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经济师考试备考:如何一次性通过考试 我很幸运,一次就通过了经济师的考试。回想整个复习和经历考试的过程,有以下几点感受与大家共享。 首先,复习准备这个考试是要作好吃苦的精神准备的。回想这个复习过程,可以算是“艰苦卓绝”。不是因为考试很难,而是因为上班这么多年了,早已经静不下心来看书了。报名结束后,我就开始着手看书,结果总是静不下心,看不进去,结果花了2个月的时间才能够看进去!
第二,这个考试考的不深,但是很全面,因此要全面的,仔细的看书。没有什么重点不重点一说。书一定要看全面,面面俱到也不为过。但是一定不要深钻研,因为考题也只是考的全面。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本着这个原则。而且考题就是选择,看过之后有个印象,可以选出来就可以了,不用象象背课文一样,要自己写出来,这样,看书的负担就轻多了。“面熟”就可以了。
第三,没有时间去上什么面授的课程,本来就上班来来回回路上的时间就耽误很多了,所以选择了网络辅导,可以将课件下载下来听,路上的时间也不耽误。
好了,本人的感想就这么多了。下面说一下我自己的复习方法。
首先,一定要计划好时间。不要分什么所谓的重点科目,一定要把每一科,每一节的内容都看到!而且,要准备看三遍!根据上述的看书原则,三遍不是很费时间的。而且不要指望看了第一、二遍之后就可以记住什么,根据本人的经验,前两遍看过之后和没看差不多,什么都没有记住。但是在看第三遍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真的是“量变到质变”啊! 第二,要清楚自己比较熟悉的哪些部分,不熟的是哪些部分,先看不熟悉部分!经济师基础和专业一共2科,先看一下自己会哪些,不会哪些,一定先看不熟悉的。如果时间有富裕,不熟悉的科目可以看个四遍。
最后,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尤其是在看前两遍而觉得什么都没有记住的时候,一定不要灰心,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KSAC
证券从业资格证是进入证券行业的必备证书,同时也是进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财经媒体、经济部门的重要参考。该考试起始于2009年,至今虽然仅经历了4年时间,却为整个证券及相关行业输送了30余万相关人才。
据了解,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共分为5个科目,其中基础科目为必考科目,同时还包含《证券基础知识》、《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与《证券投资分析》四门专业科目,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从事工作所属领域自由选择。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规定,通过基础科目和一门专业科目即视为取得从业资格;通过基础科目和两门以上(含两门)专业科目考试的,视为取得一级专业水平认证证书;如全部通过5门科目,即获得二级专业水平认证证书。所获得证书级别越高,含金量也越高。
据国内考前培训领袖品牌——566网校专家介绍,因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所涉及的科目较多,考试规则也较为复杂,许多零基础的学员不知道如何备考以及如何应对考试模式所带来的紧张,因而每次考试的通过率也相对较低。为此,566网校专家根据多年研究经验,提供了几点备考指南及考试技巧:
1、复习不要完全以教材为主,虽然教材的知识点是最全的,但是每一阶段考试后都会对考试重点做一些改变,如果只看教材,很可能做了无用功。所以最好能够搭配当期考试的考试大纲,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因为证券从业考试的科目比较多,最少也要通过2门科目,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很多上班族因平时工作比较繁忙,通常会积压到考试前几天熬夜通宵复习。但其实这样不仅仅不利于对考点的学习、理解,更可能因为长时间的“缺觉”影响正常生活甚至是身体健康,因而也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
3、证券资格从业考试采用的是闭卷机考的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笔试。许多考生因为不适应机考模式,加之考试时的紧张,往往会出现看错题或者选错答案的情况。建议考生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能够做几套计算机试题,而非“纸质”真题。即便是机考,也要养成检查答案的良好习惯。
此外,233网校专家提醒,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一年共举办6次,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报名参加考试。截止至1月24日,2013年度第一次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报名环节已经结束,此次成功报名的考生将于3月23日、24日参加考试。
从2012年11月25日白天开始看书到2012年11月30日晚12点睡觉,考试通过,分享下经验!
针对大部分跟我相类似的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经验:
1,考前准备不充分,又或者觉得太早看书,很容易忘记,所以选择突击;
2,看书的重点应该是这样,先看完基础这科,然后在看交易,接下来就是做题,做题的顺序先做交易,后做基础;因为交易的书刚看完,可能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做交易的题目,加强记忆,后做基础,是因为基础的考试是第一科,做完题目也能加深印象;
3,看书的话,我是一天半看完一本书,拿着笔,边看边画,碰到什么不懂的就画个横线,或者在旁边注释下,碰到数字类的,圈起来;
4,本人是最后一天才开始做题,30日,从早上9点钟开始做题,由于本人需要边上班,边看书,所以提前跟领导打好招呼,装可怜,说报名花了140块,不考试又浪费钱,所以就开请领导今天别安排任务,或者有任务先推掉,于是用了8个小时把交易的习题做完,然后从晚上7点开始做基础的习题,做到12点结束,然后睡觉;
5,这里面比较重要的一点,特别是对于跟我一样临时抱佛脚的人,就是做习题,可能觉得时间不够,没办法做完,那么我当初是把判断题选择放弃,因为判断题的概率是1/2,即使不做的话,做对的概率也很大,所以,可以选择放弃,专攻单选(1/4概率)和多选。做习题应该先把答案遮起来,然后做一题,对一题答案,不会做,或者做错的圈起来,做完一章后,不懂的马上查课本,因为发现有些答案,其实是错的,哈哈。
祝各位好运啊!!!
我是第一次参加考试,也因为第一次对这种考试有了深刻认识,以下是我的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后来人借鉴:
1。准备时间充分。
我报考的是基础与交易两门课程,从我拿到书到考试只有两个星期时间,如果是像我一样第一次接触证券行业的时间应该不够用!再加上有些朋友是在职人员时间至少要一个月。在证券公司,银行,基金公司的人员会容易通过,因为他们在平时工作中已经接触,所以需要的时间少点,网上之前有人发布说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可以,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准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2。考试要分析大纲的要求。
大家务必要将大纲中“掌握”要求的务必细看,每章都有重点,考题总计180题110分钟答完,考的比较细尤其交易这门,300多页的j教材更需要抓住大纲重点去看,\"熟悉\"要求
的相对来说考的比较容易,\"了解\"部分的如果时间不足可以不看了.“掌握”要求的部分自己能不看书就能说出来那就没有问题了
3.考试习题务必做完
大家一定要买中国财经大学的习题辅导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没有框架不全面)去做,这种资料大家可以达到巩固的作用,我最后由于时间紧迫,基础科目的习题哪怕是把答案写上去强行记忆也要过一遍,基础科目最后用了一个星期时间通过了
4.考试题型的了解
我是第一次考试,对考试中多项选择中的每题1分的计算题终于有了零距离接触,其实根本不是数字计算题,与其他多项选折题一样,只是是重点的部分,考的也比较活,我这次考试根本没有遇到数字计算(其他朋友我就不清楚了,因为题目是随机的,但至少看到没有用到草稿纸),所以大家对大纲中掌握的部分要细看了是很容易考到的,考的也比较活.
一、题比较活,要求对知识点记得很扎实。
二、题活是相对题型而言,不是知识点,知识点都在书上,没有超出书的范围。
三、整本书没什么侧重点,什么都考,并且考得很细,这次存托凭证、股份、金融衍生产品、资产支持证券、结算交收(交易第八章)等等都出了很多题。以前在说清算交收很难理解不好出题一般不大会考,我就没怎么看,结果这次出了至少6、7道这章的题!
四、计算题:我这次考的只有很简单的2道计算题,基本是用心算一步就算出,如:股权的涨跌幅。问了朋友,他也说没有。另外这是电脑考试,上面没有计算器功能,考场只准备A5那么一大点纸,所以我估计应该没有计算题。
五、我看大纲,08年教材交易加了很多法律法规管理条例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要求是熟悉,不仅繁杂,而且一大堆罚款数字,相当不好记!我以为必考,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又作笔记又整理,结果几乎没考。
六、数字方面,这套书每本书都有大量的数字,从我考的这两科,感觉对这方面出题思路是:只考有代表意义的比较简单好记得。如: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金。综合起来:感觉这项考试基本主要是侧重于对概念方面理解和掌握。不要求深入,但要求扎实。
我从报名、买书到考试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书是从**买的盗版的,很便宜,觉得很值!尤其是看完这套书后感觉编得实在太滥,实在对不起全国广大考生,就更加觉得买盗版值得!下面从以下几点谈一下:
1、我以前从事这个行业多年,以前没有要求一定要这个证书,所以我一直在报名(),但是一直没去考。以前考的人都说很简单,看几天书就过去了。如今我想重新回到这个行业,要求一定具备这个证书,并且听说现在不一样了,复习几天就考过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很难!我很紧张!考试过后,我感觉也是如此!
2、复习时间:我原来报了3门,交易、基金加基础,半个月之后感觉时间不够就放弃了一门基金。刚开始在**看了一个网友的经验说1个月复习两门,应该没问题,我觉得非常对、合理。千万不要听信其他人忽悠你:这东西不难,凭你的能力看几天书就能过去!我对你说:那是不大可能的!我每天几乎用尽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在看书,几乎是把书挂在脖子上了!前半个月我对3本书齐头并进,看完了交易和基础的第一遍,基金的一半。感觉时间不够,就放弃了基金。每册书300多页,3本书就是1千页!这个考试出题非常细要求熟练掌握每一细微之处,必须仔细看书,所以从书的页数上你就可以计算出你需要的复习时间。我在前半个月有大约5天左右复习基金,但是因为我复习时间比较从分,所以对于工作比较忙的人来说,和这五天相抵消,还是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复习。
3、复习方法:书基本是很认真地看两遍,最后每科留出1天半到两天的时间最后快速看一遍!和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对于考试来说基本没用,从考题的难度和出题思路上都有较大区别。但是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辅导是帮助记忆的很好方式。其他复习题对考试我觉得几乎没有用处!复习最好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看书,尤其是考试之后更是感觉深刻,其他都没用,就是看书有用!看书要很仔细,几乎要不漏掉每一个字!至少看两遍,并且要理解透彻,概念一定要准确理解!考前我看到一些网友说经验,基本没什么经验,就是看书。当时我觉得是废话!但是考过之后发现确实是这样!考试题就是这么要求的,要胸有成竹一次通过只能用这个办法,临时抱佛脚、投机取巧基本不回侥幸过关!
我的经验:要是时间比较紧张,尽量只看书!要看得细、理解、扎实!说实在,这套书编的简直让人无法忍受,内容重复,翻来覆去,颠三倒四地重复。最可恨的是重复的时候还不完全一样!本来原来满清晰的事情,看完一遍基本就糊涂了!并且看得越仔细就越糊涂!书要看三遍,也是有教材编的乱的原因。我和几个一起考的朋友交流都是一样的感觉:书看得越细越糊涂,尤其在看完第二遍!糊涂到基本没自信了!然后再理顺,然后再逐渐清晰。所以我觉得必须要有时间看第三遍!第三遍是理清思路和书杂乱无章后,最重要的一环!否则肯定会半迷糊状态进入考场,而考试题恰恰是考很较真的知识,考完后基本是完全迷糊状态走出考场!
看书方法:基本概念一定要记得非常清晰!很多考题并不是像辅导或其他习题直接考概念,或者是多选的时候有比较明显区分选项,而是间接着出题或用足够搞晕你的相似选项,让你明白考过去的硬道理就是考生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扎实地把书从头到尾背下来!,如:以下哪些结算属于T+3?然后给出4个都很相似的选择,并且还是多选!或者考你集合资产管理的风险,出了几个法律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混在一起的选项,让你选择出属于管理风险的,并且还是多选!把**股份**的主办业务和**业务混在一起作为选项,让你选出主办或**的业务,也还是多选!要是记得不扎实基本玩完!
面对这种题你感觉还能凭运气蒙混过去吗?并且这样的题**占少数!教材编的就不好,十分混乱,再加上不用功,或方法不对(很多人喜欢不看书,而是狂作习题)就是很多人考了几次都不过的原因。还有就是书中全是重点!我一个朋友提前一天考的,考完后对我说:大纲太坑人了!考的都是老东西!第二天我考过之后感觉一样!幸亏我原来复习就没按大纲!很多复习资料把新教材加入的内容列入重点,还有大纲上把知识点列为了解,掌握,熟悉。基本算是坑人!考过就发现新加的内容未必考,了解的内容未必不考!我罗理罗索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一个经验,一个事情:仔细看书!
4、考试:证券考试我感觉有点像高考语文的挑错别字和拼音读写,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得分很难,考的都是多音字、平卷舌、和音调,比如哈达的ha(哈)是一声还是三声?难吗?看起来不难你肯定认识,但是答对得分很难!出题的目的不是考你是否会说中国话和写中国字,而是作为一个你迈入高等学府的一个门槛——为考试而考试!证券考试也有些这样的味道。说实在话,教材编的实在太滥,但考试题出的还是很有水平!没干过证券的刚毕业的学生有时间,没经验,要是凭着蛮劲硬把整本书背下来,不容易!而有经验的不看书,不用功想考过去也不大可能。不过是,有经验的可以理解着看书,记得难度要小很多而已。
考试一、题比较活,要求对知识点记得很扎实。
二、题活是相对题型而言,不是知识点,知识点都在书上,没有超出书的范围。
三、整本书没什么侧重点,什么都考,并且考得很细,这次存托凭证、股份、金融衍生产品、资产支持证券、结算交收(交易第八章)等等都出了很多题。以前在说清算交收很难理解不好出题一般不大会考,我就没怎么看,结果这次出了至少6、7道这章的题!
四、计算题:我这次考的只有很简单的2道计算题,基本是用心算一步就算出,如:股权的涨跌幅。问了朋友,他也说没有。另外这是电脑考试,上面没有计算器功能,考场只准备A5那么一大点纸,所以我估计应该没有计算题。
五、我看大纲,08年教材交易加了很多法律法规管理条例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要求是熟悉,不仅繁杂,而且一大堆罚款数字,相当不好记!我以为必考,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又作笔记又整理,结果几乎没考。
六、数字方面,这套书每本书都有大量的数字,从我考的这两科,感觉对这方面出题思路是:只考有代表意义的比较简单好记得。如: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金。综合起来:感觉这项考试基本主要是侧重于对概念方面理解和掌握。不要求深入,但要求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