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文化要避免儒家式的“神圣道德”

企业文化要避免儒家式的“神圣道德”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企业文化要避免儒家式的“神圣道德”

作者:王学秀

来源:《企业文化》2017年第22期

看一本企业文化实践的书,作者提到企业文化和利益关系时显得“羞羞答答”,再三说到“不能不提到利益”之类的话,似乎说文化的事情而提到利益,就显得不那么“高尚”似的。 熟悉企业文化实践的人都知道,利益机制是企业文化首先需要面临的和解决的;企业是为了盈利而存在的,利益机制是企业首要的基础性“关系”。作为一个组织的文化,企业文化首先面临的恰恰就是如何处理利益关系的问题,要回答如何获取利益、如何分配利益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一家以赢利为目标的企业中,谈企业文化而不涉及利益,反而是一件荒诞不经的事情。

小到企业大到国家,如果文化不能和利益机制相关联,就会衍生出说教式的假道德和“神圣道德”,甚至直接导致人们行为的扭曲以及管理的错乱。在这一方面,历史上的儒家思想及其遭遇给了我们一些很客观的启示。

儒家思想有许多在现代社会依然有其独到价值的地方。比如孟子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提倡仁政、养浩然之气及反对兼并战争等等,具有很积极的意义。但不可否认,儒家思想包括孟子的思想之所以被司马迁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从当时的竞争性环境及社会形态来说,也的确有其局限性。

比如,从当时的社会环境看,国家之间一直存在着兼并和被兼并、侵略和反侵略的“相互攻伐”形势。这是人类历史上必经的一个相对黑暗与野蛮的时代,似乎难以马上用“仁政”来化解,而以泯灭人性和讲求效率著称的法家却很受宠。

另一方面,对于各国的王公贵族来说,他们手中的所有权力和利益,都是被视为“私有财产”而不是“公共资源”的,要让他们主动地拿出这些资源来给百姓、但同时又无法确认能够“物有所值”,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有了这两个基本的判断,我们就可以看出儒家包括孟子思想的一些“不可操作”的地方来了,比如,宋国的万章问:宋是一个小国,要实行仁政,但齐国、楚国这些国家要出兵打我们,该怎么办呢?孟子说,如果实施仁政,天下的人都会翘首以盼,拥护他来做君主,齐楚虽强大,有什么可怕呢?从“道理”上看,这个说法可能没有问题。但统治者遇到的问题可能是:我仁义了,百姓就一定拥护我吗?百姓拥护我了,就一定为我卖命吗?百姓拥护我了,能够帮我抵御住齐楚的入侵吗?如果不能给出这些具体的答案,简单的所谓“仁政”的确无法说服他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同样的问题,滕文公也问过孟子,孟子说:这个问题不是我的能力所能解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深挖护城河,加固城墙,和百姓共同守城,百姓宁可牺牲也不愿意离开,就有办法了。 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避免儒家式的“神圣伦理”,并不是说儒家的所有理论不好,而是要面对企业这样一个盈利组织的特点来设计和实施适合的文化。在企业中,利益问题是谁都无法回避的,不是你持续地进行道德教育就能够解决的。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以孟子式的高尚道德来要求员工。做企业的管理者,要下大力气持续地处理好利益关系,而不是肤浅地或阴险地去教育大家轻视或忽视利益关系。

企业与国家不同,古代与近代不同,但人性在基本面上还是相同的。所以,学习传统的好东西,一定需要在现实的组织和利益关系当中,找到其适合的路径,而不是人云亦云,将一般人不可学、不可实践的理念一股脑儿地搬运到现实中。企业的文化,首先和最终要解决的,永远是和普通人最相关的那些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