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3456272/458/9:2;4<452----------------------------------------------------------------------
用小鼠复制仔猪水肿病的模型试验
陈德坤=王文秀=孔庆波\"雷利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陵)警犬学校!辽宁沈阳=&=>=\"=##?\">=##$%’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A#$,&\"##$’#%+##)*+#\"
摘要(以幼鼠和成年鼠为试验动物!分别经腹
腔注射细菌或外毒素C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细菌后能够导致成年鼠死亡的最小细菌数为\"D=>$培养基的制备
普通琼脂平板H普通琼脂斜面H营养肉汤H麦康凯培
=N
制备C养基均按常规方法M
=#
=#!成年鼠注射细菌后=\"E*FG死亡!剖检死亡鼠可见皮下H淋巴结H肝H脾和肺脏出血!十二指肠和胃壁水肿C幼鼠注射细菌后=\"E%,G死
亡!导致幼鼠死亡的最小细菌数为$D=#*!
死亡鼠剖检结果与成年鼠相同注射外毒素后!成年
鼠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
最后死亡C致成年鼠死亡的毒素最小剂量为=IJ!注射外毒素后=\"E
\",G死亡C剖检死亡鼠可见皮下胶冻样水肿!
皮下淋巴结出血水肿!脏器表面多汁!胃肠壁水
肿!
十二指肠和胃底壁尤其严重!积聚大量黄色黏稠液体C幼鼠注射外毒素后%E\",G死亡!其神经症状和死亡剖检结果与成年鼠基本相同!水肿病变更典型C本研究结果表明!细菌外毒素是引起水肿病的关键性因子!小鼠可作为诊断仔猪水肿病模型C关键词(仔猪水肿病?小鼠?大肠杆菌?外毒素
仔猪水肿病是养猪场常见病!其病原菌是大肠杆菌!\"AEF#日龄断奶仔猪多发!同窝中生长发育好!体格健壮仔猪尤其易感C该病发病率=AKE\"#K!
死亡率,#KE=##K!
发病快!病程短!发病猪眼睑水肿!四肢麻痹!运动失调!步态蹒跚!出现划水样运动!死亡剖检!胃壁及肠黏膜水肿!全身淋巴结水肿C近几年来!该病在各地呈高发趋势!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C研究人员针对该病发病机理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内毒素和外毒素究竟哪一个是该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至今结论不一C本研究用小鼠作为试验动物!接种仔猪水肿病病原菌或外毒素!复制水肿病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仔猪水肿病提供参考C
=材料与方法
=>=菌株
仔猪水肿病大肠杆菌菌株!本校禽病研究室惠赠C
=>\"试验动物
昆明系小鼠!幼鼠重量为=%E=F1!
成年鼠重量为\",E$#1C购自西安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C
收稿日期(\"##\"+#*+\"A作者简介(陈德坤&=*F%L’!
男!陕西渭南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
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免疫H免疫生物制剂研究工作C
=>%细菌的计数
参照文献M\"N
进行C=>A大肠杆菌外毒素的制备
大肠杆菌肉汤培养培养物经$A##/OI45离心$
#I45
!取上清液浓缩后滤过除菌!L\"#P保存备用C=>A>=细菌悬液的制备大肠杆菌培养物经$A
##/OI45$#I45离心!
取沉淀用生理盐水洗涤$次!最后配成不同浓度!
置%P保存备用C=>F外毒素无菌检验
取上述制备好的外毒素分别接种在普通琼脂平板!
普通肉汤!麦康凯培养基上!$)P培养%,G!检查有无细菌生长C
=>)小鼠水肿病模型的制备
=>)>=用细菌接种制备水肿病模型取健康幼鼠\"%只!随机分为,组&)个试验组和=个对照组’!
每组$只C试验组每只鼠按=IJ剂量腹腔注射大肠杆菌悬
液C)个试验组每只小鼠注射细菌数分别为$D=#=#
!
\">%D=#=#!=>,D=#=#!=>\"D=#=#!FD=#*!$D=#*
!=>AD=#*
C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灭菌盐水C另取成年鼠=\"只!随机分为%组&$个试验组和=个对照组’!
每组$只C试验组每只鼠按=IJ剂量注射大肠杆菌悬液!各组每只
鼠注射细菌数分别为$D=#=#!\"D=#=#!=D=#=#
C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灭菌盐水注射后连续观察=#;!剖检死亡鼠!记录结果!并拍照C=>)>\"用外毒素接种制备水肿病模型健康幼鼠与成年鼠分两群!分别取=,只!各群分别随机分为F组!&A个试验组和=个对照组’!每组$只C试验组每组小鼠分别注射外毒素=!#>,!#>F!#>%!和#>\"IJ!
对照鼠注射=IJ灭菌肉汤!注射后连续观察=#;!
剖检死亡鼠!记录结果!并拍照C
\"结果\">=外毒素无菌检验结果
接种大肠杆菌外毒素的普通琼脂平板!普通琼脂斜面!营养肉汤!麦康凯培养基!经$)P%,G培养后!无细菌生长C
\">\"大肠杆菌接种小鼠复制水肿病模型结果
接种致死量大肠杆菌后!幼鼠于\"%E%,G内死亡!
致死幼鼠的最低大肠杆菌数为$D=#*
!剖检死亡鼠可见皮下!皮下淋巴结H肝H肺H脾H肾出血!肠道也有不同
)&
动物医学进展
’&年第’(卷第(期<总第%’,期=
的实验也表明幼年小鼠对毒素侵袭较敏感!与成年小鼠
相比模型制备更容易!这与仔猪水肿病仔猪易发病的特点有相似之处7另外小剂量注射毒素!只产生一过性症状!不能引起小鼠死亡!因此能否制备出模型!实验小鼠的选择及攻毒剂量的确定是关键的一步\"’.#外毒素接种小鼠复制水肿病模型结果
在确定细菌最小致死量的实验中!发现注射细菌剂接种致死量外毒素后!幼鼠于(致/’)*内死亡!
而毒素注射剂量与小鼠死亡前出现特征量与小鼠死亡情况无明显相关!死幼鼠的最低外毒素剂量为&.(01!
推测仔猪水肿病的真正致死因素可性后肢麻痹!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剖检死亡鼠可见皮死亡情况呈正相关!
死亡小鼠剖检显示细菌致下呈胶冻样水肿!脏器表面多汁!肠道及胃壁水肿明显!能为大肠杆菌外毒素\"同时!
推测仔猪水肿十二指肠充满黄色黏稠液体!有些病例可见内脏出血\"死显示水肿变化不如毒素致死小鼠明显!
外毒素对成年鼠最小致死量为%01成年鼠注射致死病致水肿因子为大肠杆菌外毒素\"!
有的研究应用内毒素制备水肿病模型!将菌液反复剂量外毒素后!出现特征性后肢麻痹!肌肉抽搐剖检死
暴露其内毒素抗原!离心取上清!亡鼠可见皮下呈胶冻样水肿!脏器表面多汁!肠道及胃冻融或用超声波裂解!
其上清液中能否排除外毒素大量存壁水肿明显!十二指肠充满黄色黏稠液体!有些病例可浓缩后用于攻毒!
在!其模型制备中主要致病因素是内毒素还是外毒素!见内脏出血\"
或者是两者同时作用导致小鼠死亡!都值得进一步探
#讨论
近几年国内做了大量关于仔猪水肿病制备因素的讨\"研究工作!但观点不一!尚无定论!有人认为内毒素是主参考文献8
吴挹芳.现代微生物培养基和试剂手册2福建科学技术#3(453%3谢正9!.:3要致病因素2有人认为外毒素是主要致病因素2还2!
出版社!%++(8(%4(’.
有人认为该病的发生是菌体或菌体物质与毒素协同作
郭玉璞!董国雄!等.动物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技术2北2’3曹澍泽!.:3
,3
用的结果2我们以分离菌株的菌悬液离心取上清浓\"!京8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缩后接种小鼠!制备出水肿模型!表明外毒素是水肿病2仔猪水肿病2青海畜牧兽医杂志!#3张西云.3.’&&&!#&<(=8(’4(#.;
(3>!!.?@ABC:?DCEFBG?HCIFJ1KLCEMNOHAPAD?IAFJ?JBG*?H?DIEHAQ?IAFJ致病因子!为回归仔猪复制模型!进一步研究仔猪水肿2
4‘a?23.STUVWXTUXYTZ[XFP?JR\\*A6?1A]E^F_AJHA?JI;bJPEDIAFJ?JB病致病机制!针对性提出有效防制途径提供了实验依
!%++&!58%’#’4%’#+.b00OJAIL
据\"董国雄!李俊宝!等.猪水肿病菌株毒素的抽提-鉴定和产253朱建中!
曹军会等人研究资料表明单独以毒素接种小鼠不毒量比较2中国畜禽传染病!3.%++)!’&<’=8)#4)(.;
周绍凤.仔猪水肿病灭活菌苗的制备及对小鼠的保护试验能复制出模型!而我们的实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估计2,3曹军平!
中国畜禽传染病!23.%++c!<(=8%4’.;这种差别与实验方法不同有关!曹等实验所用小鼠为
攻毒毒素未作浓缩处理\"同时我们%)/’’6成年小鼠!
程度出血!胃壁及十二指肠水肿\"成年鼠注射不同剂量
%&%&
大肠杆菌后!仅有#组!组各死亡小鼠%$%&’$%&只!分别在注射后(剖检死亡鼠可见皮)*!+,*死亡!下呈胶冻样水肿!皮下淋巴结-肝-肺-脾-肾-肠道出血\"
defghijekjlmnoglopqjmdporgsjeogeotupoivltuweoxjfk
R.TZ[Xdlfoyufuzjmolj{uyjf|edzufuzjl
4444G}~!>E]OJ!\"#!K\"EJ_AO!$%!K&AJ6’F!1~b1A*OA
<%.!4!(Z[[V)VZ*+,X-Y[.TXV,TVY,/0VTU,Y[Z)12ZW3U4VS3VW,.TX0VTU5,X6VWSX31Z*+)WXT7[37WVY,/8ZWVS3W1!!c%’%&&!7’.!!!!%%&&&&!=9Y,)[X,).UYY,:X(UX,Y;Z[XTV/Z)STUZZ[<7=[XTSVT7WX31-X,XS3W1.UV,1Y,)>XYZ[X,)(UX,Y
%
%
’
%
8R.TZ[X=Ahefyg{f^*EE_FIF_AJFHEJIEHFIF_A6EJADI*?ID?JD?OMEEBE0?BAME?ME<~>J@E?JEBNA6M@?MAJAEDIEB
%&
.^$%&F?JEBFH?BOCI0FOME|M?’BF0AJ?CD?@AILHEMNEDIA@ECL*EHEMOCIMM*F@EBI*?II*EJO0’EHAM’PIF@E
+
’/+,*!?$%&0A0AJA0O0’?DIEHAO0@*AD*D?JD?OME?BOCI0FOMEBE?I*AJ%JBI*EJO0’EHAM#JA0O0’?D4’/()*!!C!M!IEHAO0JO0’EH@*AD*D?JD?OME@E?JEB0FOMEBE?I*AJ%?JB@AI*IAMMOEMFPCL0N*JFBEA@EHNCEEJ
!A!MCC?JBMO’DOI?JEFOMIAMMOED?J’EMEEJ*E0FHH*?6E?JBEBE0?AJ?CCCEI*?C@E?JEBCOJ6JIEMIAJEIF0?D*@?
.#P!?’/’)*!FH?BOCI0FOMEIEHAJAEDIEBE_FIF_AJBOCI0FOMEM*F@EBILNAD?CJEOH?CMLJBHF0EM?JBBAEBAJ%
/’)*.JBMFBF@E?JEB0FOMEAJ(#MDF0N?HEB@AI*I*FMEBE?I*0FOMED?OMEB’L’?DIEHAO0!I*EBE?I*0FOME
.^D?OMEB’LE_FIF_AJM*F@EB0FHEILNAD?CEBE0?*EHEMOCIMAJBAD?IEBI*?II*E’?DIEHA?E_FIF_AJAMI*E]ELP?D4
.IFHI*?ID?OME0FOMEEBE0?
877R.TZ[X7BoCxuype@E?JEBNA6EBE0?BAME?ME0FOME~JIEHFIF_A6EJADE_FIF_AJ
用小鼠复制仔猪水肿病的模型试验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陈德坤, 王文秀, 孔庆波, 雷利辉
陈德坤,王文秀,雷利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孔庆波(警犬学校,辽宁沈阳,110034)动物医学进展
PROGRESS IN VETERINARY MEDICINE2003,24(4)4次
1.谢正旸.吴挹芳 现代微生物培养基和试剂手册 19942.曹澍泽.郭玉璞.董国雄 动物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技术 19923.张西云 仔猪水肿病[期刊论文]-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0(04)
4.David l Macleod.Carlton L Gyles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Escherichia coli Shiga-LikeToxinⅡVariant 1990
5.朱建中.董国雄.李俊宝 猪水肿病菌株毒素的抽提、鉴定和产毒量比较 1998(02)6.曹军平.周绍凤 仔猪水肿病灭活菌苗的制备及对小鼠的保护试验 1997(04)
1.学位论文 王中杰 五皮饮对小鼠仔猪水肿病模型的疗效观察及机理初探 2006
本试验以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腹腔注射大肠杆菌107/86肉汤菌液和尾静脉注射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LT-Ⅱe)的方法,复制出仔猪水肿病的病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中药方剂的治疗试验,筛选出了治疗仔猪水肿病的有效方剂一五皮饮,进而进行了五皮饮对仔猪水肿病模型小鼠的疗效观察试验,测定了治疗前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变化,以对五皮饮治疗作用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1.分别按8×1010、4×1010、8×109、4×109和2×109个细菌的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107/86肉汤菌液,均可以引起小鼠发病,前三个剂量组的小鼠在攻毒后24-96h内全部死亡,第四个剂量组攻毒后共有3只小鼠死亡,第五个剂量组在攻毒后小鼠出现轻微症状,无死亡情况。在分别按0.1、0.05、0.02和0.01ml/只的剂量给小鼠尾静脉注射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LT-Ⅱe)后,前两个剂量组于攻毒后24h小鼠全部死亡,第三个剂量组在48h内有4只小鼠死亡,其余逐渐恢复,第四个剂量组小鼠无死亡情况,仅出现轻微的临床症状。所有发病及死亡小鼠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显微病变以及超微病变,均与自然发病仔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相一致,说明腹腔注射107/86肉汤菌液或尾静脉注射SLT-Ⅱe均可成功地复制出小鼠仔猪水肿病模型。两种方法相比,注射SLT-Ⅱe复制出的模型病程短,死亡快,临床症状不明显,不适合用于治疗研究。107/86肉汤菌液较为理想的注射剂量为4×109个细菌。
2.在小鼠仔猪水肿病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治疗本病的中药方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试验中所用的其它方剂,五皮饮对本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确定五皮饮为治疗仔猪水肿病的有效方剂。
3.五皮饮对仔猪水肿病模型小鼠的治疗试验发现,在攻毒出现症状后开始给予剂量为0.2ml/10g的五皮饮水煎液,可以有效地减轻小鼠的临床症状并保护小鼠免于死亡,其治愈率为73%,与攻毒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五皮饮对仔猪水肿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4.对攻毒前后小鼠血清中NO和TNF-α含量的测定发现,攻毒后小鼠血清中的NO和TNF-α含量极显著地升高,说明二者在仔猪水肿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用五皮饮治疗后,二者的水平显著降低,表明通过对NO和TNF-α含量的调节以改变血管的通透性,是五皮饮治疗仔猪水肿病的机理之一。
2.期刊论文 苗玉和.舒秀伟.陆承平 应用小鼠替代仔猪检验仔猪水肿病灭活疫苗效力研究 -畜牧与兽医2008,40(8)
用小鼠替代仔猪进行仔猪水肿病灭活疫苗效力检验.结果表明,疫苗免疫小鼠能达9/10保护的最小免疫剂量是0.05 mL/只(4×108CFU),免疫仔猪能达5/5保护的最小免疫剂量是1.5 mL/头(1.20×1010 CFU).用疫苗0.01 mL免疫小鼠所产生的抵抗致死量强毒菌的免疫力,相当于用疫苗1.0 mL免疫14~18日龄仔猪所产生的抵抗致死量毒素静脉注射的免疫力;用疫苗0.05 mL免疫小鼠所产生的抵抗致死量强毒菌的免疫力,相当于用疫苗1.5 mL免疫14~18日龄仔猪所产生的抵抗致死量毒素静脉注射的免疫力.疫苗0.05 mL免疫小鼠可以替代仔猪作为效力检验的模型.
3.学位论文 雷彬 如东县部分地区仔猪水肿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2008
仔猪水肿病影响我国养猪业的重要疾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死亡率较高,常见的血清型有
0138,0139和0141等,由于各血清型之间有效的交叉保护性差,而且各地区流行的血清型不尽相同,所以疫苗免疫效果并不理想,了解其流行的血清型对防治该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如东县14头疑似水肿病仔猪进行病原学检查,同时对如东县九个乡镇1183头仔猪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以探讨仔猪水肿病在当地流行的病原和诱发因素,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国内外对仔猪水肿病的研究多集中在病原学研究,对组织病理学研究相对较少,而组织病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对如东县九个乡镇进行仔猪水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采取仔猪水肿病病猪和死亡不久仔猪的器官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为深入研究仔猪水肿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无菌采取病猪和新死猪肠内容物或粪便,用麦康凯培养基对病原进行分离及纯化,将分离到的菌株按常规方法进行生化发酵试验,结果显示14株细菌均为肠杆菌科细菌,符合大肠杆菌的基本生化特性。将分离的14株菌分别接种普通肉汤于37℃培养24h后分别腹腔接种14组小鼠进行攻毒,对照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攻毒组的56只小鼠攻毒后陆续出现后肢瘫痪,6h后开始死亡,48h内全部死亡,并从死亡小鼠的心脏,肝脏和肾脏中分离到感染的大肠杆菌,而4只对照组小鼠均未见异常。用大肠杆菌标准抗0血清对所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的鉴定。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引起如东县九个乡镇仔猪水肿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14个分离菌株的血清型为0139,0141, 0138和048,其中有9个是0139型血清型,其次,饲养管理不良,饲料营养成分过高,断奶应激,生长过快是重要的诱病因素。对饲料营养成分的调查结果发现,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越高,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就越高,分析结果显示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779,双尾显著性检验为0,提示这些地区许多仔猪发生水肿病很可能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高有关。
病理学检查主要是发现仔猪多个器官有出血和水肿,尤其是脑,小肠,脾和肠系膜淋巴结,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浆液性非化脓性脑炎,浆液性胃炎,浆液性出血性淋巴结炎,出血性肠炎,浆液性出血性肺炎,浆液性肾炎。
4.会议论文 王中杰.刘钟杰.苏丹.索占伟 五皮饮对小鼠仔猪水肿病模型血清NO和TNF-α的影响 2007
猪水肿病(ED)是仔猪的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率通常为10~30%,但致死率高达80~100%,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地防治本病,降低
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者多采用小鼠复制仔猪水肿病模型,本实验室已成功地采用107/86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复制了小鼠仔猪水肿病模型,并筛选了治疗本模型的有效方剂:五皮饮。
5.期刊论文 王成森.郭红梅 大肠杆菌107/86菌株人工感染小鼠的病理学观察 -畜牧与兽医2010,42(10)
20只清洁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n=10),试验组经腹腔注射大肠杆菌107/86悬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注菌5d后处死全部小鼠.小鼠攻菌后6h开始出现临床症状,24h试验组小鼠表现为后肢麻痹、偏瘫,眼睑、前额等部位水肿.对试验组小鼠进行剖检发现胃壁、肠系膜等多处水肿.试验结果表明,小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107/86成功复制仔猪水肿病模型.
6.会议论文 王春华.王卓.任秀颖.胥桂华 仔猪水肿病小鼠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及标准致死量的测定 2006
本文分别以不同剂量的标准仔猪水肿病菌株培养物及毒素提取物接种16~18g小鼠,24H死亡小鼠剖检病理变化呈现典型水肿病症状,并测定了对强毒菌液小鼠的标准致死量及致死量毒素提取前的细菌含量标准,各菌株对小鼠的最小致死量(MLD)分别为:C83905株3.6亿,C83527株3亿,C83684株2亿,混合菌液为3亿,;致死量毒素,裂解前菌液细菌含量应为240-260亿CFU/mL.
7.学位论文 高立云 五苓散抗大肠杆菌志贺样毒素致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伤害初探 2006
本试验研究以探讨中药防治大肠杆菌病的作用机理为目的,通过小鼠仔猪水肿病实验动物模型复制和中药有效方剂选择,体外培养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与药物试验,研究大肠杆菌志贺样毒素对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和ICAM-1的影响以及中药五苓散方剂对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LF-2e)损伤后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1.0.40ml/只(18±2g)剂量腹腔注射昆明白小鼠大肠杆菌(F107/86菌株)菌液成功复制出仔猪动物水肿病动物模型,其临床症状以神经症状为主,后肢瘫痪,转圈运动。病理切片观察肝、肾、脑水肿变性。扫描电镜观察小鼠肠黏膜上皮微绒毛脱落。
2.在试验的12种中药方剂比较中,五苓散治疗用小鼠复制的仔猪水肿病模型效果最好,保护率达51.5%,并能延缓小鼠仔猪水肿病实验动物模型的死亡。
3.10μg/ml SLT-2e引起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的量在1h和3h下调,6h和9h升高,与对照组(一)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SLT-2e引起ICAM-1的分泌量总体低于正常组,在9h时点下降差异显著(p<0.05)。
4.三个浓度组(0.1μl/ml、1μl/ml、10μl/ml)的中药五苓散使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的量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对ICAM-1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5.中药五苓散方剂对SLT-2e攻毒后的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和ICAM-1的程度受时间和浓度的影响有差异。
8.期刊论文 王春华.WANG Chunhua 仔猪水肿病标准菌株对小鼠和仔猪免疫原性的测定试验 -中国动物保健2010,12(6)
分别以仔猪水肿病标准菌株C83684、C83905、C83527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和仔猪,14天后分别攻以致死量的强毒菌液及毒素,攻毒试验表明,疫苗免疫效果良好,三株菌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9.学位论文 严振龙 仔猪水肿病病菌毒力因子相互关系的研究及诊断方法的初步建立 2002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较常见的传染病,能引起断奶仔猪四肢麻痹、步态蹒跚、痉挛和昏迷等神经症状,死亡率很高.剖检可见胃壁和肠系膜水肿,因此称之为\"水肿病\".F107(F18ab)菌毛与类志贺毒素Ⅱ型变异体(SLT-Ⅱe)是致仔猪水肿病的产Vero细胞毒素大肠杆菌的两个毒力因子,因此研究两者的关系对预防和诊断仔猪水肿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表达F107菌毛的107/86标准株在TSB培养基中37℃培养两代,每代24h,经电镜观察确认菌毛大量表达,灭活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另外,在实验室保存的水肿病菌株中挑选一株O抗原与标准株不同,但也能很好表达菌毛的菌株培养后作为检测抗原包被ELISA板.细胞融合后经间接ELISA、玻板凝集、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得到3株阳性杂交瘤细胞,命名为F7-1、2F7-2、H7,制得的单抗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2<'16>、2<'14>、2<'10>,试管凝集价分别为:1:5120、1:1024、1:512.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三株单抗都可和F107菌毛及8199菌株的F18ac菌毛的提取物反应,表明单抗是针对F18菌毛\"a\"因子抗原的.将实验室保存的18株水肿病菌株的TSB培养物,离心悬浮后,菌液分别与100倍稀释的单抗F7-1做玻板凝集反应,结果表明有
71%(12/17)的菌株表达F107菌毛.由于SLT-Ⅱe较难提纯,因此该实验利用原核表达的SLT-ⅡeB亚单位融合蛋白,经谷胱苷肽活化的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提纯后测定浓度,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以经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菌、未经诱导不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菌及只表达载体蛋白的重组菌三者的裂解产物包被ELISA板,细胞融合后培养基上清经检测得到1株针对B亚单位的阳性克隆,命名为7C<,3>-1,制备的单抗腹水ELISA效价为2<'10>,可中和SLT-Ⅱe的Vero细胞毒性,在免疫印迹中只与B亚单位融合蛋白反应,而对载体蛋白不反应.利用此单抗经斑点ELISA检测18株水肿病菌株,有13株产生SLT-Ⅱe.
10.期刊论文 高立云.周宏超.王中杰.穆祥.陈耀兴 12个中药方剂对小鼠仔猪水肿病模型的保护率观察比较 -中兽医医药杂志2007,26(5)
仔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ED)又称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由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SLTEC) 引起,其血清型主要有O138、O139、O141等,近年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主要与两个主要毒力因子密切相关,即F18ab 菌毛及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LT-Ⅱe) .该病发病快,病程短,发病率低(15%~20%),但致死率较高(80%~100%).25-60日龄断奶仔猪多发,同窝中生长发育好,体格健壮的仔猪尤其易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猪眼睑水肿,四肢麻痹,运动失调,步态蹒跚,或出现划水样运动.
1.杨莉.吴位珩.陈长亮.黄开荣.任开富.袁灿.袁仁鼎.杨泽兴.龙厚怡.肖明才 贵州省仔猪水肿病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回归复制的研究[期刊论文]-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9(4)
2.张西粉.张亚锋.焦铁军.杨增岐 猪大肠埃希菌菌种保存条件筛选[期刊论文]-动物医学进展 2008(10)
3.张赛群.朱红梅.周涵韬.黄素芳.刘波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K88的致病特性及其益生菌的筛选[期刊论文]-中国兽医科学 2008(5)
4.周宏超.高立云.王中杰.索占伟.张涛.范光丽.刘钟杰.穆祥 猪水肿病病理模型复制[期刊论文]-西北农业学报2008(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wyxjz200304024.aspx授权使用:华中农业大学(hzny),授权号:31678d86-3bab-41af-9ef2-9e6e0104d8aa
下载时间:2011年1月17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