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防雷电知识问卷答案

防雷电知识问卷答案

来源:九壹网


防雷电知识问卷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放电现象,雷雨云中,气象灾害

2.直击雷,雷电感应,电磁感应,

3.雷击 4.雷暴天气,电力设施

5.手臂不要接触地面, 避免多人挤在一起

6.没有避雷设备,观测塔,高压线

7. 立即贴近地面,

8. 1749, 富兰克林, 现代防雷技术

9.立即上岸 10. 正确的抢救措施

二、判断题(30分)

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三、简答题(50分)

1.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答: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电。

2.简述在户外如何避雷?

答:1、不可躲在大树下避雨。不可进入无防雷设施的棚屋、岗亭等建筑物内躲雨。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2、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在旷野中遇到雷雨时,人应双脚并拢,并尽可能下蹲,但不准躺在地上。不要几个人拥挤成堆,人与人之间要分开一定距离。

3、雷雨天气时,在旷野中不可高举雨伞、铁锹、钓竿、球竿等物体。应远离高塔、广告牌、桅杆等孤立的物体。

4、不宜使用手机等通讯电器,应关闭电源。

5、雷雨天气时,不宜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

6、雷雨天气时,在户外活动的人应尽快回屋。

3.简述在室内如何避雷?

答:1、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球形雷飘进室内。

2、遇到雷雨现象,人不要站在灯泡下,应将家用电器的电源切断,以免损坏电器。

3、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和电话线及电视闭路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

4、在室内也要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以及跟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5、晾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致人死亡事件发生。

4.雷电的特点是什么?

答:1、放电时间短,一般约50~100微秒( 1微秒=10-6秒)。

2、冲击电流大,其电流可高达几万到几十万安培。

3、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万伏。

4、释放热能大,瞬间能使局部空气温度升高至数千度以上。

5、产生冲击电压大,空气的压强可高达几十个大气压。因此,雷电极具破坏力。

5.简述雷电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答:雷电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按其破坏因素可归纳为三类。

1.电性质破坏。雷电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可毁坏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绝缘子等电气设备的绝缘,烧断电线或劈裂电杆,造成大规模停电;绝缘损坏会引起短路,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二次放电(反击)的火花也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绝缘的损坏,如高压窜入低压,可造成严重触电事故;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下,会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直接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

2.热性质破坏。当几十至上千安的强大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转换成大量热能。雷击点的发热能量约为500~2000J,这一能量可熔化50~200mm3的钢。故在雷电通道中产生的高温往往会酿成火灾。

3.机械性质破坏。由于雷电的热效应,能使雷电通道中木材纤维缝隙和其他结构缝隙中的空气剧烈膨胀,同时使水分及其他物质分解为气体,因而在被雷击物体内部出现很大的压力,致使被击物遭受严重破坏或造成爆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