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沁阳一中分校2011届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时间: 60分钟 满分:100分 2012-10-2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卷4至5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 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 Zn 65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B.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2CH4 (g) + O2(g) = 1/2CO2(g) + H2O(l);△H = -445.15kJ·mol-1 CH4 (g) + 3/2O2(g) = CO(g) + 2H2O(l);△H = -607.3 kJ·mol-1 CH4 (g) + 2O2(g) = CO2(g) + 2H2O(l);△H = -0.3 kJ·mol-1
CH4 (g) + 2O2(g) = CO2(g) + 2H2O(g);△H = -802.3 kJ·mol-1 则甲烷的燃烧热△H为( )
A.—445.15kJ·mol-1 B.—607.3 kJ·mol-1 C.—0.3 kJ·mol-1 D.—802.3 kJ·mol-1 4.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闵恩泽教授,以表彰他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化学试题第1页 B.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5.下列化合物由左到右是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HCl、CaCO3、SO2 B.HClO、H2S、C2H5OH C.KNO3、CH3COOH、NH3 D.BaSO4、H3PO4、H2O
6.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下列措施能使化学平衡常数变化的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多充O2
7.可逆反应H2(g)+I2(g)===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混合气体密度恒定不变 B.I2的消耗速率与HI的消耗速度相等 C. H2、I2、HI的浓度相等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 mol/L的H-
2SO4溶液中不存在OH B.水的离子积常数表达式是K+
-
W=c(H)·c(OH)
C.水的电离方程式是:H+
-2O===H+OH D.K-W=10
14
适用于任何温度、任何溶液
9.铝与稀硫酸反应中,经过10 s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
1 ,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 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A.1.2 mol/(L·min) B.0.02 mol/(L·min) C.1.8 mol/(L·min) D.3.6 mol/(L·min)
10.100 mL 6 mol/L的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硫酸钠固体 B.水 C.硫酸溶液 D.NaOH溶液
11.反应N2+3H2===2NH3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分别用N2、H2、NH3三种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v(H2)、v(N2)、v(NH3)则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v(N.3v(H2
2)=v(NH3) B2)=2v(NH3) C.v(NH3)=3v(H2) D.2v(H2)=3v(N2)
12.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g)===3C(g)+D(s)(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如图中曲线a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A的浓度
B.扩大容器的容积
C.加入催化剂
D.升高温度
化学试题第2页
1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 (2)C(s)+O2(g)===CO2(g) ΔH2=-393.5 kJ/mol (3)2H2(g)+O2(g)===2H2O(l) ΔH3=-571.6 kJ/mol
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焓变为( )
A.-488.3 kJ/mol B.-244.15 kJ/mol C.﹢488.3 kJ/mol D.﹢244.15 kJ/mol 14.根据如图所示的各物质能量变化关系,判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金刚石)+O2(g)===CO2(g) ΔH1=a kJ·mol1(a<0)
-
B.C(s,石墨)+O2(g)===CO2(g) ΔH2=b kJ·mol1(b>0)
-
C.C+O2===CO2 ΔH3=c kJ·mol1(c>0)
-
D.C(s,金刚石)===C(s,石墨) ΔH4=d kJ·mol1(d>0)
-
15.将CoCl2溶解于盐酸中可以形成CoCl24,在溶液中存在下面的化学平衡:
-
Co2+4Cl
+
-
CoCl24;ΔH>0
-
粉红色 蓝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CoCl24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4cCo·cCl
-
C.将盛有CoCl2和盐酸混合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试管内溶液为红色 D.增大Cl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Cl浓度都减小
-
+
-
化学试题第3页
绝密★启用前 沁阳一中分校2011届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 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第Ⅱ卷共2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各题的答题区域作答,在其他地方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3小题,共40分. 二、填空题。
16.(每空2分,共16分)50 mL 0.05 mol·L
-1
盐酸与50 mL 0.55 mol·L-
1 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 ___。 (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
-1
盐酸跟50 mL 0.55 mol·L-
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
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 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 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__;用50 mL 0.50 mol·L-
1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
影响”)
17. (每空2分,共12分)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成100mL稀H2SO4溶液;以0.14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25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mL。
(1)该学生用标准0.14 mol/L 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化学试题第4页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
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 (2)若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将导致滴定结果 (填“偏小”、“偏大”或“恰好合适”),原因是 。 (3)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18.(每空3分,共12分)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 ΔH>0,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 mol·L-
1,c(N)=2.4 mol·L-
1;达到平衡后,M
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____ ____;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_____ 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 mol·L-
1,c(N)=a mol·L-
1;达到平衡后,
c(P)=2 mol·L-
1,则a=________;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b mol·L-1
,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试题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