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微光的力量
微光总是闪现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它不经意的离开,就如同它不经意的出现一般。但因为是自己想来的,也便印在了心底。天才们总是这样善于把握他们心中的微光,激发这种微弱的力量,爆发出惊为天人的震撼。而我们只能埋葬,埋葬自己的微光。
我们错过了多少微光,又看轻了多少力量。我们是普通人,因为我们总是这样轻易的放弃和退却。我们看过多少次苹果的坠落,却都还是错过了万有引力;我们遇见了多少次雷击,却都还是和电擦肩而过;我们怎会没有欣赏过那荷塘月色,却终究没有让这景色留在了字句里。这样的微光实在说不尽,但有一点是极为明显的,我们总是留意了,记住了,却只记住了肤浅的现实,我们忠于现实。其实不能说忠于现实是不好的,只是这样的现实显得被动,显得屈服,甚至是软弱。我们停留在这个悬浮的半空里,而天才们与我们的不同或许就在于他们不甘于这样的现实,他们渴望突破这个牢笼,他们努力的建设一个属于他们的异次元的世界,或许我们无法理解,但是他们确是这样维系这缕微光的力量。或许他们冥冥之中早已受到了这缕微光给他们的力量,他们在现实的基础上为自己的内心搭建了一个美丽的基石,他们握住了微光。我们或许也曾有过这样勇敢的微光,却在那一念间,被埋藏。
我们放弃了多少微光,又拒绝了多少梦的荒唐。我们的普通或许是在于我们总是这样在遇到一点点不可能的影子之后就拒绝了一切未来。儿时的豪言壮语会有多少被我们记到现在,我们又都还会记得那时可以写满整张纸的梦想么?我们闪过多少这样的微光,却鲜有人坚定得不怕一切摧残,而坚守的人也就成了天才。我们不明白坚定也是微光给予的力量,我们不理解这在追寻的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阻碍只是为了凸显微光的耀眼而存在。我们曾见证过太多天才的故事,他们的坚定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记得很深刻的一个故事,是说一位农场主曾在儿时的一次名叫《长大后的志愿》一文中写到自己想要成为全美最大的农场主,他还附上了他对未来农场的规划和农场的地图。而他换来的只有一个大大的F,老师认为他的梦想不切实际到了极限,而他却坚持自己的想法没有重新再做一片文章。后来他一步步的坚定自己的理想,有一次在他梦想的农场里他过去的那位老师带领学生来参观,愧疚的对他说:这些年来我也对很多孩子泼过冷水,但只有你坚持住了你的梦想。我们是不是会和其他学生一般委屈求一个高分或者是老师的满意,而拒绝了那些微光所拖曳着的荒唐的梦。我们或许不曾坚持这样荒唐的微光,却在半分阻力下,被击退。
我们的微光,在别人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绝望。我们是不是那么感慨,在看到天才的作品时,那被翻腾出的心底的微光好像又闪动了一下,却在这时彻底殒灭,因为这微光不再属于自己,更是因为别人追求到了自己曾经的希望,而自己却没有。这种情感或许是复杂的,掺杂着志同道合的庆幸,却也伴着失之交臂的后悔。当别人成为了你想要成为的人,当别人一步步的借助微光的力量爆发出惊为天人的创造力,我们只能成为坐在路边为他们喝彩的人。有些人或许志愿作一个旁观者,但有太多人是曾经有过那缕微光却在各种主观客观的背景下成为了旁观者,少数人成了天才,因为他们被赋予了把握和坚定微光的信念。我们绝望于这过往的错过和放弃,却又遗忘了一点,其实每一刻都有微光,都有力量,只是我们还能看得见他那微弱的光芒么?
                      孙源湲2012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