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中发生纠纷的案例分析

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中发生纠纷的案例分析

来源:九壹网
第30卷第14期 Vo1.3O No.14 企业技术开发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0F ENTERPRISE 2011年7月 Ju1.201 l 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中发生纠纷的案例分析 陈志强 (广西建经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所以许多合同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合同意识不强, 更加上施工合同履约时间长、涉及面广、技术复杂、影响因素多等特点,使得施工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 议和纠纷较多,影响了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文章主要借助于一些实际的 建筑工程案例,分析常见的施工合同纠纷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案例分析;纠纷: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1)14—0075—02 1 因招标投标混乱引起的合同纠纷 下,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由被告补偿原告经济损失 196万元,原告撤诉并不再要求继续履行中标通知书中 虽然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在我国已经推行了20 的规定。 多年,但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相关法规不健 全,当事人法律意识不强、管理素质低、操作不规范,使得 建筑市场和工程招标投标一度出现}昆乱现象。有的业主 不具备建设工程的实际管理能力,也不了解招投标的法 律意义,把招标变为单纯压低报价的手段,一些不合格、 不符合资质条件的承包商趁机以最低价中标,在实际施 上中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施工安全、 质量事故;有的业主在确定承包商时,首选议标方式,由 议定中标单位拉一些单位陪标,未采用实际的招投标,事 实证明,招投标管理中的绝大多数失控和混乱状况也恰 恰发生在议标当中。下面这个案例是由于中标与签约管 理相脱节而引起的纠纷。 2合同价格争议引起的纠纷 合同造价是合同中双方共同关注的核心和关键,明 确的造价是施上合同必须具备的主要条款,如果合同造 价在签约时不确定或在履约过程中没有预先约定确定造 价的程序和方法,那么当工程竣工进行造价结算时,很容 易引发工程造价纠纷、而且一旦发生纠纷,或者因为合同 造价事先的不确定而没有依据,或者待确定的造价互相 不认可,处理纠纷的,或仲裁机构对此难以直接评判 是非;如果将造价争议委托审计单位鉴定,也会因为同样 的原因,虽审计旷日持久仍难以确定准确的工程造价。 案例2:3月20日某建设公司作为原告,向起诉 状告建设单位的某生产企业拖欠工程款,要求判被 告支付工程欠款601万元及逾期付款罚金。被告答辩只 承认尚欠351.02万元,双方为何在工程造价计算上有 250万元的巨额差距呢?原来,原告和被告双方在签订 《施工承包合同》时,被告的设计图纸尚未完成,无法做出 工程预算、于是合同对造价作了一个毫无操作性的朦胧 表述:“双方一致同意按工程的全部设计预算实行总承 包。但材料差价不包括在内,由甲、乙双方(指原、被告)与 各分包单位在发包时协调解决。”合同对如何计算、确认 预贷;没有规定,对合同造价的种种费用的计取没有规 定,对材料差价的汁取和调整也没有规定。在合同履约过 案例1:原告某建筑安装总公司与被告某房地产开 发公司,是一房产开发项目的定向议标双方。被告了当年 1 1月22日经批准进行招标,原告与其他五家公司参加 投标,经评议由原告中标。经有关部门见证,被告于当年 12月14日向原告发出中标通知书。通知书载明:工程建 筑面积74781 mz,中标造价为人民币8 000万元,要求当 年l2月25日签订工程施工合同,12月28日开工,然后 双方均未按中标通知书实施,发出中标通知书后,被告要 求原告先做开工准备,后签施工合同:原告同意并组织施 工队伍进场,平整施工场地,将打桩机运人现场,并配合 被告在当年12月28日打了两根桩,完成了项目的开工 仪式。工程开工后,尚未正式签订施上合同,双方就因为 合同内容的意见不一而发生争议。几经交涉,次年3月1 日,被告明确函告原告:“将另行落实施下队伍”,原告便 以一纸诉状递至,要求被告履行中标通知书,与原告 签订合同。在审理过程中,原告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施 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为原告投标已经提 出厂要约,被告发出中标通知书表明招投标过程中的要 约已经被承诺,按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定的 合同条件签订施工合同是被告的法定义务。被告在认识 到自己已经违约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调解。在协调 程中,双方对总造价进行过多次协商;一直无法确定,工 程竣工后,原告认为造价至少有1 650万元,被告则认为 根本没有这么多。双方发生的争议,惊动了有关主管 部门。经过反复曲折的协调和工作,主管部门做出“关于 某生产厂工程价款结算调解意见的决定”,裁定最终造价 为1 400万元,根据已经支付的款项,被告认为自己只欠 351.02万元。但被告没有按调解意见的付款时间付款,原 告则认为若执行裁定,损失太大,因此双方均未执行这个 裁定。于是原告将争议起诉到,市中级人民受理 本案后,无法认定原、被告孰是孰非,便于5月25日委托 建设银行某支行鉴定工程造价:鉴定进程缓慢,直到次年 作者简介:陈志强,男,建筑专业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造价咨询、 7月6日,才做出鉴定意见:《鉴定报告》确认的工程款为 招标投标代理、工程监理等工作。 76 企业技术开发 2011年7月 层出不穷的 1329.77万元,比主管部门裁定的还少70.23万元:《鉴定 烟。全国各地炸掉和推倒的住宅楼比比皆是,报告》作了一系列的说明,要点是:①工程是否属于投资 质量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包下:没有一致意见,合同没有明确承包金额;②工程保 也引发了许多工程质量纠纷。险费、保安费、运输费、人工调整费、设计预算编制费、总 承包费、工程拖欠款利息计算,合同中都没有约定,难以 确定准确数;③技术措施费在合同中没有提及,提前竣工 奖在合同中未提到,也无法认定,次年12月19日,市中 级人民做出一审判决:认为:由于双方当事人在 签订合同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均无明确的 约定。后双方当事人虽曾达成一致,但原告反悔,故应以 有关部门的鉴定结论为本案认定的依据。据此以被 告已付款冲抵,判决被告支付原告280.78万元,并承担 自工程交付使用至判决时的每日万分之五的逾期付款违 约金,原告的其他各请求,不予以支持。 案例3:由某发展商开发的某高层住宅工程,由于在 第11~14层结构施工中,承包商使用了由发展商提供、某 实业公司建材分公司供应,某水泥厂生产的安定性不合 格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造成了一起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为 了保护消费者利益,消除隐患,严格按建设法规、规定执 行,经研究决定,爆破报废此工程第1l~14层混凝土结 构,予以重浇。发展商面对即将封顶的高层外销商品住宅 不得不拆除原混凝土结构重新施工的严重后果,别无选 择,分别将水泥供应商、制造商和承包商三方一齐推到了 被告席,要求由这三家承担工程的费田和工期损失。 4结语 3工程质量引发的纠纷 工程质量条款历来是施工合同的一个重要、复杂的 综上所述,只要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管理,重视施工 合同签订,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严格履行合同,并在 条款。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合同意识和质量意识淡薄、设计 纠纷发生后,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互谅,互让,争取恰当 施工不肖、建材质次价高、施上偷工减料、工程层层转包 地处理合同纠纷,就能实现甲、乙双方的双赢。 等种种原因,引发了许多工程质量巾故:例如:重庆市某 桥因设计、施工质最有严重问题而倒塌,造成了50多人 参考文献: 死亡的恶性事故;广东省某影院舞台处大梁在浇注混凝 1]徐建文.解决拖欠1=程款问题的思考【.『1.建筑经济,2010, 上时突然翻转倒塌,当场死亡3人;2000年4月6日,江 (西省某县一栋7层的在建商品房突然倒塌,死亡6人,重 (217). 伤6人;2000年12月武汉某小区一幢已建成的18层住 [2]丰景春,宣卫红.浅议施工承包合同纠纷解决方法fJj.水利 宅楼,因严重倾斜被控爆拆除,数千万元顷刻间化为灰 水电科技进展,2006,(8). ”—卜”—■一一—卜“—卜“—,卜一—。卜”—卜-+一+”+一十 +*+一十”+”+一+・・+一+-一+”+ (上接第70页)做好企业计划管理塑造有力保障。 ③强化企业计划管理根本工作。要做好企业计划管 理,不但要为制定计划提供根据,并且对于计划的组织、 协调、落实、监督及管控等都能起到正面作用。所以,应该 高度关注。计划管理根本工作大致有原始材料、统计数 据、定额管理以及计量等等。 ④确立全局观,保证计划的严谨性。计划管理工作务 必遵守个人服务于集体、小局服务于全局、“顾全大局”的 准则。企业内部各个单位的目标要服务于企业大目标,也 就是各个分厂、各个部门目标要服务于全厂目标,各个车 间目标要服务于分厂目标,各个班组目标要服务于车间 目标.各个专业的目标要服务于总体目标。与全局观相 互关联,计划必须严谨.企业内部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务 必严谨对待全企业的计划目标。目标的更改务必由原编 制单位按照规定管理制度办理,绝不能越权更改,更不允 许越权执行和随意执行。 ⑤计划管理应该效益优先。企业的计划管理应该根 据效益优先原则。由于计划决策的错误,将导致不可挽回 的损失,执行得再怎么好也将于事无补。所以,企业的计 划管理必须遵照市效益优先的原则。此外,计划管理应该 具有资本运营观念,企业的货币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 本、商业资本以及其它非物力资本(人力资本等)应该一 起纳进计划管理范围,实行统一安排、运行,使之获得充 分、科学利用。唯有如此,才能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 最好体现。 ⑥运用好计划的综合平衡。一是计划管理人员需要 做好详尽而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调查工作来掌握 大量的一手数据,然后通过所掌握的技术以及经济学理 论加以研究分析,提供若干个方案来进行比对。同时也要 广泛的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将计划制定以及在实际施 行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问题提交给职工来讨论,群策群 力,这样制定出来的方案就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是要 依照实际情况推进计划的完成。计划指标需要做到科学 合理、积极可靠。假若计划过于保守则难以充分的激发职 工工作的积极性,而与实际情况相背离的计划同样也会 打击职工的积极性。三是计划需要考虑到意外情况,要留 有一定的空间。在计划进度的安排以及部门任务的安排 上,对于这一问题也需要进行通盘的考量。 ⑦提升企业计划的预测以及决策的能力。计划管人 员在制定计划之前就需要全面的评估判断企业当前所处 的外部环境,例如市场的实际需求,同行业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要考虑到企业内在的优势与劣势。在这样的基础 上所完成的计划方案方能为决策提供可以信赖的依据。 参考文献: …路秀云.浅谈新形势下的计划管理[J].纺织器材,2009,(5). [2]张娟,瑚成健.浅析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构建【JJ 西部财会,201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