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抗菌物质对鸡腿菇出菇及覆土层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初探

抗菌物质对鸡腿菇出菇及覆土层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初探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它用l 表3夏芝破璧孢子粉中脂肪酸组成分析 EDⅡILE FUNGI 2008( 抗菌物质对鸡腿菇出菇及覆土层 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初探 冯福娟 余德松 王东明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分院,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用抗菌物质处理鸡腿菇覆土层,研究抗菌物质对鸡腿 菇出菇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发现链霉素、绿霉净、四环素 酸相对含量为82j7%,包括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 对第1潮菇有增产作用,多菌灵、井岗霉素对第1潮菇影响不 大,几种抗菌物质对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影响不大。 关键词鸡腿菇出菇抗抗菌物质土壤微生物 其中油酸相对含量最高,为61.21%,其次为亚油酸。 亚油酸是人体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它通过人体可转化为 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是构成前列腺素的成分。若亚油酸 缺乏,会导致皮肤起鳞片,组织再生能力减退等症状,并增大 文章编号 1000-8357(2008)02-0056--02 鸡腿菇学名毛头鬼伞,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珍贵 食药用菌【l】,各地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病虫害也逐渐加重, 轻则减产、品质下降,重则颗粒无收。常见的病原菌有叉状炭 疾病的发生率;同时,亚油酸对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预 防高血压和动脉粥状硬化具有明显功效lSl。油酸在降低血液 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L—C)的同时,还 角菌、胡桃肉状菌、白色石膏霉、绿色木霉等真菌,此外还有 细菌引起的腐烂病田l131。通过探讨抗菌物质对鸡腿菇出菇的影 啊,为生产上防治鸡腿菇病害提供参考。 能升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网。由此 推测灵芝破壁孢子粉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及预防血栓形成的 功能,从而大大减少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 2:5主要活性成分的分析结果 多糖,三萜类化合物被认为 是灵芝中主要的活性成分Ill,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保 肝、抗放射与抗化疗作用、增强免疫力、降血糖、强心及抗心 肌缺血作用 抗氧化和抗衰老等功效。灵芝破壁孢子粉中多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鸡腿菇江苏高邮特白33、多菌灵50%可湿 性粉剂、绿霉净(福建省古田县吉灵食用菌消毒用品厂产)、 井岗霉素(常州市丰登农药厂产)。 糖,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0.823%,3.73%。灵芝破壁孢子 1.2菌袋制作培养基配方为棉子壳93%,麸皮5%,碳酸 粉中三萜含量高于江绍琳等朗报道的灵芝子实体超微粉三萜 含量(1.1%),也高于灵芝发酵菌丝三萜含量(0.15%)ItO]。 钙2%。袋规格为17 crux33 cmxO.03 clII聚丙烯袋,每袋装料 量0.5 kg,灭菌冷却后接种,发菌。 1.3覆土处理菌袋发菌后,分小区覆土,采用脱袋卧式覆 土法嗍,每个小区15袋,覆3cm厚土层,不同小区分别喷洒不 同抗菌物质水溶液10 L,分别为链霉素600万单位,L水溶 3结论 灵芝破壁孢子粉作为保健品,以其具有抗肿瘤、调节人 体免疫功能等功效正风靡全国,乃至海外。成分分析表明: 液、四环素60o万单位,L水溶液、井岗霉素1 000倍稀释、多 菌灵1 000倍稀释、绿霉净1 000倍稀释,以喷洒清水作为对 照。 ’ 灵芝破壁孢子粉比灵芝子实体含有较高粗蛋白,粗脂肪和 粗纤维。与灵芝子实体,发酵菌丝体相比含有较高的三萜类 化合物。且氨基酸种类丰富,不饱和脂肪酸是优势脂肪酸,以 油酸,亚油酸为主,并含有多种有益矿物元素。灵芝破壁孢子 1.4观察记录菇重。 观察记载出菇时间、出菇位点数、采菇时间、 ’ 粉其营养价值较高,且因破壁易于被人体吸收,其应用前景 广阔。 参考文献 【1】林志彬.灵芝的现代研究.第2版[MI.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 社,2001,284-301.. 1.5检测土壤微生物 覆土10 d后,取表层下2-3 clII土 壤,稀释涂平板嘲。 收稿日期:2007—11-19 ・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通信作者。 中草药,1994,25(1):17-19. ’ 【2】李风岚,乔珊珊,李国星,等.灵芝粉抗肿瘤及提高机体免疫力 作用的研究叨.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4):156--160. 【3】刘英梅,李春华,陈鸿雁,等.灵芝孢子粉中多糖提取工艺的研 究叨.中成药,2006,28(3):332-335. 【4】 江绍琳,江绍玫,曾令聪,等.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灵芝中总三 [7】 王秉栋.动物性食品卫生理化检验.第1版[MI.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1994,25o-259. 【8】 刘祥义,付惠,张加妍.云南元宝枫种子含油量及其脂肪酸成 分分析叨.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1):38-39. 萜含量叨.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4):635--636. 报,1994,16(1):95-97. 【9】 白满英,张金城,崔育京.橄榄油的开发应用【J】.粮油食品科技, 2oo3,ll(2):31-33. ・ 【5】 李开本,陈体强,何休金,等.灵芝营养成分测试初报叨.营养学 【lO]王伟,尚德静,温磊,等.灵芝发酵菌丝三萜类化合物含量 【61 李兆兰。郑一涛.灵芝菌丝体和发酵液有效成分及含量分析 . 的测定咖.中国食用菌,2006,25(1):30-32. 56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EDIBLE FUNGI 2008(2) 2结果分析 2.1 抗菌物质对出菇期及出菇位点数的影响 鸡腿菇分小 鸡腿菇总状炭角菌病的研究进展 崔颂英 牛长满 矫天育 张 晶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辽宁营口115009) 区覆土后,不同小区喷洒不同抗菌物质水溶液,其出菇时间不 同,出菇位点数也不同,先后顺序依次是链霉素、绿霉净、四环 素、多菌灵、井岗霉素、对照(图1)。链霉素主要抗部分革兰阴 —◆_-链霉素 —●一绿霉净 十四环素 — 一多菌灵 +井岗霉素 +对照 出菇时I可,d 图1 抗菌物质对鸡腿菇出菇期的影响 性杆菌,绿霉净是一种绿霉菌的专用强力杀菌剂,喷洒链霉 素、绿霉净后,出菇时间短,出菇集中,出菇位点数多;四环素 为广谱抗生素,喷洒四环素后,出菇较喷链霉素、绿霉净晚,但 也能很快达到出菇高峰期,多菌灵属苯并咪唑类低毒杀菌剂, 对多数子囊菌和半知菌有效,井岗霉素是一种抗真菌的农用 抗生素,喷洒多菌灵、井岗霉素后,出菇时间与对照较一致。 2.2抗菌物质对采菇期的影响 覆土层喷洒链霉素、绿霉 净、红霉素、四环素水溶液后,出菇时间早,出菇集中,多菌灵、 井岗霉素处理后,出菇期和对照相同,其中多菌灵处理后,出 菇高峰期和对照一致,而井岗霉素处理后,出菇高峰期相对晚 1-2d 表1 抗菌物质处理覆土层后不同天数的出菇量(单位:g) 2.3抗菌物质对鸡腿菇产量的影响 用链霉素、绿霉净、四 环素、多菌灵、井岗霉素、清水喷洒覆土层后,第1潮菇的出菇 率分别为39.7%,38.6%,37.7%,32.6%,33.6%、32.4%,覆土层 用链霉素、绿霉净、四环素处理,第1潮菇产量增加,增幅分别 为22.6%,19.2%,16.4%;多菌灵、井岗霉素处理后,第1潮菇 产量变化不明显。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l000 500 0 链霉寨 绿霉净 四环寨 多菌灵井岗霉寨 对照 抗菌物质 图2抗菌物质对鸡腿菇第1潮菇产量的影响 摘要从总状炭角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综 合防止措施等方面对1995—2006年关于鸡腿菇总状炭角菌病 的相关报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整理,认为:总状炭角菌的生 物学特性以及致病机理的研究存在诸多空白和争议,认为在对 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 是防治鸡腿菇总状炭角菌病的最终出路。 关键词总状炭角菌病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 1000—8357(2008)02—0057—03 我国鸡腿菇[CopEnus COITt,01,II ̄(MuU.:Fr.)Gray](卯晓岚, 20oo)的人工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开始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很快形成商业化生产(王波、鲜灵, 2005)。其总产值585以年产居平菇、香菇、双孢菇、毛木耳、 黑木耳、金针菇、姬菇之后,列第8位(农博网,2006),已经成 收稿日期:2007—11-02 2.4抗菌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用链霉素、绿霉净、红 霉素、四环素、多菌灵、井岗霉素处理后的土壤及未经过处理的 土壤稀释涂平板,平板均以无色、黏稠、光滑菌落具多;其次是 黄色菌落,黄色菌落有两种,一种为小而圆,另一种略大而平, 其次还有少数的褐色菌落及放线菌菌落。镜检观察,无色、黏 稠、光滑菌落及黄色菌落的菌为细菌,褐色菌落的菌为酵母。 3 讨 论 链霉素、四环素、井岗霉素、多菌灵、绿霉净有不同抗菌 谱,上述抗菌物质处理覆土层,鸡腿菇均能出菇,与喷洒清水 相比,第1潮菇产量有所增加或接近,说明上述抗菌物质不妨 碍鸡腿菇出菇,均可应用于鸡腿菇生产。覆土层用链霉素、绿 霉净、四环素处理后,出菇提早,可能与这些抗菌物质抑制土 壤有害微生物有关,尽管喷洒的抗菌物质不同,但10 d后取 土层观察,土壤微生物主要菌群差异不大,说明抗菌物质对覆 土层主要微生物菌群影响不大,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有明显差 异的,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灿琴,韦仕岩,陈少珍,等.鸡腿菇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JJ.广西农业科学,2004,35(2):160. 【2】王志军.鸡腿菇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J].食用菌,2001,(4):36— 37. 【3】张宗祥,李霞,黄清荣.鸡眼菇主要病害及其无公害防治【J].农业 知识,2004,(14):29. 【4】王振河,董自梅.不同覆土出菇方式对鸡腿菇产量的影响【JJ.安徽 农业科学,2005,33(12):2304—2305. 【5】沈萍,范秀容,李广武.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9,69—72. 一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