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宁识 数 ・ 学报 2009年第14卷第5期 Journal of Nanning Polytechnic 2009 Vo1.14 No.5 从《史记》看西汉酷吏的性格人生 杨宁宁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摘要】《酷吏列传》为我们展现了西汉时期酷吏的成败人生。酷吏在汉武帝实施的各种政治措 施、经济上起了重要作用。酷吏的悲剧人生有其时代性和政治性,更有其自身的性格缺陷和 人格缺陷,这非常值得我们后人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史记》;司马迁;西汉;酷吏;性格;命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21(2009)05-0081-05 on the Character and Life of the Merciless Ofifcials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Based on“Shi” .iiYAN G Ning ning 一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06,Guangxi,China) 【Abstract] “The Biographies of the Merciless Ofifcials”presents US with the merciless ofifcials’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ir life.The merciless ofifcia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ormulating the political actions and economic policies executed by Emperor Han Wudi.The merciless ofifcials suffer the tragic life with the times and political nature,character weaknesses and personality defects,which deserves our reflections and summaries. 【Key words】‘‘Shiji”;Sima Qian;the Western Han Dynasty;merciless ofifcials; personality;fate 《史记・酷吏列传》展现了汉武帝时期酷吏的成 祖刘邦建国之初,刚经历了楚汉战争,国家百废待 败人生。司马迁在文中对酷吏态度是矛盾的.既肯 兴,因此实行了道家“无为而治”的,与民休养生 定他们“据法守正”,“虽惨酷,斯称其位”f1](P3154),惩 息。使得生产恢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到汉武帝时 治豪强。打击权贵恶霸的功绩,又对“其好杀伐行威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 不爱人如此”【 ](r'3148 的滥施刑法进行谴责和批判。由 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 于司马迁在写作中倾注了个人情感,所以《酷吏列 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 传》给后人印象深刻的是酷吏的滥施刑法,残害人 积于外,至不可食。”圜(P 420)但是在经济繁荣的背 民。“酷吏”成为“残暴官吏”的代名词。究竟该如何 后却潜伏着各种矛盾和危机。多年来由于法规 认识、评价西汉酷吏呢?我们应该从其形成的历史 的宽松,“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 原因及其性格上去认识他们。 徒,以武断于乡曲。” 420)法律过于宽松,积累了不 少社会问题,随着时问推移,这些矛盾Lt益突出。 一、西汉酷吏形成的历史原因 其一,各诸侯王势力Et益扩张,对政权构 成巨大威胁。刘邦分封诸侯,各诸侯王“争于奢侈, 酷吏形成有特殊的历史原因和政治需要。汉高 家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21(H420)他们不仅家产及 【收稿日期】2009--05--05 【作者简介】杨宁宁(1960一),女(纳西族),云南丽江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o 杨宁宁 奢华超过朝廷.而且势力不断扩张,形成“连城数 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 合纵,以逆京师”[3](P2802)的局面。他们在辖区内有军 权、财权和人事权.有的甚至敢于抗衡。景帝三 年.暴发了吴楚七国叛乱。叛乱虽然被,但是诸 侯王对朝廷的威胁并未解除。武帝元狩元年又发生 了淮南王、衡山王联合谋反。所以从根本上消除诸 侯王的隐患.是汉武帝亟待解决的政治难题。 其二.富商大贾日益壮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朝廷 不可轻视的力量。汉初与民休养生息的,使工 商业快速发展,富裕起来的富商大贾们靠经商、开 矿、高利贷等方式积累了大量财富,其经济实力大 得惊人,他们“冶铸鬻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 急,黎民重困。”[3I(Pn62)凭借雄厚的财力,他们控制着 一些生产行业,囤积居奇,上与官府争利,下夺百姓 田产.对和百姓已构成巨大威胁。加上汉武帝 多年对匈奴、南越用兵,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为此 汉武帝采纳了桑弘羊的建议,推行盐铁官营,货币 改革,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一系列经济,目的 是对现有经济资源重新分配,变相对富商大贾的财 富有计划有步骤的掠夺,以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谁能够为汉武帝实施这些计划呢?酷吏是最好的人 选。颁布告缗令后,朝廷没收富豪财产,“得民财物 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 顷。宅亦如之。”[31 “ 其三,战国游侠复仇之风的延续,破坏了社会 秩序和国家安宁。春秋战国诸侯混战,社会动荡,游 侠复仇盛行。人们崇尚行侠仗义、复仇雪耻,像战国 四君子及豫让、荆轲,倍受人们推崇。复仇之风一直 延续至西汉.像汉初著名的游侠朱家、剧孟、郭解等 都以急人之难,替人消灾受到人们追捧。元朔二年, 主父偃向汉武帝建议:迁徙天下豪富三百万以上者 到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滑”[3](P2802')。郭解资产本不 够格。却被列入迁徙的名单,大将军卫青为他说情, 但是武帝却说“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 贫。”【4l‘I:'3187)郭解迁徙时,“诸公送者出千余万”HI(P3187), 可见游侠的社会影响力。然而游侠在履行“道义”时 常触犯国家法律,扰乱社会秩序,成为影响国家安 全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汉文帝废除了“连坐法”及 酷刑,使刑法的约束力大为降低,使复仇行为得不 到有效扼制。像淮南王刘长椎杀审食其,李广杀害 霸陵尉,霍去病射死李广之子李敢等。他们触犯法 律,但是其复仇最后得到皇上宽恕而不予追究。对 。 从《史记》看西汉酷吏的性格人生 杀人者的宽恕,就是对受害者的不公。这种有法不 依,执法不严的做法,严重损害了汉朝廷法律的公 正形象,也使复仇屡禁不止。 其四,外戚群体严重干扰朝廷决策。外戚倚仗 着与皇后、太后的血缘关系,不需要依靠个人奋斗. 不必通过世袭就可以获取财富和权势。许多外戚通 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谋取政治地位,获取更多的财 富和利益。田蚧仗着国舅身份,“治宅甲诸第.田园 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前堂罗钟鼓,立 曲旃,后房妇女以百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可 胜数。”[5](P2844)田蚧并不满足,他还干预朝廷的人事 任免,“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5"1(r,2844),他 又以扩大宅基地为借口,想侵占国家武库,终至汉 武帝忍无可忍,怒斥他“你为什么不把武库也搬回 去!”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儿,靠军功及与窦太后的特 殊关系.位至丞相,他豢养食客众多,所以田蚧攻击 他“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不 仰视天而腑画地,辟倪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 大功。”[S](V285”田蚧认为窦婴豢养食客,聚众腹诽,觊 觎朝廷,非常危险。汉武帝继位之初曾与窦婴、田 蚧、赵绾、王臧推行儒学,以扼制窦太后权力,最后 遭窦太后强烈反对而夭折。窦婴、田蚧被免职,赵 绾、王臧被处死。说明外戚对朝廷的干预非同一般。 朝廷要解决上述问题,去除诸多顽疾,必 须依靠那些执法严厉、敢于碰硬的,尤其是从 事刑狱、督察、诉讼的大夫。酷吏正是在这样特殊历 史背景下产生的。 二、复杂多变的酷吏性格 司马迁将酷吏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单独作一类 传,有其良苦用心。他将酷吏特征概括为“酷烈为 声”,“以恶为治”。实际上每一个酷吏,都有着复杂丰 富的性格人生,我们只能就其共同的性格特征进行 剖析,帮助人们对酷吏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酷吏较一般人而言,性格上多刚直强硬,故能 执法严厉。司马迁记述的十一位酷吏,大多担任过 都尉、中尉(后改为执金吾)、廷尉、御史等职。汉代 都尉,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主爵中尉,秦官, 掌列侯。景帝中六年更名都尉,……治内史右地,属 官有掌畜令丞。”如淳注日“《尹翁归传》日:‘豪强有 论罪,输掌畜官,使斫荃”’同 。可见都尉是武职, 掌郡中治安和军事。作过都尉的酷吏有宁成、义纵、 匆宁识 放 ・掌j}; 学报 Journal of Nanning Polytechnic 周阳由、王温舒、尹齐等。中尉也为武职,掌京师治 安。“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武帝太初元年更 名执金吾。”如淳注日“所谓游徼,徼循禁备盗贼 也。”[61(1r:/32)作过中尉的酷吏有郅都、宁成、王温舒、赵 禹、尹齐、杨仆等。廷尉是掌刑狱的,“廷尉,秦官,掌 刑辟”同(唧 作过廷尉的酷吏有杜周、王温舒等。御史 位次于丞相,“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图籍 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 事,举劾按章。……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 治大狱。”[al(P726)可知御史掌监察、执法等,任过御史 的酷吏有张汤、杜周、王温舒、赵禹、尹齐、杨仆。从 酷吏担任的职务看,他们从事的都是司法、督察、治 安之类的工作,准确地说都是执法官,掌握决定人 生死命运的大权。与他们打交道的多为罪犯或违法 乱纪者。职业所致使他们养成了刚直强硬、执法严 厉的性格。司马迁在文中多次用“酷烈”“严酷”“暴 酷”“酷急”“惨酷”等词来表现他们执法的严酷。这 些词多少带有贬义或否定的意味。如果用执法“严 厉”似乎更客观公正些。工作性质决定了酷吏在查 办案子,审判罪犯时,无论是皇族宗室、外戚权贵, 只要犯法.他们都严惩不贷。“济南啁氏宗人三百余 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1](P3133)。郅都任济南太守 后,“至则族灭啁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余,郡中不 拾遗。”【 】(P3133 郅都“行法不避贵戚”。所以景帝称赞 他为“忠臣”。张汤查办淮南王、衡山王谋反案是“皆 穷根本,严助及伍被,上欲释之,汤争日‘伍被本画 反谋,而助亲幸出入禁闼爪牙臣,乃交私诸侯如此, 弗诛,后不可治。’于是上可论之。”【 】(丹瑚 严助、伍被 都是汉武帝宠臣,他们参与了淮南王刘安等人的谋 反,最初汉武帝想为他们开释。但是张汤查清了伍 被初反对刘安谋反,后又助其谋反,断而又告发。张 汤看到伍被这样的人对国家的危害,所以他据理力 争,武帝只得同意给他们治罪。可见张汤并非司马 迁所言,审办案件以皇上意旨为准绳。酷吏执法的 共同特点是不畏强权。不徇私枉法,忠于职守。义纵 是靠王太后的关系发迹的,他任长安令后,“直法行 治,不避贵戚。以捕案太后外孙修成君子仲”[1](丹Ⅲ)。 由于义纵查办王太后外孙案不徇私枉法,所以“上 以为能,迁为河内都尉。至则族灭其豪穰氏之属,河 内道不拾遗。”IlJ(跚㈣像尹齐“使督盗贼,所斩伐不避 贵戚”。【¨(聊柏)在整篇传记中司马迁六次用“上以为 能”来表现武帝对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尹齐、 杨仆等人执法严厉的肯定、赞赏,并由此提拔、器重 2009年第14卷第5期 2o09 V01.14 No.5 他们。执法者只有嫉恶如仇。才敢于不畏强权,才能 秉公执法,惩治罪犯,才能巩固集权,维护社会 治安,为受害者伸张正义。司马迁多次用“道不拾 遗”来表现酷吏治理的显著成效。 忠心耿耿、知恩图报也是酷吏的性格特征。司 马迁在列传中比较完整地记叙了酷吏们发迹的历 史。十一个酷吏出身贫寒,他们没有高门大户的家 世背景,都是由刀笔吏起步升至廷尉、御史,位列三 公,逐步被皇上提拔重用。司马迁六次写道“上以为 能”。反复强调武帝对酷吏的工作成绩和才能的肯 定,这在其他传记很少看到。可见皇上是格外赏识 和器重酷吏。“汤(张汤)尝病,天子至自视病,其降 贵如此。”【lj( )一个大夫生病,能让皇上亲自“降 贵”探视病情。独享皇上厚爱的唯有张汤。儒家思想 历来倡导“士为知己者死”,强调“知恩图报”。酷吏 们对皇上的知遇之恩发自内心的感激,铭刻于心, 因此他们竭尽全力效忠朝廷.报答皇上。不辜负皇 上对他们的信任与厚爱。郅都曾坦言“已背亲而仕, 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l1(173133)在汉 武帝实行盐铁官营,货币改革,算缗告缗的时, 张汤是“组豪强并兼之家,舞文巧诋以辅法。汤每朝 奏事,语国家用,日晏,天子忘食。丞相取充位,天下 事皆决于汤。”【 】(丹140)在汉武帝一系列经济实施 过程中.张汤的作用和贡献是巨大的.这一点连司 马迁也肯定。清人何焯指出“盐铁出于弘羊,告缗出 于杨可,然非倚汤不能取于天子,以酷虐助而成之, 故恶皆归之汤。”[7](P4928)张汤为汉朝廷的贡献功不可 没。却为此背上了千古恶名。 酷吏大多有清廉自律的性格。他们廉洁清正、 自律性强。像王温舒、杜周那样敛财的酷吏是少数, 多数酷吏非常清廉自律。郅都“公廉,不发私书,问 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11(Y3 ’他公正廉洁,不拆私 人请托之信。不受别人馈赠的礼物,不接别人请托 的事情。赵禹“用廉为令史”,“府中比称其廉平, ……为人廉居。为吏以来,舍毋食客。公卿相造请 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 而已。”【 】(丹 ’赵禹为人倨傲,门下不养食客,公卿大 夫的造访他一概不回访,以杜绝各种请托和后门, 怕影响他办案的公正客观。张汤去世“家产直不过 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他业。昆弟诸子欲厚葬汤, 汤母日:‘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 乎!’载以牛车,有棺无椁。天子闻之,曰:‘非此母不 能生此子。”’【l1(聊 )王先谦评价日“欲令汤贫状上 。 杨宁宁 闻.冀冤得白也。”[8]f ̄O )一个御史大夫,死后家产不 过五百金.且都是皇上所赐,丧葬也极简单。最为令 人感叹的是尹齐死时,“家直不满五十金”。司马迁 尽管讨厌、排斥酷吏,但他多次用“廉”这个词来肯 定酷吏清廉的品质和自律的性格。 圆滑狡诈。见风使舵是酷吏的又一性格特征。 这种性格的人常表里不一,口是心非,阿谀善变。客 观地说酷吏们能得到皇上赏识,与他们圆滑的性格 有很大关系。这在张汤身上尤为突出。“汤为人多 诈,舞智以御人。……收接天下名士大夫,己心内虽 不合。然阳浮慕之。”【 】(P3138)张汤喜欢玩弄聪明,控制 别人,他经常结交名流大夫,心里对你不满,却表现 出敬佩你的样子。他知道汉武帝喜欢儒术,就找来 熟悉儒学,读《尚书》《春秋》成绩好的太学生,补充 到廷尉府任书吏.让他们在审理、判处重大案件时 能引用儒学经典条文.以显示其廷尉府的儒学水 平。张汤在对疑案审理,写成判词上奏时,定要事先 替皇上分析原因。皇上认可后再写成判决条文,并 做成判例,以显示皇上明断。可见他揣摩皇上颇费 苦心,使他获得皇上的好感。他处理案子,“所治即 上意所欲罪,予监史深祸者;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 轻平者。”[1】(P3139 如果是皇上要深查严惩的案子,张 汤就派手段强硬。办案严厉的来处理;如果是 皇上想开释的案子,他就派办案宽松随便的来 处理。张汤善于察言观色,阿谀人主,掌握说话分 寸,始终与人主保持一致。司马迁说他“以知阴阳, 人主以俱上下”[1](1'3154)。杜周查办案件“上所欲挤者, 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狱 状。”01fr3'153)杜周做法与张汤如出一辙,所以遭到旁 人批评“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 为狱。狱者固如是乎?”周日“三尺安出哉?前主所 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 乎!”【- t53)酷吏这种把天子意志当法律准绳,当审 判依据的做法,历来为人们所诟病。它体现了西汉 社会大于法律的现实。但是我们透过现象对其 内在原因进行剖析不难发现.这其中折射出酷吏们 的效忠意识和报恩心理。这是他们唯皇上意志审办 案子的真正原因。王温舒则用“以恶为治”,他任广 平都尉时.以豪勇敢于任事者为吏,暗中掌握其犯 罪事实不予追究,以此控制他们,促使他们抓捕别 的盗贼,如能遂愿即可,否则就清算他老帐,杀掉 他。一时间“齐赵之郊盗贼不敢近广平,广平声为道 不拾遗。”f1](P3147)他任中尉后又如法炮制,以豪强恶 。 从《史记》看西汉酷吏的性格人生 霸为吏,让盗贼恶少匿名举报,又设督办盗贼官,彼 此制约。在酷吏中王温舒应列为最下等。 酷吏还有处事偏执、好走极端的性格。这种人固 执己见,敏感多疑,过度警觉,遇事爱猜疑,爱推诿责 任,心胸狭隘。司马迁憎恶酷吏,除他因遭宫刑、受酷 吏之外。与酷吏们的性格缺陷有重要关系。因酷 吏好偏执,走极端,所以办案过度警觉,敏感多疑,宁 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宁可错杀,不愿漏掉,造成用 法过当,量刑过重,惩治扩大化,致使无辜民众受牵 连。杜周任廷尉,抓捕二千石百余人,一年中报 廷尉府案件上千.有的案件一拖十几年,几次赦令仍 不予结案.最后诬以大逆罪灭族。像京师临时监狱, 常关押犯人六七万。酷吏性格上的弱点常影响其对 案件的处理和判断,导致轻犯受重判,无辜者受惩。 义纵任定襄太守.一日之内杀四百余人,其中二百人 为探监家属。滥杀无辜而令人发指,使人们对酷吏是 谈虎色变,在“道不拾遗”表象的背后是噤若寒蝉。王 温舒治理下的广平郡,“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 吠之盗。”ill(P3t舶’宁成任函谷关都尉,当地就有“宁见 乳虎,无值宁成之怒”f1](P3145)之说。古人所谓的“苛政 猛于虎”在宁成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义纵任南阳太 守,“南阳吏民重足一迹”【1](P3146),终日处于战战兢兢 的恐惧不安中。 三、悲惨的人生谢幕 司马迁在列传中记叙了每个酷吏的人生结局。 被朝廷杀者郅都、宁成、周阳由、义纵;因罪被追究自 杀者张汤、王温舒(被五族)、减宣;病亡者杨仆、尹 齐;寿终者仅赵禹、杜周。记叙人物出生来历和命运 结局是纪传体的惯例,但司马迁记叙酷吏悲剧结局 时.却意味深长地昭示了他们恶有恶报。古希腊哲学 家赫拉克利特认为“性格决定命运”。什么样的性格 决定什么样的人生和命运,因为一个人的性格决定 了他对现实的态度、行为方式和处事方法.冥冥中就 决定了他的前途和命运。酷吏们的悲剧人生虽然与 天子的喜怒无常有很大关系,但是其性格因素是不 容忽视的。张汤善于玩弄权术,阳奉阴违。当初朱买 臣和庄助因向朝廷进献《楚辞》得宠幸,任太中大夫, 身为小吏的张汤“跪伏买臣等前。”fl1(P3143)等张汤为御 史大夫,朱买臣获罪被废时.张汤“遇买臣弗无礼。”fl (P3143)张汤前卑后倨的态度,折射出他狭隘嫉妒和仇 恨的阴暗心理。淮南一案他治死庄助,他查办权贵案 匆宁 放 ・掌 学报 Journal of Nanning Polytechnic “皆穷根本”,使他树敌太多。御史中丞李文与张汤有 隙,他从文书档案中查找张汤罪状.张汤先下手为 强,借下属鲁谒居匿名告李文之机,判罪将李文杀 掉。当皇上向他问起事情原委时,他佯装不知,欺骗 武帝,但是被仇敌赵王举报。接着他在霸陵瘗钱被盗 的处理上又欺骗玩弄丞相庄青翟.促使庄青翟与朱 买臣等人联手向他发难。他们向武帝告发“称张汤每 有措施启奏朝廷,田信总是事先知晓,营奸牟利,与 张汤分享”。[1](1:9143)恰在此时减宣又把鲁谒居案上报, 为此“天子果以汤情诈面欺,使使八辈薄汤”[1](F'3143)最 后迫使张汤写书自杀。清人姚苎田评价张汤说: “汤立意亦要锄豪强,振贫弱,收恤故旧荐扬属吏,及 弘奖经术敦尚廉耻,皆是美事,唯一以诈行之,遂觉 无往不阴邪暖昧。史公尽力雕绘,所谓‘虽百世可知’ 也。群酷吏非无暴过于汤者,然用事之专且久。得君 之深且笃,则未有及汤者也。”[gl(P60 ) 宁成喜欢意气用事,又非常自负。做人下属,瞧 不起长官,甚至人人敬畏的郅都,他都不放在眼里, 凡事都要压他一头:他做人长官,则死死地约束部 下。他不仅为人狡诈残虐,还肆意作威作福,贪婪成 性,他曾说“仕不至二千石,贾不至千万,安可比人 乎”。【 】(P3135)宁成办案件极为“严酷”。但自己毫无约 束,被人抓住他诸多把柄,举报他,将他治罪。虽然 他一度逃脱,但最终还是被酷吏义纵治罪处死。 王温舒在酷吏中,无论人品还是性格皆为最下 等。他狡诈阴险,残暴至极,“捕郡中豪猾,郡中豪猾 相连坐千余家。”l1J(P3148)他查办案件,惩治罪犯搞扩大 化。他采用非正当手段来抓捕案犯。他暗中掌握了罪 犯把柄,以此要挟,让他们去缉拿案犯,所谓以盗治 盗。即使这些人有百条罪,他也不惩办,而一些不该 治罪的人,被他抓住辫子,则把他们杀掉,甚至灭族。 他杀人“流血十余里”,他还跺脚叹息。“假使冬天再 延长一个月,我要办的事(杀人)就可大功告成了。” 司马迁为此讽刺道:“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天 子闻之,以为能”【 ](P3148)。他为人阿谀奉迎,善于侍奉 有势者,有势者即使罪行如山,他也不绳之以法。对 于没势者,他视为奴仆;对失势者,就是贵族他也要 凌辱。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王温舒因帮人逃避服 兵役被告发,罪该灭族,最后他自杀,两个弟弟及其 亲家也因有罪被灭族。司马迁对此感慨日:“悲夫!夫 古有三族,而王温舒罪至同时而五族乎!”[I/(P3 ’ 清人李景星在《史记评议》中指出:“叙酷吏之 所以见用,日‘上以为能’;日‘天子以为能’;日‘天 2009年第14卷第5期 2009 Vo1.14 No.5 子以为尽力无私’。叙酷吏相转之效法。日:‘治效郅 都’;曰‘治效于禹’;日‘声甚于宁成’;日‘治放尹 齐’;日‘治与宣相放’;日‘治大放张汤’;日‘酷甚于 温舒’。” 一 可见天子的支持和赞许,使得一个又 一个的酷吏纷纷学习效仿前辈。甚至青出于蓝胜于 蓝,查办案件一个比一个严厉,惩治罪犯一个比一 个凶狠,似乎不这样做不足以显示其办案能力和执 法的严厉,不足以证明其对天子的忠诚。正因如此, 他们不自觉中为自己找了掘墓人,因为最后给他们 治罪的不是其同行,就是其晚辈。这些晚辈所用手 法,与他们如出一辙。像查办张汤案的是酷吏减宣 和赵禹。查办宁成案的是酷吏义纵。他们所用之手 法正是当年他们查办别人时常用的。酷吏的悲惨结 局,正应验了古人之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 卿性命”。当初张汤他们在惩治别人时,从未想过自 己会被同行以同样的方法惩治。当年他们代表正义. 代表朝廷来惩治罪犯,如今他们以罪犯身份被正义 来审判,与当年被自己惩治的罪犯同样的下场,真是 极具讽刺意味!可见司马迁用心之良苦,笔触之深 刻。所以清人牛运震认为“《酷吏传》别是一种笔墨, 立格用意以短悍为主I..…・其刻深次骨处,往往如老 吏断狱,太史公亦可谓文中之‘酷吏’矣。”[8](P6045)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看到,酷吏在汉武帝实施的 各种政治措施、经济上是起了重要作用及贡献 的。酷吏的悲剧人生有其时代性和政治性.更有其 自身的性格缺陷和人格缺陷。认识这一点,对于我 们客观公正地认识、评价酷吏是极有帮助的。 哺 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记酷吏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司马迁.史记’平准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班固.汉书‘主父偃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6. [4]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7】[日】泷川资言.史记念注考证‘酷吏列传 哪.山西:北岳文 艺出版社,1999年. [8】韩兆琦.史记笺证・酷吏列传【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 社,2005. [9】杨宁宁.史记人物的性格与命运【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5年. 【责任编辑:黄桂婵】 【责任校对:曾广春】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