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防治Binghaifangzhi稻瘟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翟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相对应的提高,并且在不断进步。在传统的种植方面采取的一些农业种植方法已经逐渐被淘汰,一些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应用到了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水稻的种植模式也产生了相对应的变革,需要了解到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影响到水稻产量的一些病虫害问题并对其解决。
一、稻瘟病的具体发生原因
1、稻瘟病的发生和水稻品种本身的抗病性较差存在关联性由于水稻品种在种植的过程中,通常采取单一性种植的模式,使一些原本具有抗病性的水稻品种逐渐丧失了抗病性。稻瘟病本身的结构变化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产生变化,导致丧失抗变性之后的水稻极容易感染稻瘟病,严重影响到水稻的种植效果以及水稻的产量。与此同时,一些带病的种子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也会为稻瘟病的出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2、稻瘟病的发生和具体的气候环境存在关联性
一般来说,稻瘟病的发生会在25℃~29℃达到巅峰,同时也对气候的湿度要求比较高。在水稻抽穗之后,如果遇上了阴雨天气,气温急剧下降,环境的湿度升高,同时又缺乏阳光照射,也很可能会导致出现稻瘟病。这个时期,雨水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稻瘟病的实际情况以及水稻的产量。
3、稻瘟病的发生和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具体方式存在关联性在水稻的种植以及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实际的种植密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水稻种植的密度太大,就会导致在水稻的发育环节透气性以及透光性较差,容易使水稻的生长不良,进而引发稻瘟病。与此同时,如果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不合理地使用氮肥,也很容易导致水稻本身的抗病性降低,使水稻感染稻瘟病的概率增加。另外,如果在施肥的过程中过度地使用氮肥,也可能会将肥料集中于水稻的某一个区域,使水稻局部吸收了过多的氮元素,进而影响到水稻细胞内部的碳氮比例,使水稻的抗病能力受到影响。
4、稻瘟病的发生和疾病的防治时间不合理存在关联性
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一些农民可能会缺乏专业性的认知,无法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能够及时地发现稻瘟病的实际病情发展,更加无法及时对稻瘟病进行相对应的防治。很多农民对于稻瘟病缺乏认知,仅仅认为这是一种小的病情,只有少数生产技术先进的农民能够及时地了解到稻瘟病的实际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其进行解决。即便如此,在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之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以及防范,也可能会导致稻瘟病在很短的时间内急剧扩散和蔓延,严重影响到整体水稻的种植效果。
二、水稻稻瘟病的具体发病症状表现的情况
实际中,如果水稻感染稻瘟病之后,可能会体现在其生长以及发育过程当中的不同阶段,这种病害问题对于水稻方面产生的影响相对来说会比较严重。在具体稻瘟病的发生过程中,根据其发病的时间以及发病部位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以及谷粒瘟。具体来说,苗瘟问题的存在主要是表现在水稻的幼苗期间,具体会在水稻的幼苗叶片上产生一些褐色菱形斑点,或者是表现为纺锤形的斑点。而叶瘟的情况主要是表现出水稻叶片中,出现褐点型、白点型、急性型、慢性型斑病。而节瘟的出现主要是存在于水稻剑叶下部的第一节到第二节上,
-72-
虎
这种瘟病中会发现黑褐色的小斑点,逐步扩大,使水稻的结果变黑,最终使水稻干缩。穗颈瘟病主要是存在于水稻的颈部以及穗轴,在发病的初期,水稻表现为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有时候也会呈现为暗黑色。因此在水稻稻瘟病的存在方面,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这种症状的表现。
三、水稻稻瘟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在水稻的种植中,稻瘟病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易影响水稻的生长,影响水稻的产量,经过不断实践可知,稻瘟病的防治可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选择抗病性更加良好的水稻品种,或在种植的过程中搭配多品种水稻;第二;加强水稻的日常管理工作,详情如下:
1、选择抗病性更加良好的水稻品种,或在种植的过程中搭配多品种水稻
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如果单一性的种植同一种品种,很容易会导致产生大规模的稻瘟病,严重影响到水稻的产量,使农民的经济收益受到相对应的影响。因此,在水稻的种植方面需要尽量选择抗病性良好的水稻品种,对其进行种植,使整体的抗病性得到相应的提高,实现对稻瘟病的有效防治。与此同时,也可以将一些不同种类,具有良好抗病性能的水稻品种搭配种植,防止在水稻的发育成长过程中稻瘟病菌生理方面的定向选择破坏水稻,最终能够使水稻种植群体有效地防止受到这些稻瘟病毒的侵害,实现水稻的良好种植。
2、加强水稻的日常管理工作
在水稻种植环节,首先需要根据种植的具体情况确定水稻的种植密度,并且严格控制水稻不同植株之间的距离,防止由于水稻种植密度太大而导致水稻的透光性和透气性不良好,影响到水稻的整体性发育,阻碍水稻的光合作用。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灌溉以及晒田工作,使土壤的透气性增加,使水稻根系也能够正常生长,促进植株抗病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在施肥环节也需要合理地控制氮肥的用量,防止由于氮肥施的过多而导致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受到相对应的影响。
除此之外,针对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发现存在的稻瘟病,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药物防治,防止由于防治不及时而导致整体情况进一步严重,适当使用一定剂量的稻瘟灵来完成水稻瘟病的防治工作,确保水稻的产量。
总而言之,水稻稻瘟病是水稻在生长以及发育过程中对其产量产生影响的重要病菌,这种情况下需要相关人员能够重视水稻温病的有效防治工作,从日常管理工作来思考有效的对策,希望能够促进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单位:154243黑龙江省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江滨分公司龙冈管理区)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