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行结核病报告系统的再思考
2004年1月1日和2005年1月1日,国家相继启动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直报》)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专报》)。上海市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亦同步启用,原有的《上海市结核病登记管理数据库》(《数据库》)继续运行,工作量大大增加,并且重复劳动,资源浪费。分析现行的结核病报告系统,探讨适合上海“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特点的信息采集方法很有必要。现就上海市2004~2005年几套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直报》、《专报》、《上海市结核病人报告追踪表》、《上海市隔月网络直报追踪表》、《数据库》。
1.2方法
《直报》信息由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对疑似、确诊肺结核病人进行网络直报生成。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对辖区医院直报信息查重、追踪、核实,整理信息并监测结核病疫情。《专报》信息由各级结核病定点医院对非定点医院转诊的疑似确诊肺结核病人由直报网收入进行网络专报,并按系统要求补录、整理各类信息;直接就诊的疑似、确诊肺结核病人,网络专报生成报表。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对辖区结核病定点医院及市定点医院网络专报信息进行浏览,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实后落实登记管理编号。《上海市结核病人报告追踪表》由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各级各类医疗保健中心报来的疑似、确诊肺结核病人的传染病报告卡按户口分拣后,再行追踪核实后生成。2004年以季报形式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隔月网络直报追踪表》由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直报》收录辖区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报告的疑似、确诊肺结核病人,直接追踪核实后生成。2005年隔月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库》由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户口确认辖区确诊结核病人,登记编号,录入区级数据库,按月上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数据整理汇总后生成。
2结果
2.1《直报》与《报表》肺结核病人报告数比较
2004年《直报》自动统计报告肺结核信息12 923条,重复、误诊删除5 38,实际报告肺结核7 535例;《上海市结核病人报告追踪表》(手工统计)报告肺结核14 484例,重复、误诊删除5 548例,实际报告肺结核8 936例;《直报》数∶《报表》数为1∶1.19。2005年《直报》自动统计报告肺结核信息13 421条,重复、误诊删除6 210条,实际报告肺结核7 211例;《上海市隔月网络直报
追踪表》(手工统计)报告肺结核14 597例,重复、误诊删除6 125例,实际报告肺结核8 472例;《直报》数∶《报表》数为1∶1.17,系统统计数均小于手工统计数,见表1。
表1直报系统自动统计与手工报表统计数据比较
表2两种追踪表数据的比较
2.2《直报》与《专报》报告数比较
2005年《直报》报告发病数6 081例,其中菌阳2 7例;《专报》报告发病数7 109例,其中菌阳3 223例,《专报》报告病例数均大于《直报》报告病例数,《直报》∶《专报》=1∶1.15。
2.3《专报》与《数据库》确诊病例数比较
2005年《专报》共登记确诊病人7 109例,《数据库》共登记确诊病人7 063例,两系统间总数较接近,病人分类数据接近,但新病人数与复发数相差较大,《数据库》新病人数∶复发病人数=7.16∶1;《专报》新病人数∶复发病人数=10.19∶1,见表3。
表3系统间肺结核确诊病例数的比较
3讨论
《直报》自动统计与《报表》手工统计肺结核病人报告数比较,《直报》数小于《报表》数,其差异是因为系统进行统计时外来人口中纯流动人口不计入总数,而手工报表将其计入总数,且《直报》系统数是年终一次性计算,而手工报表数是每月累计计算,对跨月、跨区的重复无法全部删除造成。
《直报》《专报》是建立在Internet平台上的网络系统,信息是同步直观的,可以随时监测结核病的疫情报告,及时追踪落实病人的管理,实时进行报表核对和工作评价; 但《专报》与《直报》在统计条件选择等方面的不同步,如《直报》进行统计时外来人口中纯流动人口不计入总数,《专报》却计入总数,造成统计数据不一致。因此,两系统仍需磨合。
《专报》与《数据库》比较,两者所收集的信息内容基本相同, 2005年报告确诊病例数接近,但新病人数与复发数相差较大,原因是《专报》新近启用,对其不够熟悉,再者对于《专报》中概念理解上的差异,造成新病人数与复发数的比例错误。《数据库》是我市沿用多年的统计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均经反复核实,较真实可靠,但其报告、核实过程是纸质传报,常有多个来回,并且是每月末上报一次,影响信息采集的及时性;目前上海市仍以数据库数据作为统计依据。《专报》系统的某些功能设计与我们上海“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工作特点有不匹配的方面,如病人就诊自由度较大系统权限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个性化治
疗的问题、某些登记概念冲突的问题等。因此,目前我市这两套系统同时运行,相互弥补不足。综上所述,现行的国家信息报告系统与本市沿用的疫情信息采集方法存在不相容问题,有必要对两个系统进行整合,做到资源优化,同时减少因重复劳动、工作量大而造成的失误,以适合上海“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需要。为此,我们认为我市应在国家已有的平台上自行开发一个信息系统,即《直报》为一级,《专报》为二级,本市信息系统为三级。在本市系统中开放浏览权限,使得各区级用户都可以浏览全市结核病病例治疗管理状况,但仅对本辖区就诊管理结核病病例的病案信息有添加修改的权限;增加系统病案信息收集量,以适应不同病例个性化治疗,并且由三级向一级逐级推送,信息共享,使得我市所有结核病病人的诊治管理动态一目了然,既能监测疫情动态,掌握最新详细资料,提供制订防治对策的依据,也能对各单位结核病管理措施落实情况作出实时评价,督促病人管理工作及时、有效、有序的进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