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来源:九壹网
}Theory Research I学鞠啊啊一埕霸嘲嘲化 248 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徐雪平,宋海洋,李娜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广东广州5l1300)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方位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 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以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对思想 政治教育进行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关键词: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 5---0248--02 一、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励的同学关系。在这样和谐的校园环境中,高校管理的各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构建和谐社 个环节就能在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下有条不紊地运转。营 会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用 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或氛围,能促使大学生共同形成良 系统理论来武装广大学生的头脑,用马列主义、思 好的思想品质。当然我们还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想、x ̄11,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他们的学 明确自身应当具备哪些思想品质,并自觉参与社会实践, 习、工作和生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 了解社会情况,调整好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自觉地把 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 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兴衰同自己的实际行动联系起来,增 要解决的带有根本性的战略问题。而大学生树立以社会主 强责任感。 义、集体主义为核一11,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 最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和谐 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养成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礼貌 社会教育,把和谐理念渗透于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之中, 待人、维护公共秩序等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文明行 使和谐社会理念扎根于大学生心灵深处,内化为他们的价 为习惯,有利于形成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大学生努力学 值准则和行为依据,使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变成 习新知识,树立开拓进取、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团结协作、 一种自觉的需要,并进一步外化为构建和谐个人、和谐集 艰苦奋斗的观念,有利于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 体以及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这种潜藏于大学生心灵深处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 的和谐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习惯,将成为他们建设和 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是社会的人, 谐社会的动力源。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大学 社会是人的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思维敏锐且最少保守 生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 的群体,只有不断得到发展,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 化的发展,文化、经济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应有的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思想政治教育。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 其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能营造和谐的校园 要问题 育人环境,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建 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因素。思想政治 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理想目标。 理论课教师自身素质优良与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和谐高校的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大学生 能否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关键。作为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结合起来。大学生思想政治 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达到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 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政治、道德、法纪、心理等品质,培养 优良、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的标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 良好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有助于建立 论课教学缺乏说明力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教师科研力度 以民主、平等、互爱、互尊为基础的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 不深,使得授课不能讲深、讲透。教师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广 师生关系,建立生活、学习、工作各方面相互关爱、相互激 博的知识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 基金项目:本文是学院重点课题“构建和谐社会-9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阶段性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徐雪平(1979一),男,江西九江人,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思政部,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宋海洋(1978一), 男,安徽砀山人,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思政部教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李娜(1983一),女,河北肃宁人,广东商学 院华商学院思政部教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l SiXiangZhengZhiYanj ou l I☆思想政治研究☆I 课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这在教学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根 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重要一环。 据调查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政治课有近 二是学生受到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 2,5的重复。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间也存在重复,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 如对“实事求是”的讲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维和行为方式受到强有力的冲击,这种情况在广东尤其明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 显。大学生出现缺乏自立自强、价值尺度偏向、社会责任感 中都有,而且都很重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题 缺乏及心理不适应和人际关系紧张的不良心理倾向,这同 化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来的,只有专题化才能避免重复 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并不适应。闭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 讲授。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实际上也是 很多学生要么不来上课,要么上课时做其他事情,很多学 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进行教学。专 生只求能过关拿到学分,就万事大吉。因此,教学的实际效 题化使我们改变了过去按章、节、目录照本宣科式的教学 一,所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化是提升思 果不容乐观。针对这种变化,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方式,以问题或专题的线索为导引,理论上由表及里,现实 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成了思 感、针对性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题化能做到 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精讲”、“管用”,它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更 三是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学中缺乏必要的现代化 加符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针对大学生关心的 教学手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填鸭式的 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 传统教学方式仍是主要方法。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忽 各种困惑与迷惘而进行教学,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剥夺了学生思考和选择的机会,与 学更具吸引力和现实针对性。从目前笔者大学生思想政治 学生日益突出的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特点产生了冲突,不 理论课教学专题化实践来看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如在讲 符合教育规律,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达到教学目 授《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标。同时,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多 课时,可精心制作专题讲学: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和 媒体教室相对紧张,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教学方式仍以黑 谐社会专题、社会转变专题等等。再如为了让大学生更深 板、教科书为教学信息的主要承载形式,无法提供生动直观 地了解等领袖,我们额外制作了《领袖的人格魅力》 的图像资料,教学形式单一枯燥,这些都会大大影响思想政 的专题授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既使学生受到领袖人格 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而且由于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 魅力的熏陶,又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从我们的实践经验 生疏,一般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不高,甚至有很多老师的多 来看,大学生是很喜欢这种模式的0 媒体课件基本把书上的内容以电子版的形式表现出来,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与 缺乏生动性、创新性,影响教学效果。 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 首先,动员全社会力量,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的实际困 1.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难。近年来,大学生中贫困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核 多,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政治教育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心和基本原则,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这~人本价 的,思想问题是由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产生的。从这个意 值观,并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义上来说,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I.1廿题的过程,就是做思想 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 政治教育的过程。为此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采取措 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即强调 施,帮助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 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 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全面和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过程,只有充分发挥二者 其次,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个体心 的主体作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 理的健康发展,是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帮助大学生形成 中,人们往往强调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忽视受教育者的 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主体性,没有注重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忽视挖掘他们的内 目的所在。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压 在潜力,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 感染力和渗透力。 力特别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 使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重视、不感兴趣、厌烦,这 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 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以人为 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措施,如心理健康 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主动 知识的宣传 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广泛开展心理辅 地满足他们健康成长和成才的合理需要,就是要尊重学 导,积极做好大学生心理测评工作等,不断探索思想政治 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 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契合点,以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性和创造性,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从“以学生为本” 这一新理念、新认识出发,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 参考文献: 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构建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H].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和谐社会这个更高层次。 [2]唐钰成.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不良心理倾向与思想政治教育 2,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题化,避免教学 干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5). 的重复性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 (责任编辑/田苗) 2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