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出师表 诸葛亮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
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稀、允之任也。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①躬耕于南阳 躬: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_______________ ..③庶竭驽钝 庶: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以伤先帝之明 以:______________ .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都只画一处)。(2分) ①受 任 于 败 军 之 际 ②先 帝 不 以 臣 卑 鄙 13.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哪三件往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为现代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①亲自 ②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③希望 ④以致 11。译文:(我)因此感动,于是答应先帝来奔走效劳。 12.①受任/于败军之际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13.三顾茅庐,临危奉命,白帝城托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躬耕于南阳 躬: (2)猥自枉屈 猥:
(3)攘除奸凶 攘: (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弗: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 10.(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躬:亲自。 (2)猥: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 (3)攘:排除,铲除。 (4)弗:不,没有。 11.(2分)译文:(只希望)在中苟且保全生命,(1分)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②以光先帝遗德 ( ) ...
1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④悉以咨之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出师表10、1卑鄙:出身卑微 2光:发扬光大 3简拔:选择提拔 4咨:询问11、1这实在是万分危急(关系到我们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啊。2今天正当将要远离陛下的时候,面对着所写的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12、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得满分) 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卑鄙____________ (2)悉
10、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C. 咨臣以当世之事 D.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2.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4分) 答案:9.(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全部 10.D
11.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12. 围绕“勤俭,清廉”答题即可。评价: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潮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 (1)躬耕于南阳 躬: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3)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 (4)此人可就见 就: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将军宜枉驾顾之。
13.根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2分) 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0分)
11.躬:亲自,自身。卑鄙:低微鄙陋。诣:拜访。就:接近。(每词1分) 12.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每句2分) 13.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图报,鞠躬尽瘁。(答出两点即可)。(2分)
2
1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
躬( ) 损( ) 零(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1)遂许先帝以驱驰。
(2)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3.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 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答案: 11、⑴亲自 ⑵ 除去 ⑶落下,降落(3分,每小题1分)
12、⑴于是答应先帝奔走效劳;⑵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2分) 13、A。(2分)
14、⑴报先帝,忠陛下;⑵南方已定,兵甲以足。(2分)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任选两小题)(2分)
(1)遂许先帝以驱驰( ) (2)邹忌修八尺有余( ) (3)池非不深也( ) (4)便要还家( ) 1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愿陛下亲之/信之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皆若空游无所/依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 (2)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文: 15.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2分)
答: 16.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 答案:12.(1)答应;(2)长,这里指身高;(3)护城河;(4)通“邀”,邀请。(任选两小题,多选按顺序评卷,2分) 13.A
14.(1)亲近贤臣,远避(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2)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共4分,意思接近即可,如关键词语漏掉或错译,酌情扣分)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
16.(1)目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2)宁静淡泊,知恩图报,谨慎细致;对先主刘备忠心耿耿,竭力辅佐后主刘禅;为建立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智慧的化身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3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危急存亡之秋( ) (2)悉以咨之( ) 1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2分)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
15.上文中很多词语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一个。(1分) 答: 16.对上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提议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正严明。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的建议。
答案:14.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15.妄自菲薄作奸犯科
16.c【解析】本题较易。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c项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汉“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应交给“有司”判定他们受罚还是受赏,来显示公正严明。并非要“刘禅应和“有司”起处理赏罚之事”。其他三项分别从分析形势和提出建议方面,准确表达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将军宜枉驾顾之(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由是先主遂诣亮( ) 24.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2分)
25.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3分) 26.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27.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2分)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 答案:
23.卑鄙:低微鄙陋 顾:拜访 以:把 由是:因此 (2分,正确一处0.5分) 24.效忠刘氏父子的一片赤胆忠心。(2分)
2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分)
26.①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不想在诸侯中扬名做官。 ②(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认同他。(4分,每小题2分,如“躬、于、闻、达、遂、许、驱驰、每”以及宾语前置等词语、句式落实不够,酌情扣分。)
9.本文作者是三国时期的 ,这篇文章是他写给 的。(1分)
4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②以光先帝遗德( )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④悉以咨之 ( )
11.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2分)
12.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2分)
13.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分) 答案:9诸葛亮 后主或刘禅,或后主刘禅(共1分,每空0.5分) 10.①时 ②发扬光大 ③选拔 ④询问(共2分,每小题0.5分) 11.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共2分,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得满分) 12.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共2分,答岀其中任何一点之意即可得1分。答岀其中任何两点之意即可得满分)
13.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共3分,结合原文内容1分,能围绕“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等中的任意一个角度来谈自己受到的影响即可得2分) 16.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
(1)简拔: (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 (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答案:16.(1)选拔;(2)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
5
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共2分。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17.(1)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18.D(2分) 10、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盖追先帝之殊遇/或遇其叱咄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D、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愿陛下亲之信之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以”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 (2分) 例句: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策之不以其道 C、屠惧, 投以骨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译文: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2分,“开张”、“光”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2 分为止)
②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文: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后汉)所以衰败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1分,“倾颓”“此„„所以”1分)
13、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2分) A、第一段主要阐明“光先帝遗德”的重要性。
B、作者提出了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亲贤远佞三条建议,其中亲贤远佞是全文主旨所在。 C、回忆先帝对两汉评价的用意是借先帝的评价,忠告后主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亲贤远佞。 D、在内政上亲贤臣,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在军政上亲贤臣,必能裨补却漏,有所广益。
14、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的军师.关于他的故事很多,请写出两例。(2 分) 答:例如:草船借箭、空城计、三气周瑜等。 6解释下列加点次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2)躬耕于南阳 躬: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4)至于斟酌损益 益: 7、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 D、先帝不以臣卑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9、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3分)
答案:6、秋——时、时期、时刻;躬——亲自、自己、本人;简——选拔、挑选、选;益——增加
6
7、D 8、(1)略。打分点:愿、则、计日而待 (2)略。打分点:顾、以、“咨臣以当世之事”倒装句翻译要正确。(以上分别是1分)
9、主要表达了她报答先帝知遇之恩(或“报先帝而忠陛下”、效忠刘氏父子、感恩和感激);“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或“成霸业,兴汉室”、统一全国) 1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 分) ① 躬耕于南阳 躬: ②由是感激: 感激: ③故五月渡庐 故: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答: 。 14.“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个四字短语回答)( 2 分)
答:
15.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 和“临崩寄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3 分) 答案:12.(1)亲自 1分 (2)感动,激动 1分 (3)所以(因此) 1分 13.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官 2分 14、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分
15.三顾茅庐 临危受命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3分)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 / 况贤于隗者乎 B.受任于败军之际 / 臣闻古之君人 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遂许先帝以驱驰 /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 士争凑燕。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译文: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译文: 12.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2分) 答案: 9.B 10.士/争凑燕。
11.(1)三次到我住的草庐拜访我,向我询问当时的天下大事。 (2)于是不到一年,有很多匹日行千里的马送到燕国。 13.思贤若渴,尊重人才,虚心求教。(意思接近即可) 8.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布衣 (2)卑鄙____________(3)驱驰____________(4)仰 9.解释下列句子中“以”字的含义。(2分) (1)咨臣以当世之事( )(2)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
7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及卒,如其所言。 11.(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 (1分)
12.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3分)
13.你对诸葛亮不留遗产给儿孙(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有什么评论?(3分) 答案:8、(1)平民百姓(2)地位低下,学识浅陋(3)奔走效劳(4)依赖、依靠9、(1)把(2)以至10、(1)在军事失利时我接受重任,在危急关头接受使命。(2)到诸葛亮死时,情况果然如他说的一样。11、三顾茅庐或临危受命12、尽心为国 ,不谋私等;一代贤相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写一篇《出师表》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等。13、褒贬不论,言之成理即可。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以光先帝遗德( ) ②引喻失义( )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④悉以咨之( ) 8、请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4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一叶知秋( ) ②盖追先帝之殊遇( ) 殊途同归( ) 9、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权语。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7、(4分)①发扬光大 ②适宜、恰当 ③给予 ④询问,征求意见 8、(4分)①时候 秋天 ②特别(或特殊) 不同 9、(4分)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②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都忠诚无二。(意思相近即可。每句2分,加点字、词各0.5分。) 10、(3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三项建议(各1分)。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