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法理学)
模拟试卷5
(总分58,考试时间90分钟)
1.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民法法系是指以古罗马法,特别是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总称。由于该法系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在欧洲国家,特别是法国和德国,且主要法律的表现形式均为法典,所以又称为法系。普通法系,又称英美法系、普通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的法律,特别是以普通法为基础和传统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法律总称。关于两者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在法律思维方式方面,普通法系属于演绎型思维;而民法法系属于归纳式思维,注重类比推理
B. 在法的渊源方面,民法法系中法的正式渊源只是制定法;而普通法系中制定法、判例法都是法的正式渊源
C. 在诉讼程序方面,民法法系与教会法程序接近,属于纠问制诉讼;普通法系则采用对抗制诉讼程序
D. 在法律的分类方面,民法法系国家一般都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作为法律分类的基础,而普通法系则是以普通法与衡平法为法的基本分类 2. 下列表述不属于法产生的主要标志的是:(    ) A. 特殊公共权力系统即国家的产生  B. 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 C. 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   D. 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 3. 下列有关法的继承与法的移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法国资产阶级以奴隶制时代的罗马法为基础制定《法国民法的》,是法的移植的表现 B. 法的相对性决定了法律发展过程中的延续性和继承性
C. 法的继承体现时间的先后关系,法的移植则反映一个国家对不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
D. 国际法律和惯例不属于法的移植的范围
4. 关于法律的现代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内发型法律的现代化产生的一般是比较稳固的、与社会相协调的现代法体系 B. 外源型法的现代化过程往往受到某个或某几个既存的现代法体系的影响 C. 外源型法的现代化大多经历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对抗
D. 为了保证法律发展的结果,防止新旧法律的对抗,我们应该放弃自上而下推动式的法律现代化
5. 立法是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运行、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有关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下列关于立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立法主要涉及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主要是指立法权的性质、种类及立法权和其他权力的关系等静态因素
B. 立法权运行的体系和制度,包括立法权的运行原则、过程和方式等
C. 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主要是指,立法主体的建制、组织原则和活动形式等。世界上主要的立法包括单一立法、复合立法和制衡立法三种类型 D. 我国现行的立法是单一制立法
6. 执法的效率原则是指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行政机关对社会实行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取得最大的执法效益。下列关于执法的效率原则的具体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执法主体应当及时的处理行政相对人的诉求,保护公民和国家的权利,及时准确的运用自由裁量权来处理相关事物
B. 行政机关在执法时要尊重科学,考虑客观规律,作必要的可行性分析,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最大效益,并降低执法成本
C. 效率原则必须在合法与合理原则的范围内进行
D. 有名言说“迟来的正义就不是正义”,因此执法主体可以为追求行政效率适当忽视法律规定和执法的正义性
7. 外源型法的现代化一般是外部环境的强有力的作用下,在迫切需要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背景中展开的。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的特点是:(    ) A. 被动性   B. 渐进性 C. 依附性   D. 反复性
2. 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 甲因盗窃网易公司游戏《大话西游Ⅱ》中价值4000多元的网络游戏“装备”,被提起公诉,后被判决构成盗窃罪。法官在判决书中认为,网络游戏中的游戏“装备”尽管属于虚拟财产。但却是游戏者投入了时间、精力和金钱后获取的劳动成果。而且该劳动成果可通过售卖的形式来换取显示生活中的货币,具备了商品的一般属性,属于《刑法》第2条规定的“财物”,因此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    )
A. 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由于法律条文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要将法律条文适用到具体的案件事实,需要进行法律解释
B. 法官在此对法律条文进行了扩张解释
C. 借助于法律解释可以在不修改法律的前提下使法律适应社会的发展 D. 科技进步会对法律发展产生影响
2. 周某自己挣钱买了一套房子,其父再婚又离婚后无房可住,便来投靠周某。后父子不和。周某起诉让父亲搬走。一审从保护所有权的角度出发。认为儿子享有房屋产权判决父亲搬出:二审却从“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和对公序良俗的理解出发,认为父亲有随周某居住的权利。下列对这个案件的评述,正确的选项有哪些?(    ) A. 这主要是由于法官分析案件的方法和法律思维方式不同的结果
B. 法官在考虑案件时既要进行复杂的法律思维,还要考虑各种社会关系,对不同法律规范所体现的不同价值给予恰当的判断和利益的平衡
C. 法官分析案件的过程中包含了技术性,但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过程 D. 在审判的过程中,法官所拥有的较大自由度不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
3. 张三从某购物商场购买了一床电热毯,夜间使用时由于产品有问题导致张三的大腿被烧
伤。张三遂将厂家诉至。要求厂家承当侵权责任并赔偿精神损失费。被告方律师认为,几年前该地区中级在审理类似案件时,并未判予精神损害赔偿,因此不应给张三精神损害赔偿。但援引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判处厂家赔付张三精神损害赔偿。对此案件,表述错误的是:(    )
A. 法律推理要受现行法律约束
B. 本案中既有正式法的渊源,也有非正式法的渊源 C. 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归纳推理 D. 法官在本案中未适用设证推理
4. 关于法产生的一般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法的产生经历了从神法到人法的发展过程
B. 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一般规范性调整到法的调整的发展过程 C. 法的产生经历了法与**规范、道德规范的浑然一体到法与**规范、道德规范的分化、法的相对的发展过程
D. 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的发展过程
5.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其法律也与此相适应而表现出某种变化。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资产阶级通过以法国大为代表的一系列资产阶级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资本主义法律体系
B. 资本主义法的“社会化”标志着资本主义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C. 总体而言,在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中立法权的扩张最为明显
D. 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系逐渐靠拢
6.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下列表述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起源的观点是:(    ) A. 秩序和安排来源于上帝的永远的正义和永恒的法律 B. 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C. 一个群体的法律秩序,是基于合理性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D. 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恒存在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7. 关于执法的合法性原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哪些?(    )
A. 合法性原则要求执法主体必须在法定范围内进行活动,执法程序必须合法,如告知和听证义务
B. 执法主体必须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授权组织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 C. 执法内容要合法,无法律规定,执法主体不得做出影响公民权益的行为 D. 执法主体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责统一
3. 不定项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 某地发生过一起“一男娶两女”案,一名男子同时和两名女子举行婚礼。举办婚礼后,这两名女子均以妻子的名义和身份与该名男子共同生活。对于该名男子行为是否构成重婚罪,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刑法》第25将重婚罪界定为“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同时娶两女在字面上难以归人重婚罪之列。而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刑法规定重婚罪的目的在于维护一夫一妻制,而一男娶两女的行为违
背了一夫一妻制的原则,所以将该名男子的行为认定为构成重婚罪。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第一种观点属于文释和严格解释
B. 第二种观点没有拘泥于文义,而是根据法律目的进行解释,因此属于目的解释 C.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因此对于刑法条文不应该加以解释 D. 法律解释不应该仅考虑字面含义,还应该考虑法律目的 2. 下列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需报全国常委会批准后,方可生效 B. 省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需报全国常委会批准后,方可生效
C.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需由省级常委会批准后,方可生效 D. 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需全国常委会批准
3. 外国某著名化妆品公司认为我国某公司侵犯其商标权,起诉到。查明案情后,发现《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在本案的情况下没有可以援引的规定。但查阅最高人民公报时,发现公报中刊登了一个十分类似的案例。于是,依照该案例对本案作出了判决。对上述事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哪一或哪些选项?(    )
A. 最高人民公报上刊登的典型案例,是对法律适用的重要解释说明,是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之一
B. 在该案件中适用的法律推理属于演绎推理
C. 对被告行为的性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根据法治原则,不应判决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商标权
D. 该事例说明法律漏洞普遍存在
4. B银行的一台自动取款机发生故障,储户甲在该取款机上取钱时发现,其可以取出的钱远远多于自己账面存款数额。甲一时贪心,从该取款机上多取出数10万元。B银行发现后报案,甲因盗窃罪被起诉。对于该案,法官甲和法官乙有不同的见解。法官甲认为,应当适用《刑法》第2条的规定,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法官乙认为,立法者所指盗窃金融机构,应当主要是指盗窃银行金库、运钞车等行为。从取款机超量取款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并不严重,只是一般的盗窃,不应该适用这一特殊条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法官甲在此案中使用了辩证推理的方法 B. 法官乙在此案中使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C. 法官甲对《刑法》第2条规定的解释是一种体系解释 D. 法官乙对《刑法》第2条规定的解释是一种目的解释
5. 审判解释与检察解释有分歧时,应报请哪个机关解释或者决定?(    ) A. 全国常委会 B. 全国
C. 全国法律委员会 D. 
6. 下列选项中属于正式法律解释的是:(    )
A. 法制办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公路法》中征收燃油税所作的解释 B. 某刑法权威学者在担任辩护人时,对《刑法》第6所作的解释 C. 某法官在审理一民事案件时,对《合同法》第59条所作的解释 D. 全国常委会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作的解释 7. 下列哪一或哪些行为不属于执法活动?(    ) A. 于国辉认为自己没有钱而拒绝同女友结婚
B. 税务人员认为某人有偷税嫌疑而查办该案件
C. 检察机关根据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
D. 法官出差办案途中发现两个人发生口角,而依事实和法律对其进行劝解 8. 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的表述可以成立?(    )
A. 中国古人提出“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这种做法是类比推理 B. 最高人民在婚姻法有关司法解释中提出,《婚姻法》第3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这一解释属于解释
C. 李某趁王某外出时,潜入王某家中盗窃。王某回家后发现失窃,向保险公司索赔。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李某盗窃王某财产的事实属于法律事件
D. 我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法律”应作扩充解释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
B. 没有法律、行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C. 地方规章的权限限于城乡建设、城乡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 D. 授权决定应当具体,要明确授权的目的、事项、范围、期限、被授权机关实施授权决定的方式和应当遵循的原则等
10. 某气雾剂公司生产的卡式炉燃气罐属于不合格产品。某厨房配套设备用具厂生产的卡式炉的质量存在缺陷,甲在使用时发生爆炸,其女儿脸部大部分受伤并且留下疤痕。查明,上述缺陷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在诉讼中,甲要求被告赔偿其女儿的精神损失费。被告均承认自己有错,但是均不认为其应当对精神损害赔偿承担责任,理由是法律没有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法律确实没有规定)。法官在判决中却支持了甲的请求,法官对此在判决书中指出:“根据《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的原则和司法实践掌握的标准,实际损失除物质方面外,也包括精神损失即实际存在的无形的精神压力与痛苦。原告在事故发生时尚未成年,烧伤造成的片状疤痕对其容貌产生了明显影响,严重地妨碍了她的学习、生活和健康,除肉体痛苦外,无可置疑地给其精神造成了伴随终身的遗憾与伤痛,必须给予抚慰与补偿。”法官在这个案件中,使用了下面哪一个或哪些推理方法?(    ) A. 归纳推理 B. 辩证推理 C. 演绎推理 D. 模拟推理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当代中国法律监督体系中的国家监督的是:(    ) A.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实施的法律监督 B. 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 C. 中国党纪检部门的监督
D. 政协委员以视察、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的法的监督
12. 全国常委会所进行的法律解释又称为立法解释,包括对的解释和对法律的解释两部分。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个或哪些情况不属于全国常委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    )
A. 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B. 法律规定业已修正需要重新定义其相关内容的
C. 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D. 法律之间发生冲突,需要裁决其效力优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