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研究现状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研究现状

来源:九壹网
Land&Resources Herald 国土资源导刊——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研究现状 陈磊 ,邹海洋 ,杨牧 (1.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 摘 要: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当前矿床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它主要形成于边缘和岛弧环 境;成矿时代主要为中新生代,其次为古生代;形成温度多{k ̄3oo ̄c;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硫度体系,与斑岩铜矿 床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模式 1 引言 “浅成低温热液”这一术语最早由美国学者Lindgren于1922 年提出,后来得到研究者们不断的补充和完善 。其基本含义 是:金矿床形成于低温(300-+℃)、低压(1-0 ̄50MPa)条件下, 成矿流体盐度较低,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热液活动主要发 生在火山一次火山岩及斑岩系统浅部,金矿化作用主要与火山活 动有关,成矿作用发生在火山活动晚期,最终矿体定位于火山地 热系统波及范围内 。 2 矿床地质背景 2.1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板块俯冲带上盘边 一上接77页 (4)十六棚公矿段深部(一610m以下)矿硐矿石中放射 性核素含量238U范围为1.13 ̄67.9 Bq/kg,平均值为17.6 Bq/ kg:232Th范围为9.70 ̄73.4 Bq/kg,平均值为40.6 Bq/kg; 226Ra范围为4.70 ̄76.4Bq/kg,平均值为31.5Bq/kg;40K范围为 74.6~1040.6Bq/kg,平均值为754.2Bq/kg。238U、226Ra、232Th 的比活度低于怀化土壤中的背景值,40K的比活度接近土壤中的 背景值。总体而言,其平均值和最大值均在《有色金属矿产品 段高)约升温0.3~O.5 oC,大致相当于1.8℃/100m的地温梯 度;放射性检测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的要求。基本适合矿山开采。但在开采过程中 必须加强井下巷道的管理,采用合适的开采方法,防止冒顶等地 质灾害;同时加强地表地质灾害的防治,确保矿山生产与周边环 境和谐发展。⑩ 的天然放射性核素限值》规定的放射性豁免值(238U、226Ra、 232Th ̄<1000 Bq/kg;40K≤10000 Bq/kg)以内。 参考文献: [1]一九五四、一九五六年湘西钨矿地质勘探总结报告. 沅陵:湘西金矿,1955 [23彭南海等.沃溪金锑钨矿区深部评价报告书.长沙: (5)通过剂量估算,正常工作情况下,工作人员所受有效 剂量不会超过2mSv/a,公众成员所受有效剂量不会超过0.1mSv/ aN管理限值。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的要求。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201 1 [3]易新民等.辰州矿业沃溪金锑钨矿2010环境分期验收 报告.长沙.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1 1 6深部开采技术条件结论 矿区深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中等,整体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为一般;地温每下降25m高差(即一个中 [43赵志祥等.辰州矿业沃溪金锑钨矿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武汉:武汉中南冶勘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011 78 国土资源导刊 Land&Resources Herald 国土资源导刊 缘及岛弧的岩浆弧和弧后张裂带 。从世界范围及我国浅成低 温热液型金矿床的地域分布及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该类金矿 床主要集中产在3个巨型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地中海一喜马 拉雅成矿域和古亚洲成矿域 。通过分析这些地区产出的金矿床 (体),发现此类矿床(体)几乎都受到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构造 控制,尤其是受古火山口、火山角砾岩筒及与火山机构有关的断 裂控制 ]。矿床的产出位置受区域性深大断裂的控制,在多数情 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时代集中偏新的原因。 3矿床地质特征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分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 点,目前在国内外比较流行的分类源于Bonham和Heald等人依据 矿物组合和蚀变特征划分的 。即:冰长石一绢云母型和酸性硫 酸盐型。J.W.Hedenquist根据矿化流体中S的氧化还原状态提出 况下,区域性深大断裂与破火山口的环状断裂的交汇部位是重要 的控矿部位。在区域控矿构造中,矿体多形成于张性构造环境 …,切壳的深大断裂一般作为成矿物质的导矿构造,并在引导岩 浆热源侵位及其随后的热液活动方面对该类矿床施加影响,成矿 物质往往在与深大断裂有关的次级构造中定位而形成具有经济价 值的工业矿体 。 2.2成矿时代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形成时代主要受其所处大地构造 环境演化的控制,在己发现的该类型金矿床中绝大多数是中生代 白垩纪,特别是新生代以来形成的。西太平洋岛弧区金矿床的形 成年龄一般小于20Ma,美洲西部的成矿年龄主要为39一lOMa,我 国东部该类金矿床的成矿年龄大致为145—67Ma 。但随着我国西 天山境内阿希金矿床的发现,在天山一北山成矿带陆续发现了一 批形成于古生代的该类金矿床,大大地拓宽了对该类金矿床的研 究。多数学者认为,该类金矿床形成深度较浅,且主要形成于隆 起地区,形成时间较早的矿床容易被剥蚀,这可能是己发现的浅 表1冰长石一绢云母型和明矾石一高岭石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比较 肆*石-蜗 4型 明m 一 * 型 主岩 囊一中性陆相火山者 鼙一 性 火m ^ 心 切帽关的断■硪嚷碎* 缸域断 畦次 慢^ 月 戚撺囊 主■加口~1∞“ 芏■却 ∞一2∞ 戚r疆虞 IO0 ̄S¥O℃(主■为ls。一2, ℃) 盐虞I 主■内慨 虞.青时为 盐虞, .W 鼙 i反应 # ’ 埔近 .可自 ■ —m叠畦t性J发生相卦■ pH如醵 ,m■t ∞避啦 #囊 的峨化怍月, r * n^# ^ mm奠性 I 由十圈 反&桕m秘m , 成弹性的 l托性 J 臃青■蠢慨,嗤±属(eo, t量低・ 嚏的息量高,喊盘属㈨古量目n}t ・ 王一瞬■墟,肄长石量肿状轴漫 状,明HE、叶囊 主■ 失王■、沣长石 畴矾若、叶■右W髓报 ,生 特征矿帽 恨少, 嚏一■矿一 嚏●一r t硅■铜旷一块磕砷铜r 竞卫景带,蛐攮状螬构J脏状綦昔,景带棱 羹一玉 孔醚质 (霸墙葛其) ■征蜡 ■I■涡、孔羽、群机 ^辟・ 块状畦蜃者(胡杖石其) 在幢水,吉比地殷用■广冱崔■青■嵩化l 在慨水,者比地段墙圈广泛发■青■岩化I 在蠢木,嵩比地取■ 矬★目 母化I 虞降怔,主 漾舯r康青辅烈的叶■ 一自 母化J试骷矿床生膏辊 伴生懂蜜 蔓叠硪帖土化,沸一怍甩升膏出的气体产生竞詹和高 状的吐檀,在白 母和哪I牯土外圈丹带晴矾右和高崎 擅混■蚀蜜,丹布在 神漶悻 叠带周■硪●加半^ 石,近地裹矿廉擞■ 轴性 ±化. 上. 以开生主栅和 障 璃n■征,彤 丹蛾潼麓的r 在臼 4一叶■5nn化壤 量鼻越漫 牡r化,开发 r廉■征 脖.I状r*兜囊■追,与■瓣艋■ 崔化怍焉青关. 空旧和艇t兜填 瞢■・r化遁常与离撮鼍化蚀变伴 垢地裹r化量镐辟壮咄漫 虢. 生."盲量特制丰I. 了用低硫化和高硫化作用来表示浅成低温热液成矿流体的2个端 元 ,以达到划分该类矿床的目的。Berger等人对Heald等人的 分类做了改进,即用石英一明矾石型代替酸性硫酸盐型以与冰长 石一绢云母型相对应 这一分类已得到公认,并被广泛引用。 此外,我国学者根据成矿元素组合曾提出过碲一金型浅成低温热 液金矿床 。该类金矿床地质特征见表1。 4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 1流体包裹体特征 流体包裹体基本特征的研究对于判断矿床类型及其流体特 征有重要的意义,它的类型与矿床类型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联系。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是地表浅部热液对流系统的产物,其流体包 裹体具有以下3个重要特征:1)均一温度一般低于300 ̄C;2)盐 度多数小于5%,但在沸腾阶段可达10%以上;3)普遍存在流体相 分离(沸腾)的证据 。 4。2稳定同位素特征 冰长石一绢云母型矿床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特征指示成 矿流体以大气降水来源的地下水为主,有些矿床有部分岩浆流体 或地壳深源流体加入。明矾石一高岭石型矿床的成矿流体具从早 到晚岩浆水逐渐减少、大气降水逐渐增多的演化趋势,表明该类 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是雨水来源的地下水,不同矿床可有不 同比例的其他来源的流体参与。 该类金矿床的硫化物6 34S值大多介于一2‰~+5 0之间,与 流体中总硫的6 34S几乎相同,硫来自岩浆流体或由雨水从火山岩 中萃取 。 4.3成矿物质来源 该类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具多源性,既 有岩浆来源,又有容矿围岩和基底变质岩成矿元素的加入 ,且 不同成矿阶段有不同来源。锶同位素也显示了成矿元素的多来源 性 。成矿流体中主要金属成矿元素为Au、Ag、Cu、Pb ̄Zn,可 能有2种来源:一种来自深部侵入体释放的岩浆流体,另一种来 源是循环到深部的地下水与源区岩石发生水岩反应,将源区岩石 Land&Resources Herald 国土资源导刊—— 中的金属成矿元素萃取出来。 5矿床初理及成矿模式 研究表明,高硫化型矿床主要形成于挤压应力场环境,而 低硫化型矿床主要产于张l生或中性环境中。由于成矿构造背景不 同,两者的成矿机理也不相同:沸腾可能是导致低硫化型浅成低 温热液型矿床贵金属和贱金属沉淀的主要原因,沸腾期间的去气 (如H2S、H Te)作用可以促进银金矿和贱金属硫化物的沉淀;高硫 化型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流体的混合控制 。此外,与该类金矿床 有关的岩浆岩主要为碱性岩和斑岩;其中碱性岩具高K、高氧逸 度和富含挥发份特征。通常低硫化型矿床产出于碱性岩中,高硫 化型矿床产出极少。 HeinrichSHWilliams—Jones先后建立了等温退缩一蒸汽收缩模 式和蒸汽冷却收缩模式来解释该类金矿床的形成过程。这两种模 式把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斑岩矿床联系起来,很好地解释了高硫 化物金矿在空间和时间上与斑岩成矿体系共生关系,以及斑岩型 矿床中广泛出现的斑岩体系的钾化、绢云母化和泥化蚀变带上叠 加有较晚的高级泥化蚀变带(石英一明矾石)的现象。 6结论及研究趋势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当前矿床学界研宄的热点之一。 研究表明:该类金矿床主要产于板块俯冲带上盘边缘及岛弧 的岩浆弧和弧后张裂带背景下,与火山机构及富碱系列陆相中酸 性火山岩和斑岩密切相关;成矿时代集中于中新生代,也有部分 形成于古生代;矿床形成温度多低于300 ̄C,成矿流体为低温低 盐度体系。 笔者认为对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研究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 面: (1)对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成矿时代的测定。 (2)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与斑岩型铜金矿之间的关系。 (3)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有效的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Lindgren W.Mineral Deposits[M].4th Ed.New York: McGraw Hi I I.1933:1—930. [2]Bonham H F J.ModeI S for VOIcani C-hosted epithermal preciOUS metal deposits:A review[C]// VoIcaniSnl,hydrothermaI systems and reIated mineraI ization. I nternati onaI MeIcane Iogi caI Congress.Symposi um 80 国土资源导刊 5.Hami Iton.New ZeaIand.1986:1:卜17. [3]HeaId P,FoIey .Hayba D 0. ̄arative anatomy of VOIcanic—hosted eDithermaI deposits:acid-suIfate and aduIaria-seriOire types[J].Economic 6eoIogy,1987,82(1): 1-26. [4]Corbett G.EpithermaI geld for expIoratinoists[J]. AIG JournaI PI ied 6eoscientifiO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AustraI ia,2002:1-26. [5]王洪黎,李艳军,徐遂勤等.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若干 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J].黄金地质,2009,30(7):9—12. [6]李国文.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成矿流体特征[J].西部资 源.108-109. [7]应汉龙.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全球背景[J].贵金属地 质,1999.8(4):241-250. [8]毛景文,李晓峰,张作衡.等.中国东部中生代浅成 热液金矿的类型、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J].高校地质学 报,2003,9(4):620-637. [9]陈根文,夏斌 肖振字等.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特征及在我 国的找矿方向[J].地质与资源,2001.10(3):165-171. [1 O]刘连登,陈国华,吴国学.我国浅成热液金矿的分类探讨 [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29(3):222-226. [1 1]吴国学,刘连登.浅成热液金矿研究综述[J].世界地 质,2001,20(3):262-266. [1 2]张德会.浅成热液成矿系统模型研究评述[J].地球科学 进展,1996,11(6):563-568. [1 3]林宝钦.中国东部冰长石一绢云母型低温浅成热液金矿 [J]_贵金属地质.1992.1(4):1 ̄-206. [14]Hendenqui st J.W.VoIcanic—related hydrothermaI systems in the C r c1-仃-Paoif c basin and thei r potential for mineraI ization[J],Mining 6eelogy,1987,37(3):347-364. [1 5]Be rge r B R,Henry R.W.Advances i n the understanding of epithermaI goId-si Ivet deposits,With speoiaI reference to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J].EconomiC Geelogy.1989。6:405-423. [1 6]邱检生,王德滋,任启江,等.我国首例浅成低温热液 金矿床一山东平邑归来庄金矿床[J].地质与勘探,1 994,30(1): 7-12. [1 7]祁**,陈衍景,李强之.华北克拉通北缘浅J捌氐温热液 矿床:时空分布和构造环境[J]_矿物岩石,2004,24(3):82-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