处理监督检查权、建议权;异常产品隔离权;上诉权。

4.6 车间员工:异常情况叫停权。 5.0 职责

5.1 质量部经理、驻厂技术主管:以衡水公司技术部为依托,及时跟进,修订、补充异常情况处理规范,及时下达规范调整项书面通知;监督、核查车间所有异常情况处理方案合理性; 对重大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及时、准确给出处理意见;对异常产品放行负全责。 5.2 饮料厂厂长、副厂长:及时下发宣导异常情况处理规范调整内容;负责部门内部员工异常情况处理能力的培养;负责监管现场所有员工异常情况处理规范性。

5.3 质量部领班/班长:负责异常情况处理规范的传达;负责监督QC检验员异常情况处理合理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2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性;负责对QC检验员异常情况处理规范的培训;负责每日重点异常情况的汇总分析上报。 5.4 公司现场督导员:对现场设备运转、原材料质量、人员操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异常隐患及时上报,并及时告知QC检验员加强检查;积极跟进异常情况处理过程,对现场质检处理异常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对当班异常情况处理做详细记录。

5.5 QC检验员:负责异常隐患的防范及上报;负责一般性异常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处理方案的下达、跟踪落实;所有异常情况必需及时告知现场督导员。

5.6 车间主任、领班、班长:积极配合QC检验员对异常情况的处理;负责处理方案的下达,积极跟进异常情况处理过程;认真调查异常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及时上报。 5.7车间员工:认真执行异常情况处理方案。 6.0 处理原则

以产品质量标准为基础,以严肃、严谨、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以异常情况处理规范为导向。各工序发生异常情况,最基本的处理步骤:核实、调查、分析判断、给出处理意见(需上报的及时上报)、跟踪落实。发生异常情况必须确定的是哪个工序、哪台设备、哪个负责操作工、什么原因(人为、设备、原材料)、已造成什么程度异常、如何纠偏、涉及产品如何处理(放行、留样、隔离)、纠正后是否合格,需在异常处理清单上详细说明。 7.0 解决思路

7.1 控制住异常情况发展(必要时可以叫停生产线)。 7.2 及时通知班组长及QC检验员。

7.3 初步确定异常产品范围(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扩大范围)。 7.4 分析异常原因。

7.5 协商解决方案,超出权限范围的异常及时上报领导。 7.6 对异常情况进行调整,异常产品进行隔离。 8.0 内容及要求 8.1 前处理、二检

8.1.1 异常问题:主料(核桃仁、杏仁、花生仁)挑出恶性杂质、以次充好、霉变、异味、 口 感异常、净含量不够、包装不合格、干燥剂袋破等。解决方案: 8.1.1.1 将挑出的异常主料隔离停用。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3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8.1.1.2 对相关批次主料进行针对性抽检,如抽检无异常继续使用,使用过程中加强关注; 如抽检存在问题则停用该批次主料。

8.1.1.3 QC检验员需对发现问题之前处理的主料及调配料液进行检查,排除质量隐患。 8.1.1.4 根据异常的情况及时上报,由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对异常情况进一步核实。 8.1.1.5 车间班组长负责将异常原材料集中存放,QC检验员贴好异常标识,并记录异常主料厂 家、批号、数量,体现在《异常情况记录单》上;车间填写《不合格原(辅)材料退 换单》,由现场督导签字确认后,做退库处理。

8.1.2 异常问题:核桃仁多投或少投 。解决方案:

8.1.2.1 若不能立即确定异常范围,先叫停磨浆至灌装所有工序。

8.1.2.2 通过询问相关员工、查看工作记录、清点结存等途径确定异常范围。 8.1.2.3 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及时发现,异常核桃仁未磨浆,则在后面罐次中对相应核桃仁多投或少投进行调整。 b.异常核桃仁已磨浆但未灌装,对其他罐中料液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可灌装。如有异常, 及时上报领导,并在后面罐次中对相应核桃仁多投或少投,对异常料液进行调配。

c.异常核桃仁已灌装,及时上报领导,对已灌装产品进行抽检确定隔离范围;对异常 料液进行调配。

8.1.3 异常问题:品种搭配错误(投料错误、分错罐次、磨浆拉错小车) 。解决方案: 8.1.3.1 若不能立即确定异常范围,先叫停磨浆至灌装所有工序。

8.1.3.2 通过询问相关员工、查看工作记录、清点结存等途径确定异常范围。 8.1.3.3 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及时发现,异常核桃仁未磨浆,确定为前处理品种投错,则在后面罐次中对相应核 桃仁品种多投或少投进行调整;确定为二检分料错误或磨浆拉措小车,则对异常核 桃仁重新调整,恢复正确搭配。

b.异常核桃仁已磨浆但未灌装,对其他罐中料液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可灌装。如有异常及时上报领导,进行调整。

c.异常核桃仁已灌装,及时上报领导,对已灌装产品进行抽检确定隔离范围;对异常料液进行调配。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4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8.1.4 异常问题:核桃仁去皮效果不合格 。解决方案: 8.1.4.1 前处理发现,重新去皮,QC检验员确认合格后使用。 8.1.4.2 二检发现,返回前处理去皮,QC检验员确认合格后使用。 8.1.5 异常问题:发现出仁率不在要求范围、出料量异常波动。解决方案: 8.1.5.1 该罐核桃仁暂不磨浆。

8.1.5.2 及时查清异常原因(碱煮、去皮情况,浸泡槽筐、去皮槽钢丝网是否漏料,核实投 料量,核桃仁结存,投料记录)。

8.1.5.3 如因投料量错误、漏料造成,可在后续投料时按多投少投进行相应调整。 8.1.5.4 如因投料后工序处理不当造成亏料;

a.亏料在5kg 以内可以用大于等于亏料量的碎核桃仁,碎核桃仁不足5kg 用下一罐湿仁补齐; b. 5kg 及5kg 以上需用等量干核桃仁补齐。

8.1.5.5 如因投料后工序处理不当造成涨料,适当调整去皮手法,后续持续关注。

8.1.6 异常问题:分拣不干净、混合不均匀、研磨质量不合格、酱桶内壁有水、研磨机油掉到酱里、净重不足。解决方案: 8.1.6.1 立即停止操作。 8.1.6.2 核实异常酱涉及范围。 8.1.6.3 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原料挑拣不干净、混匀不合格,未研磨原料重新上案挑拣、混匀;已研磨酱需标示 清楚,分开匀入后续各桶酱中。

b.研磨细度不合格,对此前酱逐桶检查,不合格酱重新研磨。 c.酱桶内壁有水,酱优先使用。

d.研磨机油掉到酱里,酱报废处理。对之前研磨好的酱逐桶倒酱检查,确认范围,有 研磨机油的酱报废处理。

e.称好的酱抽查净重不足,通知调配、灌装停止出料。未使用的酱全部重新称重(若 有未标明空桶净重的按最重的空桶净重计算),补加;已使用的检测各罐指标,检测 合格后方可灌装,不合格需调料后方可灌装,已灌装不合格料液的产品隔离。 8.1.7 异常问题:核桃仁存放时间过长。解决方案: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5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8.1.7.1 检查该罐核桃仁有无异常

8.1.7.2 如有异味,先用热水浸泡后再用冷水冲至无味。

8.1.7.3 将异常核桃仁平均分成 N 份(N≥3),与之后的核桃仁搭配后使用。 8.1.8 异常问题:二检后单锅核桃仁挑出杂质(硬壳、坏仁)超过 1.5k 。解决方案: 8.1.8.1 通知QC检验员。

8.1.8.2 确定异常核桃仁品种,停用该品种该批次核桃仁。

8.1.8.3 及时上报,由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对异常情况进一步核实。 8.1.9 异常问题:停电、停汽、设备故障停机时间长 。解决方案: 8.1.9.1 停汽:

(1)停止投料,将碱煮罐中未处理好的核桃仁,用余汽继续按要求处理。 (2)正常去皮,QC检验员检查去皮核桃仁重量、色泽、气味等。 8.1.9.2停电:

(1)停止投料,将碱煮罐中未处理好的核桃仁,用余汽继续按要求处理。

(2)处理合格后放碱水,在冷水中浸泡,多换水,去除残留碱液后用手搓皮,时间控制 在 30min 内。

(3)若来电,继续去皮,QC检验员检查去皮核桃仁重量、色泽、气味等。

(4)二检热水浸泡后的核桃仁用冷软水浸泡,根据情况换水(一般 5-9 月半小时,10-4 月一小时换一次水,并适当搅动,使核桃仁均匀冷却),防止褐变。 (5)来电后,QC检验员检查核桃仁质量。

(6)如有异味,先用热水浸泡后再用冷水冲至无味,将此核桃仁平均分成 N 份(N≥3)与之后正常核桃仁搭配后使用。

(7)若停电时间过长(5-9 月超过 2 小时,10-4 月超过 4 小时),如其它车间有电优先 使用该核桃仁;若都没电及时把核桃仁转移入冷库中或温度低的地方,并且每一小时 换水一次并适当搅拌。

备注:单班挑出以次充好、霉变、异味、口感异常、净含量不够原因同一批次核桃仁、花生仁、杏仁 5件及以上,停用该批次主料。挑出同一批次比例>4%(每袋取样 1kg)的红衣仁(红衣面积>黄豆面积)5 袋及 以上,停用该批花生仁。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6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8.2 调配 8.2.1 磨浆工序

8.2.1.1 异常问题:两罐浆液相混 。解决方案: (1)发现后立即停止磨浆。

(2)未开始打料的暂不打料;已开始打料的暂停打料;已定容的先不出料。

(3)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4)仅磨错少许(1/4以下),可两罐分别定容,共同出料。 已磨完大部分核桃仁(1/4以上),则需打空另一个定容罐,先将浆液大概均分至 两个定容

罐,再分别打入辅料、糖各自定容,之后共同打入暂存罐混匀,正常出料。 (5)已定容的先不出料,打空另一个定容罐,将两个定容罐液面压平,辅料、糖分别均 分至两个定容罐,之后共同打入暂存罐混匀,正常出料。 (6)出料过程中逐罐检测料液指标,协调包装工序,留样。 8.2.1.2 异常问题:浆液跑料。解决方案: (1)操作工自查后关闭相应阀门,并保留现场。

(2)尚未开始打料的暂不打料;已开始打料的打料后先不加水定容。 (3)查找并分析原因(排污阀门未关、剪切密封圈坏)。

(4)可收集称重的必须称重;不可回收的,可根据浆液罐液面下降情况或浆液稀稠度估 算出核桃仁损失量。

(5)定容完毕后检测糖度计算出核桃仁损失量。

(6)两数据进行比较,以偏向损失量较大数据为准,补加核桃仁。 a.流失量较多,按搭配比例添加各品种核桃仁重量。 b.流失量较少,按损失核桃仁重量补加

(7)查看核桃仁出料量,为保证蛋白指标合格,补加量需适当加量。 (8)补加核桃仁至本罐或下一罐后,正常磨浆、定容,检测各项指标。

(9)待暂存罐打空,将两定容罐料液同时打入暂存罐,搅拌均匀后检测各项指标。 (10)检测合格后打料,过程中需逐罐检测指标是否合格。 (11)料液打入待装罐,待检测指标合格后方可进行灌装。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7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12)协调包装工序,留样,隔离料液,待检测蛋白质含量合格后方可入库。 8.2.1.3 异常问题:磨浆细度不好 解决方案:

(1)发现后,停止磨浆。

(2)调节胶体磨,QC检验员检测合格后,方可磨浆。 8.2.2 配料工序

8.2.2.1 异常问题:辅料、小辅料袋破

解决方案:发现后通知QC检验员核实、签字,并与对应的香精、稳定剂一同定点存放,及时退 回辅料库。

8.2.2.2 异常问题:辅料跑料 解决方案: (1)操作工自查后关闭相应阀门。

(2)尚未开始打料的暂不打料;已开始打料的打料后先不加水定容。 (3)查找并分析原因(排污阀门未关、剪切密封圈坏)。 (4)可收集辅料需用桶收集,称量并计算损失辅料比例。 (5)不可回收需根据辅料罐液面下降量估算出辅料流失量。 (6)确定辅料损失量后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辅料损失量≥2%:

a未定容完成的将称取的辅料加入辅料罐中加适量水,剪切 15min 打入定容罐。 b已定容完成的将称好的辅料补加到下一罐,异常罐定容结束后需与下一罐共同打料,在暂存罐混匀后正常出料。 辅料损失量<2%,正常定容

(7)协调包装工序,留样检测料液稳定性,隔离料液,待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 8.2.2.3 异常问题:辅料袋掉入辅料罐 解决方案:

(1)操作工发现后,立即关闭辅料罐剪切。 (2)将辅料袋捞出,查看破损情况。 a如无破损,正常打料;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8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b如有破损,在辅料过滤器处加装滤布,打料。打料结束后,需检查剪切、泵是否有 残余辅料袋,待定容罐打净后依次查看拆洗双联滤布、待装罐滤布。 8.2.2.4 异常问题:辅料投错 解决方案:

(1)操作工发现后,立即停止投料。通知灌装、调配停机。

(2)查找并分析原因(品种与生产计划不一致、纯碱与小苏打未分清、多投少投),确定范围。 (3)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品种与生产计划不一致、纯碱与小苏打未分清,及时请示上级领导。

b多投少投,本罐正常定容,在下一罐减少(补加)辅料,两定容罐料液共同打料至 暂存罐,混匀后正常出料。

(4)与包装工序协调,留样检测稳定性。 8.2.2.5 异常问题:辅料剪切不合格 解决方案: (1)操作工发现后,立即停止打料。

(2)查找并分析原因(时间不足、未开剪切)。 (3)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打料少许(1/4以下),剩余辅料剪切15min。辅料打入定容罐,正常出料。

b打料大部分(1/4以上),将定容罐料液导至辅料罐剪切15min,打入另一定容罐直 至全部剪切完毕,正常出料。

(4)与包装工序协调,留样检测稳定性。 8.2.2.6 异常问题:辅料未打净 解决方案: (1)操作工发现后,立即停止出料。 (2)查找并分析原因(水顶料未冲净)。 (3)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未定容的,将剩余辅料继续打入定容罐。

b已定容的,将剩余辅料打入下一定容罐,两定容罐同时打料至暂存罐,混匀后正常 出料。 (4)与包装工序协调,留样检测稳定性。 C.投糖工序 8.2.3 投糖工序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A/1 第 9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 程 生效日期 8.2.3.1 异常问题:糖过滤器杂质较多 解决方案:

(1)根据情况拆洗糖过滤器。

(2)若杂质特别多,停用该厂家该日期糖并上报领导。 8.2.3.2 异常问题:糖液跑料、糖少投 解决方案: (1)关闭相应阀门。

(2)清点白砂糖结存,查找并分析原因(未核实糖袋数量、阀门启闭错误、净重不足、密封圈坏等)。

(3)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方案一:

a打完料定容时定至8吨。

b检测糖度,计算需补加白砂糖数量。

c补加相应白砂糖,剪切好后打入定容罐再定至10吨。 d检测糖度合格后正常出料。 方案二:

a打完料正常定容至10吨。 b检测糖度,计算损失量。 c在下一罐补加相应白砂糖。

d两罐料液均匀打入暂存罐,混匀后检测糖度,合格后正常出料。 8.2.3.3 异常问题:糖多投 解决方案: (1)关闭相应阀门。

(2)清点白砂糖结存,查找并分析原因。 (3)打完料正常定容至 10 吨。 (4)根据糖度,计算多投量。 (5)在下一罐少投相应数量白砂糖。

剪切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10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6)两罐料液均匀打入暂存罐,混匀后检测糖度,合格后正常出料。 8.2.3.4 异常问题:糖液未打净 解决方案:

(1)如定容未结束,则继续打料。

(2)如定容已结束,此罐暂不出料;直接投下一罐白砂糖,定容;两罐料液均匀打入暂存罐,混匀后检测糖度,合格后正常出料。

8.2.3.5 异常问题:白砂糖挑出异味、杂质、净含量不足(≥1kg)等 (1)停用该袋白砂糖,抽检相关批次白砂糖,使用过程中加强关注。 (2)单班挑出 10 袋及以上,停用该批白砂糖。

(3)及时上报,由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对异常情况进一步核实。 8.2.4 定容工序

8.2.4.1异常问题:定容罐冒料 解决方案:

(1)关闭相应阀门。 (2)查找并分析原因。

(3)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异常一:1#定容罐加水超过定容刻度,冒出罐口

a将1#、2#定容罐连通,1#定容罐多余料液压入2#定容罐中,使1#定容罐料液液位与 定容刻度线相平。

b检测1#定容罐糖度,计算多加水量,折算为多加水定容量的厘米数(如6cm)。 c.2#定容罐少定计算出多加水量的厘米数+2cm(比正常定容量少定8cm)。 异常二:1#定容罐加水超过定容刻度,未冒出罐口

a将1#、2#定容罐连通,1#定容罐多余料液压入2#定容罐中,使1#定容罐料液液位与 定容刻度线相平。

b.2#定容罐正常定容,检测料液指标。

(4)两定容罐定容完毕后同时打料至暂存罐,混匀后检测指标合格后出料。 (5)取待装罐料液测定指标,合格后进行灌装。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11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6)协调包装工序,留样。

8.2.4.2 异常问题:定容罐检测指标不合格 解决方案:

(1)通知调配、灌装停止出料。

(2)查找并分析原因(如浆液罐、辅料罐、糖罐漏料;投错料;重复打料;浆液磨错罐;料液未打净;阀门启闭错误等)。

(3)根据相应情况参考磨浆、配料、投糖工序异常处理方案。 (4)协调包装工序,留样。 8.2.4.3 异常问题:定容罐料液异味 解决方案:

(1)通知调配、灌装停止出料。 (2)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查找异常范围,其余罐无异常,可灌装,将本罐料液分成 N 份与之后正常料液共 同出料。 b若其余罐有异常,查找并分析原因,上报领导。已灌装异常产品暂不入库,对已灌 产品抽检确认范围。

(3)协调包装工序,留样。

8.2.4.4 异常问题:定容罐香精错投 解决方案: (1)发现香精错投,通知调配、灌装停止出料。 (2)查找并分析原因。

(3)根据相应情况作出处理方案:

异常一:1#定容罐定容添加香精时,误加入 2#定容罐。 a 2#定容罐未出料,两罐料液同时打至暂存罐混匀。

b.2#定容罐已出料,立即关闭出料阀门。查看剩余料液吨数,1#定容罐定容结束后, 1#、2#定容罐根据比例打料至暂存罐混匀。

异常二 :1#定容罐定容添加香精时,应投 A 和 B,实为两个 A。 a.1#定容罐正常定容,2#定容罐投入两个 B 香精。 b.两定容罐共同打料至暂存罐混匀。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12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异常三 :1#定容罐定容添加香精时,应投 A 和 B,实为 C 和 D。 请示上级领导

异常四:1#定容罐定容未加香精 a.1#定容罐未出料,直接投加香精。

b.1#定容罐已出料,停止出料、均质,投加香精。 (4)取适量料液检查滋气味,合格后正常出料。 (5)协调包装工序,留样。

8.2.4.5 异常问题:暂存罐、待装罐检测指标不合格 解决方案:

(1)通知灌装、调配停机。

(2)该线成品暂不入库,已入库产品暂不出库。

(3)查找并分析原因(二检分料错误、跑浆、跑糖和阀门内漏、坏,拆阀门)。 (4)未灌装料液,根据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方法参考磨浆、配料、投糖工序。 (5)已灌装产品,抽样确认隔离范围,留样(每分钟留 2 听样)。 8.2.4.6异常问题:串料(阀阵坏、跨线串料) 解决方案:

通知灌装、调配停机。 2)查找并分析原因,上报领导。

3)2#暂存罐及待装罐以及其他生产线料液指标确认合格后,方可灌装;若不合格, 线产品暂不入库,已入库产品暂不出库

4)未灌装料液根据相应情况参考磨浆、配料、投糖工序异常处理方案 5)已灌装产品,抽样确认隔离范围,留样 8.2.5 均质工序

8.2.5.1 异常问题:均质效果不合格 解决方案:

(1)通知灌装、调配停机。

(2)该线成品暂不入库,已入库产品暂不出库。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13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3)取暂存罐、待装罐适当料液观察均质效果。

(4)查找并分析原因(加压状态旁通阀是否内漏,非加压状态出料阀是否内漏,均质机 压力波动大,均质阀是否磨损,进均质机前料液温度,料液大循环时入料阀是否内漏), 通知上级领导。 (5)QC检验员查看工作记录表、询问相关人员确定涉及料液总量。 (6)未灌装料液返回暂存罐重新均质,检测合格后灌装。 (7)已灌装产品抽样确认隔离范围,留样。

8.2.5.2 异常问题:待装罐过滤器过滤效果不好,接料杂质多 解决方案:

(1)查看灌装间料液杂质情况,如杂质多停止灌装。

(2)三方共同确认杂质成分(如:黄色片状杂质可能为管道杂质,细小硬颗粒可能为硬壳杂质)。 (3)核实滤布安装是否正确,滤布是否破损,滤布目数是否正确。 (4)抽检灌装间料液无异常后开始灌装,与之前已灌装产品分开。 (5)对已灌装产品抽检确认隔离范围,留样。 8.2.6 应急处理预案 8.2.6.1 配料

(1)停电:将浆液罐及配料罐的罐盖盖严以防料液降温,记录停电时间及各罐情况(温 度、pH 值、存料量),过程中随时关注浆液、辅料及糖液状态,每半小时记录一次各 罐温度,来电后开剪切 5 分钟,QC检验员取样,检查料液状态,检测酸度,无异常可按正常规程操作,若有异常及时上报。如浆液较少无法定容可接至桶中,每桶放少许料 液,兑软凉水使料液降温,然后放置冷库保存。

(2)停汽或其他故障停机:尽量将浆液罐中料液打入定容罐,若不能打入本线定容罐, 可转入其他线定容,浆液罐及配料罐的罐盖盖严以防料液降温,记录调配时间及各罐 情况(温度、pH 值、存料量),过程中随时关注浆液及辅料液状态,来汽后QC检验员检 查料液状态,检测酸度值,无异常可按正常规程操作,若有异常及时上报。如浆液较少无法定容可接至桶中,每桶放少许料液,兑软凉水使料液降温,然后放置冷库保存。

(3)若停电、停汽或其他故障停机的时间过长,关闭搅拌或剪切,盖盖保温。 8.2.6.2 定容、均质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14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1)停电:定容罐及待装罐罐盖盖严,过程中随时关注料液状态,来电后开搅拌 5 分钟, 检查无异常、温度符合要求后可均质、灌装,进入下道工序。若停电时间过长(夏季 超过 2 小时,冬季超过 4 小时)QC检验员务必检测 pH 值,尝口感,如有异常,上报领 导裁决,不得私自做主。一切达到正常要求后,方可允许进入下道工序。

(2)停汽、停水:未经过均质的料液罐搅拌一直处于开启状态,经过均质的料液罐搅拌 一直处于关闭状态,罐盖应盖严以防料液降温。

(3)若停电、停汽或其他设备故障停机的时间长(夏季超过 1 小时,冬季超过 2 小时), 各管道、均质机中的料液要及时放出转移至罐中或冷库中放置,防止料液酸败。正常 后,先用热水冲洗各管道、均质机后,方可开始生产。 8.3 上罐

8.3.1 异常问题:不同厂家、品种、产地、线别、铁皮厚度、日期相差 15天及以上未通知灌装做试封 解决方案

针对封头抽检一组罐子后停止灌装,检测封盖质量,如无异常正常灌装;如封盖指 标不符合标准,调机并对之前灌装产品进行隔离。

8.3.2 异常问题:不同品种、版本的空罐用错。解决方案: 8.3.2.1 通知灌装停机。

8.3.2.2 撤下空罐包括链道上的空罐,更换正确的空罐。 8.3.2.3 对之前灌装的产品进行隔离。

8.3.3 异常问题:瘪罐、脏罐、虫罐、带胶罐等 。解决方案: 8.3.3.1 挑出后集中放置一旁。

8.3.3.2 如异常空罐数量超过该垛的 1 ‰撤垛(包括链道上空罐)。

8.3.3.3 确认异常空罐比例,综合判断后上报领导,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核实,协商 该批空罐的处理方式。

8.3.4 异常问题:图案不清晰罐、外划伤罐、花罐、倒罐、重影罐、模切错位罐、外补涂漏铁罐等 解决方案: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15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8.3.4.1挑出后集中放置一旁。

8.3.4.2如单垛挑出 4 听撤垛,将链道放慢速度,确保异常空罐全部挑出,隔离之前灌装产品。 8.3.4.3 确认异常空罐比例,综合判断后上报领导,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核实,协商该批 空罐的处理方式。

8.3.5 异常问题:翻边缺沿罐、裂沿罐、假焊罐、封底塌边等 解决方案:

8.3.5.1 单垛挑出 4 听及以上,跟踪该垛空罐包装打检机情况,根据打检机打出情况判断是否需 要隔离。

8.3.5.2 单垛挑出 6 听及以上撤垛,做好标识,定点存放,隔离之前灌装产品。

8.3.5.3 确认异常空罐比例,综合判断后上报领导,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核实,协商该批空罐的处理方式。

8.3.6 异常问题:拖尾或长短角超出 0.2mm 罐、椭圆罐、翻边褶皱罐、翻边中缝厚罐等 解决方案:

8.3.6.1比例<2‰试封,不影响封盖效果可使用;影响封盖效果,直接撤垛。 8.3.6.1 比例≥2‰撤垛,做好标识,定点存放,隔离之前灌装产品。

8.3.6.1 确认异常空罐比例,综合判断后上报领导,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核实,协商 该批空罐的处理方式。

8.3.7 异常问题:内划伤罐、油罐、翻边涂层脱落罐、翻边生锈罐、雨水罐等 解决方案: 8.3.7.1 挑出 1 听撤垛(包括链道上空罐),做好标识,定点存放。

8.3.7.2 确认异常罐比例,综合判断后上报领导,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核实,协商该 批空罐的处理方式。

8.3.8 异常问题:内补涂偏罐 解决方案:

8.3.8.1 挑出 1 听撤垛(包括链道上空罐),做好标识,定点存放。 8.3.8.2 根据内补涂偏离程度确定灌装产品是否需要隔离: (1)中缝不漏铁,之前灌装产品不需隔离。 (2)中缝漏铁,隔离之前灌装产品。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16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8.3.8.3 确认异常罐比例,综合判断后上报领导,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核实,协商该批空罐的处理方式。

8.3.9 异常问题:无内补涂罐、错版罐、品种混淆罐等 解决方案:

8.3.9.1 挑出 1 听撤垛(包括链道上空罐),做好标识,定点存放。 8.3.9.2 隔离之前灌装产品。

8.3.9.3 确认异常罐比例,综合判断后上报领导,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核实,协商该 批空罐的处理方式。

8.3.10 异常问题:其他批量性异常 。解决方案:

8.3.10.1 如发现其他批量性异常(如异味罐、缩颈下塌罐、罐高不稳罐等),无法判断该情况是否影响产品质量,直接停用该空罐。 8.3.10.2 抽检之前灌装产品,确认隔离范围。 8.3.10.3 确认异常空罐比例,综合判断后上报领导。

8.3.10.4 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核实,协商该批空罐的处理方式。

备注:同一空罐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原因、同一批次出现 4 垛及以上异常空罐,停用 该批空罐。单垛出现异常空罐量大,找前后垛,跟踪包装打检机情况。 同一空罐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原因空罐报废超过 100 听,QC检验员与班组长共同核实该空罐,做好标识,定点存放,通知上级领导。

8.3.11异常问题:垛条信息错误 解决方案:

1)如果正在使用,立即撤垛(包括链道上空罐)。

2)查看生产品种与空罐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封口正常不隔离:如果品种不一致确认异常范围隔离。

3)综合判断后上报领导 8.4 上盖

8.4.1 异常问题:易拉盖与压头不配套 解决方案: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17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8.4.1.1 停止灌装,将所用盖子撤下。 8.4.1.2 隔离之前灌装产品。

8.4.1.3 综合判断后上报领导,由质检主管进一步核实并对涉及产品判定处理方式。 8.4.2 常问题:脏盖、油盖、划伤 解决方案:

8.4.2.1 挑出 10 个及以上,停用该板易拉盖,未用易拉盖做好标识,定点存放。

8.4.2.2 确认异常易拉盖比例,综合判断后上报领导,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核实,协 商该批易拉盖的处理方式。

8.4.3 异常问题:素面盖、无拉环盖、双拉环盖 解决方案:

8.4.3.1 挑出 2 个及以上,停用该板易拉盖,未用易拉盖做好标识,定点存放。

8.4.3.2 卧式锅:装、卸笼处抽检之前灌装产品(至少 5 筐最上面 1 层);立式锅:理罐平台处查看正常生产状态下包装一锅产品,挑出 1 听异常易拉盖,隔离该板易拉盖之前灌装 产品。 8.4.3.3 确认异常易拉盖比例,综合判断后上报领导,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核实,协商该批易拉盖的处理方式。

8.4.4 异常问题:断胶盖、缺材盖、气泡盖、钩边变形盖 解决方案:

8.4.4.1 挑出 2 个及以上,停用该板易拉盖,未用易拉盖做好标识,定点存放。 8.4.4.2 隔离之前灌装产品。

8.4.4.3 确认异常易拉盖比例,综合判断后上报领导,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核实,协 商该批易拉盖的处理方式。

8.4.5异常问题:拉环拉不开盖、羽化盖、刻痕断裂盖 解决方案:

8.4.5.1 挑出 3 个及以上,停用该板易拉盖,未用易拉盖做好标识,定点存放。

8.4.5.2 之前灌装产品,包装每 1min 留样 1 听,查看是否有上述异常,出现 1 听即隔离之 前灌装产品。

8.4.5.3 确认异常易拉盖比例,综合判断后上报领导,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核实,协商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18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该批易拉盖的处理方式。

备注:同一易拉盖厂家、同一原因、同一批次出现 2 板及以上异常易拉盖,停用该批易拉盖。 8.5 灌装

8.5.1 异常问题:灌装产品有杂质 解决方案: 8.5.1 停止灌装。

8.5.1.1 更换滤布或清洗灌装桶,灌装桶内料液回至调配。

8.5.1.2 查看灌装记录和更换滤布情况, 核实异常原因,初步确定异常范围,产品暂不入库。 8.5.1.3 抽检之前产品杂质严重程度,确定隔离范围。 8.5.2 异常问题:无洗罐水。 解决方案:

8.5.2.1停止灌装,查找原因。 8.5.2.2 确定隔离范围,产品待检。

8.5.3 异常问题:正常灌装过程中灌装温度不够。 解决方案:

8.5.3.1 停止灌装,通知调配员工及时回料。

8.5.3.2 查看待装罐温度(若待装罐温度不够查找原因)。

8.5.3.3 QC检验员对已灌装产品进行跟踪,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1)70-80℃正常杀菌,隔离打检并抽料。 (2)60-70℃排冷延长3min,隔离打检并抽料。 (3)60℃以下排冷延长5min,隔离打检并抽 料。 8.5.4 异常问题:灌装量不稳 解决方案:

8.5.4.1 立即停机调试。

8.5.4.2 核实异常原因,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量高根据打检机打出情况确认是否隔离。

b.量低抽检之前产品,单听低于灌装量下限值,整体灌装量低于灌装量标准值即隔离。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19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c调试好后进行针对性的抽检。

备注:封盖异常问题及处理详见《封盖质量控制工作手册》。 8.6 杀菌工序 8.6.1 卧式锅:

8.6.1.1 异常问题:装笼层数超过规定层数 解决方案:

(1)未杀菌前发现,将多的产品捡出。 (2)已杀菌产品,隔离打检并抽料。 8.6.1.2异常问题:恒温杀菌少于3笼产品 解决方案:本锅产品不隔离,记录为人为异常

8.6.1.3 异常问题:已灌装产品超过30min未入锅或入锅保温超过40min。 解决方案:

(1)通知领班及QC检验员核实具体原因。 (2)取该锅最外侧的产品测温度。 (3)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处理方式。 a 60-70℃排冷延长3min,产品正常包装; b 60℃以下排冷延长5min,隔离打检并抽料。 8.6.1.4 异常问题:排冷阶段减压后压力<0.25MPA

解决方案:排冷阶段减压后压力<0.25MPA,停止排冷,待减压后压力>0.25MPA后重新排冷;

8.6.1.5 异常问题:因蒸汽不足,升温时间长使产品在100℃以上维持时间总共超过30min 解决方案:

(1)通知领班及QC检验员共同核实具体原因。

(2)查看分汽包压力,蒸汽比例阀压力,各阀门启闭是否正确。

(3)根据实际情况协商控制好灌装速度,各线排序杀菌,避免同时多锅用气,影响杀菌正常进行。

(4)隔离本锅产品。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20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5)如杀菌锅异常造成的,在该锅杀菌结束后,对杀菌锅进行检修,经试空锅验证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隔离本锅。

8.6.1.6 异常问题:恒温杀菌过程中锅门压缩空气阀门未关 解决方案:

1)立即关闭压缩空气开关。 2)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恒温杀菌15min之前的重新从蒸汽排冷开始杀菌25min;

b)恒温过程温度、压力正常,恒温杀菌15min之后的不用重排,延长恒温杀菌5min; c)恒温过程温度、压力不对应,确认进压缩空气,及时排气泄压,重新从蒸汽排冷开始杀菌,本锅产品隔离观察稳定性;

3)杀菌结束后产品隔离,并检查单向阀是否正常。如果正常产品放行,如果漏气,本锅产品隔离打检并抽料;

8.6.1.7 异常问题:恒温杀菌过程中掉温掉压 解决方案:

(1)通知领班及QC检验员共同核实具体原因(若发现时间在恒温20min之后,应先按暂停,不要进入冷却阶段)。

(2)查看杀菌曲线及锅体温度、压力,各阀门启闭状态;温度最低值在122℃以上的可维持至杀菌结束,最低值在122℃以下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换锅杀菌,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恒温杀菌时间,补杀时间见表1。 a掉温掉压时间≤5min,产品不隔离

b掉温掉压时间>5min,产品隔离打检并抽料。 (3)本锅产品隔离打检并抽料。

(4)如杀菌锅异常造成的,在该锅杀菌结束后,对杀菌锅进行检修,经试空锅验证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

8.6.1.8 异常问题:恒温杀菌过程中热回收感应模块温度在90℃以下 解决方案:

1)查看其它温度感应模块示数,核实具体原因。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21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2)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检修该温度感应模块,恒温杀菌阶段修好后温度≥90℃,不隔离。

B)恒温杀菌阶段温度感应模块未修好,杀菌结束后,隔离打检并抽料。对杀菌锅进行检修,经试空锅验证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

8.6.1.9 异常问题:恒温杀菌过程中温度、压力波动大。(温度波动差值超过1℃,压力波动差值超过0.006MPa) 解决方案:

(1)通知领班及QC检验员共同核实具体原因。

(2)及时通知维修工对杀菌锅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阀门情况,蒸汽供应情况。

(3)核实杀菌曲线,最低值在122.5℃以上的可维持至杀菌结束,最低值在122.5℃以下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换锅杀菌。 (4)隔离本锅产品。

(5)该锅杀菌结束后,对杀菌锅进行检修,经试空锅验证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 8.6.1.10异常问题:排冷过程中大排气阀处于关闭状态

解决方案:1)如在排冷过程中发现异常,则泄压换锅重新杀菌,隔离该锅产品观察稳定性;如杀菌完成后发现异常,隔离该锅产品打检并抽料。

2)及时通知维修工对杀菌锅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大排气阀情况,修好后试空锅,正后再使用。

8.6.1.11异常问题:恒温杀菌过程中,疏水阀不排水(低液位持续显示有水) 解决方案:

(1)通知领班及QC检验员共同核实具体原因。 (2)本锅产品隔离打检并抽料。

(3)该锅杀菌结束后,对杀菌锅进行检修,经试空锅验证合格后方可正常使。 8.6.1.12异常问题:降温时间长使产品在100℃以上维持时间超过30min 解决方案:

(1)通知领班及QC检验员共同核实具体原因。

(2)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将产品拉出后换锅降温或人工降温。 (3)本锅产品隔离观察稳定性。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22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4)如杀菌锅异常造成的,该锅杀菌结束后,对杀菌锅进行检修,经试空锅验证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

8.6.1.13异常问题:恒温杀菌过程中白屏、死机 解决方案:

(1)通知领班及QC检验员共同核实具体原因。

(2)随时关注锅体温度、压力,重启显示屏(若重启无法恢复正常状态则按如下操作)。 a 锅体温度、压力无明显变化的维持至杀菌结束,此锅产品隔离打检并抽料。

b 锅体温度、压力有明显波动的核实杀菌曲线,最低值在122.5℃以上的可维持至杀菌结束,最低值在122.5℃以下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换锅杀菌。

(3)该锅杀菌结束后,对杀菌锅进行检修,经试空锅验证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 8.6.1.14 异常问题:恒温杀菌过程中水银温度计、压力表坏 解决方案:

(1)通知领班及QC检验员共同核实具体原因。

(2)关注显示屏温度、压力及杀菌曲线,杀菌过程杀菌锅运行情况。

(3)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a)杀菌曲线正常,产品出锅不隔离。b)杀菌曲线异隔离本锅产品打检并抽料

(4)该锅杀菌结束后,更换水银温度计、压力表,经试空锅验证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 8.6.1.15 异常问题:恒温杀菌过程中屏显温度与锅体温度不对应。解决方案: 1)核实具体原因,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屏幕显示温度与锅体温度整体温度偏高,高于123℃。显示屏温度比锅体温度高0-2℃,产品不用隔离。锅体温度高于124℃,隔离观察稳定性。

b)锅体温度比显示屏温度低0.5-1℃,锅体温度高于122.5℃时正常杀菌不隔离,锅体温度低于122.5℃的隔离打检并抽料。

c)锅体温度比显示屏温度低1℃及以上,锅体温度高于122.5℃的维持至杀菌结束后,该锅产品隔离打检并抽料,锅体温度低于122℃的及时通知维修工进行维修,隔离本锅产品。 d)锅体温度比显示屏温度高,锅体温度高于125℃时至杀菌结束后,隔离观察稳定性。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23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2)该锅杀菌结束后,对杀菌锅进行检修,经试空锅验证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 8.6.1.16 异常问题:产品出锅后,出现批量脏罐、油罐、上盖发白、罐身爆皮 解决方案:

(1)通知领班及QC检验员共同核实具体原因。 a在线添加人员将异常产品挑出,正常包装。 b不能将异常产品完全挑出的,确定范围后隔离。

(2)该锅产品杀菌结束后对杀菌锅进行清洗,换水。少入产品试杀菌锅,无异常后正常使用,还有异常继续进行清洗。

8.6.1.17 异常问题:产品出锅后,出现批量瘪罐 解决方案:

(1)通知领班及QC检验员共同核实具体原因。 a在线添加人员将异常产品挑出,正常包装。 b不能将异常产品完全挑出的,确定范围后隔离。 (2)如果是锅的原因对锅体进行检修。 8.6.1.18 异常问题:注水异常 解决方案:

注水过少因传热介质不足升温阶段锅内温度即会呈现出异常波动,影响升温效果,注水过多主要异常点是底层罐子会被浸泡,这样,罐子升温效果必然会受影响从而影响杀菌有效时间。发现此种异常情况,首先是暂停杀菌,及时通知QC检验员,共同排查阀门启闭状态,查找异常点,确认后可修复的修复后视情况对程序进行调整(主要是调整一次升温时间,目的是确保实罐整体升温效果,在进入恒温杀菌阶段时都能保证罐温达标),不可修复的需立即换锅,并作出相应处理。

8.6.1.19 异常问题:杀菌恒温温度偏高时,应调好温度之后,继续计算时间,并按照对应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恒温杀菌过程温度高,超过125℃隔离观察稳定性。 8.6.2 立式锅:

8.6.2.1 异常问题:杀菌前产品在链道上停留时间超过 10min,从杀菌锅停止入罐开始计时 。解决方案: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24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1)核实具体原因,人工捡罐入锅,禁止用周转筐倾倒入锅。 2)取最后入锅的产品测温度。 3)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料液温度在60-70℃时,用热水保温5min,产品正常杀菌不隔离 b)料液温度在60℃以下, 用热水保温10min,产品正常杀菌不隔离。 8.6.2.2 异常问题:入罐听数超过规定听数。解决方案: (1)不超过 12500 听,不用隔离,记录异常。 (2)超过 12500 听,隔离打检并抽料。

8.6.2.3 异常问题:入罐听数少于 5000听。解决方案: (1)冷却时,调整冷却水压力(<0.02MPa) (2)出锅后,抽查有无瘪罐。

(3)本锅产品不用隔离,记录异常原因。

8.6.2.4 异常问题:产品入锅保温时间超过 60min,从入完锅开始计时 。解决方案: (1)保温温度在 80℃以上,正常杀菌。

(2)保温温度在 80℃以下,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热水循环加热至 80℃以上。 (3)本锅产品产品隔离观察稳定性。

8.6.2.5 异常问题:蒸汽排冷时间长 解决方案: (1)查看总管道蒸汽压力与减压后管道蒸汽压力。 (2)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超过8min,本锅产品隔离打检并抽料;

b未超过8min,二次排冷正常跳至升温,产品不做隔离。 8.6.2.6 异常问题:蒸汽压力低

解决方案:减压后蒸汽压力<0.4Mpa,排冷正常,本锅产品隔离打检并抽料。 8.6.2.7 异常问题:恒温杀菌过程中锅内持续显示有水 解决方案: (1)查找原因,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泄气铜管(恒温杀菌 5min 后)以排水为主,说明锅内有水,该锅产品隔离打检并 抽料。 b泄气铜管(恒温杀菌 5min 后)以排气为主,说明锅内无水,产品不隔离。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25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2)该锅杀菌结束后,对杀菌锅进行检修,经试空锅验证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 8.6.2.8 异常问题:恒温杀菌过程中漏气(上锅门、安全阀)。解决方案: (1)查看杀菌曲线,显示屏及锅体温度、压力。 (2)杀菌曲线正常,正常杀菌。

(3)杀菌曲线异常,恒温杀菌 20min 之前的泄压,重新注热水保温,维修好后重新排冷, 计时补杀(恒温总时间<30min);恒温杀菌 20min 之后,此锅正常泄压降温,本锅产 品隔离打检并抽料。

(4)出锅后维修,试空锅正常后使用。

8.6.2.9 异常问题:恒温杀菌过程中下锅门漏气、解决方案: (1)查看杀菌曲线,显示屏及锅体温度、压力,详细记录。 (2)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在排冷、升温阶段程序不能正常跳转,泄压,换锅重杀 b)在排冷、升温阶段程序正常跳转

①恒温压力、温度、曲线无异常,正常出锅不隔离 ②其余情形上报领导

(3)出锅后维修,试空锅正常后使用

8.6.2.10 异常问题:恒温杀菌过程中掉温掉压 解决方案:

(1)时间在恒温 20min 之后,应先按暂停,不要进入冷却阶段。

(2)查看杀菌曲线及锅体温度、压力,各阀门启闭状态,核实具体原因。 (3)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恒温杀菌时间(补杀时间见表 1) a掉温掉压时间≤5min,产品不隔离。

b掉温掉压时间>5min,产品隔离打检并抽料。 (4)本锅产品隔离打检并抽料。

(5)如杀菌锅异常造成的,在该锅杀菌结束后,对杀菌锅进行检修,经试空锅验证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

8.6.2.11 异常问题:恒温杀菌过程中温度、压力波动大(温度波动差值超过 1℃,压力波动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26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差值超过 0.006MPa) 解决方案:

(1)及时通知维修工对杀菌锅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阀门情况,蒸汽供应情况。 (2)本锅产品隔离打检并抽料。

8.6.2.12 异常问题:冷水进、热水进旁路漏水

解决方案:1) 旁路漏水不成流,产品不隔离,出锅后检修。 2) 旁路漏水连成流,产品隔离,若确定止回阀正常产品可以放行。 3) 8.6.2.13 异常问题:注冷却水时间长 解决方案:

(1)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灌装速度。

(2)分析原因,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注冷水时间≤20min,正常冷却,出锅,不隔离。

b)注冷水时间>20min,,查看出锅后有无瘪罐,100℃以上是否超过31min,再确定是否隔离。

8.6.2.14异常问题:无冷却水 解决方案:

1)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灌装速度

2)分析原因,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采取其他方法注冷水(如消防水),使其形成负压排罐

b)如不能迅速采取其他方法注冷水,立即注入热水进行降温,并采取热水溢流状态待有冷却水时,排热水重新注冷却水,出锅。若注热水保温时间>30min,仍无冷水,必须采取其他方法注冷水,使产品出锅。

3)本锅产品出锅后,需抽检生锈和瘪罐情况

4)整个降温阶段,若 100℃>30min,需隔离观察稳定性

8.6.2.15异常问题:恒温杀菌过程中水银温度计、压力表坏 解决方案: (1)时刻关注显示屏温度及杀菌曲线,杀菌过程正常运行。 (2)产品出锅后,更换水银温度计、压力表,试空锅。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27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3)隔离本锅产品。

8.6.2.16异常问题:杀菌锅或冷却水槽内漂浮罐 (1)分析具体原因,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2)1 听及以上大、小塌边、封底异常、量低等原因,隔离本锅产品。 (3)1听及以上假焊、肩胛破裂、盖上有眼等原因,隔离本锅产品。 (4)1 听及以上铆钉漏,隔离本锅产品及前后各 1 垛产品。 8.6.2.16 异常问题:产品出锅后,出现批量瘪罐 解决方案:

(1)分析具体原因,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a在线添加人员将异常产品挑出,正常包装。 b不能将异常产品完全挑出的,确定范围后隔离。 (2)如果是杀菌锅原因对杀菌锅进行检修。 备注:杀菌恒温温度下降的,按照下表规定的要求: 杀菌恒温温度下降时之时间补正表

温 度 下 降 时 间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28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注1:表中两种下降温度之间,按照较大下降温度进行作业 注2:在杀菌恒温阶段,发现泄气阀未打开,应重新杀菌 注3:在杀菌蒸汽排冷阶段,发现排气阀未打开,需重新排冷。 8.6.3 应急处理预案: 8.6.3.1 异常问题:停电 解决方案:

(1)将链道上的产品拾入筐中,入锅保温。

(2)热水排冷阶段,排水后保温,来电后开始杀菌。

(3)蒸汽排冷、升温阶段,打开锅门人工冷却至 70-90℃,关锅门保温,来电后重新杀菌。 (4)恒温杀菌阶段,恒温杀菌 15min 之前的手动排汽,打开锅门人工冷却至 70-90℃,关锅门保温,来电后计时补杀;恒温杀菌 15min 之后的关闭泄气阀,保持温度(多观 察)至恒温杀菌(视情况延长保温杀菌时间)结束后人工拉出来冷却。 (5)恒温杀菌结束,及时拉出锅进行人工冷却至 40℃。

(6)汽压正常后未杀菌的产品开始杀菌,杀菌 5min 之前的重新杀菌,杀菌 5-10min 的 补杀 20min,10-15min 的补杀 15min,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排冷时间。 (7)杀菌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按锅次分别隔离产品并留样,做好记录。 8.6.3.2 异常问题:停汽 解决方案:

(1)及时通知灌装停止灌装,入锅保温。

(2)查看锅炉余汽,根据入锅产品优先等级进行杀菌。 (3)热水排冷阶段,排水后保温。

(4)升温阶段,打开锅门人工冷却至 70-90℃,入锅保温,来汽后重新杀菌。

(5)恒温杀菌阶段,杀菌 15min 以前的手动排汽,打开锅门人工冷却至 70-90℃,入锅 保温,来汽后计时补杀;恒温杀菌 15min 之后的关闭泄气阀,保持温度(多观察)至 恒温杀菌(视情况延长保温杀菌时间)结束后人工拉出来冷却。

f汽压正常后未杀菌的产品开始杀菌,杀菌 5min 之前的重新杀菌,杀菌 5-10min 的 补杀 20min,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29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10-15min 的补杀 15min,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排冷时间。

(6)杀菌结束后QC检验员查看料液,如有异常上报领导单独处理作标识;无异常,留样后 正常包装。

备注: 停电时优先关注正在冷却给水的产品,及时将泄压阀、上排气阀打开,防止锅内压力升高。人工打水冷却时打水要均匀、迅速,上层产品温度降下来后,将上三层产品倒入其他筐中,继续冷却,必须保证筐中间的产品也凉下来,与筐四周的产品温度一致。 8.7 包装

8.7.1 异常问题:打检机频率设置错误 解决方案:

1) 核实打检机频率,若设置频率范围都在标准频率范围内,已包装产品正常入库。 2) 若设置频率范围超出标准频率范围,则将链道上未包装产品全部拿出重新过打检机,已包装产品确认范围,并隔离。

8.7.2 异常问题:打检机不踢坏罐、踢罐不准确 解决方案:

1) 用异常产品试机 10 次,如果 8 次踢出,则产品不需隔离,如踢出率低于 80%,则隔离上次试机和本次试机产品。 2) 通知打检机维修查找原因。 3) 确认打检机正常踢坏罐后方可生产。 8.7.3 异常问题:打检机踢罐频繁 解决方案:

1) 查看打检机踢罐频率查找分析踢罐原因(灌装量、灌装温度、杀菌后冷却温度),并及时作出调整。

2) 将踢出的产品 30min 内随入链道,无法随入链道的产品待检。

3)若踢罐过于频繁以致无法继续生产,在QC检验员同意下,可暂时关闭打检机包半 成品,并贴好待检产品标识卡。10min 后开打检机验证,无异常后正常生产。 8.7.4 异常问题:打检机踢出瘪罐、墩底产品、磕沿等产品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30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解决方案:

1) 查找造成异常原因。

2) 若 10min 踢出瘪罐、墩底产品、磕沿产品 6 听及以上,确认异常产品范围,并隔离。 8.7.5 异常问题:卧式杀菌锅打检机踢出拉环开产品

解决方案:5min 内集中踢出 3 听及 3 听以上,根据时间点确定隔离范围。

8.7.6 异常问题:打检机踢出封底滑封、封底塌边、双底、封底假封、大塌边、小塌边、 包盖、封裂、内封裂、扎漏、打头打伤、滑封、假封、牙齿等产品

解决方案:踢出 1 听及 1 听以上,并抽检前后产品,根据抽检情况确定隔离范围。 8.7.7 异常问题;打检机踢出量高、量低产品

解决方案:5min 内集中踢出 2 听及 2 听以上,根据时间点确定隔离范围 8.7.8异常问题:打检机踢出假焊、中缝漏、肩胛破裂等产品 解决方案:打检机踢出 1 听及 1 听以上,根据时间点确定隔离范围 8.7.9异常问题:打检机踢出铆钉漏产品

解决方案:踢出 1 听及 1 听以上,隔离该异常产品垛及与其前后 2 垛包装产品(共 5 垛)。 8.7.10异常问题:打检机踢出不明鼓盖产品

解决方案:踢出 1 听及 1 听以上查找并分析原因,隔离本锅产品。 8.7.11异常问题:花码、偏码、错码(日期、时间、格式错误) 解决方案:

1 .通知维修查找原因并调机,确认喷码效果合格后继续生产。 2. 将链道上的异常产品拿出及时擦码后重新喷码。 3.抽检已包装产品确认异常范围,并隔离。 8.7.12 异常问题:脏罐、油罐、锈罐 解决方案:

1 .查找异常原因,并及时调整。

2 .挑出的异常产品处理后随入链道,不能处理产品装次品或报废。 3 .确认已包装异常产品范围,并隔离。

8.7.13 异常问题:看码人员挑出罐底字偏、罐底发白、罐底字模糊、罐底无字、 露露底、标记罐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31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产品 解决方案:

1 .将异常产品挑出,由QC检验员核实后装次品。 2 .异常产品较多不能全部挑出时,及时停链道挑拣。 8.7.14 异常问题:挑出花倒罐、重影罐、品种混淆产品 解决方案:

1.将异常产品挑出,由QC检验员核实后装次品或报废。 2 .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处理方案:

(1)5min 内挑出 2 听花倒罐、重影罐,确认范围并隔离。 (2)挑出 1 听品种混淆产品,确认范围并隔离。 8.7.15异常问题:打包机少听、少泡沫 解决方案: 1.停止打包机,检查打包机,验证无异常后继续生产。

2.将少听、少泡沫的产品抱出,装好后随入链道并隔离之前连续 2 垛成品进行挑拣验 证。 8.7.16异常问题:箱体粘合效果不合格 解决方案:

(1) 立即停止打包机并查找原因,根据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2)非原材料原因:调整打包机,确认合格后继续生产。

(3)纸箱原因:更换其他厂家或批次的纸箱,确认合格后继续生产。上报领导,质检 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核实,协商该批纸箱的处理方式。

(4)已封箱喷胶不合格产品,全部返工,将开胶封箱产品粘好后放回原垛次。 (5)若数量较大,当班不能完全返工,则未返工产品全部隔离。 8.7.17 异常问题:打包机封箱效果不合格 解决方案:

(1) 立即停止打包机并查找原因,根据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a.非原材料原因:调整打包机,确认合格后继续生产。

b.纸箱原因:更换其他厂家或批次的纸箱,确认合格后继续生产。上报领导,质检主 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核实,协商该批纸箱的处理方式。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32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2)已封箱的效果不合格产品抱出全部返工后随入链道,当班不能完全返工,则未返工 产品全部隔离。

8.7.18异常问题:封箱后箱皮破损 解决方案:

(1)通知维修检查异常原因,调整后封箱无异常正常生产。

(2)将已封箱异常产品暂不入库,箱皮破损严重产品全部拿出更换新箱皮。 8.7.19异常问题:纸箱品种、版本使用错误 解决方案:

8.7.18.1 立即停止打包机。

8.7.18.2 将未用纸箱全部拿出,统计数量并退库。 8.7.18.3 已包装异常产品确认范围,全部返工。

8.7.19 异常问题:纸箱湿、掺有其他品种版本纸箱、模切错位、纸层分离、纸箱破损、无覆 膜、覆膜内有异物、缺材、印刷杂色、色差、重影、条形码(二维码)模糊不能扫 出来等 解决方案:

8.7.19.1 将纸箱异常产品及时抱出,更换正常纸箱后随入链道。 8.7.19.2 单班挑出上述异常纸箱 10 个及以上,停用该批纸箱。

8.7.19.3 上报领导,质检主管通知原材料检验员核实,协商该批纸箱的处理方式。 8.7.20 异常问题:箱体喷码不合格(过大或过小、花码、偏码、错码) 解决方案:

8.7.20.1 调整箱体喷码,确认合格后继续生产。 8.7.20.2 将喷码不合格产品抱出重新喷码后随入链道。 8.7.20.3 数量较多时确认异常范围全部隔离。

8.7.21 异常问题:胶带粘贴不合格(褶皱、偏、无、短) 解决方案:

8.7.21.1 及时通知维修,查找原因并调整。 8.7.21.2 胶带粘贴不合格产品全部返工。

8.7.21.3 若异常产品较多时不能本班全部返工,未返工产品全部隔离。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33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8.7.22 异常问题:产品中有瘪罐 解决方案:

8.7.22.1 连续抽检 5 件产品,如有 5 听及 5 听以上,查找并分析原因,并及时作出调整。 8.7.22.2 挑拣之前一垛成品,如瘪罐超过 50 听,需确定范围并隔离。

备注:原材料原因异常QC检验员需追溯使用记录,在《异常情况记录单》上写清楚异常原 材料厂家、版本、生产线、垛号、生产日期等内容。 8.8打检

8.8.1 异常情况:产品漏打、倒装、磕沿 解决方案:

8.8.1.1 打检过程中随机抽检 2 件成品,如果存在漏打产品、倒装产品、磕沿产品等;再随机抽检 4 件成品,若 4 件成品中还存在以上产品,则该垛成品需返工。 8.8.1.2 如比例较大则需要返工之前产品。 8.8.2 异常情况:产品外观不合格

解决方案:发现有坏纸箱、脏纸箱、开胶纸箱、用错纸箱、倒置箱、胶带褶皱、双胶带、喷码不合格等情况需返工该垛产品。

8.8.3 异常情况:产品领入后数量与垛条数量不符 解决方案:核实数量后,以实际数量为准。

8.8.4 异常情况:打检完毕后成品、次品、报废品比打检前产品数多 1 听及以上 解决方案:逐箱称重,返工此垛产品。

8.8.5 异常情况:打出隔离原因鼓盖 5 听及以上 解决方案: QC检验员核实后再次隔离此垛产品。 8.8.6 异常情况:打出不明鼓盖、平鼓 1 听及以上 解决方案:

8.8.6.1 QC检验员核实后再次隔离此垛产品。 8.8.6.2 及时上报主管。

8.8.7 异常情况: 与本批产品隔离原因不一致的鼓盖 解决方案: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34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8.8.7.1 QC检验员分析鼓盖原因,若为批量性问题,需隔离此批产品。

8.8.7.2 及时上报主管,并核实生产记录,考虑相关的前后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隐患,对存在隐患的产品实施隔离。

8.8.8 异常情况:打检过程中发现产品混装

解决方案:QC检验员核实确认后,挑出的混装产品报废处理。

8.8.9 异常情况:打检杀菌异常产品时如打出 1 听及以上不明鼓盖或平鼓产品

解决方案:QC检验员核实确认,可能为杀菌原因造成的异常后,记录异常产品时间点,并隔离该锅产品。

8.8.10 异常情况:杀菌异常隔离产品抽料有口感异常、脂肪上浮 解决方案:

8.8.10.1 记录异常产品时间点,再次隔离该锅产品。 8.8.10.2 及时上报主管。

8.8.11 异常情况:验证整箱打检机的垛次打出两箱及以上异常产品 解决方案: QC检验员核实后,该批次产品全部转为人工打检。 8.8.12 批量产品打检方式 批量打检过程异常情况及处理方式,如下表

打检次数 异常情况 异常情况 整体比例≥0.25‰(不考虑单垛异常比例) 处理方式 放行标准 全部隔离,进行二次打检 第一次打检 整体比例小于 0.25‰,但单 第一将此垛(包括此垛)前后 各 5 垛再次次打检垛打出异常产品比例≥1‰ 打检,其他无异常垛次放行 整体比例小于 0.25‰,单垛打出将异常垛次再次隔离进行打检,其他无异常产品比例<1‰ 异常垛次放行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35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第二次和第三次 打检过程中无异常产品的垛次可以放行,其他异常垛次则需隔离,再次打检 打 出 异 常 产 品 比 例 ≤ 0.25 ‰ 的 垛 次 可 放 行 ,≥ 0.25‰的垛次不可放行 第四次和第五次 8.8.13 产品批量转次品:

1) 杀菌时间长引起的稳定性异常,出现脂肪上浮,口感、色泽稍有变化(研发组织品 评)。 2) 隔离产品经过 3 次打检仍有原材料原因的报废品,造成该批产品不能放行,将不再 打检,转为次品由厂家买走。

3) 因拉环不能完全拉开、拉环羽化等原因隔离的产品,处理后仍不能放行的转为次品 由厂家买走。

4) 隔离产品经过打检仍有非原材料原因的报废品,造成该批产品不能放行的,最多允 许 5 次打检。产品 5 次打检后有≤2.5‰异常产品的放行,有<2.5‰的异常产品则产 品转次,转次品喷码时需再次打检。

5) 隔离产品打检无异常但是因二重卷边结构缺陷(如身盖钩变形、断裂等)存在较大 质量隐患,且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不能完全区分的,该批产品全部转为次品。 8.8.14 产品批量转报废情况: 1) 已灌装产品料液指标不合格。 2) 灌装料液与要求使用空罐不符。

3) 产品稳定性异常,脂肪上浮严重,料液口感、色泽明显变化(研发组织品评)。 4) 隔离产品 5 次打检后仍有≥2.5‰的报废品。 五、 质量问题的传递程序

1. 各工序操作工在行使生产叫停权时,可先在相关工序操作进行叫停通知,再通知QC检验员。如有相关工序操作工不服从,可告知QC检验员,QC检验员如实记录,向QC班长、QC主任、质量部经理汇报,由其依据考核规定填写罚款单。

2. QC检验员在行使生产叫停权时,为减少原料损失可先对操作工进行口头制止,如服从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工段督导并就地解决后解除并放行;如不服从可依据班班长、督导、主任的顺序书面告知,事后填写《异常情况处理记录单》,依据制止的先后顺序向QC班长、QC主任、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文件页码 生效日期 A/1 第 36 页 共 36 页 蛋白线质量控制及问题解决流程 质量部经理汇报,由其依据考核规定填写罚款单。

3. QC检验员有权对有生产疑问的产品进行隔离,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后在《待定产品标识卡》上标明原因、数量、处理意见,每垛要求贴 1 张标识卡。

4. 车间对隔离的异常产品在包装打检前必须在前一天 16:00 之前通知品控主任,以便安排品控员监督检查。

5. 超出叫停权的异常情况,如:杀菌条件不合适;辅料香精加错;用错空罐、箱皮等,QC检验员必须及时上报。

6. 所有生产人员有权对QC检验员不正当行使权利的行为向上一级领导直至质量部经理申诉,以求公正裁决。

7. 无论哪一级领导接到申诉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标准评判,属于标准问题立即修订标准并奖励申诉人,经判定确属权利使用不当的对QC检验员进行处罚并奖励申诉人;恶意申诉的进行严厉处罚。

8. 对重大质量异常事故的处理,QC主任第一时间向质量部经理汇报,质量部经理做出决策,并上报公司

9. 质量部经理对隔离权和否决建议权中每一项所行使权利的解除,需报告直属领导,无权越级汇报,领导同意后方可放行,放行的通知统一由质量部下发。

10. 产品出库和异常产品放行的权限在质量部,库房只认质量部的出库或放行通知单,其他任何部门或个人无权做出决定。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