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一、产业的含义与分类
二、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练习: 名词解释:
1、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简答:
1、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答:1、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研究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论述:1.请阐述产业组织经济学的三大主流学派的主要思想。
第二章 理论演变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 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练习: 名词解释:
1、产业组织:~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2、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它使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强制成为对商品生产者的外在强制而得到贯彻。
3、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简答:
1、什么是完全竞争?
答:所谓的完全竞争,通常是指下列条件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状况,即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具有合理的经济行为的卖者和买者;产品是同质的,可互相替代而无差别化;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可自由流动,不存在进入或退出障碍;卖者或买者对市场都不具有某种支配力或;卖者和或买者间不存在共谋、暗中配合行为;卖者和买者具有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和条件,不存在不确定性。 2、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所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从而达到任何资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3、什么叫“马歇尔冲突”?
答: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第三章 企业
一、科斯的企业观点
二、东、西方企业观点的异同 三、企业在产业经济学中的作用
1、企业是产业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产业简单地说就是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合。不同企业所具有的某类共同特性就成了划分产业的基准。
2、企业行为本身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对象:同一产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是划分不同市场结构的重要依据。而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处于不同地位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市场行为,各个企业不同的市场行为又是决定其各自市场绩效的决定性因素。所有这些正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市场
一、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二、市场行为及类型 三、市场绩效及评价体系 练习: 名词
1、产业市场结构: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2、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3、产品差别化:所谓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4、退出壁垒:就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
5、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等)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
6、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简答
1、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
答:罗宾逊夫人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中将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四种基本类型。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也称为“纯粹竞争”,也就是说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这种市场结构的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很低。 (2)产品同一性很高。 (3)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 (4)完备信息。 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即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的市场 。其市场结构的特点是:(1)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 。(2)没有替代产品 。(3)进入壁垒非常高。 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大企业控制着产业市场大部分产品的供给,它们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这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高。 (2)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 (3)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 4.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经济状况的市场结构,它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且偏向完全竞争。它的主要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较低。 (2)产品有差别。 (3)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
2、寡头垄断市场古诺模型基本内容?
答:古诺模型是法国经济学家古诺在1838年提出了一个寡头模型。这个模型的基本结构是各企业生产同一产品。
前提假定:假定各企业(通常使用双头模型)生产同一产品,并都以产量为决策变量。并且假定,某企业在选择其产量时假定其他企业的产量不会因它的决策而变化。需求函数为P=a-bQ,A、B两个企业的边际成本是常数C1和C2,两个企业的固定成本为0。
结论:
①对于双头垄断的古诺模型而言,古诺均衡产量为: q*=(a-c)/3b
②如果推广到有n个相同企业的产业,该产业的古诺均衡产量为: q*=(a-c)/(n+1)b 3、伯特兰德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在伯特兰德模型里,企业以价格为决策变量,它们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前提假定:伯特兰德模型假定,当企业制定其价格时,认为其他企业的价格不会因它的决策而改变,并且n个(为简化,取n=2)寡头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A、B两个企业的价格分别为P1和P2,边际成本都等于C。结论:只要有一个竞争对手存在,企业的行为就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一样,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第五章 竞争
一、动态竞争的含义及模型 二、静态竞争的含义及模型 三、竞争的认为为人观点
第六章 产业结构理论发展 一、产业结构的涵义
二、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三、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练习 名词解释
1、产业结构:是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 简答:
1、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有何联系?
答: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联系。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观点认为,经济总量的增长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由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需求的变化和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被看作是相对不重要的,因为所有部门的资本和劳动都能带来同样的边际收益。 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生产结构的变化应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资本和劳动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 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答: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如下几种规律性: (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五个阶段 ,如下图所示:
后工业工业化工业化工业化前工业
化时期 中期 后期 初期 化时期
产业结构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发展进程由低级向高级走向高度现代化的。 (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其独特的规律。 (三)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 (四)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
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
第七章 关联
一、产业关联的涵义 二、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名词解释
1、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2、产业波:产业波及,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波及。这种波及对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影响,就是产业波及效果。 3、
第八章 优 化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二、产业结构效应
三、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四、主导产业形成的条件及其选择 名词解释
1、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即对经济增长发挥着一种特殊的作用。 简答
1、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或手段、产业结构优化的,等等。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2、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有哪些特征?
答: 1.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
2.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
3 .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方向演进。
4.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方向演进。 3、简述创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
答:所谓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是指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以提高社会潜在的产出能力。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创造出新的商品和服务;在既定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情况下,提高原有商品和服务的产出数量;具有一种扩散效应的功能,这种扩散效应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1.创新对产业结构的直接影响。
不论哪一种方式,创新都将引起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导致不同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有序发展。
2.创新对产业结构的间接影响。
创新对产业结构变化的间接影响也有两种方式:一是创新通过对生产要素相对收益的影响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创新通过对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的改变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 因此,可以说,创
新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动力。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是其产业结构有序发展的核心动因。惟有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推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4、简述主导产业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答:主导产业及其综合体的形成是与一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各个阶段上明显地表现出主导产业及其综合体的有序转换。从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无论哪个国家及其在何种经济发展阶段上,主导产业及其综合体的形成、发展和转换,都是推动其整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和原动力。同时,主导产业的形成是有一定条件的。罗斯托认为,主导产业的形成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足够的资本积累。 2.充足的市场需求。
3.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第九章 布局
一、产业布局理论
二、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简答:
1、产业布局特点
答:产业布局特点主要指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各个产业由于自身的技术经济要求不同,而在布局上呈现出不同特征。
第二,各地区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形成各具特色的多种产业的地域组合。
第十章 产业 一、产业的涵义 二、产业的起源
三、产业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 四、产业的作用 五、产业的局限性 练习 简答
1、简述产业的作用和局限性 答:作用:
1、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2、实现超常规发展,缩短赶超时间 3、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 4、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5、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6、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 7、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局限性:
1、就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而言,产业并非对任何产业都具有同等的作用 ; 2、产业本身并非是万能的魔杖,片面夸大产业作用是不可取的 ; 3、产业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的 ; 4、产业作为行为,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 2、简述产业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标准。
答:福利经济学原则——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 生产力标准 ——否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综合效益标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综合收益,或者等量的投入获得更大收益。
国际竞争力标准——是否有利于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十二章 产业规划 一、产业规制的概念
二、当代西方产业规制的三种模式 三、民间主导产业规制的特征 四、主导型产业规制的特征 五、民间平衡产业规制的特征
六、对当代西方三种产业规制模式的借鉴 练习 名词解释
1、产业规制:是或社会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作出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准法律约束力的、约束、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或社会为督促产业经济主体活动符合这些、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简要地说,产业规制是或社会对产业经济主体及其行为的规制。 简答
1、当代西方产业规制的三种模式是哪几个?
答:产业规制模式指的是具有代表性的规制类型。产业的本质是企业,企业的本质是市场,所以依照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同的市场经济类型,当代西方产业规制可以区分为三种主要模式,它们分别是:“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主导型产业规制”、“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 2、民间主导产业经济的主要特征?
答:1.比较强调自由企业制度。市场经济自由的重点落在企业自由上,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拥有比较完整、充分的权利,通常是在企业目标的框架内,由企业自行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么生产。
2.企业决策基本服从于市场调节。并不试图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过程,企业对通过市场传导过来的影响,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
3.宏观主要通过市场,市场仍然是配置社会资源的决定性渠道。
4.宏观手段偏重财政和货币,一般不那么强调经济计划和产业等。
5.宏观的透明度较高。、市场和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与活动,一般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与企业的活动集中于市场上展开,因而宏观的透明度较高。 3、主导产业规制的特征?
答: 1.强调企业与的合作,为此建立了两者直接对话和协调的机制,企业在的直接规范下自主程度相对较低。
2.企业决策既受市场支配,又受影响,具有双重决策参数,而最终决策在长时间内很难与意图相左。
3.宏观直接指向企业时,实际上开辟了资源配置的另一通道,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所下降。
4.宏观手段侧重于经济计划和产业,追求力度和时间效应。
5.宏观的透明程度较低。这是由于存在着对企业较大量随机监督与指导的缘故。 4|民间平衡模式的主要特征?
答:1.强调保证健全的市场机制运转状态,的职责是保证、保护市场内在的效力,由市场去引导企业,一般并不直接规制企业的活动。
2.社会资源的配置通过健全的市场机制来实现,同时用社会安定来保障。
3.宏观的目标是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和社会进步被纳入了目标体系。
4.宏观手段侧重于货币、物价和社会。
5.宏观的透明度很高。这是由于高度强调规制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所致。 论述:对当代西方三种产业规制模式的借鉴
第十四章 产业发展理论
一、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二、产业发展的模式 练习:
1.什么是支柱产业?选择支柱产业的标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