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 课时 上课时间:
中考要求
内容 知识点 要求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了解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 理解
复习重点 心脏的结构及功能
三种血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复习难点 瓣膜的作用
动脉血、静脉血的判定
方法指导 阅读、分析、归纳、练习 知识结构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1)血液
1)血浆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它养料和废物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血细胞: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名称 形态结构 数量 主要功能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无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含(氧含量高时,血红蛋白较大。(血红蛋白—红色含最多 血红蛋白) 易与氧结合;反之,易与铁) 氧分离) 白细胞 血小板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 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最小 最少 较多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凝血
血细胞模式图
(2)血管 类型 血流方向 结构特点 管壁 弹性 管腔 血流速度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从心脏→全身 从全身→心脏 厚 较薄 大 小 小 大(有静脉瓣) 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快 慢 极慢 从最小的动脉极薄(仅一层→最小的静脉 上皮细胞) (3)心脏——血液运输的动力
1)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心脏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
流动脉血 2)结构:四个腔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流静脉血
主动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心脏结构图
3)瓣膜:房室瓣(只能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向动脉开)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4)生理 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血液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O2→组织细(图)
1)过程 胞,CO2→血液)→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O2→血液,CO2→肺泡)→肺静脉→左
心房
2)血液循环示意图
上下腔静脉肺静脉CO2肺泡O2肺部的毛右心房左心房细血管网右心室左心室肺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O2营养物质CO2废物组织细胞主动脉
血液循环示意图
体循环:动脉血 静脉血 3)血液循环中血液性质的变化
肺循环:静脉血 动脉血
4)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
概念 存在的血管 动脉血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侧:左心房、左心室
静脉血 含氧少,颜色暗红 侧:右心房、右心室
存在于心脏(左动右静)
体循环的动脉;肺循环的静脉中 心脏左体循环的静脉;肺循环的动脉中 心脏右
血型:ABO血型系统:A型、B型、AB型和O型
输血与血型 AB型:万能的受血者;O型:万能献血者
输血: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血液凝集为红细胞凝集)
血量:成人体重的7%~8%;献血量200~300ml 注意:
1)贫血(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数值低于正常值 2)发炎或白血病---------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3)血压: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
一般所说的血压实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高血压-----舒张压超过12kPa 低血压-----收缩压低于12kPa
中考例题解析
当血液从心脏流向肺时,肺动脉内血液的颜色与气体含量是
A.暗红色含氧多 B.鲜红色含二氧化碳多
C.暗红色含二氧化碳多 D.鲜红色含氧多
解析:流入肺动脉中的血液是体循环中交换来的血液。体循环过程中血液运来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去,交换后,血液变成了二氧化碳多,颜色暗红的静脉血。静脉血最后流入右心房,由右心房流入右心室,参与肺循环。所以血液从心脏流向肺时,肺动脉内的血液为暗红色含二氧
化碳多的静脉血。选择“C”
课堂训练
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2、静脉瓣的作用是 ( )
A.保护静脉血管壁 B.防止血液倒流
C.加速血液的流动 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
3、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4、一个体重为50千克的健康成年人,若一次失血1400毫升,其结果是( ) A.对身体毫无影响 B.对健康有影响,但可很快恢复 C.并不影响健康,可以很快恢复 D.危及生命 5、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血小板和白细胞 C.血小板和红细胞 D.血细胞和红细胞
6、下图是小动脉、小静脉与毛细血管示意图,根据图填写内容 A是 ________ B是 ________ C是 ________
7、图2是人体血液循环与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 ]”内填序号,在“ ”填名称)
(1)当血液从⑤流向⑥时,肺泡内的 进入血液,该气体经血液循环最终到达人体的 处。
(2)图中③是 ;与④直接相通的血管是[ ] ,里面流动的是 血。
(3)若向某人体内静脉或皮下注射一种可被跟踪的药物,则该药物最先在心脏的[ ] 中被发现。
教学反思:
专题四: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2
第 课时 上课时间:
中考要求
内容 知识点 要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了解 的作用 复习重点
气孔的结构及作用
临时装片的制作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复习难点 气孔开闭的原理
临时装片的制作
方法指导 阅读、分析、归纳、探究、训练 复习提纲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概念:水分以气体的状态通过叶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 (2)过程:土壤中的水分 根毛 根部导管 茎内导管 叶内导管 叶肉细胞 气孔 大气(99%水分)
构成: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隙
保卫细胞吸水——开
(3)气孔 开闭 保卫细胞失水——闭 作用: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实验:观察叶表皮的气孔 ⑴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擦(盖玻片、载玻片)---滴(载玻片滴一滴水)---撕(表皮)---展---盖
⑵用低倍镜观察叶表皮:可看到不规则表皮细胞,成对的半月形保卫细胞,保卫细胞间隙形成的气孔。
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以产生一种向上的拉力
意义 促进溶解在水中无机盐的运输
可以降低叶表面的温度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1)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2)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明确: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送入大气,然后以降雨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入海洋湖泊,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作用再返回大气。
大气
降水
蒸腾作用 蒸发 植物 海洋
吸水 陆地与河流
以及地下水
中考例题解析
夏季移栽植物时,常常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而且要注意遮阳和剪去部
分枝叶,这主要是为了
A、减少植物的营养损失 B、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C、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 D、减少植物吸水和无机盐
解析: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是根毛区,移栽时幼根和根毛易折断,如果折断太多,将使根的吸收功能大大降低,此时如果不注意遮阳和剪去部分枝叶,蒸腾作用仍然很旺盛,就回使植物吸收的水分不如蒸腾作用失去的水分多,导致植物萎焉,严重的会使植物死亡。如果选择在清晨或傍晚移栽,并剪去部分枝叶等技术处理,可以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提高植物成活率。可见,植物的许多生命活动,如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上都有广泛应用。
课堂训练
下图是地球上水循环的一张示意图,请根据图示来回答问题
①绿色植物在参与地球上的水循环中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植物依靠 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分通过 作用散发到大气中去。
②蒸腾作用是指植物通过 将气体状态的水分从植物体内散发出去。 是一对保卫细胞的间隙,是植物体内散发 和与外界进行 的“门户”。 ③当夏季温度过高时,植物的蒸腾作用会 ,以起到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