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

探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

来源:九壹网
探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

作者:祝治顺

来源:《成才之路》 2013年第2期

江西 广丰 ●祝治顺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狭窄的课堂教学状态。具体说来,课本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唯一的信息源,教师在课堂内向学生传授课本内的知识。针对这种弊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所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意义深远。于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便应运而生。如何设计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我认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它是根植于语文,又要考虑到与各科之间的联系等多方面因素。

一、语文+语文的综合

新课程的实施,打破了教师唱主角的教学模式。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优美的文章,包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教材中提取主题,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建立起点或面的联系:可以是课文中某个知识点的补充,或是对某一单元语文知识的拓展,甚至是不同阶段某个方面语文知识的延伸。如学习《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诗词时,从教材中提取了综合实践的主题“吟月大赛”将教学环节设计成四个部分:(1)让学生背诵与月亮有关的古典诗词。(2)根据音乐节奏配诵吟月诗句。(3)通过辩论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4)用手抄报的形式搜集有关月亮方面的知识,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相互合作,再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再如,教学《变色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同学合作表演这个故事,学生积极性很高,对动作的设计,人物语气的揣摩,神态的细腻的变化都编演很到位,学生通过编排,表演课本剧,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又让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会了合作,使全体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完善自我。

二、语文+其他学科的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纽带,学生借助语文学科了解了其他课程的知识,反过来又促进了语文水平的提高,但是应注意的是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不是拼合,杂烩。我们要找准关联点。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把握好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促进了能力的发展。例如“黄河——母亲河”的语文综合学习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地貌,黄河断流的地貌,黄河断流的现状及原因等资料,学生综合社会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写了一份调查报告以及一句公益广告语,通过调查实践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调查报告写作能力,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驾驭能力,是知识、能力、情感的融合。

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学科整合,最终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的。无论在活动中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都要用语文知识去解决问题,如前文提到的“黄河——母亲河”让学生搜集黄河的地貌,若一味地强调黄河的地理位置,那就不是语文学习本身的事情,也不符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

三、语文+综合实践的综合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的天地,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样式就有多丰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我们要懂得从生活中开发和利用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为学生寻找语文实践的机会。比如马路两旁的招牌,买东西与他人的交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都可以学习到语文。

在学习了《北京的春节》一文后,可以带领学生了解本地的民风民俗——过年了,家家户户贴对联,了解本地人喜欢哪一类春联,你最喜欢哪一类春联,春联有什么特点?然后组织汇报调查结果,再让学生寻找所搜集的对联的特点,学生利用语文课上所学的知识写对联。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重视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培养了学生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动手、写作水平,强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教会了学生向生活学习语文的方法。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起点是语文,归结点也是语文。它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与语文修养的全面养成开辟了途径。

(江西省广丰县壶桥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