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 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20分)
1、提出劳动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__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A 终止劳动关系 B 劳动争议发生 C 调解不成 D 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
2、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的,除了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外,还可责令支付__。
A 赔偿金 B 违约金 C 滞纳金 D 罚金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__。
A 解除合同 B 终止合同 C 变更合同 D 续订合同 4、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____规定。
A 企业规章制度 B 劳动合同 C 法律法规 D 集体合同
5、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__内向人民提起诉讼。
A 一年 B 六个月 C 一个月 D 十五天 6、劳动争议调整委员会主任由__担任。 A 职工代表 B 工会代表
C 用人单位代表 D 三方面选举产生的代表
7、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条件出现,劳动合同__。 A 解除 B 自行解除 C 撤销 D 终止
8、工会与企业签订的以劳动条件、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合同是__。 A 集体合同 B 经济合同 C 民事合同 D 劳动合同 9、支付__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 A 临时工的劳动报酬 B 加工承揽的劳动报酬 C 轮换工的劳动报酬 D 雇佣工人的收入 10、某女职工遇到难产,按劳动法规定应给予的产假为__天。 A 56天 B 90天 C 105天 D 120天
二、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
1、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工。( )
2、社会保险旨在向全体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其免受或摆脱人生的各种灾害。( )
3、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时,方可申请仲裁。( )
4、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 )
三、指出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每题10分,共20分)
1、劳动关系、劳动行政关系
2、劳动合同、劳务合同
四、问答题(每题12分 共24分)
1、我国对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2、建国以后,我国劳动法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劳动立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五、案例题(16分)
某邮电部门的女工,因拒绝周日送报,被认定为旷工,遭到用人单位的违纪处罚。该女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理由是:周日加班应与职工协商,职工有权拒绝,故自己并未违纪。仲裁机构调查情况如下:(1) 该企业经劳动部门批准已实行以月为单位的综合计算工时制;(2)该企业实行轮休制度, 该女工周日本应轮到休息,故其已有安排,但因其他职工病休,企业要求其顶班,遭到拒绝。(3) 如果该日女工上班,该月的工作时间是40小时,该周的工作天数是7天。(4)按该企业的规章制度,旷工一天,除扣除当日工资外,还要扣除当月的部分奖金,企业按这一规定执行。问:(1)企业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2)如果该企业执行的是标准工时制,这一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试 题 二
一、是非题(判别正误,并在括号内写入\"是\"或\"非\")(每题1分,共10分)
1、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应当依法予以解除。(非) 2、国家实行薪年休假制度。(是)
3、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非)
4、企业招用劳动合同制工人,应当订明试用期。(非) 5、加班工资不能作为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是)
6、\"待业\"与\"失业\"两个概念含义相同。(是) 7、\"待业\"与\"待岗\"两个概念含义相同。(非) 8、集体合同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即行生效。(非) 9、集体合同只有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才生效。(非)
10、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劳动者可以上班的,用人单位应安排工作。(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分)
1、劳动监察
2、劳动就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 共24分)
1、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童工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以____。 A 警告 B 罚款 C 责令改正 D 停产整顿 E 拘留 2、劳动者在_____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A 生育 B 负伤 C 升学 D 失业 E 退休 F 工伤 3、劳动合同终止的的条件是____。
A 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 B 经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 C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D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 4、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权在____。
A 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 B 企业劳动争议委员会 C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 人民 5、社会保险具有的特征是_____。
A 自愿性 B 社会性 C 强制性 D 互济性 E 营利性 F 福利性 6、我国已实行的特殊工时制度主要有_____。 A 定时工时制 B 缩短工时制 C 综合计算工时制 D 延长工时制 E 计件工时制 F 不定时工时制 7、按照工资的确定方式,可将工资分为___________。 A 计时工资 B 实际工资 C 名义工资 D 计件工资 E 货币工资 F 津贴工资 G 奖励工资 H 实物工资 8、按照工资的支付形式,可将工资分为___________。 A 计时工资 B 实际工资 C 名义工资 D 计件工资 E 货币工资 F 津贴工资 G 奖励工资 H 实物工资
四、指出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每题10分,共20分)
1、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
2、权利争议、利益争议
五、问答题(每题10分 共20分)
1、什么是劳动法?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是如何产生的?
2、我国为什么要授予某些机构行政管理的职责?这些机构与一般的中介机构有何区别?
六、案例题(共20分)
李某与某企业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李某从事厨师工作。合同订立后,企业未经协商,三年中多次变更李的工作岗位并以李未交单位向职工集资的1000元为由,扣发了李某三个月工资。为此,李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补发工资并解除劳动合同。企业提出反诉,要求李某承担在上岗前企业自办临时赔训的费用。劳动仲裁委员会支持了职工的申诉请求,驳回了企业的反诉请求。问:在本案中劳动仲裁委员会是依据劳动法的哪些规定作出裁决的?
试 题 三
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8分)
1、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__或者____劳动者的工资。 2、未成年工是指年满__周岁、未满__周岁的劳动者。
3、就业是指具有____和____的公民,在事实上获得有相应报酬的职业。 4、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__日以__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5、国家对__工和___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劳动基准法。
2、用人单位。
3、社会保险基金。
三、指出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每题5分,共10分)
1、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
2、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解除
四、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
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工法规是劳动立法的开端。( )
2、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用人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认为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
3、劳动合同双方主体同时变更,意味着原合同关系消灭。( )
4、事实劳动关系是无效的劳动关系。( )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劳动法的原则?它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2、劳动行政管理系统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劳动行政部门的关系如何?
3、什么是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4、工会法人与民法上规定的其他法人有何异同?
六、案例题(18分)
王某于1994年8月经招工考试被某企业录用,并签订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 95年8月,企业以王某连续旷工28天,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为由, 对其作出除名并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同时开具退工单。王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维持劳动关系。仲裁委员会经调查确认,王某入厂以来,确有迟到、早退现象,最近半年以来,还常常完不成定额,95年5月又擅自出走28天。 同时在调查中也听许多职工反映王某精神不正常,于是委托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部门作了鉴定,证实王某患有精神症。企业在仲裁过程中要求将退工理由改为\"不符合录用条件\"。请依据劳动法回答:(1)企业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2)仲裁委员会是否应当接受企业变更退工理由的请求?为什么?(3)本案应当如何裁
决?(4)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后,企业应如何处理?
试 题 四
一、填充题(每空1分 共10分)
1、劳动法是调整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失业是指符合法定年龄并具有____和____的公民未能实现就业的状态。失业是与就业概念相对应的概念。
3、职业培训是指直接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____和____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智力开发活动。
4、劳动合同__或者________,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5、在我国,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______内提供了____,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二、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 共20分)
1、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都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物质帮
助。( )
3、用人单位有权制定劳动规章制度,行政部门不应予以干预。( )
4、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或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劳动法的限定。( )
三、指出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每题10分 共20分)
1、劳动合同、集体合同
2、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劳动争议仲裁
四、问答题(每题15分 共30分)
1、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行政关系有哪些联系和区别?认清这些区别的意义何在?
2、社会保险有哪些特征?社会保险与我国过去的劳动保险有什么区别?
五、案例题(共20分)
某企业通过公开招工,招用了一批职工,并分别签订五年的劳动合同。三年后,为配合市政建设,企业准备迁址。5名职工,要求到距家较近的分厂工作, 未能如愿,拒不随迁,企业以不服从调动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另35名职工是专用车床的车工,新厂中该种专用车床已不再使用,企业难以安排,在提前一个月通知并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40职工遭到退工后,一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继续履行合同。问:(1)职工当事人应当如何参加仲裁活动?为什么?(2)仲裁委员会应适用什么程序进行处理?(3)该企业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4)本案应如何处理?
试 题 五 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10分)
1、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___与____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___与____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3、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一般是__争议;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一般是__争议。
4、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__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 共12分)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2、医疗期
3、工资保障制度
三、指出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每题7分 共28分)
1、童工、未成年工
2、劳动合同、民事合同
3、社会保险、商业保险
4、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诉讼
四、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 共20分)
1、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报酬如果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应按集体合同执行。( ) 2、劳动合同自试用期满之日起生效。( )
3、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故只有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才能实行集体合同制度。( )
4、县级以上各级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五、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劳动合同的解除?应如何分类?
2、我国对工资扣除作了哪些性的规定?
试 题 六
一、是非题(判别正误,并在括号内写入\"是\"或\"非\")(每题1分,共10分)
1、\"待业\"与\"失业\"两个概念含义相同。( ) 2、\"待业\"与\"待岗\"两个概念含义相同。( )
3、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应当依法予以解除。( )
4、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 ) 5、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时限为六个月。( )
6、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除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行政、刑事责任外,劳动者也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7、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不定时工时制或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制度。( )
8、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关系因权利、义务全面履行而解除。( ) 9、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以书面形式约定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 )
10、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 共12分)
1、就业训练
2、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3、集体争议 三、简答题 (每题8分,共40分)
1、劳动法的产生有哪些原因?为什么只可能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
2、什么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有何特征?
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形成怎样的工资分配机制及其立法模式?
4、什么是劳动行政关系?它具有哪些特征?
5、什么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四、以下是用人单位与某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请依据劳动法的规定,说明该合同的错误。(38分)
劳 动 合 同
甲方:××××企业 乙方:×× 女 23岁
一、甲乙双方经过协商,暂定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过甲方的考核,对乙方予以转正,并录用为职工,确定正式合同期,实行劳动合同制。
二、乙方到甲方工作,实行内部承包,需交500元承包抵押金, 劳动合同终止时予以退还。
三、职工工资采用计件制形式,每月结算一次,平时支付工资的80%,余额在年终结清。
四、甲方保证乙方每月25天工作,在25天内因甲方原因使乙方停工的,甲方每天补助人民币5元。
五、在合同期内,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可按本企业的规章制度报销医疗费,需要停工治疗的,甲方根据其在本单位工作时间的长短,给予3个月至1年的医疗期,医疗期满后,如因不能从事原工作的,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甲方将发给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1个月至6个月的医疗补助费。
六、甲方应按照国家规定,向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乙方应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如果乙方因违反操作规程而负伤,甲方将按非因工负伤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和处理。
七、乙方在试用期和合同期内应当遵守有关的劳动纪律,服从甲方的管理和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按《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处理。在试用期内,乙方不得结婚,违者将不得享受有关的婚假和生育假期。违反本条规定的,甲方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年终工资将不予结算,乙方的承包抵押金将不予退还。
八、乙方提前离职,应交纳在岗期间的培训费,按工资的10%计算。
九、除第五条、第七条的规定,任何一方,无论以哪一种理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都必
须提前15日向对方提出,并取得对方的同意。
十、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双方都必须严格执行。
甲方:××××企业(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乙方:××(签字)
签字日期:1995年3月9日
试 题 七
一、是非题(判别正误,并在括号内写入\"是\"或\"非\")(每题1分,共10分)
1、用人单位可以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 ) 2、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
3、没有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的劳动者不得从事特种作业。( ) 4、劳动争议的基层调解是劳动争议仲裁的必经程序。( ) 5、劳动争议的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
6、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是指劳动者在就业上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
7、劳动者医疗期满后,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进行通知,并依法给予经济补偿。( )
8、劳动合同的续订和延长都必须以终止原合同关系为前提。( ) 9、企业应对所有劳动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10、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劳动者
2、劳动行政管理系统
3、劳务
三、指出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每题9分,共18分)
1、集体合同、职代会
2、标准工时制、特殊工时制
四、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
1、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
2、我国目前在劳动争议的仲裁上,实行一次裁决制度。( )
3、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
4、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什么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什么是劳动法的具体原则?两者关系如何?
2、什么是劳动合同?有何特征?
3、什么是工资?工资有哪些特征?工资分配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六、以下是某中外合资企业发给劳动者的经济性裁减人员的通知书,请依据劳动法的规定,说明该通知书的错误。(16分)
裁 员 通 知 书
本公司遭到4月24日特大火灾,四车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恢复生产。 公司董事会于5月2日进行了讨论,工会也列席了会议。根据本公司个人劳动合同第三章第五条的规定\"企业因生产经营或者技术条件发生变化而人员有多余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现已决定:解除四车间全体员工的劳动合同。请您接通知后,于本月25日,随带户口薄、工作证、劳保卡、会员证等前来办理解除合同的手续。公司将统一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裁员补偿金,待保险公司理赔后,再发相当1个月的工资补偿金。希望各位员工体谅公司的困难。祝您另行择业顺利。 此致 ____
××公司人事部(章)
1995年5月3日
试 题 八
一、是非题(判别正误,并在括号内写入\"是\"或\"非\")(每题1分,共10分)
1、集体合同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即行生效。( ) 2、集体合同只有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才生效。( )
3、劳动者虽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但此时如该劳动者恰逢孕期,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4、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但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
5、国家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提倡劳动者个人进行储蓄性保险,因而养老保险是自愿保险。( )
6、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一般是权利争议;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一般是利益争议。( )
7、在我国,工会法人是社团法人。( )
8、劳动合同被确认部分无效的,这个合同可以不予执行。( )
9、邮电部门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 )
10、劳动关系兼有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属性,兼有隶属关系和平等关系的特征。( )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劳动就业服务机构
2、劳动法律事实
3、社会法
三、指出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每题9分,共18分)
1、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2、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诉讼
四、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
1、劳动者不辞而别,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原用人单位不仅可要求该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依法请求新的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是)
2、最低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夜班津贴也应列入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 )
3、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中规定应当培训的,在上岗前应予以培训。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应当经当事人协商,达成协议,解除劳动合同。( )
五、案例题(10分)
王某在工作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事故,致残九级。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违反操作规程发生的事故由本人自已承担责任。企业考虑到王某是为了工作而负伤,报销了王某全部医药费。王某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得到了治疗和疗养,医疗期满后因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被解除合同。企业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六、问答题(10分)
什么是延长工时?我国是如何对延长工时进行的?
七、论述题(20分)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劳动关系应如何调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