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氧化铝生产中两种六效母液蒸发流程对比分析

氧化铝生产中两种六效母液蒸发流程对比分析

来源:九壹网
·6· 轻金属 2016年第5期 ·氧化铝氟化盐· 氧化铝生产中两种六效母液蒸发流程对比分析 刘瑛瑛 ,刘碧波 (1.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1; 2.石家庄科扬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11) 摘要:氧化铝生产中,母液蒸发多采用降膜蒸发与闪蒸相结合技术。相同的蒸发技术,不同的蒸发流程也会产生不 同的能耗。本文对比了两种不同六效母液蒸发流程的能耗及经济指标,并结合生产实际的运行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为 氧化铝生产中母液蒸发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氧化铝;母液蒸发;降膜蒸发;流程 中图分类号:TF8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752(2016)05—0006—3 DOI:10.13662/j.enki.qjs.2016.05.002 Analysis of two diferent six..effect evaporation processes in alumina refineries Liu Yin ̄ing and Liu Bibo (1.Shenyang Aluminum and Magnesium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Shenyang 1 10001,China; 2.Sh ̄iiazhuang Keyangtech Ltd.,Shijiazhuang 050011,China) Abstract:In alumina refineries,combining falling ilfm evaporating technique with lash evaporatfion technique is extensively used for the spent liquor evap- oration.Even the same evaporation technique is used,and the consumption is different by the diferent process.In this paper the consumed energy and the economical index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combining with actual production data,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in design. Key words:alumina;spent liquor evaporation;falling ilfm evaporating;process 母液的蒸发是氧化铝生产工艺中一个十分重要 的工序,其任务是平衡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水量。 我国的氧化铝工艺的蒸发装置存在蒸汽消耗高、蒸 水能力达不到设计值等诸多弊病 ]。根据国内某 氧化铝厂的统计数据_2j,蒸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 25%左右。随着国内铝土矿品位的下降,赤泥洗涤 发技术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蒸发流程也会使能耗 不同。2012年国内某氧化铝企业新建了一组蒸发 器,采用的是六效管式降膜蒸发器与闪蒸器相结合 的蒸发技术,通过改变溶液的进出料流程,取得了更 好的节能效果。 本文针对某氧化铝厂正在使用的两种六效蒸发 流程,从理论计算结果到生产实际的运行数据进行 系统比较。 带入系统内的水大幅增加,蒸发工序成为氧化铝生 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影响整体产能发挥。在当今 经济情势下,降低能耗,提高产能已经成为国内氧化 铝厂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减少蒸发汽耗,降低生 产成本,国内很多氧化铝厂都开始进行母液蒸发系 统的改造。 1 流程描述 流程l:如图1所示,蒸发原液由泵送至第6、5 效蒸发器,依次经过4—3—2—1效蒸发器逆流逐级 随着氧化铝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蒸发设备也 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国内氧化铝厂普遍采用高 加热至溶液中Na O 为230g/L,再经过四级闪蒸浓 缩至Na 0 为250g/L后,由泵送至蒸发母液槽或是 效低能耗的六效管式降膜蒸发器与闪蒸器相结合的 蒸发技术。对于很多氧化铝厂来说,虽然采用了较 为先进的蒸发工艺,但是随着国内外氧化铝市场的 强制效蒸发器进一步浓缩排盐。饱和新蒸汽(表压 0.5MPa)从1效蒸发器进人,1效至5效的二次汽分 别作用于下一效蒸发器和该效直接预热器的热源, 低靡,要求各氧化铝厂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降低 生产能耗,降低运行成本。在已经使用较先进的蒸 收稿日期:2016一Ol一08 第6效蒸发器的二次蒸汽经水冷器降温冷凝,并入 循环回水。此种流程为一段出料。 2016年第5期 刘瑛瑛等:氧化铝生产中两种六效母液蒸发流程对比分析 ·7· 流程2:如图2所示,蒸发原液由泵送至原液闪 发器进入系统,新蒸汽冷凝水进行自蒸发与二次汽 冷凝水混合进入加热流程,强制效运行时,均从第四 级自蒸发器出料进入。 两种蒸发流程不同点:流程1带预热器,原液依 次过经6—5—4—3—2—1效加热后,进入四级自蒸 蒸器闪蒸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6—5效蒸发器 后,直接泵送至蒸发母液槽;另一部分依次经过4— 3—2—1效蒸发器逆流逐级加热至溶液中Na O 为 230g/L,再经过四级闪蒸浓缩至Na2Ok为250g/L 后,由泵送至蒸发母液槽或是强制效蒸发器进一步 浓缩排盐。饱和新蒸汽(表压0.5MPa)从1效蒸发 器进入,1效至5效的二次汽分别用于下一效蒸发 器热源,第6效蒸发器的二次蒸汽经水冷器降温冷 发器闪蒸,第四级自蒸发器的出料即为蒸发母液;流 程2不带预热器,带一级原液闪蒸,原液先进入原液 闪蒸器闪蒸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6—5效蒸发器 后直接出料,另一部分经4—3—2—1效后,再进入 四级自蒸发器闪蒸,5效出料和第四级自蒸发器的 出料的混合溶液为蒸发母液。 凝,并入循环回水系统。此种流程为两段出料。 两种蒸发流程相同点:均采用六效管式降膜逆 流蒸发和四级自蒸发技术,新蒸汽均从1效降膜蒸 图1流程1示意图 图2流程2示意图 · 8 · 轻金属 2016年第5期 2热平衡计算及结果分析 2.1热平衡计算结果 为了保证溶液在1效蒸发器内不结晶,所以必 须确保1效蒸发器出料的Na:O 浓度小于23og/L, 两种流程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热平衡计算结果 然会减少,过料泵的功率、进入蒸发系统的新蒸汽量 都会随之减少。 通过理论计算的对比可以看出,流程2汽耗低、 运转功率低、设备投资少。因此在今后的设计上建 议采用流程2,且也可以将已有的一段出料流程改 造为两段出料 3 生产运行状况 3.1项目建成运行情况 2011年,某氧化铝厂新建了两组蒸水量为 240t/h的蒸发器组,均采用流程1,生产运行平稳, 各项指标正常并已经达到设计值。2012年,该公司 根据自身生产特点,为了取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地位 和经济效益,废弃掉一些汽耗较高的蒸发装置(汽 注:此表中的运转功率包括循环泵、过料泵、原液泵、水 泵、强制效进出料泵、强制效循环泵、种子泵 耗在0.4 t/t一水),新建一组采用流程2的蒸发器 组,此组蒸发的蒸水量是240t/h,已投入生产,且运 行已经平稳,达到设计值。 3.2项目运行数据及分析 2.2计算结果分析 通过表1的比较可以看出,流程2较流程1的 根据某氧化铝厂的2013年上半年度的蒸发工 原液进料量提高了4%,主要由于流程2中的部分 溶液直接从5效蒸发器出料,这部分溶液的碱浓度 较低,达不到25og/L,若此工艺流程要达到与流程1 相同的蒸水量,进人流程的原液量必然要增加。 流程2比流程1的汽耗少0.043 t/t一水,降低 序月报,整理数据于表2。 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进入两种流程的饱 和新蒸汽温度和原液浓度相同,各组的四自出料浓 度近似相同,且运行时各效蒸发器内的温度和压力 相差不大。流程2的汽耗为0.2t/t一水,流程1的 汽耗为0.234 t/t一水,虽然两种流程的汽耗都小于 12.9%,运转功率减少164kW,蒸发器的总加热面 积减少200 m ,。因为流程2为两段出料,只有 50%的原液进入前四效蒸发器,即使总的原液量增 设计值,但流程2的汽耗比流程1的汽耗减少 0.034 t/t一水。由生产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流程2优 于流程1。 加,但相比较下,前四效蒸发器的出料量和循环量必 表2生产运行数据 4经济指标分析 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际运行数据,按照蒸水 0.2×240×0.9×8760÷10000=37.84刀Ⅱ屯 蒸汽按每吨100元计算,流程2每年使用的蒸 汽费用较流程l节省644万元。 能力240t/h.组、器组运转率90%计算, 流程l使用新蒸汽量: 0.234×240×0.9×8760÷10000=44.28万吨 流程1的设备投资费用约为2850万元 ,流程 2的设备投资费用约为2650万元‘2 , 流程2的设备投资费用较流程1节省约200万 (下转第l3页) 流程2使用新蒸汽量: 2016年第5期 度杆, 轻金=属 234MPa ·13· 临界载荷: I 稳定安全系数:s=誓=D O =斗 3.65 故中间立柱在轴向压力作用下不会发生失稳现 象 7.601 丁一  2.467 x205×0.00144×10 =1260t 5 结语 沉降槽的结构设计与计算,重点和难点在于槽 体直筒段壁厚确定以及底锥及立柱部分的结构设计 及计算: (1)槽体直筒段壁厚计算可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强度计算,再综合考虑刚度要求即可。 稳定安全系数S-鲁= =4.2 故外环立柱在轴向压力作用下不会发生失稳现 象 4.3中间环立柱校核 中间环立柱采用焊接H型钢600×600×28× 40制成,材质为Q235一A,长度为4714mm, 支柱截面积S=0.06256 m ,承重载荷P ̄400t (2)通过对锥底结构的优化,采用橘瓣板结构 代替原有类平板结构,有效降低了锥底板厚度,经济 效益显著。 (3)支承立柱的压杆稳定性计算难点在于如何 支柱压应力: = =詈= 截面惯性矩:Im =0.00144 截面惯性半径 = = 64MPa -0.151 准确确定每根支承立柱所承受的轴向载荷,通过建 立1/20模型且采用有限元分析计算,反向推导出每 根立柱及底部圆筒所承受轴向载荷百分比,即可求 取每根支承立柱所承受的轴向载荷,从而确定每根 立柱的最经济合理的截面规格,以此最大程度的节 省材料。 参考文献: 本支柱为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约束,长度系数 =2 压杆柔度: 60<A= = -62.4> 100 [1]NB/T47oo3.1—2009钢制焊接常压容器[S].国家能源局2009. 12. 其中A 为中柔度杆的最小A值,A。为大柔度 杆的最小值 故本支柱为中柔度杆 临界压力: ==。 =Ⅱ一6A=304—1.12×62.4 F [2]徐英,杨一凡,朱萍,等.球罐和大型储罐[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4. [3]曾攀.有限元分析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张文军) (上接第8页) 元,从未来的运行方面看,流程2较流程1每年节省 蒸汽费用约640万。对于新建蒸发器组,建议采用 流程2。 降膜蒸发器和四级自蒸发技术,不同的流程对蒸发 系统的汽耗、电耗、蒸发面积等都有影响,两段出料 带原液闪蒸的流程比一段出料带预热器的流程汽 耗、电耗低,换热面积小,占地空间小。此结论不仅 可以为今后的母液蒸发设计提供依据,也可以给已 经投产的蒸发系统的改造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毕诗文主编,于海燕副主编.氧化铝生产工艺[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6.2,217. 对于已有的流程l,可以将其改造成流程2,只 需增加一台原液闪蒸器和更改少量管道,设备和材 料费用约为100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在2个月左 右(与氧化铝厂蒸汽成本有关)。 5 结论 通过以上对两种蒸发流程理论计算和生产实际 运行过数据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同样采用六效管式 (责任编辑张文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