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应用胰岛素泵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来源:九壹网
第34卷 76 2010年第1期 黑龙江医学 V01.34.No.1 HEI LONG JIANG MEDICAL J0URNAL Jan.2010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李文霞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内科,河南郑州450053) 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Ⅱ型糖尿病患者76例, 随机分成两组:胰岛素泵治疗纽38例,皮下注射组38例。结果 两组患者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胰岛素泵 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及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较好模拟胰岛素分 泌的生理节律,更能有效控制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关键词: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5775.2010.01.037 学科分类代码:320.712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胰岛素泵治疗,即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 能大幅度减少I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这 已分别被美国和英国糖尿病血糖控制与并发症预 防的研究结果所证实¨ ,它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先 低颅内压,对脑水肿、脑缺氧患者的抢救十分有效。 再者,HI30可使网状上行系统和脑干的血液供应量 减压时,空气膨胀吸热,短时间内舱温下降较快,应 积极予以保暖,开空调送热风,将温差降至最低限 度,尽量避免因舱内受凉而中断治疗。 1.2.3氧舱的消毒处理:每次进舱前后舱内应彻 增加,氧分压增高,可提高网状上行系统的兴奋性, 有利于昏迷患者的苏醒和生命活动的维持。为保 障气管切开患者HBO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我们 底清洁、通风,消毒液擦拭座椅及地面,舱内空气紫 外线消毒30 rain。患者所用吸氧头罩,每日用后使 用酒精进行擦拭,待干后备用,次日治疗前采用新 洁尔灭进行擦拭。为防止交叉感染,气管切开患者 原则上尽量安排专舱治疗。 1.3疗效诊断标准 在具体实施中,特别强调以下几点:(1)重视首次治 疗前的床边准备工作:氧舱医生或专职护士应熟悉 患者病情,评估患者状态,估计患者耐受高压和配 合吸氧程度,并排除血气胸,严重肺部感染等禁忌 证。治疗前家属需在高压氧治疗“知情同意书”上 (1)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 活,随访疗效稳定;(2)显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 生活自理,恢复一定的劳动能力;(3)好转:症状、体 征有一定程度的改善;(4)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 改善。 2结果 签字;(2)保证进舱物品的完备,检查舱内负压吸引 系统。静脉输液的处理是人舱护理工作的重点,应 高度警惕空气栓塞的发生;(3)安排陪舱的护师必 须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安全意识高,具 有良好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总之,充足的人 舱前准备和正确的陪舱护理,是气管切开危重患者 安全、有效、及时进行HBO治疗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本组患者共45例。治疗次数最少5次,最多 40次。陪舱护理480例次。无1例因护理不当造 成中断治疗或出现并发症。45例中,痊愈6例,占 1.3%;显效27例,占60%;好转9例,占20%,总有 效率达81.3%。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有效 率为95.3%,效果显著。 3讨论 [1]吴建国.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1687 例体会[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4,11(2):111~112. [2]李温仁,倪国坛.高压氧医学[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1—353. f3]周树荣.高压氧救治危急重症患者1334 例回顾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3,10(2):91—93. HI30能增加机体物理溶解的血氧含量,提高血 氧分压,增强血氧弥散能力和弥散距离,且HBO的 “压力效应”可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和建立,故能明 显改善全身尤其是大脑的缺氧状态。同时,HBO能 (编辑:薛 凡) (收稿日期:2009—11—09) 使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从而减轻脑水肿,降 第34卷 2010年第1期 黑龙江医学 V0l_34.No.1 HE1 LONG JIANG MEDICAL JOURNAL Jan.2010 77 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我国糖尿 病患者近年来,也逐渐开始接受这种治疗方法。我 科2007—01间引进胰岛素泵以来,至今已有76例 Ⅱ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性。并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胰 岛素泵治疗的优点,并告知在带泵期间可能发生的 情况和注意事项,经过耐心细致的解释,病人及其 家属疑虑消除,自愿接受带泵?台疗。带泵前应协助 且无1例发生医源性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 病人洗澡,以防皮肤感染,并更换透气性好的棉质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标 准。随机分成两组:胰岛素泵治疗组38例,男2O 例,女l8例。平均年龄55.0岁±7.8岁。体质量 指数(19.5±1.52)kg/m 。平均空腹血糖 15.6 mmol/L±2.0 mmol/L,餐后2 h血糖 18.7l mmol/L±4.2 mmol/L;皮下注射组(对照 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4.1岁± 6.02岁。体质量指数(21.6±1.28)kg/m 。平均空 腹血糖14.1 mmol/L±3.8 mmol/L,餐后2 h血糖 l5.87 mmol/L±2.12 mmol/L。 1.2方法 胰岛素泵治疗组遵医嘱设定胰岛素泵各项参 数,如使用时间、胰岛素浓度、基础输注量等。患者 取平卧或坐位。取腹部(距离脐部至少3.0 cm)为 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左手捏紧皮肤,右手持针, 将针头刺人皮下组织,敷贴固定。认真检查胰岛素 储药器和泵管路有无气体。所有病人均短期带泵, 观察7 d;皮下注射组采用短效胰岛素3餐前 30 min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面±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血糖均达标,但胰岛素泵治疗组较对照组 更理想,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胰岛素用量: 胰岛素泵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比对照组少(P< 0.05)。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治疗组8例,占 21.5%;对照组16例,占41.11%,治疗组低血糖发 生率明显减少。达标时间:(空腹血糖 ≤6.0 mmol/L,餐后2 h血糖≤8.00 mmol/L)胰岛 素泵治疗组平均(8.7±3.8)d;对照组平均(18.6± 7.5)d,胰岛素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P<0.01)。 3护理对策 3.1带泵前的准备与护理 全面评估病人的一般状况,包括文化水平、生 活习惯、工作性质、经济状况等。由专职护士和医 生详细解答疑问,提供影像资料,并向病人详细介 绍胰岛素泵的特性及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防止糖 内衣,避免穿紧身衣等。 . 3.2装泵的方法 3.2.1准备:护士操作前,应检查仪器性能是否完 好,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并提前30 min从冰箱中取 出胰岛素置于室温(约25℃)下,并核对有效期。 3.2.2设定参数:吸取适量胰岛素装入泵内,遵医 嘱设定胰岛素泵各项参数,如基础输注量、餐前大 剂量等。排气直到管道充满胰岛素从针头流出为 止,并检查输注装置内有无气泡。将无菌纱布置于 管道连接处,检查是否滴漏。 3.2.3选择输注部位:腹部首选,其次是上臂、肩 部、大腿等,避免在皮肤有炎症、瘢痕、硬结等处注 射。选择脐周输注部位,应避开腰带或内衣边线 处。选择大腿外侧或上臂外侧时,应避免针头刺入 肌肉内。 3.2.4埋针:无菌操作下,针垂直、迅速埋于皮下, 透气无菌贴膜固定。拔针方法与静脉输液或肌内 注射相同。 3.3带泵期间的护理 3.3.1合理膳食:胰岛素泵安装后患者仍应规律 进食,指导病人采取“食物交换法”,以便更好地安 排膳食,满足营养需要。 3.3.2监测血糖:采用血糖仪测血糖,即3餐前、3 餐后2 h、睡前指尖血糖监测。以为医生调整胰岛素 剂量,提供依据。 3.3.3密切观察患者局部和全身反应:①局部反 应:糖尿病患者极易发生皮肤感染,因此应5~7 d 更换注射部位及针头,并查看输注部位有无红肿、 疼痛,针头有无脱出,检查储药器与输注导管连接 是否牢固,导管有无折曲;②全身反应:最常见的是 低血糖反应。因此,平时应注意监测血糖。 3.3.4常见胰岛素泵报警及故障处理:护士不但 要学会识别各种报警信号和相应处理措施,还要指 导病人识别。最常见的是“无法输注”,原因有,软 管折管、胰岛素用完、电池用完、输注管与储液器之 问脱开等。 3.3.5特殊检查的注意事项:避免将胰岛素泵置 于x线、CT、MRI等强大磁场环境中。 4讨论 糖尿病病人由于每天数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给 第34卷 78 2010年第l期 黑龙江医学 Vo1.34,No.1 HEI LONG JIANG MEDICAL JOURN AL Jan.2010 52例腹膜透析病人护理体会 林华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肾脏内科,安徽淮安2233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置管患者术前、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对52例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 5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均成功进行了腹膜透 析置管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及对并发症的科学护理。结论状及体征。 析置管术,显著改善了患者因肾衰竭合并的贫血、营养不良、高血压、酸碱失衡及钙磷代谢紊乱等一系列症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5775.2010.O1.038 学科分类代码:320.712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治疗终末 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因其操作简单、实 用,不必全身肝素化,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设备, 可以在家进行,且其对中分子物质清除效果好,对 血液动力学影响少,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越来越J 泛 例,梗阻性肾病6例,糖尿病肾病8例,狼疮性肾炎4 例,骨髓瘤肾病3例。患者均在局麻下进行腹膜透析 置管术,手术成功率100%。术后立即或1周后行腹 膜透析。 2护理 的应用¨ 。目前,主要有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和持续循环腹膜透析(IAPD)两种。我科 自2005—06月以来,对52例肾衰竭患者进行了腹 膜透析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腹膜透 析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1置管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对确定采用腹膜透析治疗的患 者,针对其心理特点,护士应及时向病人讲解有关 腹膜透析的原理及相关知识,同时告知病人透析可 使体内的毒素通过腹膜透析液及时的清除到体外, 使症状得到改善,同时也能很好的保护残肾功能。 通过精心护理及专业讲解,可使病人消除恐惧心 理,使其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使病情得 到改善。 我科自2005年6月以来,共对52例患者进行了 腹膜透析治疗。其中,男性2l例,女性3l例。年龄 25~70岁,平均47.5岁。住院天数14~36 d,平均住 院25 d。所有病人均达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腹透指征 :(1)BUN≥28.6 mmol/L;(2) Cr I>707 mmol/L;(3)有高钾血症;(4)有代谢性酸中 毒;(5)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6)有水钠潴留(患 2.1.2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了解病人有无糖尿 病、是否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有无慢性咳 嗽、疝气、腹部包块等,以及病人的依从性。 2.1.3确定出口位置:避开疤痕和腰带位置,并取 者血压升高、高血容量、心力衰竭);(7)无腹腔感染、 肿瘤等腹膜透析禁忌证。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31 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和痛苦,且不适当的餐前量 除了不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外,还易出现餐后低血 病人的优势侧,以利于病人的自我护理。 2.1.4做好术前准备:检查各项血液指标及生命 参考文献: [1]钱宇宁译.糖尿病强化治疗对胰岛素依赖 型糖尿病长期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的作用[J].中 国糖尿病杂 6-,1994,2(1):58. 糖,导致许多病人的血糖控制很不稳定。选择胰岛 素泵治疗后,患者更加重视自己的血糖水平 J,且 胰岛素泵能有效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可有效调 节空腹血糖和夜间高血糖,而减少因常规胰岛素皮 [2]许樟荣,钱荣立.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 下注射所致的非生理性高峰的出现,使24 h血糖趋 于平稳,从而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 活质量。本组76例病人经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血糖控制比较理想,缩短了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了 简介[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2):1I7. [3]马学毅.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51. (编辑:薛 凡) (收稿日期:2009—11一O9) 胰岛素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