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来源:九壹网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 理解: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能力目标

辩证地、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培养; 情感目标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重点

当代国家政体类型的特点 难点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整体感知

复习提问

(1)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体现了国家哪方面的问题?

(2)2004年6月8日~~10日,由法、美、德、日、英、意、加、俄等参加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美国佐治亚州海岛召开。请说出参加八国首脑会议的首脑名称。

(设计以上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前面学习的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都是研究国家的内容,而内容总是要通过一定形势表现出来,而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国家的政体。由于政体的不同,导致各国首脑的称呼不同。)

导入新课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明确,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反映的是国家内容方面的问题,从这节课起,我们开始研究国家的形式,也就是国家的政体。正是由于每个国家的政体不同,说明了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化,使国家首脑的称呼多样化,有的叫总统、有的叫总理、还有叫首相的等等。在我们弄清政体及其与国体一般关系和国家的结构形式等一般问题后,再具体研究和认识我国在这方面的问题。

一、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板书)

1.政体及其与国体的关系(板书)

国家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组织形式,借以表现其阶级统治的内容,这个组织形式就是政体。 (1)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板书)

每一个国家实行阶级统治的内容就是国体,国家组织政权的形式就是政体。政体又称作国家的管理形式二者关系密切。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板书)

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但适当而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重要的作用,例如,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建立于刚刚后的美国。当时的美国社会动荡不安,需要在美国建立强有力的政权。因此,一个以总统为行政首脑,同时行政与立法相分立的总统制就在美国应运而生了。

统治阶级历来都十分重视政权组织形式问题,不断完善国家的政体。所说的,“没有适当的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

(3)政体具有一定的性(板书)

政体由国体决定并反映国体,国体是主要的方面。但是,政体也具有一定的性,影响它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影响等(板书) (阅读教材20页的楷体字对这一说法进行理解)

2.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板书)

请大家先阅读教材21页第二段楷体字。这就是我们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正是由于这些国家政体具有不同的类型,所以七国首脑会议上,各国的首脑在称呼上有所不同。那么,当代国家政体有哪些基本类型呢?

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1)君主立宪制(板书)

①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板书)

君主立宪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国王、天皇、女王等)为国家元首,君主的权利按的规定受到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

目前世界上大约还有41个在位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他们都是以世袭的方式把王位子孙后代,君主的权力按规定受到一定。这种政权组织形式的产生,是资产阶级时期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相互妥协的结果,也可以说是资产阶级不彻底的结果。

问题思考: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立宪制和封建社会的君主制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问题提示:君主的权利是否受到的。

②君主立宪制在当代的主要形式是议会君主制(板书)

(还有一种称为二元制君王立宪制,不作介绍和要求)

③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征(板书)

这是指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议会处于主导地位,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特征:

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的权力; 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掌握行政权力,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课堂讨论:议会制军之中国家,君主没有实权,只有象征意义,那么能否认为君主在资本主义国家是可有可无的。

提示:君主在资本主义国家享有对内对外名义上的最高权力,不能做出实质性决定,但君主作为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维系社会的力量,往往以超越阶级的名义出现,在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缓和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秩序和社会稳定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历史上一些君主在抵御外来侵略和对外侵略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二战时期的英国和日本)。

④实行议会君主制的主要国家(板书)

英国、日本、泰国、比利进、西班牙、瑞典、挪威 (2)民主共和制(板书)

①民主共和制的含义(板书)

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问题思考: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问题提示:国家元首是否有选举产生,有无任期。

②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的类型(板书)

根据是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民主共和制主要有议会制共和制、总统制共和制两种类型。 A.议会制共和制(板书) a.主要特征(板书)

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等权力;

:邮展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对议会负责,党议会通过对的不信任暗示,就的辞职或澄清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只拥有虚伪,没有实权。 b.实行议会制共和制的主要国家(板书)

有:意大利、德国、芬兰、奥地利、印度、新加坡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2页上面的楷体字,了解资本主义国家议会选举的本质。

教师解释:说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选举的本质也同样是金钱的民主,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B.④总统制共和制 a.主要特征(板书)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首脑,纵览行政大权,统率陆海空三军; 议会:行政机关和议会相互,议会议员和不得相互兼任; 总统:又当选总统组织,政党上台执政的关键是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

新华社2004年7月10日报道,在以奥贝德为总理的内阁7月9日晚向穆巴拉克总统递交辞呈后,穆巴拉克立即任命曾在原内阁中担任电信和新闻国务的纳齐夫为新一届总理。纳齐夫将在未来48小时内组建新,但国防、外交、内政和司法将由穆巴拉克总统直接任命。新最晚于下周二之前向穆巴拉克总统宣誓就职。近年来,埃及经济因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期陷入困境,货币埃镑大幅贬值导致物价大幅上涨,民众对此颇有怨言。此外,奥贝德内阁中的多数人年事已高急需推陈出新。奥贝德内阁集体辞职旨在为新贯彻和执行穆巴拉克总统制定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新铺平道路。

通过这则新闻,我们可以看出埃及总统具有组织的权力,拥有实权。 b.实行总统制共和制的主要国家(板书)

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迁、埃及、印度尼西亚等。

美国是典型的实行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教材23页第二段楷体字材料对它的产生作了说明,这已经在前面提到。 在说明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的两种类型: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后,请同学们“比一比”教材23页框里的问题: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归纳)

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的共同特点:二者的国家代表机关和元首都是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其不同点有:议会制共和制的议会是国民的代议机关,代议,顾名思义由代表议政,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等权力;总统制共和制的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首脑。总统总揽行政权力,统率三军;议会制共和制的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对议会负责;总统制共和制的与议会互相,相互不能兼任职务。议会制共和制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而总统制共和制由总统选举结果产生。资产阶级各政党能否上台行政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取得议会的多数,而在于总统选举中能否获胜。

③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制(板书)

决定这一形式的因素是两点,其一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其二是无产阶级的国家性质。

由于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同,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具体形式也具有多样性。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政体的概念,掌握了政体与国体的关系,了解了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并具体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国家政体之间的异同。这些知识,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政治现象是很有帮助的。

师生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政体类型 内容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制 世袭、象征性、无实权 议会制共和制 选举、虚位、无实权 民主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 选举、有实权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及职权不同 国家权力中心不同 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不同 议会产生方式及职能 典型国家 议会 监督与被监督(议会产生) 总统 相互对立、相互斗争 选举/立法、组织、监督权,财产决定权。 英、泰、比、西、瑞典、挪威等。 选举/立法、监督权。 意、德、芬、奥地利、印度、美国、墨、巴西、阿根廷、新加坡。 埃及、印尼。 资料1:

世界上还有几个君主国

君主国的历史非常悠久,迄今已有数千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18世纪资产阶级民主以前遍布世界的君主制国家,

到现在只剩下几十个,其中亚洲有科威特、约旦、沙特阿拉伯、柬埔寨、不丹、尼泊尔、日本、泰国、文莱等;欧洲有英国、卢森堡、挪威、瑞典、西班牙、丹麦、荷兰、比利时、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非洲有摩洛哥、莱索托、斯威士兰;大洋洲和美洲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十几个英联邦成员国也实行君主制。

君主制在历史上有过不同的类型,如西欧封建社会早期,由于地方割据势力强大而出现了国王的行政权力有限的贵族君主制;后来,在反对封建割据的斗争过程中,欧洲出现了等级君主制,其特征是国王通过召开等级代表会议来寻求民众的支持。当然,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封建制国家,最典型、最主要的政体仍是君主制。虽然在不同国家,君主制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思想却是相同的,即认为君权神授,国王或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君主制度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人们要求推翻或变革君主制。1688年英国的“光荣”,标志着君主制的历史命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此后,在大多数国家里,人民民主取代了君主,平等自由战胜了阶级。只有少数国家仍然保持着君主立宪制。

在君主立宪政体下,君主的权力不是无限的,而是受到了和议会的,但在不同的情况下君主的权力仍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按照君主掌握权力的大小,当代世界的君主立宪制一般可分为两种形式:二元君主制与议会君主制。 二元君主制的主要特征是,君主的权力虽然受到和议会的,但国家实际权力并不掌握在议会手中,而是由君主以及君主亲近的少数人控制。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内阁首相的任命、内阁的去留由君主决定。此外,为了有效地控制议会,君主可以任命或者指定部分议员。目前还保留这种制度的只有极少数国家,例如约旦、尼泊尔、不丹、文莱、汤加、摩洛哥、斯威士兰等。

今天大多数君主制国家实行的是议会君主制。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议会拥有最高立法权,向议会负责。内阁如果得不到议会多数的信任,就会出现总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大选的情况。君主一般只承担礼仪性的职责,比如签署法律、主持集会、出席公众仪式、作为国家元首出访等。在有的国家,君主甚至没有这种形式上的权力,而仅仅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像瑞典和荷兰的国王,不仅不能挑选首脑,而且完全不能干预的工作,他们甚至要与普通公民一样纳税。

英国是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的国家。从法律上看,英王可以说是英国权力的最大统治者。但是,实际上英王早已成为“临朝而不理政”的人物。法律赋予英王的权力,都必须经由内阁和议会行使。这种制度后来逐渐扩展到欧洲。到19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瑞典、挪威等也先后采用议会君主制。二战后迄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毛里求斯、牙买加等大多数英联邦成员国,以及日本、泰国、西萨摩亚、莱索托等国都实行了这种政体。

客观地说,君主制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推动了文明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今天,君主及其王室成员们虽然因为享有、奢华的生活、庞大的财富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有时甚至成为人们抨击的对象,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君主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维系社会的力量,这是直到今天它们还未被彻底送进历史博物馆的原因。

资料2:

印度大选,国大党东山再起

2004年5月13日第十四届印度人民选举揭晓时,主要反对党国大党赢得了人民院543个席位中的216席,执政的全国民主联盟获得186席,其它党派获137席。另有4个席位因某些投票站进行补选而将在日后公布结果。根据印度选举委员会的规定,国大党虽然没有获得组阁所需要的272席,但由于它是各党派中获得席位最多的政党,因此有联合其它党派组阁的优先权。

印度人民院由545名议员组成,其中543名议员通过选举产生,另外2名议员由总统直接任命。

由于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大选中失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向总统卡拉姆正式递交辞呈,并为总统接受。国大党于5月18日推举辛格为新一届总理,印度总统卡拉姆5约19日正式任命辛格为新总理,并同意他正式组阁,5月22日曼莫汉·辛格在新德里正式宣誓就职。

资料3

美国总统如何产生

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首先由各州选民投票选出本州选举人(人数与本州国会议员人数相等),再由各州选举人同时在各州首府投票选举正、副总统。议员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制。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参议员最初由各州议会选举,1913年生效的第17条修正案规定,参议员也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州长、议员和某些州的法官、重要行政都由选民选举产生。各级选举一般都由两党包办。为了保证两党的统治地位,一般实行单名选区制和多数代表制。

在这个复杂的制度下,总统候选人争夺参加五十一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投票的选举人票。例如,在俄亥俄州,选民选出二十一位选举人,这些人均称会支持他们党的总统候选人。这种各个州的角逐方式是希望这种分散的选举制度,如同二百多年前通过美国时汉密尔顿所写的那样,“防止小集团阴谋,施诡计及贿赂”,而获得强劲、广泛支持的候选人当选。由于各州拥有与它们在国会议席相当的选举人数目,承认各州人口的差异,同时亦保证小州有机会表达声音。让各州自行选出选举人,禁止联邦组织选举。它亦要求选举人在各自的州投票选举总统及副总统。

除两个州外,赢得该州大选的得胜者将囊括该州的所有选举人票。在内布拉斯加州及缅因州合共九张选举人票中的五张票按国会地区选举的结果,分配选举人票,而不是按整个州计算。

预期选举人会根据大选的结果投票,但“不忠的选举人”偶尔会改投不同的候选人。

虽然这样的离异投票不会影响选举,但选举制度的复杂性可令在全国大选中未获多数票的候选人获选。

一八七六年,尽管海斯在大选中落后民主党的蒂尔登,但佛罗里达州、路易斯安那州及南卡罗来纳州送交选举人票后,他便当选总统。

一八八八年,共和党的哈里森在全国大选中落后民主党的克利夫兰一个百分点,但以二百卅三对一百六十八张选举人票而获选。

若没有候选人获得多数选举人票,选出总统的工作就由众院作决定。

美国总统大选程序一览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