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16周练习卷daan】
>(一)马拉利的账单 胡国玮
⑴马拉利怀揣一本烫金的《鲁宾逊漂流记》排在长长的队伍里,心跳得跟战前的鼓点 一样。
⑵“唉,还有比我更惨的吗?父母离异,自己无家可归。可怜的奶奶,不要再为我失
眠了,你的马拉利长大了,你的马拉利会学有所成的,让父母们后悔去吧!可他们又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如果他们重新出现在我面前,我会在他们向我道歉前扑向他们的怀抱。”即便如此,马拉利也想过放弃,毕竟他还是一个11岁的孩子。
⑶“前面还剩两人!”冷冷的天,马拉利手心全是汗,他心里默念:“也许馆长会一
时马虎呢,愿上帝保佑我!” ⑷“下一位!”馆长声如洪钟。
⑺“马拉利是吧,瞧,这本书你已经借一个月了,其他人还等着看呢。”馆长的目光
落在借阅卡的“借书时间”一栏,还有那个在马拉利看来最要命的数字。
⑻它是多么明显呀,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恐怕是马拉利一生最艰难的10秒,他低着
头像罪犯一样等着刽子手的屠刀。此时,玻璃窗上正照出马拉利那副缺衣少食的寒酸模样,外面是从积雪上呼啸而过的寒风,更远处是这个意大利小镇高高的灯塔,宛如一片枯黄的叶子,摇摇欲坠。 ⑼馆长似乎发现了什么,但他两次欲言又止。但他却说:“退你80里拉,拿好钱,亲 爱的马拉利同学。” ⑽马拉利得救了!
⑾三天时间过去了,强烈的负罪感在无情的吞噬着马拉利年轻的心。然而,这注定是
一场持久的战斗。马拉利又来到了馆长的面前。这一次,马拉利显得更加紧张。
⑿“退你80里拉,拿好钱,亲爱的马拉利同学。”
⒀馆长慈祥的看着眼前这个狼狈的学生,像在等他说出什么令他欢愉的话来。马拉利
决定向馆长坦白一切。
⒁“哦,亲爱的马拉利同学,你想说什么呢?你借的书都看懂了吗?要是有什么不懂
的要向老师提问。要知道,你们是小镇的希望,是意大利的希望!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个坚强明理的孩子!”
⒂听完馆长的话,马拉利心里有如翻江倒海,整个人像一株被注入了新生的枯树苗。
从那以后,马拉利每天从馆长的手里接过厚厚的书籍,他们相视一笑,没人知道这一老一少之间的秘密。 ⒃多年后,事业有成的马拉利准备回母校了却他多年的心事。然而,馆长已经去世了。 ⒄同事在收拾馆长的遗物时,发现他笔记本里有这样一页:“亲爱的马拉利同学,从
我第一眼见你,就知道你是个善良的孩子。那天,我读懂了你的难堪。在借书时,我让你交30里拉钱作为押金,在退我书时,你偷偷把“3”改成了“8”,变成了80里拉,这样你就可以从中得到50里拉,这对你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作为一个意大利的老人,我本想狠狠的批评你一顿然后把你扭送到校长面前。但我深知那不是你所需要的。所以,我最后选择了宽容你,并决定通过这种方式长久地支助你。亲爱的马拉利同学,今天,你以全校最优秀学生的身份毕业了,明天,请不要忘了回来支付你的账单。”
23、第⑻段中划线句属于 环境 描写,其表达作用是用寒风与枯叶渲染马拉利偷改数字后怕馆长看出来的紧张、害怕的心理 24、第⒃段划线句中马拉利“多年的心事”是: (1)支付自己当年的账单 (2)向馆长感恩
25、从全文看,馆长帮助马拉利成长的具体表现是: (1)发现马拉利改了数字,但仍退他80里拉 (2)长久地资助马拉利
(3)勉励马拉利做个坚强明理的孩子
26、第(16)段中“多年后,事业有成的马拉利准备回母校了却他多年的心事”,你觉得这个情节合理吗?请说说理由。
著,受到名著的熏陶,第三,图书馆长对他的宽容理解和帮助。
27、请把“马拉利的账单”以《我的故事》为题改写成一个80字左右的短文。
如:“我从小父母离异、生活穷困,在学校借书时把“30”里拉改成了“80”里拉,以此获得50里拉的生活费。馆长获知秘密,用理解和宽容成全了我,并用这种方式长久地资助了我。多年后,我事业有成,重返母校感恩并支付当年的账单。 (二)
(1)母亲近来有些奇怪,每天嚷着要喝咖啡。我虽然满腹狐疑,但还是会为她冲上一杯。母亲总是先端起杯子,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一闭眼,仰起脖子咕咚咕咚一口气灌下去。看她那样子,比别人喝中药还痛苦。
(2)“您这是何苦呢?”我在一旁嘀咕道。母亲将一颗糖含进嘴里“冲苦”,然后不服气地说:“怎么?就兴你们年轻人喝这洋玩意儿,我们老家伙就没资格吗?”我无可奈何地摇摇头:“真是老小老小,一点没错!”
(3)如此折腾几次后,母亲这“赶新潮”的举动引起了身体的反抗:她的老胃病又犯了。持续的胃痛让母亲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把她强拉到医院看了,医生说可能与摄入刺激性的饮食有关。那不就是咖啡惹的祸吗?
(4)回家后,我毫不客气地“训斥”了母亲一顿:“您都这把年纪了,还赶什么时髦!不知道有胃病的人要少喝咖啡吗?怎么越老越不懂事呢?”
(6)我呆住了,想起不久前,单位的一位同事带着孩子回老家,在一个拐弯处,车子转得太急,一下子发生侧翻,滚进旁边十几米的深沟里。幸亏当天上车前同事喝了一杯咖啡,车子出事的时候她很清醒,一把将孩子牢牢地搂进怀里。在那场事故中,有很多人在睡梦中被甩出车外,或死或重伤,只有同事的孩子,由于有母亲的怀抱保护,连一点擦伤都没有!
(7)我记得回家后和母亲说过此事,哪知道竟被母亲记在心里了!以前总听母亲唠叨:年纪大了,晚上睡不着,白天只要坐下来就爱打瞌睡,特别是在车上,有好几次送苗苗都差点坐过站。
(8)原来母亲自从听我讲了那件事后,想到每天、每分钟都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感到害怕不已。为了让自己能时时清醒地守护在外孙女的身边,她不顾多年的胃病和不喜欢的咖啡苦味,决定练习喝咖啡。
(9)“我想总有一天会喝习惯的,哪知道反倒给你们添了麻烦!”母亲反复地忏悔。我把脸埋进母亲的怀里,流下了惭愧和感动的泪水。 (10)是啊,天下所有的母亲,总是时时刻刻永不疲倦地睁着警惕的眼睛,因为要保护她们的孩子。
2、第(1)段划线句是 神态、动作描写,作用是 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喝咖啡的痛苦情形,既制造悬念,又为表现母亲的“至爱”作铺垫。 3、文中第(9)节说“我把脸埋进母亲的怀里,流下了惭愧和感动的泪水。”联系全文,可以发现:
“我惭愧”,是因为 我对母亲的不理解和责难,对母亲的关心太少 “我感动”,是因为 听了母亲的话,看到母亲忏悔的样子,想到母亲为了外孙女的平
安而作出付出的这种亲情受到震撼。
4、文中第(9)节其实已可表达了中心,第10节看似多余,有人认为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三)温馨(31分) 梁晓声
温馨是纯粹的汉语词。
近年常读到它,常听到它;自己也常写到它,常说到它。于是静默独处之时常想:温馨,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从小学二三年级起,母亲便为全家的生活去离家很远的工地上班。每天早上天未亮便悄悄地起床走了,往往在将近晚上八点时才回到家里。若冬季,那时天已完全黑了。我便冒着寒冷到小胡同口去迎母亲。从那儿可以望到马路。一眼望过去很远很远,不见车辆,不见行人。终于有一个人影出现,矮小,然而“肥胖”,那是身穿了工地上发的过膝的很厚的棉坎肩所致,像矮小却穿了笨重铠甲的古代兵卒。我断定那便是母亲。在路灯幽蓝清冽的光下,母亲那么快地走着。她知道小儿女们还饿着,等着她回家胡乱做口吃的呢!
如今回想起来,那远远望见的母亲的古怪身影,当时对我即是温馨。回想之际,觉得更是了。
小学四年级暑假中的一天,跟同学们到近郊去玩,采回了一大捆狗尾草。采那么多狗尾草干什么呢?采时是并不想的。反正同学们采,自己也跟着采,还暗暗竞赛似的一定要比别的同学采得多,认为总归是收获。母亲正巧闲着,于是用那一大捆狗尾草为弟弟妹妹们编小动物。转眼编成一只狗,转眼编成一只虎,转眼编成一头牛??她
的儿女们属什么,她就编什么。母亲每编成一种,我们便赞叹一阵。于是母亲一向忧愁的脸上,难得地浮现出了微笑??
如今回想起来,母亲当时的微笑,对我即是温馨。对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们也是。
如今想来,温馨在母亲和弟弟妹妹眼里,在我心里。他们眼里有种感动,我心里有种快乐。仿佛,感动是火苗,快乐是木柴,于是家里温馨重重。尽管那时还没生火,屋子挺冷??下乡了,每次探家,总是在深夜敲门。灯下,母亲的白发是一年比一年多了。从怀里掏出积攒了三十几个月的钱无言地塞在母亲瘦小而粗糙的手里。或二百,或三百。三百的时候,当然是向知青战友们借了些的。那年月,二三百元,多大一笔钱啊!母亲将头一扭,眼泪就下来了?? 如今想来,当时对于我,温馨在母亲的泪花里。
后来父亲患了癌症,而我又不得不为厂里修改一部剧本。我将一张小小的桌子从阳台搬到了父亲床边,目光稍一转移,就能看到父亲仰躺着的苍白的脸。而父亲微微一睁眼,就能看到我,和他对面养了十几条美丽金鱼的大鱼缸。这是父亲不能起床后我为他买的。十月的阳光照耀着我,照耀着父亲。他已知自己将不久于世。然而只要我在身旁,他脸上必呈现着淡对生死的镇定和对儿子的信赖。一天下午一点多我突觉心慌极了,放下笔说:“爸,我得陪您躺一会
儿。”尽管旁边备有我躺的钢丝床,我却紧挨着父亲躺了下去。并且,本能地握住了父亲的一只手。五六分钟后,我几乎睡着了,而父亲悄然而逝??
如今想来,当年那五六分钟,乃是我一生体会到的最大的温馨。感谢上苍,它启示我那么亲密地与老父亲躺在一起,并且握着父亲的手。我一再地回忆,不记得此前也曾和父亲那么亲密地躺在一起过;更不记得此前曾在五六分钟内轻轻握着父亲的手不放过。真的感谢上苍啊,它使我们父子的诀别成了我内心里刻骨铭心的温馨??
20、文章第三段划线句运用了 肖像描写,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身影的古怪笨重,表现了生活的穷苦与母亲的辛劳。 (2+4=6分)
21、第八段划线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其表达作用是 生动形象地家人的感动与我心中的快乐互相感染所带来的温暖(2+4=6分)
22、文章围绕“温馨”写了五件往事,请用简洁的概括。(2*3=6分) (1)我在胡同口迎母亲回家,从母亲的身影中感受到温馨;
(2)母亲为儿女们用狗尾草编小动物,我从母亲的微笑中感受到温馨;
(3)春节前我连夜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我从家人的眼里感受到温馨;
(4)我把积攒的钱给母亲,我从母亲的泪花中感受到温馨;
(5)父亲临终前,我躺在他的身边,握着他的手,我从与父亲亲密的诀别中感受到温馨
23、文章标题是“温馨”,从全文看,“温馨”意味着家庭的温暖,真挚的亲情,在困境中相守相望相互安慰的美好感情。 (3分)
24、结合文本与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温馨”回忆。(80字左右)(8分)
(1)所选材料必须围绕“温馨”展开(2分),不温馨的扣2分。 (2)所选材料必段结合原文(2分),未结合的扣2分。 (3)自身经历(2分) (4)语言通顺(2分) 超格子的扣1分。 超格子的扣1分。
【篇二:潍坊市2015年初中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六】
p class=txt>温馨提示:
1.本试题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共120分。检测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认真填写好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等项目。 3.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卷,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4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一、根据平日积累,完成1—8题(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安装挖墙脚川流不息谈笑风生 b.妨碍侯车室一副对联言简意骇 c.凑合乌纱帽迫不及待走投无路 d.松弛明信片随声附和人情世故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中国书法 ,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
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研习、欣赏书法作品, 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 的审美情趣。
a.独具匠心虽然但精致 b.博大精深不管也优美 c.博学多识既然就典雅 d.源远流长不仅还高雅 4.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4分)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
①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把这一天确定为“中国旅游日”。②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增加国民的生活质量。
(1)划线句①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2)划线句②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5. 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1)-(7)题必做,(8)题任选填两空。)
(1)子曰:“其恕乎! ,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3)共看明月应垂泪, 。(白居易《望月有感》)
(4)受任于败军之际, ,尓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5)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6)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7)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 , 。”(李清照《武陵春》) (8)古代先贤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学精品。学习它,不仅能吸取文学营养,而且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当我们徜徉于仙月湖畔时,就会自然吟唱范仲淹的“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当我们登临峨眉金顶,极目远眺时,就会有杜甫“会当凌绝顶, ”的感慨;当我们遭遇人生挫折时,诗仙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会激励我们奋进;当我们在“生”与“义”之间徘徊时,孟子的“”会为我们做出正确抉择。
6.名著阅读。(4分)
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请仿照写法,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就其中某个人物写出自己的阅读心语。
示例: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驰。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阅读心语:
7.综合性学习(6分)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潍坊市公布的学生体质状况最新调查结果。(箭头多少代表升降幅度)
【材料二】 据媒体报道,某中学新生入学军训,有53%的新生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某班进行站姿训练,不到15分钟,全班50人竟有5人晕倒。
【材料三】 潍坊市为了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地区全面启动。
(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我市青少年体质状况有什么特点?(2分)
(2)“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2分)
(3)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2分)
第二部分 阅读(40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5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①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
8.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描绘的景象。(3分)
9.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0—14题。(12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
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乙】赵简子出畋,命郑龙射野人,“使毋惊吾鸟。”
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卫,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
10.请用“/ ”给下面的句子标出一处停顿。(1分) 今 齐地方千里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闻寡人之耳者(2)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
(3)皆以美于徐公(4)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人爵愈贵者愈危。
13.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分)
14.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这对你与人交往有何启示?(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1分) 马拉利的账单 胡国玮
马拉利怀揣一本烫金的《鲁宾逊漂流记》排在长长的队伍里,心跳得跟战前的鼓点一样。“唉,还有比我更惨的吗?父母离异,自己无家可归。可怜的奶奶,不要再为我失眠了,你的马拉利长大了,你的马拉利会学有所成的,让父母们后悔去吧!可他们又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如果他们重新出现在我面前,我会在他们向我道歉前扑向他们的怀抱。”即便如此,马拉利也想过放弃,毕竟他还是一个11岁的孩子。
“前面还剩两人!”冷冷的天,马拉利手心全是汗,他心里默念:“也许馆长会一时马虎呢,愿上帝保佑我!” “下一位!”馆长声如洪钟。
马拉利感觉自己站在了众目睽睽的断头台上,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焦心的事呢?“我还没看完,我还不想——”然而《鲁宾逊漂流记》却滑到了馆长面前。
“马拉利是吧,瞧,这本书你已经借一个月了,其他人还等着看呢。”馆长的目光落在借阅卡的“借书时间”一栏,还有那个在马拉利看来最要命的数字。
它是多么明显呀,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恐怕是马拉利一生最艰难的10秒,他低着头像罪犯一样等着刽子手的屠刀。此时,玻璃窗上正照出马拉利那副缺衣少食的寒酸模样,外
面是从积雪上呼啸而过的寒风,更远处是这个意大利小镇高高的灯塔,宛如一片枯黄的叶子,摇摇欲坠。
馆长似乎发现了什么,但他两次欲言又止。
“退你80里拉,拿好钱,亲爱的马拉利同学。” 马拉利得救了!
三天时间过去了,强烈的负罪感在无情地吞噬着马拉利年轻的心。然而,这注定是一场持久的战斗。马拉利又来到了馆长的面前。这一次,马拉利显得更加紧张。
“退你80里拉,拿好钱,亲爱的马拉利同学。”
馆长慈祥地看着眼前这个狼狈的学生,像在等他说出什么令他欢愉的话来温暖这个实在太冷的冬天。马拉利决定向馆长坦白一切。
“哦,亲爱的马拉利同学,你想说什么呢?你借的书都看懂了吗?要是有什么不懂的要向老师提问。要知道,你们是小镇的希望,是意大利的希望!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个坚强明理的孩子!”
听完馆长的话,马拉利心里有如翻江倒海,整个人像一株被注入了新生的枯树苗。从那以后,马拉利每天从馆长的手里接过厚厚的书籍,他们相视一笑,没人知道这一老一少之间的秘密。
多年后,事业有成的马拉利准备回母校了却他多年的心事。然而,馆长已经去世了。 (摘自《读者》)
15.“从那以后,马拉利每天从馆长的手里接过厚厚的书籍,他们相视一笑,没人知道这一老一少之间的秘密。”这一老一少之间的“秘密”到底是什么?(2分) ..
16.请你揣摩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的表达作用。(3分) 这恐怕是马拉利一生最艰难的10秒,他低着头像罪犯一样等着刽子手的屠刀。
17.如果你是马拉利,看到馆长留给你的这封信后会怎么做?(3分)
【篇三:语文模拟试题二】
class=txt>语文试卷(二)
4.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4分) 温馨提示: 2013年5月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①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把这一天确定为“中国旅游日”。②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增加国民的生活质量。
(1)划线句①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2)划线句②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5. 古诗文默写。(11分,每空1分。(1)-(7)题必做,(8)题任选填两空。) (1)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5)若夫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6),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7)月亮与诗人有着不解的情缘。李白在《 》中浪漫地“举杯邀明月, ”, 在《望月有感》中表达了“,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感受。 (8)山河破碎时,中国优秀文人的爱国忠愤喷涌而出:岳飞“ ,笑谈渴饮匈奴血”(《 》); “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6.名著阅读。(4分)
“老人先松开钓丝,然后大喝一声,用尽全身的力气收拢钓丝,但鱼并不肯轻易屈服,非但没有上来一英寸,反而慢慢游开去。老头把钓丝背在脊梁上增加对抗马林鱼的拉力,可是作用不大,他眼睁睁地看着小船向西北方飘去。老头想鱼这样用力过猛很快就会死的,但四个小时后,鱼依然拖着小船向浩渺无边的海面游去,老头也照旧毫不松劲地拉住背在脊梁上的钓丝。他们对抗着??”
a.上面的选段中的“老人”是_____ ,他的一句经典话语是:____ ____ 。(2分) b.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老人的性格特点。(2分) 7.综合性学习(6分)
1.本试题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共120分。检测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认真填写好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等项目。 3.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卷,字迹要清
楚,卷面要整洁。 4.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1分) 一、根据平日积累,完成1—8题(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
a.安装挖墙脚川流不息谈笑风生b.妨碍侯车室一副对联言简意骇 c.凑合乌纱帽迫不及待走投无路 d.松弛明信片随声附和人情世故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中国书法 ,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研习、欣赏书法作品, 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 的审美情趣。
a.独具匠心虽然但精致 b.博大精深不管也优美 c.博学多识既然就典雅 d.源远流长不仅还高雅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搽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汉字起源】(2分) “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
①摘 ②开采 ③搜集 ④选取 ⑤精神;神色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意是 ▲ ,理由是▲ 【汉字风采】(2分)
请任选一句,说说下列诗句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5月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闻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闻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丰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图文化有衰败倾向。 小记者:
闻教授:也不能完全迭么说。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闻教授: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注释】①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
8.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描绘的景象。(3分)
9.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0—13题。(11分)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注释】殍殣:饿死的人。 募民存饷:指募灾民服役,以使服役者有饭吃。饷,给----饭吃。敖:通“廒”,粮仓。 监司:监管部门的名称。 荒政:荒年的政务。
司农:即司农寺,宋代官署名,掌管国家仓库、祭祀用品、籍田等事务。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发粟及募民存饷.(2)又新敖仓吏舍 .
1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太守日出宴于湖上 .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b余则蕴袍敝衣处其
间 ......c其一犬坐于前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第二部分 阅读(39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5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①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2)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 13.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1分) 马拉利的账单 胡国玮
马拉利怀揣一本烫金的《鲁宾逊漂流记》排在长长的队伍里,心跳得跟战前的鼓点一样。
“唉,还有比我更惨的吗?父母离异,自己无家可归。可怜的奶奶,不要再为我失眠了,你的马拉利长大了,你的马拉利会学有所成的,
让父母们后悔去吧!可他们又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如果他们重新出现在我面前,我会在他们向我道歉前扑向他们的怀抱。”即便如此,马拉利也想过放弃,毕竟他还是一个11岁的孩子。“前面还剩两人!”冷冷的天,马拉利手心全是汗,他心里默念:“也许馆长会一时马虎呢,愿上帝保佑我!”“下一位!”馆长声如洪钟。
马拉利感觉自己站在了众目睽睽的断头台上,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焦心的事呢?
“我还没看完,我还不想——”然而《鲁宾逊漂流记》却滑到了馆长面前。“马拉利是吧,瞧,这本书你已经借一个月了,其他人还等着看呢。”馆长的目光落在借阅卡的“借书时间”一栏,还有那个在马拉利看来最要命的数字。它是多么明显呀,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恐怕是马拉利一生最艰难的10秒,他低着头像罪犯一样等着刽子手的屠刀。此时,玻璃窗上正照出马拉利那副缺衣少食的寒酸模样,外面是从积雪上呼啸而过的寒风,更远处是这个意大利小镇高高的灯塔,宛如一片枯黄的叶子,摇摇欲坠。馆长似乎发现了什么,但他两次欲言又止。“退你80里拉,拿好钱,亲爱的马拉利同学。”马拉利得救了!
三天时间过去了,强烈的负罪感在无情地吞噬着马拉利年轻的心。然而,这注定是一场持久的战斗。马拉利又来到了馆长的面前。这一次,马拉利显得更加紧张。“退你80里拉,拿好钱,亲爱的马拉利同学。”
馆长慈祥地看着眼前这个狼狈的学生,像在等他说出什么令他欢愉的话来温暖这个实在太冷的冬天。马拉利决定向馆长坦白一切。
“哦,亲爱的马拉利同学,你想说什么呢?你借的书都看懂了吗?要是有什么不懂的要向老师提问。要知道,你们是小镇的希望,是意大利的希望!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个坚强明理的孩子!”
听完馆长的话,马拉利心里有如翻江倒海,整个人像一株被注入了新生的枯树苗。从那以后,马拉利每天从馆长的手里接过厚厚的书籍,他们相视一笑,没人知道这一老一少之间的秘密。
多年后,事业有成的马拉利准备回母校了却他多年的心事。然而,馆长已经去世了。
同事在收拾馆长的遗物时,发现他笔记本里有这样一页:“亲爱的马拉利同学,从我第一眼见你,就知道你是个善良的孩子。那天,我读懂了你的难堪。在借书时,我让你交30里拉钱作为押金,在退我书时,你偷偷把“3”改成了“8”,变成了80里拉,这样你就可以从中
得到50里拉,这对你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作为一个意大利的老人,我本想狠狠地批评你一顿然后把你扭送到校长面前。但我深知那不是你所需要的。所以,我最后选择了宽容你,并决定通过这种方式长久地资助你。亲爱的马拉利同学,今天,你以全校最优秀学生的身份毕业了,明天,请不要忘了回来支付你的账单。” (摘自《读者》) 14.“从那以后,马拉利每天从馆长的手里接过厚厚的书籍,他们相视一笑,没人知道这一老一少之间的秘密。”这一老一少之间的“秘密”到底是什么?(2分) ..
15.请你揣摩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的表达作用。(3分) 这恐怕是马拉利一生最艰难的10秒,他低着头像罪犯一样等着刽子手的屠刀。 16.如果你是马拉利,看到馆长留给你的这封信后会怎么做?(3分)
17.阅读全文后,你最欣赏文中哪个人物?请结合文中有关内容具体谈谈你的理解。 (3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9—22题。(12分) 多让一分是赢家
①《孙子兵法》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只有先保证自己不被打败,才能等待机会去战胜敌人。在拳击训练初期,一位出色的教官往往并不急于教学员怎样去击倒对方,而是让他们先学会如何不被对手击倒。而不被击倒的办法就是——让。
②李嘉诚在谈完生意签合同前总是“若有所思”。有人问他:你的头脑如电脑,你在算什么?李嘉诚回答,我在算对方的利润。如果这笔生意他挣的比较少,我就要让利。
③做生意挣钱总是多多益善,李嘉诚如此为他人着想,不是吃亏了吗?其实,李嘉诚真是具有大智慧,最终他是不会吃亏的,他懂得“换位思考”,否则不会成为亚洲首富。有人问李泽楷:“你父亲李嘉诚究竟教会了你怎样的赚钱秘诀?”李泽楷说:“父亲从没告诉我赚钱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父亲叮嘱过,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因为李嘉诚总是让别人多赚两分,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和他合作会更有利,就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到底哪个更赚呢?奥秘就在其中。有些人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过于精明,不会“换位思考”,总是千方百计地从对方身上多赚钱,以为赚得越多,就越成功,结果是多赚了眼前,输掉了未来。
④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成名后,一次为竞标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卧车合约,他与商界对头布尔门的铁路公司掰上了手腕。双方为了投标成功,不断削价比拼,结果是两败俱伤。
⑤卡耐基于是坦诚地主动表示愿意尽释前嫌,合作奋进。布尔门狡黠地问:“合作的新公司叫什么名字?”哦,布尔门在为“谁当老大”而处心积虑!卡耐基没有犹豫,脱口而出:“当然叫布尔门卧车公司啦!”后面合作可以想象,非常愉快, 互利双赢,都赚了个钵满盆满。
⑥卡耐基不愧是位优秀的企业家,为了大的目标和利益,他自己退一步、让三分,让别人先得一点名利,然后实现双赢。
⑦有一些人与周围的人关系处不好,就是因为过于计较自己的利益。事实上,“利”未必就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好处,反而会弄得自己身心疲惫,并失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谓是得不偿失。
⑧谈判中多让一分,可以让你全身而退;搏击中多让一分,可以让你伺机;生意上多让一分,可以让你财源广进;人际中多让一分,可以让你左右逢源??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让,是一种哲学;让,更是一种智慧。在最关键的时候,哪怕是只多让一分就会让你成为真正的赢家。 (选自《思维与智慧》)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用来论证中心论点详写的两个事例。(4分) 20.从论证思路看,第④⑤段形成 论证,第⑥段是对前面两段的小结概括,得出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证明了论点。(2分)
21.作者认为,做人处世中应具备怎样的精神?请你从积累中列举一位具备这种精神的名人和与他相关的一个事例。(4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大自然的美生机盎然。海浪冲击起的浪花是一种美,暴风雨后的彩虹是一种美,
温暖灿烂的阳光是一种美。生活中,美亦随处可见。美是百炼成钢的喜悦,美是舍我其谁的自信,美是相视一笑的洒脱,美是义无反顾的救助------最美,是美的升华,它令人刻骨铭心,令人惊心动魄 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请以“最美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600字;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