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答案表中)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4  2  15  3  16  4  17  5  18  6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1、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二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949年8月,居住在北京的居民,在户籍的居住地一栏所填的是(   )
A、京师      B、北京      C、北平     D、大都
3、标志着祖国获得统一的是(    )
A、南京       B、开国大典       C、和平       D、抗美援朝
4、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黄继光  ②刘胡兰  ③董存瑞  ④邱少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④
5、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
始于(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6、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
第一流的人!”作者称赞的是                              (    ) A、抗日军民    B、战士    C、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D、朝鲜军民
7、下列哪一项成就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    ) A、南京长江大桥                  B、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D、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8、当前我国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是(    )在形成的。 A、战争期间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文化大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9、毛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一桥”指(    )
A、南京长江大桥    B、钱塘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上海浦东大桥 1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11、通过公私合营,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时间是在(    ) A、1949年        B、1951年          C、1953年          D、1956年底 12、关于我国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正确顺序是
A.调整、巩固、提高、充实        B.调整、充实、巩固、提高 C.巩固、调整、充实、提高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3、1954年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    ) A、制定了《共同纲领》               B、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C、召开全国颁布了第一部     D、进行了三大改造 1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    )中的一次失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过程      B、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 C、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过程         D、三大改造过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 15、1958年,“左”的错误开始泛滥的原因是(    )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清  ③中苏关系恶化  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断定是(    )
A、建国初期的    B、抗美援朝时期    C、文化大时期的    D、改革开放以后的 17、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江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江沿边开放 18、我国现在的民族分布格局是(    )
A、有聚居、无杂居                  B、有杂居、无聚居  C、大聚居、小杂居                  D、大杂居、小聚居
19、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
A、“”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大”
20、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举措不包括(    ) A、建立经济特区                  B、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城市实行经济改革          D、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2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 A、城市         B、农村          C、沿海地区          D、国有企业
22、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有“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23、为中国石油工业作出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               (   )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王崇伦
24、“文化大”结束的标志是                               (   ) A. 林彪集团被粉碎    B. “四五运动”的爆发
C. “四人帮”受到的严厉批评    D. 反集团被粉碎
25、2005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中国国家倡导通过
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建设和谐世界。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构想、制度)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0分)
27、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10分)
三、材料解析题(30分,28题14分,29题16分)
28.图说历史:“走进创业年代的英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上面图片中四位“创业年代的英雄”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称谓是什么?(8分)
(2)从上面图片中四位“创业年代的英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精神?(6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多次强调:国家要发展,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引进技术资金是不可能的。
材料二: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获得性和主动性,使责任,权利和利益结合起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   请回答:
(1)填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在十五大上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农村实行什么?产生什么影响(6分)
(3)据材料三,概括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并列出1980建立的其它三个经济特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